第104章 100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才怪
推荐阅读:长生从世界胚胎开始 漫威:开局觉醒小宇宙 借剑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纵横游戏世界,从拉满被动技开始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头 芙莉莲:不懂爱的小小师祖 修仙世界的巫师 从分解废丹开始证道长生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104章 100.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才怪
当前是白天,眼下虽然已经离开人流车流极大的主干道定鼎门大街,但徐永生眼下所走的路上仍然有很多人。
这么多人的声响交杂在一起,以徐永生的听觉最初也很难有所察觉。
都快要走到学宫正院所在的新德坊了,因为时间推移的缘故,他才渐渐有几分察觉:
身后有人走路的节奏,与他非常接近。
其人脚步甚轻,乃是有心控制下的举动,同时还谨慎地走走停停,避免被前面的他发现。
其人水平相当高,如果徐永生只得儒家听风诀,在这个白日里嘈杂的环境中,还真有可能漏过。
但徐永生儒家听风诀结合武夫顺风耳,到底还是把这个人找了出来。
他脚步没有放缓也没有转头,继续向前。
徐永生一路进了新德坊,乃至于进了学宫正院。
跟在他身后的邓家武者终于停下脚步。
此人退往新德坊外,但没有就此直接离去,而是站在远处又等了片刻,始终不见徐永生再出来,这才终于离去。
但此时,其人身后,也多了个尾巴,无声跟上。
………………………………
欧阳树回城后同徐永生告别,他一边和手下一众镇魔卫带着向雨亭的尸身秘密返回衙署,一边则吩咐人回自己家,准备酬谢徐永生。
官方的赏格还没有下来,不影响欧阳树自己垫上相关酬劳,直接先给徐永生送去再说。
同欧阳树一起前往镇魔卫衙署的还有右骁卫的一名军候。
欧阳树将人打发了,自己第一时间面见今日执勤的右镇魔卫郎将和挺。
和挺看过向雨亭的尸首,听过欧阳树的汇报后,沉吟着问道:“右骁卫那边,向郎将是什么情况?”
欧阳树面对和挺,没有隐瞒:“一直以来包庇向雨亭的人,多半就是他爹向旭,这趟如果不是凑巧遇上大妖,结果恐怕难说……”
和挺微微颔首:“嗯,你们做的很对,这次的事,就按照向旭本打算大义灭亲,结果意外因公殉职来定夺,给右骁卫和邓氏留些脸面好了。”
欧阳树应道:“是!”
禁军十八卫之一的右骁卫,近年来一般有一位将军在河洛东都常驻,此前因为千秋大乱的缘故,虽然没有受罚或者去职,但被调离东都。
接任者,正是河洛名门世家邓氏的一位四品宗师。
一般而言,河洛名门世家有高手投身禁军,极少在河洛一带常驻,只是因为此前千秋节大乱,禁军这些年来又缺乏人手,故而破例为之。
邓将军走马上任刚一年,好不容易东都太平些许,忽然右骁卫麾下向旭就又再搞个大新闻,事情捅出去,难免引得右骁卫再次动荡。
是以对外公开方面,向旭接下来便成了一笔糊涂账。
当然,在中高层方面,事情自然要讲清楚。
“得了学宫太学徐恒光相助?”和挺看着欧阳树微笑道。
“确有此事。”欧阳树老实地答道:“这次属下能破案,还能平安回来,都是托徐先生的福,不过徐先生有言,他不想过多纠葛……”
和挺微微颔首:“嗯,我会处置,你先下去休息吧。”
欧阳树告辞后,和挺转身回了后堂。
那里有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儒生正在等候。
正是学宫四门学助教王阐。
和挺见到他便笑道:“慎重处置向旭的主意,应该不是欧阳自己想出来了,看来是你们学宫那位高足教他的。”
王阐微笑:“如此处置也好,东都上下好不容易太平些,接下来少些风浪也好。”
说到这里,他笑容消失:“虽说,向旭、向雨亭父子,就是破坏这份太平的人。”
去年东都千秋节大乱后,和挺才调来东都,但他同王阐却是老友了,说话没多少顾忌:
“徐永生徐恒光,天赋不俗的同时,处事也很妥帖啊,这是将来要入朝为官的人才?”
王阐则摇头:“从我平时与恒光聊下来,他看上去并无此意,将来更可能留在学宫任教,或者四方游历。”
和挺言道:“那还是希望他留在学宫好了,人才难得。”
两人正聊着,欧阳树却又重新来报:“将军,有案子!”
和挺同王阐面面相觑。
………………………………
邓同终于等到人回报:“郎君,姓徐的市井儿返回学宫后,不再外出了,今晚应该住在学宫。”
邓同点头不语。
过了片刻,另有人回来,并带来一个包袱。
邓同将包袱交给方才跟踪徐永生的人:“你轻身功夫、藏匿本领最好,还是由你来办,去永宁坊那市井儿家中,先搜捡一番,如果有发现他跟拓跋锋、聂鹏来往的东西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果没发现,再用咱们准备的这些,帮他藏好,晚些时候自然有人上门搜查……”
“要把什么东西,放在我家中?”
邓同话音未落,徐永生的声音便响起。
他人也出现在邓同等人面前。
邓同一惊,下意识要将包袱收起,但忽然感觉自己身体迟缓,动作仿佛受到无形的气流干扰。
而他脑海中更是生不起反抗或者搏杀的念头。
他身旁一群邓家武者大惊之下原本想要起身向徐永生迎过去,但这时也全都凶念、斗志消散,身体僵在原地,兵刃明明就在腰间却不敢拔出。
徐永生止戈为武镇住在场所有人后,迈步向前,来到邓同身边,手中连鞘横刀伸出,将邓同手里包袱挑起。
可就在这时,他动作也为之一缓,受到丝丝气流纠葛,精神意志也被人干扰,因为邓同而生出的怒意,仿佛要烟消云散。
……止戈为武?
同样是止戈为武。
但眼下是别人的止戈为武,这时反过来压制徐永生。
周围邓同等人虽然也生不出重新动手的意念,但神情全都松弛下来。
不远处这时站着一个约莫二十二、三岁的年轻书生,同徐永生、邓同一样身着一袭青衿,外貌五官和邓同有几分相似。
徐永生认得对方是和邓同一母同胞的兄长,名叫邓与。
邓同和徐永生一样是盛景九年正式入学宫就读,当前也和徐永生一样在太学读书修行。
而邓与是四年前盛景六年入学,目前在国子学就读。
和八品的邓同不一样,邓与已经是七品境界,并且是跟徐永生一样,第三层三才阁也全部积蓄圆满的正七品武者。
他肯定待不满学宫一般规定上的九年学制便可以提前毕业。
此刻他的止戈为武可以压倒徐永生的止戈为武,原因主要在于,同为正七品儒家武者,邓与修持有三把“义”之古剑。
虽然止戈为武的习练标准要求两枚“仁”之玉璧和一把“义”之古剑,但此法作用于无形,很大程度上涉及精神层面。
而对于儒家武者来说,精神坚固主要看“信”之印章,而精神方面对外施加影响或者说对外攻击,主要看“义”之古剑。
这方面,其实一直是邓氏一族的修行重点。
邓同八品境界和徐永生相比差距太大,上来就被境界碾压了。
邓与则把这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
并且徐永生猜测,对方保底是超凡层次的灵性天赋。
精神层面的较量,这方面颇为重要,乃是基石之一,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
“徐贤弟稍安勿躁,舍弟只是知道你来了,言谈间开个玩笑,绝无恶意。”
邓与向徐永生和邓同走去,也伸手去取邓同那个包袱:“当然,他行事孟浪,稍后该向你赔罪……”
邓与正说着,却看见徐永生平静转头看向他。
这让邓与心中猛地一跳。
止戈为武并不会当真像定身法一样就叫人动弹不得,徐永生能动不足为奇,连邓同这时都挪动身形躲避徐永生转而向邓与这个当哥哥的靠近。
可徐永生那平静的目光,却让邓与有了一瞬间的心悸。
然后,他就看见徐永生动作不改,手中连鞘横刀只在半空里微微停顿,便重新一挑,将邓同的包袱接过来。
常用止戈为武镇住别人,徐永生当然会考虑有朝一日,会不会有其他人反过来用这招来对付他。
毕竟,止戈为武并非秘传,东都学宫里国子学、太学的学生,只要儒家修为积累五常附合标准,都可以修习这门绝学。
既如此,徐永生当然会着手想办法应对。
办法其实不少,“信”之印章积累够多,问题就不大,但可惜徐某人只有一层“信”。
再就是借助某些可以提供精神防护的物品或者宝物,就像是当初许媛面对黑天蛇时,借随身玉佩防止妖蛇的精神攻击一样。
这就更可惜了,徐郎君是穷人,而类似宝物在夜市里都是天价。
没想法,富人靠科技,穷人只能靠自己。
徐永生经过一番揣摩后,找到的应对之法是:
翻开自己脑海中神秘书册第三页。
当他受到邓与止戈为武的影响时,第三页图画上隐武帝秦武凝立不动,但他身周栩栩如生的螣蛇,双目光辉忽然闪烁一下。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4520/128452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