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桃坑客家人的前世与今生
推荐阅读:凶兽入侵,我能听见万兽心声! 星际:绝嗣指挥官被撩的神魂颠倒 快穿好孕:娇软兔兔被大佬们狂宠 此子修仙意愿低下 问九卿 玄学大佬是小奶包,改命?打钱! 不死长生录 重生漂亮小灵芝,修仙养家飞升忙 仙畜 上交未来委托app,我带飞祖国
湖南茶陵有一个十分神奇的地方。
它就是桃坑乡。
桃坑乡是茶陵县一个十分普通的乡镇,但居住在这里的人非常不普通。
他们是客家人。
他们的说话语音及生活习性,与当地人格格不入。
当地人称这些人为"广老牯",意即南方来的公牛。
是不是公牛暂且不论,但是这些人肯定不是当地人。
他们的祖先的确是从外地搬迁而来。
至于从何而来?
说法比较多。
有南方说。
说这些人是从南方搬迁而来。
也有北方说。
说这些人是从北方搬来。
还有其它说。
总之,说法五花八门,难以定论。
但有一点肯定,他们是外地人。
那么另一个疑问来了,他们为什么搬来?
一般的答案是穷,家穷,没饭吃,就搬来了。
但这些客家人似乎不能以"穷"字来概括。
桃坑历史最高峰时期有二万多人,但真正的客家人群远不止这些。
真正的客家人有几十万,上百万人。
他们与炎陵、宁冈、井冈山的客家人是同为一体的,都是生活在罗霄山脉中的客家人。
如此多的人因家穷而搬来,有点说不通。
小时候,我听大人议论最多的是,他们是因为躲避战乱而移民于此。
他们说,他们的祖先居住地遭到了异族的入侵,整村整村的人惨遭杀戮,于是,在家族头人的带领下,他们翻山越岭,来到了这地方,定居在这里。
另一个问题又来了,他们为什么要定居这里,为什么不定居在长沙呢?
其实,谁都想定居在长沙,包括我。
长沙是大城市,有吃有喝,住得舒服,挣钱容易,上学看病都方便,谁不想啊!
这些客家人也想去大城市。
问题是他们去得了吗?
首先一条没有钱,家都被人抢了,哪来的钱?
没有钱,拿什么生活。
在城市生活,出门就得花钱,现在是这样,以前同样如此。
没有钱,只有饿的份。
现在可以打工为生,以前不可能。
以前的城市里都是小商小贩,用几个人可能问题不大,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根本不可能。
所以这些人没办法在城里呆的。
其次是他们中很多人应该犯有命案,有官府追捕的犯人。
毕竟是战争,说轻一点打架吧,肯定刺刀见红,以命相搏,死伤惨重,他们才逃离家园。
作为胜利者的异族百分百会展开追捕,这些客家人只能往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逃窜。
而井冈山以前是茫茫原始森林。
这个条件恰好适合客家人居住,他们就定居在这里。
桃坑位于井冈山脚下,属于罗霄山脉尾,但依然是一片原始森林。
以前,这是没有路的。
后来客家人来了,才踩出来了一条路。
通往外界也就一条山路,杂草丛生,高低不平,很不好走。
桃坑人去县城需要走一整天,腿都要走断。
小时候,我走过一次,累得我气喘吁吁,腿痛了四五天才好。
这地方对于客家人来说,就是天堂。
因为原始森林是无主之山,无主之地,可以任意开荒种地。
但在原始森林中种地还是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不仅缺少劳力工具,而且生产效率也十分低下。
小时候,我记得大部分乡下的田只能种一季水稻,只有二三百斤,这个田还是经过了几十代人的耕耘,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祖先们,种田是多么的艰难。
这点粮食肯定不够吃,山里虽然有野果子,但不能当饭吃。
小时候,我们经常去山上摘杨梅。
山上野生杨梅很多,到了农历五月,满山遍野都红灿灿的杨梅,我们天天摘,但并不天天吃。
野生杨梅虽然甜,但也酸,吃了几回,牙齿酸得要命,饭都吃不下,所以山里野果不当饭吃。
山上另一特产就是竹笋。
竹笋分冬春两季。
冬笋长在地下,也死在地下,属于死笋,这些笋可以拼命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竹子的根挖掉,否则,竹子死掉,没得笋了。
春笋,我们那时候是不准挖的,因为它长出地面,长大之后就是一条竹子,挖一个春笋,就意味着挖掉一根竹子。
现在不知是怎么搞的,到了春天,满网都是在推销春笋。
在我眼里,大家吃的不是春笋,而是一根根竹子。
竹笋尽管满山遍野都是,也不能当饭吃。
当菜吃,也不能多吃。
吃竹笋很刮油,如果天天吃,而油水又不多,或者没有油,吃过后心里会发慌,我们哪里叫"柴",意思就是肚子里没油水,很空。
没有油水的肚子,睡不着觉,总想找吃的,吃猪油,吃牛肉,狠不得吃一头猪,十头牛。
只有吃饭最稳当。
问题是山地产量低啊!
茶陵虽然是山区县,但也有平原。
这是种粮的好地方。
客家人慢慢地开始往平原地方迁移。
问题很快又来了。
这些平原地方是有主的,被大大小小的原住民所占领。
客家人要生存,原住民也要生存,但好土地就这么一块,纷争自然四起。
历史上的客家人与"本地仔"的斗争是非常残酷的。
是流血,以命相搏的那种。
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很难用谁对谁错来划分,因为客家人都要生存,如果绝大部分人都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饥寒起盗心就成必然。
他们也是走头无路,而当时的官府又无视当地客家人的合理诉求,所以,有的客家人就以抢劫为生,比如井冈山的袁某王某。
他们没革之前,就是以抢劫为生,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当年的官府不仅剥夺了客家人的生存权,而且功名权也被剥夺了。
客家人无论学问再高再深,也没有资格参加功名考试,这种状况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清末,桃坑才有真正意义的学堂。
客家人与当地人的矛盾异常尖锐,直到解放,客家人的春天才真正来临。
这时候的土地与山林归了公,人人平等,客家人与当地人的矛盾自然消失了。
但毕竟是山区,发展非常的缓慢。
桃坑是茶陵县最贫穷最不发达的山区乡,不仅交通落后,而且山民普遍比较穷。
茶陵人在桃坑客家人面前是有心里优势的。
我一般不敢在茶陵人面前说我是桃坑人。
如果我说了,他们会立刻跟一句,哦,你是山里牯。
如果是其它地方的,就不会有。
这句话,含义很复杂,但我知道,里面有轻视的成分。
不过,现在有了很大变化。
很多桃坑人走出了大山,在县城郊组成了热窝里和老虎塘两个社区,家家户户住进了新楼房,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客家人。
不少客家人在商海中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用行动证明了客家人的春天,客家人灿烂的明天!
客家人在变,在新生!
(https://www.2kshu.com/shu/94554/4947871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