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争取
推荐阅读:顶替我考公岗位?身穿军装跪天门 机械战神武道纪 拒绝雌竞!八零军花转身科研强国! 团宠四岁半:战神妹妹超凶哒 资本家大少爷诱又撩?攻略失败带球跑 守拙归田园 凰朝 穿成恶毒师娘后,七个徒弟跪地求原谅 一品首辅 渣爹三岁半?我教爷爷做严父!
“朱允熥,你又想干什么?”朱标眼皮一跳,忍不住道。
朱允熥摊摊手:“儿臣不想做什么,儿臣只是遵从皇爷爷的旨意,说出想要的奖励而已!”
“你…”朱标瞪着眼。
朱元璋摆手打断:“行了,让允熥说。允熥都这么大了,咱相信他知道分寸。”
允熥是知道分寸的人吗?
他要是知道分寸,就不会张口闭口自称嫡长孙,朝我索要皇太孙之位了。
朱标扯了扯嘴角,有心说些什么,可想想说什么都免不了拆朱元璋台的嫌疑,便忍了下来。
朱允熥装着不知朱元璋话中的提醒,笑呵呵的竖起大拇指:“还是皇爷爷有眼光,不像父王有偏见,就觉得我是那种…”
“咳…还是说正事吧!你要咱下什么旨意?”朱元璋听不下去了,连忙制止。
说起这个,朱允熥郑重其事道:“皇爷爷,孙儿想集诸子百家之书,编纂一本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百科全书,所以想请皇爷爷下旨,任命孙儿主持百科全书的编纂,总领百科全书编纂的一切事务。并命朝廷文武百官,配合孙儿行事!”
没错,这就是朱允熥针对朱允炆办文会,拉拢文武百官的反击手段。
办文会拉拢文官,那有利诱来的实在。
他可知道编纂百科全书,尤其是奉旨编纂百科全书,对文官们的吸引力有多大,真正意义上的青史留名的机会。
他不信那些文官们,会放着青史留名的机会不要,依旧站队朱允炆。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那些文官们宁愿站队朱允炆,也不愿来编纂全书,那也没关系,大明建国二十余年,考取进士功名的士子不多,但读书人却不少。
尤其是民间还有很多,不愿为官的儒家大儒。
朝廷里找不到文官来编纂全书,那就从民间找人,跟他编纂全书。搞不好还能借机,建立自己的文臣班底。
“你要编纂类书?”
朱元璋和朱标面面相觑,他们以为朱允熥讨圣旨,又要做什么过分的事。甚至都在想朱允熥提出类似于索要皇太孙之类的过分要求,该怎么婉拒。
结果朱允熥一个连书都不读的人,居然要编纂类书。
虽然类书不是什么经书集注,可那也是书啊!
编纂类书四个字,从朱允熥嘴里说出来,怎么听怎么有种违和的感觉。
朱允熥点了点头:“孙儿经营工坊这些日子,发现民间有很多技术,因为战乱、敝帚自珍等原因,导致技术不是断代,就是止步不前。就像工坊烧制的水泥、玻璃技术一样。”
“听上去很神秘,实际上很多匠户掌握的技术,足以把它们烧制出来,只是缺乏引导,缺乏研究而已。所以孙儿想借助朝廷之力,收集民间各行各业的书,或者人,通过口述、抄写等方式整理,并研究出更多类似水泥,玻璃一样的技术。”
他的这个想法,从得到系统书籍后,尤其是从系统书里得知,大明各项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哪怕一两百年后,到了明末,依旧是世界第一。
只是缺乏人引领,未能形成规模、体系,才导致各项技术落后于外国后,就想牵头组织人手编纂一部百科全书。
但考虑到种种原因,他准备等自己当上皇太孙后,才着手办这件事。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他既没料到朱标会这么快有选皇太孙的想法,也没料到朱允炆这么迫切的拉拢文官,争皇太孙之位。
而他无论是母族背景,还是后天表现,都和文官亲近不起来,所以干脆计划提前,既能利诱,拉拢文官,又能早日整理出大明专属类书,开启科技树,还能组建自己的文臣班底。
最关键的还能刷一波声望,好处多多。
至于朱元璋和朱标会不会同意,他觉得大概率会。
毕竟编纂类书,也是他皇爷爷朱元璋文治武功中,文治的一种表现。
“好,难得孙儿你有这片心意,咱不成全你,都说不过去了!”
朱元璋眼睛一亮,想也不想道:“而且咱不但要命你主持编纂你说的百科全书,咱还得送你一员大将!”
早在洪武二十一年,解缙就曾向他谏言,新编纂一本高质量的类书。当时他也答应了,只是后来出于种种原因,暂时搁置。
现在朱允熥再度谏言,编纂类书,且讲的有理有据,他又怎能不同意。
更何况朱允熥还拿水泥和玻璃举例,更令他心痒难耐。
倒是朱标在短暂震惊后,意识到朱允熥编纂类书背后的深意,顿感头疼,连阻止的心都生不起。不说编纂类书,对大明有利,就是朱允熥想借故拉拢文臣,组建文臣班底,他也没理由阻止。
毕竟朱允炆搞小动作在先,没道理默认朱允炆的小动作,反过头来压制朱允熥的小动作吧!
“皇爷爷说的大将,可是解缙?”朱允熥心念一动,试探道。
朱元璋意外道:“你知道解缙?”
“咱大明有名的神童,孙儿又岂能不知!”朱允熥笑呵呵道。
其实他并非是听说解缙的事迹,从而知道的解缙,而是系统书里,有解缙的相关记载。
最关键的是,最初谏言编纂类书的解缙,最后主持编纂类书永乐大典的,还是解缙。
所以朱元璋一提,他就猜到是解缙。
朱元璋恍然道:“他的神童名声,传遍京城。你知道也不奇怪。不过解缙这个人年少成名,狂妄自大,能不能用好,就看你本事了!”
“是,皇爷爷!”
朱允熥当然知道解缙的狂妄,更知道后面解缙死,就死在他那张嘴上面。但解缙有才,那是真有才。
只要用好了,用对地方了,能成大事。
“好了,奖励说完了,咱们说说水泥的事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语锋一转道:“咱去你工坊看了,水泥确实是比三合土等黏合材料好,而且成本很低,很适合大范围的修桥铺路。”
“不过你那工坊规模太小了,每天烧制水泥量虽不少,但比起整个大明而言,还是太少了。所以咱想由工部来统一烧制水泥,允熥你觉得呢!”
我觉得?我当然觉得不妥了。
我还指着建水泥工坊,招募更多的人,来完成系统任务,赚系统奖励呢!
你老嘴一张,就把水泥技术拿走了,我的工坊怎么办?我的任务怎么办?
朱允熥心里嘀咕着,面上却认真道:“全凭皇爷爷做主。不过…”
“好,那就…不过什么?”朱元璋刚大笑一声,听到朱允熥后面的话,脸上笑容又收敛了几分。
朱允熥看到朱元璋脸色变了,但还是想争取一下,措了措词道:“不过孙儿以为水泥技术,还是留在工坊为好。”
“朱允熥…”
“理由呢!”
朱标脸色微变,刚呵斥一句,就被朱元璋摆手制止,淡淡道。
(https://www.2kshu.com/shu/94658/4912338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