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这婚非结不可吗!? > 第二六一章 警觉

第二六一章 警觉


接下来的几天,沈墨华和林清晓的身影之后,偶尔会多出一两个不起眼的“影子”。

有时是一辆脏兮兮、看不出年份的雪佛兰轿车,隔着几辆车流,不近不远地跟着他们租用的黑色轿车。

车里的人戴着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

有时是在他们常去的咖啡馆窗外,一个看报纸的男人,报纸却很久没有翻页,视线透过窗玻璃,落在正在讨论事情的沈墨华身上,或者落在对面正一丝不苟地将方糖按等距排列进咖啡杯的林清晓身上。

有时是在他们下榻的酒店大堂,一个穿着维修工服装的人,低着头摆弄着永远修不好的工具盒,耳朵却捕捉着前台关于他们房间号和服务需求的对话。

屠夫和他带来的另一个沉默寡言的帮手,像幽灵一样,开始耐心地编织一张监视的网。

他们记录时间,寻找规律,评估路线上的每一个潜在节点——

哪条路在哪个时间段人流稀少却便于撤离,哪个路口红灯时间最长适合制造停顿,哪个地段治安相对混乱更适合安排“意外”的起因。

林清晓的警觉性偶尔会让她感到一丝异样,比如那辆雪佛兰似乎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两次,或者那个维修工在酒店大堂待的时间似乎太长了点。

但硅谷地区人员流动复杂,各种奇怪的人和车随处可见,她更多的精力放在确保沈墨华不被那些她认为“乱七八糟”的美国食物毒害、以及忍受他永远把酒店房间搞得像被龙卷风袭击过一样这两件事上,并未立刻将这些零散的细节串联成明确的威胁信号。

她只是下意识地,更加频繁地检查一下腰后的枪套,确认那把西格绍尔P226稳稳地呆在那里。

沈墨华对此浑然未觉。

他的大脑几乎被星海科技的安卓系统优化、星空实验室的硬件瓶颈、与高盛摩根士丹利后续的沟通、以及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行业技术研讨会完全占据。

他的行程密集得像绷紧的弦。

早晨匆匆喝完林清晓皱着眉递过来的、味道总是有点奇怪的酒店咖啡——

因为她坚持要用自己带的迷你消毒器清洗咖啡机。

便一头扎进办公室,与安迪·鲁宾团队争论着系统底层架构的取舍。

“这个冗余必须砍掉!”

沈墨华指着白板上的一段代码逻辑,语气不容置疑,

“触摸交互的优先级高于一切!用户不会关心你的后台有多‘优雅’,他们只关心手指滑起来流不流畅!”

中午往往是和某个潜在零部件供应商的午餐会议,在嘈杂的餐厅里,他一边心不在焉地吃着沙拉,一边听着对方滔滔不绝的介绍,大脑却在飞速计算着成本、良品率和供货周期。

下午则可能转移到星空实验室,戴着防静电手环,站在摆满了精密仪器和原型机残骸的工作台前,听着艾伦·帕克兴奋又焦虑地汇报最新进展。

“电池续航还是大问题!高亮度屏幕和新的处理器太耗电了!”

“那就优化电源管理算法!每一毫瓦的电量都要榨出价值!”

沈墨华拿起那个依然有些烫手的原型机,指尖在粗糙的塑料外壳上摩挲,

“还有,散热,艾伦,散热必须解决。用户不会想拿着一块烤红薯打电话。”

傍晚,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酒店车上,他还在用笔记本电脑查看沪上总部传来的邮件,处理张仲礼汇报的国内业务情况,或者回复父亲沈定邦一些关于集团战略的询问。

林清晓则在一旁,要么闭目养神,要么眼神锐利地扫过窗外流逝的街景,偶尔会因为司机一个突兀的变道而微微绷紧身体。

回到酒店房间,战争依然继续。

“沈墨华!你的西装为什么又扔在床上!领带怎么能和袜子放在一起!”

“那份芯片架构分析报告呢?我明明放在这堆资料最上面的!”

“那是垃圾桶!不是你的临时文件柜!”

“别动那张纸!我做了标记的!”

充斥着类似这样的、几乎成为日常背景音的对话。

他沉浸在他的代码、他的算法、他的商业蓝图里;

她则执着于她的秩序、她的整洁、她的安全边界。

两人像两颗不同轨道的星球,因为奇特的协议而被迫接近,在碰撞和摩擦中艰难地维持着运行,却都对窗外逐渐逼近的、来自阴暗角落的恶意目光,缺乏足够的警觉。

沈墨华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窗外旧金山湾区的璀璨灯火,心里盘算的是明天如何说服那个固执的韩国屏幕供应商接受更苛刻的精度标准,丝毫没有想到,有人正在阴影里,精心为他策划一场“意外”的死亡。

旧金山的阳光透过酒店房间的百叶窗,在地毯上切割出明暗相交的条纹。

林清晓正将沈墨华扔在沙发上的西装外套拎起来,动作精准地抖平每一丝褶皱,眉宇间带着惯常的、针对这种“无序状态”的不赞同。

她的手指抚过衣领,准备将其挂回衣柜,动作却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一种极其细微的、几乎难以捕捉的感觉,如同冰冷的蛛丝,轻轻擦过她的后颈。

是视线。

一种被窥探的感觉。

并非好奇或偶然的注视,而是带着某种…

目的性的、持续性的观察。

这感觉一闪即逝,快得像是错觉。

她猛地转过身,目光锐利如鹰隼般扫过房间——

整齐的床铺;

堆满文件杂物的书桌——让她太阳穴突突跳;

紧闭的房门;以及窗外那片阳光灿烂、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

没有任何异常。

她微微蹙眉,走到窗边,视线向下俯瞰。

街道上车辆穿梭,行人如织,一切看起来繁忙而正常。

但她没有放松警惕,本能像一根悄然绷紧的弦,在她体内发出无声的警报。

这不是第一次了。

前几天在咖啡馆外,那辆停得过久的深色轿车;

昨天从星空实验室回来时,那个靠在巷口似乎只是在抽烟、眼神却飘忽不定的男人……

她甩甩头,试图将这种莫名的疑虑归结于异国环境带来的过度敏感。

也许只是某个无聊的路人多看了几眼?

或者是对面大楼里某个上班族恰好看向这边?

然而,那种如同被暗处毒蛇盯上的冰冷粘腻感,却若有似无地缠绕不去。

她深吸一口气,走到床边,看似随意地调整了一下枕头的位置,指尖却极其自然地从枕头底下摸出那把西格绍尔P226,动作流畅地检查了一下弹匣和保险,然后将其重新塞回后腰的枪套里。

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薄薄的衬衫传来,带来一丝冷静的确认。

她看了一眼仍在书桌前,对周遭一切浑然未觉、正全神贯注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蹙眉思索的沈墨华。

他手里拿着一支笔,无意识地在指尖飞快地转动,另一只手则习惯性地要去端旁边那杯早已凉透的咖啡。

“别喝那个。”

林清晓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动作,语气比平时更硬邦邦一些,

“已经冷了超过四十七分钟,细菌滋生量超标。”

沈墨华的手指停在半空,愣了一下,似乎才从复杂的代码世界里回过神来,有些茫然地看了看那杯咖啡,又看了看她:“……哦。”

他放下笔,揉了揉眉心,显然没注意到她细微的情绪变化和刚才那个检查武器的隐蔽动作:“只是习惯性动作……艾伦那边关于散热材料的测试数据还是有问题,波动太大,无法锁定最优解……”

林清晓没接他的话茬,只是走到房间门口,再次确认了一下门锁是否完好,又透过猫眼向外看了看——

走廊空无一人。

“你今天下午去英特矽尔半导体开会,几点结束?”

她忽然问道,声音听起来像是随口安排行程。

“预计四点左右。如果他们的CTO不再固执地坚持那套落后的封装方案的话。”

沈墨华头也不抬,手指重新开始在键盘上敲击。

“到时候我去接你。”

林清晓的语气不容置疑,并非商量,而是通知。

沈墨华终于从屏幕前抬起眼,有些意外:

“嗯?不用吧?公司安排了车……”

“我说我去接你。”

林清晓打断他,眼神扫过他,带着一种他无法理解的、近乎固执的坚持,

“那条路最近施工,绕行路线复杂,司机容易搞错。”

这个理由听起来有点牵强,但沈墨华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屏幕上跳出的一个错误提示吸引了回去,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随你。”

林清晓不再说话,只是抱臂站在窗边,目光再次投向楼下那片车水马龙。

阳光依旧明媚,城市依旧喧嚣,但她心中那根警惕的弦,却悄然又拧紧了一圈。

她不知道危险具体来自何方,何时降临,但那种本能的预感,如同渐渐聚拢的乌云,让她无法忽视。

与此同时,在几个街区之外的一间烟雾缭绕的廉价旅馆房间里,屠夫正用粗壮的手指戳着一张摊开的旧金山交通地图。

他的同伙,一个绰号“影子”、身材精瘦、眼神灵活的男人,正摆弄着一台手持式无线电扫描仪,里面传出断断续续的、模糊的警方通讯信号。

“这里。”

屠夫的手指最终重重地按在一条街道的交汇处。

那是一条相对繁华的商业街,白天人流不少,两旁是各种店铺和咖啡馆。

“目标从英特矽尔公司回酒店,这是最可能的几条路线之一。下午三四点,人流量足够,嘈杂。”

影子凑过来看了看,点了点头:

“路口多,红绿灯时间长,容易制造拥堵和停顿。而且……”

他手指点了点旁边几条狭窄的岔路和小巷,

“得手后,摩托车可以从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快速撤离,混入车流,很难追踪。”

屠夫浑浊的眼睛里没有任何温度,像两块打磨过的冰块:

“就这里。制造点混乱……抢个包,或者砸个橱窗……吸引注意力,把水搅浑。”

他拿起一张沈墨华从大楼里走出来的偷拍照,用手指弹了弹,

“然后,‘流弹’……只需要一颗。从摩托车上发射,混乱中,没人能看清。”

影子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齿:

“完美。警察只会以为是又一起该死的街头抢劫引发的枪击意外。老套,但好用。”

屠夫收起地图,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粗壮的脖颈,发出咔哒的轻响:

“去准备摩托车。检查武器。确保万无一失。”

“放心吧,头儿。”

影子将扫描仪塞进背包,动作麻利,

“保证让那位中国来的大老板,好好体验一下美国的‘自由气息’。”

两人发出低沉而冷酷的笑声,仿佛在谈论一场即将到来的狩猎游戏,而不是一条鲜活的人命。

阴暗的计划在阳光下悄然成型,致命的网,正在无声地撒向那条喧嚣的街道。

行动日的旧金山,天气好得近乎奢侈。

湛蓝的天空如同水洗过一般,没有一丝云彩,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下来,将城市里的玻璃幕墙和高楼大厦照射得闪闪发光,几乎有些刺眼。

气温适中,微风拂过,带着海洋特有的清新味道。

街道上人流如织,  游客举着相机四处拍照,穿着职业装的白领们步履匆匆地赶着去开会或午餐,街头艺人在角落吹拉弹唱,引来零星围观和掌声。

咖啡馆将座位摆到了人行道上,坐满了享受阳光和咖啡的人们,交谈声、笑声、杯碟碰撞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活力,也有些嘈杂。

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成一首繁华都市的背景交响乐——

汽车的引擎声、喇叭声、公交车的报站声、商店里传出的音乐声、不同语言的交谈声……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同时也有些混乱喧闹的环境。

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忙着赶路,忙着会友,忙着生活,没有人会特别留意身边经过的陌生人,更不会想到,在这片明媚的阳光和喧嚣的声响之下,可能正隐藏着冰冷的杀机。

这嘈杂而充满活力的环境,成了阴谋最完美的掩体。

致命的意图,如同毒蛇,悄然滑行在这片温暖的光影和喧闹的人潮之中,等待着最佳的攻击时机。


  (https://www.2kshu.com/shu/94872/4912719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