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我有系统还被绿 > 47. 林薇的结局,尘埃落定

47. 林薇的结局,尘埃落定


>  审判席上,林薇枯槁如鬼。

>  曾经的风光与算计,在铁证与“归墟之眼”的终极恐惧面前,

>  化为尘埃。

>  星火基地地底深处,“守夜人”的隔绝层浇筑着沉默的钢铁,

>  火星荒原上,“新长安”的穹顶骨架刺破苍穹——

>  当个人的罪孽画上休止符,

>  人类文明的火种,已在双重威胁的夹缝中,

>  倔强地燃向深空。

---

最高法庭,庄严肃穆。

巨大的国徽高悬于审判席上方,冰冷的金属光泽映照着下方稀稀落落却分量十足的旁听席。没有喧哗的媒体,没有嘈杂的公众,这是一场闭门审判,关乎的不仅是个人罪责,更涉及足以颠覆人类认知的恐怖真相。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

被告席上,林薇枯坐着。

曾经那个精明干练、野心勃勃的天启科技核心高层,此刻已彻底枯萎。一身宽大的囚服套在她瘦削得几乎脱形的身体上,空荡荡的。脸色是长期失血和精神崩溃后的死灰,眼窝深陷,眼神空洞地落在面前冰冷的金属栏杆上,没有焦距,仿佛灵魂早已被抽离,只留下一具被恐惧和悔恨蛀空的躯壳。手腕上的能量抑制环闪烁着微弱的蓝光,锁住了她最后一丝可能存在的异能波动。她如同一株暴露在极寒中的残花,在审判尚未开始前,便已凋零殆尽。

公诉席上,叶知秋一身笔挺的黑色检察官制服,肩章肃穆,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如同精密的手术刀,冷静而锐利。她面前的光屏上,滚动着最终整理完毕、删除了所有涉及“归墟之眼”核心机密部分的起诉书摘要。即便如此,剩下的罪行,也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法官敲下法槌,低沉的声音在寂静的法庭内回荡:“现在开庭。被告人林薇,对于公诉机关指控你犯有间谍罪(向境外非法组织提供国家尖端科技情报及‘钥匙’相关信息)、危害国家安全罪(策划并参与针对星火科技总部的恐怖袭击,意图开启高维裂隙)、****(明知其行为将造成大规模伤亡仍积极实施)、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商业机密窃取罪等二十七项罪名,你是否认罪?”

林薇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她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抬起头,浑浊的目光扫过法官,扫过叶知秋那张冰冷而正义的面孔,扫过旁听席前排那个位置——苏云澈坐在那里,身姿挺拔,面容沉静,眼神深邃如渊,无悲无喜,只是平静地注视着她,仿佛在注视一段早已尘埃落定的往事。

那目光,比任何斥责都更让林薇感到窒息和绝望。她想起了暴雨夜的背叛,想起了这些年处心积虑的算计,想起了王浩最后疯狂扭曲的脸,更想起了…那深埋地底、如同冰冷眼球般凝视着她的“归墟之眼”!那才是终极的恐怖,终极的绝望!与之相比,眼前的法律审判,甚至死亡本身,都显得…微不足道。

巨大的恐惧再次攫住了她,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抽气声,枯槁的脸上肌肉扭曲。

“我…”她的声音嘶哑得像破旧的风箱,每一个字都耗费着巨大的力气,充满了神经质的颤抖,“认…认罪…所有…所有指控…我都认…”

没有辩解,没有推诿,只有彻底崩溃后的认命。她甚至不敢去看叶知秋递交给法庭的那些铁证如山的具体细节,那些细节会让她一遍遍重温王浩的疯狂和自身的愚蠢,重温那直面“归墟之眼”时灵魂被冻结的恐怖。

叶知秋微微颔首,声音清晰而有力:“法官阁下,鉴于被告人认罪态度,并主动交代了部分同案犯线索(王浩部分残余党羽),对查清全案有一定帮助。公诉方请求法庭,在量刑时予以考虑。但其所犯罪行性质极其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必须依法严惩,以儆效尤!”

法官与合议庭成员低声交换意见。片刻,主审法官再次开口,声音洪亮,宣告着最终的裁决:

“本庭宣判:被告人林薇,犯间谍罪、危害国家安全罪、****…等二十七项罪名成立!数罪并罚,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死缓”二字落下,林薇的身体剧烈地晃了一下,空洞的眼神里最后一丝微弱的光也彻底熄灭了。死刑,缓期两年。这并非生的希望,而是将她的绝望和恐惧拉长、碾磨的漫长刑罚。她将在高墙之内,在无时无刻不笼罩着她的“归墟之眼”的终极梦魇中,等待那最终的、或许也是一种解脱的终点。她甚至没有力气去思考是否上诉,只是瘫软在被告席冰冷的椅子里,像一滩彻底腐朽的烂泥。

法槌再次落下。

“闭庭!”

两名全副武装的女法警上前,架起林薇毫无知觉的身体,拖离被告席。她的囚服在地上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如同生命最后一点痕迹被抹去。在离开法庭大门的那一刻,一阵穿堂风掠过,吹起她凌乱干枯的头发,露出那张彻底失去生气的、枯槁如鬼的脸庞。她下意识地、茫然地回头望了一眼,目光掠过肃穆的国徽,掠过叶知秋冷静的脸,最后,定格在苏云澈身上。

苏云澈也正看着她。他的眼神依旧平静,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意,也没有廉价的怜悯,只有一种看透世事沧桑的了然,以及一种…她永远无法理解的、望向更遥远星辰的坚定。

林薇的嘴唇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如同叹息般的呜咽。随即,她被彻底拖入法庭侧后方的阴影里,消失不见。

尘埃落定。一段始于背叛与野心的孽缘,终于以彻底的毁灭画上了句点。

旁听席上,星火核心层众人神色各异。

叶知秋整理着案卷,金丝眼镜反射着冷静的光芒,法律的正义已然实现,但她的眉宇间并无轻松,只有更深的凝重。凌霜坐姿笔直如标枪,眼神锐利地扫过法庭每一个角落,确认着安保万无一失,她的心思早已飞回了星火基地地底深处。顾清影眉头微蹙,林薇最后的状态和关于王浩意识碎片的呓语,在她脑中反复推演着可能性。秦若雪气息沉凝,古武者的直觉让她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苏明月则飞快地在个人终端上记录着要点,思考着如何将这场审判的核心信息(剥离敏感部分后)转化为引导公众视线的素材。沈清歌轻轻吐出一口气,看向苏云澈,低声道:“天启的阴霾…总算散了。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了。”

苏云澈站起身,没有再看林薇消失的方向,目光投向法庭高窗外那片被城市灯火映亮的夜空,声音低沉而坚定:“散了吗?或许吧。但更大的阴影,才刚刚开始笼罩。走吧,我们的战场,不在这里。”

---

星火基地,地底深处。

距离“归墟之眼”所在空洞上方约一千米处,一个全新的、代号为“铁幕”的巨型工程正在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推进。

这里不再是实验室的精密,而是充满了重工业的粗粝与力量感。巨大的地下空间被高强度合金支撑柱分割成多层,炽白的工程探照灯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昼,空气里弥漫着金属焊接的焦糊味、混凝土湿气以及冷却液特有的冰冷气息。

数百名穿着臃肿防护服、背负着独立维生系统的工程人员,如同忙碌的工蚁,操控着各种巨型机械。轰鸣声震耳欲聋!

最核心的区域,厚度超过五十米的、由特殊配比的重元素混凝土构成的基座正在浇筑。巨大的混凝土泵车发出沉闷的咆哮,灰黑色的浆液如同粘稠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预先架设好的、闪烁着能量加固力场的巨型模具中。每一次浇筑,都让整个地下空间微微震颤。

在基座之上,更为惊人的结构正在搭建。一块块厚度超过一米、边长五米的灰黑色金属板,被巨型吊臂缓缓吊起。这些金属板表面并非光滑,而是布满了复杂的能量回路凹槽和蜂窝状的吸波结构,材质是星火材料实验室以顾清影为主导,紧急开发出的“幽影合金”——具有极强的物理强度、能量吸收与散射特性、以及针对特定频率波段的绝对屏蔽能力!每一块金属板的边缘都经过超高精度的打磨,确保拼接时严丝合缝。

“角度校准!负零点三度!放!”工程指挥官在嘈杂的噪音中对着通讯器嘶吼。

“B7区力场稳定!准备注入液态中子吸收填充剂!”另一组人员严阵以待。

“能量回路接驳测试!频率:伽马波段,强度:三级!启动!”顾清影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亲自站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监控平台上,紧盯着屏幕上复杂的能量流数据。她身边环绕着数名核心科研人员,每个人都神情紧绷。

凌霜站在更高一层的观察廊道上,这里相对安静一些。她双手抱胸,背脊挺得笔直,如同扎根在岩石中的青松。深蓝色的特勤制服在炽白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肃穆。她冰冷的视线穿透防护玻璃,死死盯着下方那正在一层层“生长”起来的钢铁壁垒,以及壁垒之下更深邃、更令人心悸的黑暗——那里,就是“归墟之眼”的所在。她的个人终端屏幕上,一个独立的加密窗口正实时显示着来自“守夜人”监控小组的数据流:

>  【目标:“归墟之眼”】

>  【空间曲率:稳定(负值恒定)】

>  【核心能量读数:极微弱,波动幅度  【同化/吞噬效应侦测:零(当前屏蔽层有效)】

>  【威胁评估:休眠(维持)】

>  【备注:未侦测到任何主动信息交互或能量辐射异常。但深层被动扫描显示,其信息熵“背景噪音”存在无法解析的…规律性扰动?需持续关注。】

规律性扰动?凌霜的眉头拧得更紧。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沉睡的凶兽,连呼吸都带着令人不安的韵律。

“凌队。”一名“守夜人”小组成员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压抑的紧张,“第三重‘幽影合金’屏蔽层已完成78%拼接,能量回路同步率98.7%。但…第七号深层被动传感器阵列,在刚刚一次微震后,传回一组异常谐波信号,持续0.7秒,中心频率…指向‘火种’核心频段的某个次级谐波点。已记录,正在分析。”

指向火种的谐波?凌霜的心猛地一沉。她下意识地看向下方工程区边缘那个熟悉的身影——苏云澈在沈清歌的陪同下,正听取工程总指挥的汇报。他看起来一切正常。

“信号特征?是否具有指向性或信息结构?”凌霜的声音冷得像冰。

“暂…暂时无法确定。信号极其微弱且瞬态,更像是…某种无意识的‘共鸣’?或者…试探性的‘触碰’?”对方的声音充满了不确定和惊疑。

“继续监测!分析报告第一时间给我!通知顾主任,重点检查第七号传感器附近所有屏蔽层接缝的能量泄露情况!一丝缝隙都不能有!”凌霜果断下令,手指无意识地按在了腰间的龙渊剑柄上。剑鞘冰冷,却无法驱散她心头那缕越来越浓的寒意。这地底的怪物,似乎并非完全无知无觉。它在“感知”?它在“模仿”?还是…它在“学习”?

---

火星,乌托邦平原。

荒凉,死寂,亘古不变的红褐色沙砾覆盖着起伏的丘陵和广袤的平原。稀薄的大气层让天空呈现出一种浑浊的橙黄色,巨大的奥林帕斯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投下模糊的阴影。这里是生命的禁区,是太阳系中最像地狱的地方之一。

然而此刻,这片死寂之地的中心区域,正上演着一场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

超过三百台重型工程机甲(M.A.C.)如同钢铁巨神,在广袤的平原上高效运转。它们庞大的机械足深深陷入松软的沙砾,却步履稳健。粗壮的机械臂挥舞着,有的进行着高精度的地质钻探和岩层加固,有的则吊装着预制好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巨大构件。

在这些“巨神”的拱卫下,一座城市的雏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

最核心的位置,是“新长安”的基石——星火一号反物质能源阵列!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而是一个深埋于地下、由多重力场和超导材料保护的庞大环状结构。此刻,其地表接口部分已经完成,数个直径超过百米的银白色圆形平台镶嵌在加固过的岩基上,平台中心是深邃的、散发着幽蓝色光芒的能量核心接口,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冰冷蓝宝石,源源不断地汲取着来自地核深处反应堆的澎湃地热能和来自太空反物质收集站的初级能源,为整座城市提供着最原始也是最澎湃的动力血液。

以能源阵列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巨大的网格状基础框架。这些框架由高强度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构成,轻质却拥有惊人的抗拉强度。此刻,框架之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正在上演——

新长安的“天穹”!

巨大的、半透明的菱形材料板,每一块都覆盖着数万平方米的面积,在工程机甲精准的操控下,被缓缓吊起,沿着预设的轨道滑行、定位。这些材料板并非玻璃,而是星火材料学和能量场技术的巅峰结晶——“晶璃”。它本身具有极高的透光率和强度,而其内部嵌入的、由顾清影团队紧急优化的“生物活性纳米层”和“能量自适应场发生器”,才是真正的核心。当这些菱形板在框架上严丝合缝地拼接起来,内部的纳米层将被激活,形成动态的、模拟地球大气散射效应的光谱调节层;而自适应力场则如同无形的骨架,在“晶璃”外层构建出抵御火星沙暴、宇宙辐射和极端温差的强大能量护盾!

远远望去,一片片巨大的“晶璃”如同神祇的鳞片,在稀薄的火星大气和两颗黯淡卫星(火卫一、火卫二)的光芒映照下,闪烁着梦幻般的、介于淡蓝与银白之间的光辉。它们正在逐渐合拢,勾勒出一个覆盖范围超过五十平方公里的、无比宏伟壮观的半球形轮廓!这是新长安的生态穹顶,是人类在异星荒漠中为自己打造的生命摇篮!

穹顶之下,并非一片荒芜。巨大的管道网络如同城市的血管,在预设的网格中铺设。核心区的第一批永久性建筑——指挥中心、科研中枢、生态循环主控站、量子通讯阵列基座——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的搭建,银灰色的流线型外壳在“晶璃”透下的微光中泛着冷硬而充满希望的光泽。一些区域,大型的土壤改造机和大气处理设备正在轰鸣运作,将火星贫瘠的沙砾初步改良,并向封闭的穹顶内注入由电解水、压缩空气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生成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初始大气环境。

在穹顶骨架的最高处,一个临时的外部工作平台上,苏云澈穿着厚重的火星地表作业服,面罩上凝结着细微的冰霜。强劲的火星风刮过平台,吹得他身形微微晃动,但他站得极稳。沈清歌站在他身侧,同样穿着作业服,面罩下的眼神透过高强度的视窗,震撼地俯瞰着下方这片正在诞生的奇迹之城。

“反物质阵列输出稳定,达到设计功率的65%,满足当前建设峰值需求。‘晶璃’穹顶铺设进度32%,生物活性层初步激活测试良好,内部小范围封闭试验区气压、温度、成分已接近地球标准。”沈清歌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频道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如释重负,“资金流方面,天启清算的第一批巨额罚没和资产已到位,加上我们之前通过常温超导和量子网络建立的全球垄断地位带来的现金流,以及你授权的…那几项关键专利的‘战略性’授权费用,足以支撑新长安一期建设以当前极限速度推进三年。但…这只是开始。”

苏云澈的目光没有离开下方那片沸腾的工地。巨大的工程机甲如同忙碌的蚁群,在宏伟的穹顶骨架下穿梭;刚刚铺设好的“晶璃”在昏暗的火星天光下反射着冰冷而瑰丽的光泽;核心建筑银灰色的轮廓如同破土而出的钢铁森林,倔强地刺向橙红色的天空。这幅景象,充满了蛮荒与文明、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奇异美感。

“三年…”苏云澈的声音低沉,在头盔内回荡,“清歌,我们没有三年。地球上的‘归墟之眼’,它不会等我们。凌霜那边最新的监控报告,它并非完全死寂。它在…‘呼吸’。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积攒力量,或者…在适应。”

沈清歌的心猛地一紧:“你是说…”

“顾清影的同源屏蔽技术只是权宜之计。我们隔绝了它的‘触手’,但无法隔绝它的‘存在’本身对时空基础结构的潜在扰动。它就像一个沉在深海的核弹,哪怕不爆炸,其巨大的质量本身就在扭曲着周围的海床。”苏云澈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火星新长安,不仅是我们躲避高维威胁的方舟,更是…唯一可能远离那个‘原点’、避免被其苏醒时第一波湮灭波及的避难所!我们必须更快!”

他抬起带着厚重手套的手,指向远方那轮在稀薄大气中显得格外巨大而苍凉的太阳,以及更远处深邃无垠的星空:

“看,清歌。地球的阴影(归墟之眼)和深空的未知(高维文明),如同两座即将合拢的巨山。我们,夹在中间。新长安,就是我们在这夹缝中,为人类文明凿出的唯一生路!这里的每一块‘晶璃’,每一根钢梁,每一瓦能量…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与毁灭竞速!”

沈清歌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橙黄色的火星天空下,冰冷的太阳散发着微弱的热量,漆黑的宇宙背景上星辰点点。在这片亘古荒凉之中,脚下这座正在崛起的城市,是如此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倔强而伟大!一种混合着巨大压力与无上使命感的战栗,席卷了她。

“我明白。”沈清歌的声音变得无比坚定,属于资本女王的魄力与韧性在绝境中彻底爆发,“资金链,交给我。就算要榨干地球上最后一分钱的潜力,我也要确保新长安的建设引擎…永不熄火!这里的每一粒沙子,都必须尽快变成人类活下去的基石!”

就在这时,苏云澈头盔内置的通讯器响起了顾清影略显激动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背景杂音,似乎来自某个实验室:

“苏总!沈总!好消息!‘火种’系统基于‘归墟之眼’同源特性逆向推演的‘深层空间结构稳定器’理论模型…刚刚通过了首次超算模拟验证!虽然离实用化还有巨大距离,但这证明了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利用‘火种’创造的力量,去抵消甚至…‘安抚’那个毁灭原型体…理论上是可行的!这是盾!而曲率引擎项目组那边也有突破性进展!小型化实验机的核心场约束环材料…我们找到了!”

苏云澈和沈清歌对视一眼,在彼此的面罩视窗上,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瞬间点燃的、比火星太阳更炽烈的光芒!

希望!在绝望的深渊边缘,在钢铁与玻璃构筑的方舟之上,在无垠的星空之下,那一丝微弱的、却代表着未来的技术曙光,穿透了双重威胁的厚重阴云,倔强地洒落下来!

苏云澈猛地攥紧了拳头,火星的风似乎也变得不再那么刺骨。

“加快进度!清影!我们需要这面盾!需要这双翅膀!新长安的穹顶之下…必须尽快听到婴儿的啼哭,看到青草的生长!这里…将是人类文明涅槃的火种!”

“为了生存!为了未来!”

“前进!”


  (https://www.2kshu.com/shu/95054/4945324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