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明:最狠太子,开局请崇祯上吊 > 第62章 各师编制

第62章 各师编制


朱慈琅派人给西北送信,也没想着李自成能够和自己合作,但是本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原则,万一李自成愿意合作呢?现在满清势大,多个帮手也不错。

当使者回到南京城的时候,各路军队的整编基本上也接近尾声了。

经过新的整编,并绝大部分完成新兵训练,整体实力也算是上升了一个档次。

第一师师长方平海,下辖第一第二两个步兵旅六个团,师部直属独立团,共七个团,一万四千人驻扎徐州。

第二师师长刘祖峰,下辖第三第四两个步兵旅六个团,南京卫戍三个团,共九个团一万八千人,驻扎南京。

第三师师长刘承泽,下辖第五第六两个步兵旅,共六个团一万两千人,驻扎庐州(今安徽合肥)。

第四师师长高杰,下辖第七第八两个步兵旅,共六个团一万两千人,驻扎淮安,与方平海共同防御南京北防线。

第五师师长黄得功,下辖第九第十两个步兵旅,共六个团,一万两千人,驻守凤阳。

第七师师长吴德宝,下辖第十一第十二两个步兵旅,共六个团,一万两千人,驻守杭州拱卫南京南大门。

第八师师长李甘泉,下辖第十三第十四步兵旅,共六个团一万两千人,驻守安庆,防御长江上游左良玉部。

第九师师长陈子龙,此人是抗清名士,原来在南明朝廷当中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但可惜也受人排挤。

被朱慈琅任命为第九师师长的时候,陈子龙正在家乡松江准备抗清,下辖第十五十六步兵旅,共六个团一万两千人,驻扎邳州,随时准备支援方平海和高杰部。

第十师师长朱毅,第十师又为近卫师,下辖第十七十八两个近卫旅,随同朱慈琅行动,并拱卫皇宫。

第十一师和第十二师为预备师,目前还在南京编练,尚未成军。

朱慈琅在南京城外十里亭设宴,款待各路将军,宴席完毕后,各路将军将立刻提兵前往自己的驻地。

其实今天走的就是个形式,大批军队早已经抵达各自的驻地。

满清军队追杀李自成至山陕边界之后,大批军队返回河北,朱慈琅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马上就加快了手下军队的安排,很明显满清军队要对我们动手了。

“你们三个到了北方之后,应该是处于和满清军队交战的第一线,南京城里一些事情安排好之后,本宫会立刻启程北上与你们共抗满清。”

朱慈琅虽然没特定提名字,但是这三人也知道说的是谁。

徐州守将方平海,淮安守将高杰,邳州守将陈子龙,三人听到太子殿下的话之后立刻放下酒杯站好。

“坐下坐下,不要让本宫再强调一次,吃饭的时候不要站起来。”

朱慈琅摆了摆手,让三人再次入席。

“请殿下放心,我们的军队也不是白给的,三个步兵师将近四万多人,满清军队除非能驱动五倍于我们的人,要不然他们就只能干看着。”

方平海非常有信心地说道,他的第一师一直都是新军的标杆,其他各部队的教官有的都是从他们那里抽调的,虽然战斗力稍微有所下降,但所有人员完成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之后,这家伙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非正规测验,战斗力到底有多少,他自己心里有数的很。

“你作为三个人当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不仅仅要看着徐州,其他各地区一旦出现问题要快速进行救援,整个北方战线你们第一师至少要扛一半。”

朱慈琅原来就是这么想的,从鲁东南下的时候,第一团的战斗力就最强,第一师就是以第一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方平海又是自己身边的亲信,最强部队自然要掌握在他的手里。

“殿下要是这么说,那我们第四师不都是草包了吗?微臣坚决不信这个邪,北方来了军队的时候,微臣的第四师愿当先锋。”

高杰立刻就不满意了,原本江北四镇存在的时候,高杰就一个劲的奋勇争先,不管是什么事情,高杰从来都不居于人后,虽然第四师成立的时间晚,但各种装备基本也都差不多,他认为自己战场上的经验要比方平海强的多,所以真跟满清人打起来之后,谁胜谁负还不好说。

“两位将军都是匡扶大明的悍将,我陈子龙深为佩服,此次能与两位将军共守北疆,说句实在话,我陈子龙汗颜的很,当着诸位将军的面,我不怕你们笑话我,军队里的一些事情我都知道,但是从未带过兵,还望两位将军容我敬二位一杯酒,将来若有什么事情,望两位将军多多指导。”

眼看着方平海和高杰就要掐上。

陈子龙赶紧端起了自己的酒杯,并且郑重的给方平海和高杰倒上。

朱慈琅还在头疼,方平海和高杰都是打仗的一把好手,但两人谁也不服谁,方平海还是有点儿忍耐劲儿的,但高杰要是一再的挑衅,恐怕这事儿不好说。

此刻陈子龙的出现让朱慈琅知道自己挑对人了,两人之间缺少点润滑剂,这陈子龙就刚刚好。

“陈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同朝为官,共抗鞑子,何来指导一说?共饮这杯酒,北方若是有事,陈大人只管差遣。”

方平海怎好受人家这杯酒,自然是端起来要与陈子龙共饮。

“老方说的对,咱们三人共抗鞑子,刚才是我鲁莽了,老方你切莫在意,咱们都是军队里的粗汉,有事儿说出来就过去了,可千万不能记仇了,若是记仇的话,战胜了北方的鞑子,咱们酒桌上拼个高低。”

高杰也是后知后觉,刚才差点得罪了方平海,那可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第一人。

“干了这杯酒,请殿下放心,徐州至淮安一线,绝不能放进鞑子一人。”

以方平海为首,三人把酒杯端到了朱慈琅边上,朱慈琅一句话也没说一场干戈就这样化了,三人都是聪明人……


  (https://www.2kshu.com/shu/95294/4936104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