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明:最狠太子,开局请崇祯上吊 > 第58章 一切从简

第58章 一切从简


南京城的皇宫还是保留完整的,跟北边京城的比起来,或许规模上稍微有些不如,但也是巍峨耸峻。

朱由崧到了南京之后,其他的事情啥都没干,这半年多一直在整修南京皇城,目前看来也算是非常不错,不过就是给他人做了嫁衣了。

“南明皇宫里的所有人都要查清楚了,本宫两百米之内,不允许他们靠近,皇宫内的这些事情你比本宫明白的多,本宫寝宫周围全部都用北方带来的老人,实在是找不到的话,那就出去新招募也不能够用南京皇宫里的人。”

朱慈琅很重视自己这条小命,南京皇宫里的这批人,多年弃之不用,后来又经过了朱由崧和马世英,鬼知道这里面有没有忠于朱由崧的人。如果要是有的话,自己这条命没准就被惦记上了。

“请殿下放心,所有人都已登记造册,包括皇宫侍卫在内,全部都是咱们东宫侍卫的老底子,不会乱加人进来。”

对于朱慈琅的安全,王才和朱毅是最上心的,这两人早就把该筛选的筛选了一遍了,你们也没资格待在殿下的身边,都被派到皇宫外围去了。

“后宫就暂时封存吧!本宫一个人居于前殿,卧室和书房挨着就好。”

朱慈琅也不搞那么多的规矩了,现在后宫也没人,如果要是封存的话,各门儿都关好,只需要百十个人就能看好,但如果要是跟以前一样,后宫正常过日子,那至少得需要千把口子人,光每个月的薪俸也不是个小数。

“殿下,这不好吧,眼下您这年龄也到了该哺育皇子的时候了,咱们从北方过来,带来的姑娘也不少,若是您看不上眼的话,朱由崧挑选了一批宫女还未被染指,实在不行咱们也可以选秀,这里是江南……”

看到朱慈琅凌厉的眼神儿,王才剩下的话说不下去了,这事儿在朱慈琅这里的确是不行。

“本宫十八之前后宫先封存。”

朱慈琅扔下了这句话,就直接朝着远处的大殿走去。

奉天殿应该是保留最为完整的,而且也刚刚修缮过朱慈琅就选择在此居住。

近卫团的人已经把周围给搜查了好几遍了,毕竟是朱慈琅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住所,大家都得精心才行。

“你们几个武器不用离身。”

在近卫团当中,总共选出来六十四个人,分为四班,每班十六人工作六小时拱卫朱慈琅的安全。

这些人全部甲胄在身,各种武器都装满了,一大部分是系统兑换出来的,为了自己的安全,朱慈琅也是操碎了心,要不然你把所有的事都计划好了,唯独没有计划自己安全的问题,一颗毒针就有可能让你全剧终了,那还混个屁。

在奉安殿的右侧,有一间颇为大的卧室,这就是皇上的正房。

现在各种被褥之类的全部都换了,秋兰秋月正领着几个小丫头在擦拭柜子。

朱慈琅围着大殿转了一圈儿,这总面积足有上千平,自己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已经足够了,后宫几十个宫殿没必要打开。

“殿下,晚膳的点儿到了,要传膳吗?”

太监副总管高平走了过来。

这也是原来东宫的老人了,王才不在的时候,一般都是高平伺候着,这哥俩也配合了多年,朱慈琅对他们也比较放心。

“加两副碗筷。”

朱慈琅指着远处的史可法和刘祖峰说道。

这两人是来给朱慈琅汇报事儿的,怎么也没有想到朱慈琅竟然邀请他们共进晚膳,这在大明朝的臣子当中,那可是无上的荣耀,史可法激动的都快要掉眼泪了。

刘祖峰倒是反应平平,毕竟在南下的路上,跟太子殿下一块儿吃饭这样的事儿,三五天就能发生一回,当然这次也不一样,毕竟是在奉天殿。

“有事情咱们边吃边聊,我先定个规矩,咱们三人吃饭,谁也别动不动的站起来磕头,又或者是行礼之类的,该怎么吃就怎么吃。”

朱慈琅最讨厌的就是正吃饭呢,立刻就站起来给你磕头,这会让自己很没有胃口,所以开吃之前要先定个规矩。

两人也都拱手称是,坐在了一个不怎么大的桌子上,刘祖峰并没有表示奇怪。

但史可法却觉得这桌子不够大,太子殿下既然已经到了南京的皇宫,一应规矩也得用起来才行。

比方说这吃饭的规矩..

十六个热菜,八个凉菜,四个汤这应该是最基本的,但很显然这桌子不够。

当饭菜端上来的时候,史可法才知道自己想错了,也就是个四菜一汤,当然量还是比较充足的,三人吃绰绰有余。

“殿下,你以前在军中的时候,吃饭可以简朴点,但此刻已经到了皇宫,代表着皇家威严……”

史可法被朱慈琅这个简朴的饭菜感动了,一直以来也觉得朱慈琅是干大事的人,但就害怕到了南京的皇宫之后,生活会变得腐朽,但没想到还是和以前一样,这就简朴的有点过分了。

“皇家威严你不说出去,外面的人怎么知道?咱们三个人一壶酒,再加上这四菜一汤,在外面也是殷实之家才能够吃得上,更何况大乱刚过,国库空虚,节省点儿也是正常的。”

朱慈琅这些话本来是史可法想说的,如果朱慈琅的生活过于奢侈,史可法就用这些话来劝说朱慈琅,没想到咱们这位明君什么都懂,这老家伙的眼睛又湿润了一阵子。

“殿下所言极是,有殿下带着我们,大明何愁不兴盛?”

朱由崧登基的时候,史可法也曾经幻想过,朱由崧能够是一名中兴大明的明君,但还没三天的时间,他就知道那家伙是个草包。

现在跟在朱慈琅身边时间也不短了,朱慈琅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以中兴大明为己任。

一个想为老百姓办事的大臣碰到这样的明君,那可真是三生有幸。

当然在朱慈琅的眼里,史可法这个人是好的,但办事过于古板,必须得善加引导才行,要不然也成不了大事……

接下来三人要谈的就是整军方案……


  (https://www.2kshu.com/shu/95294/4936544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