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张安学院
推荐阅读:喵的!这生肖谁爱争谁争 村花送你,女知青我抱走了 流放啃树皮?她让万兽献上满汉全席 美综:狙击精英 绝世镇封 巅峰强者路 穿书后我被迫养崽,崽却想囚禁我 回到初二时 刚成鬼王,你说诡异降临了? 富二代大脑里住了个AI
新东圩港中学三个校区放假之后,也没有显得多冷清,当然肯定是比平时要冷清的多,不过因为很多在这里务工的值班的,各种热闹还是有的。
再加上还有一些配套企业工厂在,不返乡的工人怎么本地过年,也是“张安教育”和“张安工业联盟”要提前考虑的事情。
在沙洲这里,张大安亲自安排好了职工的年夜饭,还有新年的假期保障。
江宁市那里不管是城东区还是市区公寓工地,都是房大桥带人值班巡逻,在江宁市的职工是最多的,有些老家在江淮省的并不着急直接返乡,都打算“小年夜”那天再回去。
房大桥要组织多个单位的“年夜饭”,所以相当忙。
虽然有申屠这个牲口协助,可这货嘴上说着回齐鲁老家过年,转头就带兄弟们包夜打游戏去了。
今年他攒的钱,除了还债的,还剩了五六万,全给他老娘打了过去。
过年身上口袋里就八十块钱,计划是吃兄弟们的泡面和火腿肠,然后从正月初三熬到正月初七。
为什么不是从大年初一开始熬?
因为食堂肯定有“年夜饭”的剩菜。
这让张教练一度怀疑申屠这王八蛋嘴里的火腿肠,到底是不是兄弟们先天自带的,要不然怎么会让他如此毫无顾忌地蹭。
马洲校区和江皋校区则是两个校长值班,期间马洲市会不会安排一波市里领导来慰问的戏码还不清楚,如果有的话,那还是要精心准备一下的。
腊月二十八那天给留在单位的员工发了大礼包,都是一些零食水果之类的东西,红包要到正月初七和初八开工的时候才会发。
“菠萝仔”今年还是没回家,他得抓紧时间练车,正月里就要把驾照给拿了,而且还不是C证,是直接拿B证。
为了这个驾驶证,折腾了大半年,花了万把块,也是让“菠萝仔”头大得很。
不过这也是他的职业规划,之后就要从保安岗跳出去,成为专职货运司机。
跟他一起的还有唐剑秋,都是打算先熟悉公司的物流路线,过个几年再拿A证。
其实不拿也没关系,他们现在已经拿到了高中文凭,可以参加成人高考,也能从新东圩港中学参加江口省的高考。
但那会降低新东圩港中学的本科率,所以直接成人高考就行,到时候直接选择“张安教育”独资办学的大专,也能选择“张安教育”跟中吴市教育局谈下来的中吴大学张安学院。
“张安学院”是个独立学院,走的“民办公助”,毫无疑问是个民办本科。
不过跟别的民办本科招生模式不太一样,“张安学院”规模不是很大,主要专业就是集中在计算机、土木工程、交通物流,所以就是三系六专业十二到十八个班,大概就是六百个学生上下。
其功能就是为了快速给“张安工业联盟”补充一线技术员工,所以在就业上,有相当几率入职学校的直接投资建设单位。
去年来“张安教育”报名的一些学员家长,看中的就是其中一条宣传,那就是“张安教育”自筹资金,跟省内多个地级市本科院校谈判“民办公助”建设本科独立学院。
这一部分学员的家庭,还达不到乡镇级“豪门”的地步,只能说有点儿钱,但长期没办法突破到更加有钱的地步。
做点儿小生意,一年五六七八万的收入,或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起来总收入一年超过二十万,且长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把孩子送进体制里飞黄腾达呢,没那个能力;给孩子准备黄金万两去创业暴富呢,财力不足;指望孩子爆种考上京城最强两所高校呢,梦想太大。
所以算了一笔账,这要是张教练真有能力搞个本科院校出来,那与其读个普通一本,倒不如直接跟张教练混算了。
“张安学院”是寒假期间爆出来的,然后进入到了宣传阶段,只不过招生简章还没有特别明确,尤其是学费不低,一个学年怎么着也得五六万。
四年下来二三十万开销还是有的。
一般民办本科,两万多三万多的都有,十几万的也有,但玩法并不一样,像“张安学院”这种的,还是比较特殊。
张大安没打算从统招的应届考生池中去捞人,每年几十万高考生,能让他随便捞的生源质量不可能太好。
所以跟中吴市的谈判,主要是集中在“张安学院”今年如果就开学招生,那么今年同样要在中吴市投资一所新东圩港中学。
这是硬性条件,不过有双向选择,也就是“张安教育”可以决定校址选择在哪里。
换成别的教育公司,那毫无疑问市区的黄金地段,但市区的黄金地段不可能给太多,最后要花的钱会触碰警戒线。
因此还是园林式的校区,只能是郊区。
这一点,中吴市是很清楚的,所以本质上还是“招商引资”,让张大安掏钱,提前开发一部分城乡结合部或者郊区的偏远土地。
有了新东圩港中学在中吴市,那么中吴市内部规划上,修路就能一路修过去,理由就相当充分了。
一所新东圩港中学,就相当于年年一个亿左右的营收,流水更是不用去想,必然是相当夸张的。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吴市的想法相当超前,并没有回避新东圩港中学在社会上的争议性,相反是直接拥抱。
而张大安跟中吴市还谈妥的一个条件,那就是除了市区的中学,剩下的区县乡镇中学都可以成为“张安学院”的生源地。
只不过怎么把高中生在高考前就忽悠到“张安学院”去,得看你张大安自己的本事。
毕竟民办本科在这年头又被称作“三本”,有实力上二本的,不可能选择“三本”,再者就是对普通家庭而言,上民办本科的开销太大,哪怕中吴市相对来说居民收入还可以,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往外年年掏个几万块钱就为了念书的。
此事在中吴市,以及中吴大学看来,会是张大安的难题。
不过这事儿其实早就解决了,在新东圩港中学马洲校区筹备的时候就已经搞定了。
那就是跟银行合作一个助学贷款产品,本来“沙洲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不了,张大安找的是江宁银行,但后来学员里面有个家长藏得挺深,有个外公退下来十来年了还有影响力,于是人在江宁,却把沙洲市这里的事情摆平了。
为了表示感谢,张大安还让人送了一对金老鼠过去,学员的外公和外婆同岁,都是属老鼠的。
得亏不是属牛的……
然后“沙洲农村商业银行”,就具备了助学贷款的资质,只不过范围上有局限性。
而且算是个非常简陋的贷款方案,基本上就是为“张安教育”量身定做的,别的机构去办理也通不过审核。
中吴市和中吴大学稍微失算的地方就在这里,没想到张教练谋算到这么深,以至于让不少中吴市本地想要做民办本科学院的人,直接坐蜡了。
原先的计划,是要“借鸡生蛋”,等“张安学院”玩完之后,白嫖地面建筑、地皮、设施还有办学资格。
这个贷款方案一出来,张大安就让“张安教育”的营销团队,准备把沿江的所有乡镇中学都跑一圈。
一次中学业务宣讲费用是三万块钱,一万是劳务费,一万是给学校领导班子的辛苦费,剩下的一万,就是机动经费,当地校长胃口大,就多给点儿;胃口一般,就少给点儿。
不给……
那是不可能的,这年头哪有不拿的校长?
又不是谁都跟张叔叔一样吃饱了撑的,当个校长不赚钱也就罢了,还从家里往里面倒贴,纯纯神经病么。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462/128447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