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第129章 核心业务,满分三连

第129章 核心业务,满分三连


高考一结束,沙洲市和马洲市都开始跟张大安联系开会,主要是抓紧时间宣传、招生,就有点儿政府招商引资之后,出了效益那肯定是扩大再生产,一个道理。

    江皋市没有那么着急,因为已经稳了的,江皋校区今年就差一些体育类相关的建筑设施,其余的已经可以投入使用。

    新东圩港中学因为空调采购量较大,所以国内前三的空调制造商,都有在马洲校区的“状元街”有销售门店。

    这不是一锤子买卖的事情,得通过蹭新东圩港中学的热度来营销打广告。

    很多“白色家电”企业并不知道“状元班”的存在,这跟排前三的企业就是水平上的差距。

    正常蹭热度是蹭不了的,但是,可以通过给区县高考状元送奖金来达到目的。

    以“状元班”的王立冬为例,他是济川市人,估分在六百九十六分,如果把张大安去掉,争夺一下江口省的理科状元,也不是没有可能。

    实际上王立冬跟江口省今年的高考理科榜眼,就差了三分。

    这个成绩,成为济川市的高考理科状元,绰绰有余,那么对于卖空调给“张安教育”的厂商来说,直接给王立冬发奖金,当场就成为了县级市理科状元的赞助商不说,也能顺理成章地蹭一下新东圩港中学的流量。

    要是王立冬运气还能更好点,成为扬泰市的理科状元,那就更好了,广告直接铺满整个扬泰市的街道都没问题。

    喜欢跟“小白老师”玩的童科杰其实也有希望冲一下县状元,不过得看老家县里头部考生的发挥。

    基本上在六百五六十分,就已经算是区县状元的同一水平,别看跟前五十名好像有三四十分的总分差距,但前五十名,通常就是地级市的市状元。

    所以只要不是白痴,在新东圩港中学不管哪个校区开门店一个学期,这里面的分数段行情都是了如指掌,而且参考系没有那么复杂,就盯着新东圩港中学内部排名就行。

    那么作为管理单位,马洲市的教育局显而易见比卖空调的老板专业得多,今年正式出分大概在七月上旬或者中旬,但因为有新东圩港中学马洲校区在,六月就开会,然后以“张安教育”这边的内部评估,刘静波这个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再用这份评估去让马洲市各个高中将利益最大化。

    去年沙洲市就是这么干的,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让各个高中去提前判断自己内部的学生应试情况,然后更加专业一点去填报志愿、选择专业。

    花钱请张大安,那是要排队的,隔壁尚湖市组织一批高中的学生家长,集体报了个张大安的专业填报讲座。

    本来是要收十八万的,后来邱建民说给个面子,尚湖市那边出面的,是他的“老团长”,那就打了个折,收了个十二万,抹掉了六万块钱。

    张大安寻思着你个邱老头儿咋那么多“老团长”呢?

    已经心满意足的邱总如实告知,隔壁团的。

    因为光环加身,加上本来组团的人里面,就有新东圩港中学的学员家长,尚湖市这边听劝的学生家长,也就明显多了不少。

    以前江口省的应届高考生,为了不去外省,宁肯不去远一点的地方读本科,直接就近挑个大专的一抓一大把;重本变一本,一本变二本的,那也是比比皆是。

    这跟自古以来的“坐商”传统也是息息相关,就不爱去外面闯荡。

    省内跨市,那已经是“背井离乡”;市内跨区结个婚,这便是江口省认知中的“远嫁”。

    底层逻辑都差不多,但倘使有人让他们思维打开,那还是听劝的。

    去年沙洲市就有不少中学跟着新东圩港中学“捡漏”,有选择林业,然后报考到东北的,直接捡了一个头部一本专业;有家里做农田承包的,选了个西域大学的地面力学专业,能直接跳到江口省的滨海一带国有农场的设备公司,要编制有编制,要人脉有人脉,还能给师门长脸……

    因此去年沙洲市的考生,去外省的数量比往年多了三四倍,今年毫无疑问也会如此,同时还会捎上马洲市、尚湖市。

    消息灵通的兄弟单位得知此事,连忙在组织本地中考的时候,抓紧联系张大安。

    奈何现在必须要排队,从六月十五号个别地级市开始组织中考开始,一直到七月十号,每一天都有四场讲解会和咨询会。

    正常人肯定不会这么拼,但张大安不是正常人。

    更何况一天就赚七十多万,天天有,他不挣这个钱……那不白瞎了吗?

    再一个就是顺便还能录制内部视频材料,这是可以出版的。

    二十五天狂捞一千八百多万,然后今年招生期间,抓紧时间出版影音制品的话,以往年各类型影音制品首销期大概十万到三十万的出货量来看的话,那依然也有两三百万的进账。

    这两三百万,有的人嫌少,但沙洲市、马洲市、暨阳市、江皋市的教育局,那可喜欢得很呐。

    当然今年略有不爽,毕竟省里考察过之后,来分钱的狗兄弟单位多了十几家。

    但是总收入没有减少,反而涨了一大截,原因也很简单,以前需要看脸色铺货的地方,现在随便塞。

    就像张大安现在开咨询会,之前在崇州的外沙市,那是拿不到的批准的,人家本地也有吃这碗饭的人。

    现在就不一样了,沙洲教育投资公司的员工数量还是个位数不假,可级别一提再提,省里直管一段时间,就能坐等京城的审核。

    只要审批通过,邱建民现在就死,他都是死而无憾的。

    他从军那么多年,又回到地方,这辈子没当过团长,但现在,他可不比团长差什么。

    所以邱建民绝不作妖,即便家里有亲戚各种疏通门路,他也是咬死了不松口,江宁、吴都、太湖、中吴、崇州等等地方,多的是他的老战友、老上级,搞点福利可以,搞一间办公室……那是万万不行的。

    他又不傻。

    不过对于张大安来说,今年稍微让他紧张一点的,是马洲校区的中复班成绩,他是正经挖来了几个面试过的“尖子生”,出个马洲市的中考状元,问题不大,因为过去一年,张大安都让人偷偷跟进过全马洲市所有初中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的成绩。

    马洲市最好的两所初中,大概率还是会包揽很大一部分的中考头部分数段,但最顶尖的那一批,新东圩港中学马洲校区的“状元陪读班”,基本上每个班的前五名,都能超过各校最顶尖那一批人的均分。

    能不能争第一,就是看状态,但从数量占比来说,马洲校区的中复班还是要更强一些。

    唯一悬念,就是能不能冲击扬泰大市的中考状元,这个含金量极高,只要能拿一个扬泰大市的中考状元,那之后的中复班,可以在省内其它十个地级市全面铺开。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中考模式和高考不同,十二个地级市就是十二种命题,不像高考在省内那么统一。

    而“张安教育”已经有了一个吴都大市的中考状元,再来一个扬泰大市的中考状元,那就证明这条路具备可复制性。

    这就会彻底击破很多潜在客户的心理防线,之前他们可能还会想着各地中考连总分都不一样,试卷更是完全不同,要说靠谱,肯定还是本地的补习班。

    现在只要出现吴都大市之外的区县中考状元,就已经能让他们心动,而如果是大市中考状元,那是有极大概率直接来咨询。

    六月二十七号之后,张大安托了点关系,当然主要是分管教育的刘静波,在初步打听了一下马洲市各中学在四六九八年的中考状态之后,就感觉还是马洲校区的考生状态更好。

    到了七月份,陆续出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先出,对比了一下之后,张大安基本上算是放了心。

    跟当初“状元陪读班”甩开沙洲市多个初中一大截一模一样,两个重要数据,一个是全员在高分段,在省重点线下的一个都没有,只不过省重点高中之间亦有差距,但再差也是属于高分段。

    七月九号,张大安去了一趟江宁,既是看看“张安健康”的二期工程,也是顺便打听一下今年高考分数线审定什么时候公布。

    “我也是听说,可能分数线出来要到七月二十七,最慢不会拖过这个月。”

    也忙得不可开交的房大桥,身为总监,却也清楚老板的核心业务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安教育”的中高考复读,所以多方打听之下,还是搞来了江口省招生委员会的一些消息。

    有些消息是真正费了心思打听到的,有些则是招生委员会故意放出来探探社会上的舆论反馈的。

    “七月二十七……那也蛮快了。行,就这样。哎,等等,老房,帮我再打听一下今年专科第二批志愿大概什么时候填。”

    “好,我去问问看。”

    不过房大桥也是好奇,“老板,听说你手上两个校区都是本科啊,怎么还关心起专科填报了?而且还是专科第二批志愿,这一批基本算上补录性质的。”

    “有一所地方大专在改制,我打算竞标拿下资质,直接过渡一下,然后办大专招生。”

    “卧槽!之前不是说谈中专的吗?”

    “中专也要办,地方二本的民办学院也在谈,全都试一试。机会难得,我现在算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等过两年要是收紧民办本科或者大专,那就是真的后悔也来不及。”

    “……”

    知道张大安的核心业务是教育产业,但核心到这种地步,让房大桥也是瞠目结舌。

    这要是做到一定规模,能继续办下去?

    不拆有鬼啊。

    但是现在不用去想这些事情,正如老板他自己说的那样,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

    去年还不好说,今年,因为“张安希望小学”陆陆续续被报道,之前在互联网上张大安跟人对喷的糟糕形象,一下子变得高不可攀。

    杀人狂魔扶老太太过马路,也会有人觉得他之前杀人肯定是有隐情,这个人指定本心是不坏的;大善人随口吐了一口痰,那就必须千刀万剐……

    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纯勾八扯淡。

    张大安在互联网上满嘴喷粪,完全没有素质,也没见有啥公益慈善上的营销,突然被人爆出来他干了这么一票,那真是玉皇大帝都感动哭了。

    省里之前不太方便吹他,现在就没问题了,隐隐约约已经拟定好了一个标题,“文理双状元,爱心在乡间”。

    可去你妈的。

    乡间是什么不知道,香煎那倒是熟稔得很。

    迟迟没有出这方面的报道,纯粹是大家都在等总分出来,之前有学校已经爆出来有个高分六百九十九分,报道过程中,沙洲市这边还以为是张大安,结果一查,好家伙,有个叫王立冬的六百九十七分,跟估分就差了一分。

    至于张大安的分数,倒是多磨了一个星期才有消息,原因很简单,他这回在作文上爆种干了一个满分。

    作文满分,那自然全都是满分。

    七百五十分不是哥的上限,只是因为总分是七百五十。

    马洲市率先发喜报,紧接着是沙洲市,然后是扬泰市发喜报,最后则是省内几家大报纷纷报道。

    大夏天还在工地上忙活的张叔叔这天可牛逼了,在带着小屁孩儿们暑假期间摘小平菇朵儿的时候,直接将报纸拍在了食堂桌上。

    “看见没有!七百五十分满分状元!就是我侄儿!牛不牛?!”

    “哇——”

    “张爸爸张爸爸,哪个是张安哥哥?”

    “……”

    报纸拍照水平一如既往烂,把张大安的形象,拍得跟老乡们切磋一下的建筑公司保安部经理一个味儿。

    一点儿状元的感觉都没有。

    小屁孩儿们还处于觉得“张安哥哥”很强的朴素阶段,而老乡还有工友们,就彻底不一样了,起哄笑着让张主任请客喝啤酒。

    也是巧,今天气温高得离谱,工地也停工了,张叔叔也是歇着吹空调还有排风扇,这光景就算是小工要去上水也不允许,都在找地方休息,食堂里的长桌板凳上,躺了一排又一排,乍一看跟超大型“太平间”一样。

    心情不错的张叔叔当即挥舞着报纸叫道:“敞开肚皮喝,想喝多少喝多少,今天费用,我包了!”

    拍着胸脯一脸得意的张正东笑得合不拢嘴,时不时还低头拿着报纸啧啧回味:“七百五……满分,连续三年高考状元,哎呀哎呀,这‘文曲星’……他就是姓张啊!”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462/128449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