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崇祯霸道 > 第136章 建奴奇袭京师告急(上)

第136章 建奴奇袭京师告急(上)


反贼高迎祥和张献忠攻破中都凤阳府!

    消息传到京师,整个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那可是老朱家龙兴之地啊,且老朱家祖坟就在那里。

    这反贼突然间攻入中都是为了什么那都不用猜。

    当今天子怕是要急疯了吧?

    朱觉那自然不可能急疯了。

    他可不是老朱家人

    或者说,他的老朱家就不在这个方世界,此老朱家并非他的老朱家,他急什么?

    其实,拓城和鹿邑被攻破的消息传到京师他就知道高迎祥和张献忠的目标是凤阳了。

    他早就反应过来了。

    不过,他并未因此打乱部署,也未从苏州府调集水师将士前去死守凤阳。

    皆因凤阳那地方没有调动数万人马去死守的价值,且调动数万人马去死守的代价太大了。

    那里在元末的时候就是有名的穷地方,如若不然朱元璋也不会穷得造反了。

    凤阳穷的主要原因还就是交通不便利,那里是有名的江淮丘陵地形,到处都是岗丘与浅山,耕地倒是不缺,但就是交通极其不便,耕个地可能都要翻山越岭,累死个人,地耕不动,也发展不起来。

    是故,元末的时候整个凤阳就一万六千多口人了。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那是把原来凤阳一县之地扩大了十多倍,扩成了中都凤阳府,但是整个中都凤阳府虽然面积有南都应天府五六倍大,总人口却只有十三万,比塞外草原的人口密度还低!

    那地方有多穷可想而知。

    朱元璋是想尽办法,大量迁徙人口,兴修水利,开荒种地,把凤阳府的人口硬生生迁徙到了六十多万,用钱硬生生砸出个虚假繁华的中都来。

    结果,适得其反,硬生生挖平岗丘与浅山,砍光树木,胡乱开荒,那就是严重破坏环境。

    凤阳府自此天灾不断,不是山洪爆发就是大旱连连,迁徙过去的人根本没法过活,只能往外跑。

    坊间就有民谣流传“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元璋,十年反倒有九年荒”!

    这直呼皇帝名讳本是大不敬,可见朱元璋好心办了多大个坏事。

    万历六年,张居正清丈田地统计人口的时候,原本的凤阳也就剩下一万三千多口人了,整个凤阳府刨去守军那都不到十万人了!

    那地方他调集几万人马去驻守,光是粮草转运都不知道有多麻烦。

    是故,他就算是知道高迎祥和张献忠的目标是凤阳府,那也装不知道!

    他也知道,高迎祥和张献忠在现如今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也待不了多久。

    所以,他也就命郑芝豹假假意思派了一百艘四百料的小战船拉着五千人马去支援。

    那五千人马就是京营火枪手,他们也不是去支援凤阳府的,而是去封锁淮河、洪泽湖和京杭大运河一线水道的。

    凤阳那地方本就交通不便,只要封锁了这些水道,高迎祥和张献忠那也别想继续往东南北三个方向进军了,这两个家伙唯有原路滚回去。

    说实话,他如此应对着实有点太过消极了,那可是中都凤阳府啊,就算不派大军去救,好歹装个样子嘛,他为什么装都不装一下呢?

    他之所以如此消极的应对中都凤阳府失守,主要原因其实是感觉此事极不对劲。

    历史上高迎祥和张献忠是哪一年攻破中都凤阳府的他不知道,这会儿这两个家伙急吼吼的跑去鸟不拉屎的凤阳府明显就不对劲。

    皆因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

    这个道理但凡领兵打仗的都懂,不领兵打仗的也有很多人听说过。

    高迎祥和张献忠匆匆拉起几万人马一点粮草都不用囤积的吗?

    若是正常情况下,拉起了几万人马那起码先得抢个十几万石的粮食当口粮,如若不然,一旦几万人马没饭吃,那便直接崩了。

    高迎祥和张献忠匆匆拉起几万人马,不去攻打富饶的藩国先囤积点粮食以防大军崩溃,反而急匆匆跑去鸟不拉屎的凤阳府,正常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很像是蒲州三大豪族和八大皇商在历史上常用的声东击西又或者围魏救赵之计。

    他就不中计,中都凤阳府都失守了,他就派了五千人马过去堵水路!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京师,他管什么鸟不拉屎的凤阳府?

    他还是一如既往,批阅完奏折便去巡视,就好像不知道中都凤阳府已然失守了一般。

    这真个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啊,这几天王承恩、方正化、刘若愚、乃至王应朝等,但凡知道他应对之策的太监那都那都快憋出病来了。

    他们都很想提醒当今天子,陛下啊,中都凤阳府失守了啊,您老朱家的祖坟就在那啊!

    但是,他们都不敢开口。

    皆因他们都很清楚,当今天子的决断不容置疑。

    他们不开口还好,一开口,那绝对讨不到好。

    这些个太监那都急坏了。

    朱觉却跟个没事人一般,该干嘛干嘛。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才刚批阅完奏折,又带着郑芝龙、王承恩、方正化等直奔东城大校场而来。

    此时的东城大校场人马和战车多得那都挤不下了。

    卢象升还只能把战车全部拉去东北城的大校场,然后带着上万京营老骑兵边操练五万车兵和十万步卒,边指挥这些新丁轮流修建东北外城的营房。

    这会儿两个大校场上那都是五万多人马在操练,还有五万多人马则在东北城大校场的四周修建营房,那人马密集得,简直就跟进了蚂蚁窝一般。

    朝中内奸却是不知道,这里面足足挤了十六万大军!

    他才刚从东城大校场跑到东北城大校场,卢象升便闻讯迎了上来,拱手行了个礼,随即低声道:“陛下,可是要出兵了?”

    出兵?

    出什么兵?

    朱觉微微摇头道:“朕也就是来看看京营新军操练得怎么样了。”

    呃,中都凤阳府失陷了啊。

    您不派大军去夺回来吗?

    卢象升看了看如同便秘了一般的王承恩和方正化等,还是忍不住问道:“陛下,微臣斗胆,中都那边?”

    这个你不用管。

    朱觉淡淡的道:“中都那边朕已经安排好了,你这边车兵和步卒操练得怎么样了?”

    您怎么安排的啊?

    我就没见您安排什么人马过去增援啊。

    算了,还是不要问了。

    陛下想说自然会说,陛下不想说问了也白问。

    卢象升愣了一愣,随即细细解释道:“陛下,这车兵征召得早,现如今已然勉强能出战了,这步卒还只是装备了些长枪长矛什么的,火枪都还没装备到一万把,操练时间也还有点短,若是拉去守城倒是勉强能行,若是拉去野战,怕是不成。”

    这些步卒本就是征召来守城的,野战那是车兵的活计。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觉得步卒需要装备上刀剑这些短兵器吗?”

    这个怎么说呢?

    卢象升琢磨道:“陛下,若是孟侯他们有空打造刀剑,那自然是装备上的好,不过,孟侯他们好像还都没空。

    微臣觉着,实在不行了,给每个步卒装备上一把尺许长的短刃也好,那个打造起来简单,应该费不了多少时间。”

    短刃?

    这会儿尺许长的短刃打造起来的确简单。

    问题就是,打造多功能军刀呢,还是打造能装火枪前面的刺刀呢?

    朱觉正琢磨呢,东城看门的校尉忽然打马疾驰而来,捧着份奏折躬身道:“报,陛下,宣府镇八百里加急奏报。”

    宣府镇?

    朱觉接过奏折一看,不由冷哼一声。

    果然,事出反常必有妖!

    宣府镇八百里加急奏报,建奴突然集结十余万人马攻打独石口,独石口一线守军总共才几百,不能抵御,现如今建奴已然突破独石口,直扑延庆州。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480/128449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