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徐吉标传 > 第十五章:乱世觉醒 革命火种开始燎原

第十五章:乱世觉醒 革命火种开始燎原


  民国十年,即  1921  年的元月,寒冬的气息还牢牢盘踞在雷麻店的每一寸土地上,可一桩惨案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打破了小镇的平静——王八坎程家打死了吴宗明。消息如野火般在雷麻店迅速传开,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

                  而这场悲剧的余波,直接将程明远卷入了官司的漩涡之中。本就一贫如洗的程家,在官司的重压下摇摇欲坠,根本无力应对。

                  徐家人听闻程家的困境后,没有丝毫犹豫。徐家深知程家的艰难,明白若无人相助,程明远恐怕在劫难逃。于是,他们毅然决然地硬撑着接下了程家这场官司。

                  为了筹集打官司所需的费用,徐家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他们忍痛卖掉了罗瓦屋和田地,就连唐郢的田产也未能保住。这些土地,是徐家几代人的心血,可在情义面前,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一番变卖后,共筹得大洋八百块。

                  随后,徐家由吕氏(程明远的外祖母:),先拜托袁二大人(袁斗书:)出面,试图在合肥县衙上下打点。袁斗书在当地也算有些威望,他答应尽力周旋。与此同时,程明远的表哥徐吉田,雇了四抬大轿,心急火燎地从雷麻店赶往合肥县衙大堂。到达县衙后,徐吉田不顾一路颠簸,直奔大堂,毅然击鼓鸣冤。

                  在徐家及众人的不懈努力与多方奔走下,程明远的案子终于有了判决结果——被判两年徒刑。这个结果,对于徐家与程家来说,虽算不上完美,但在当时复杂艰难的情况下,已然是他们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局。

                  宣判的那一刻,徐家众人心中五味杂陈。他们为程明远感到惋惜,同时也为自己能尽到一份情义而稍感宽慰。而雷麻店的百姓们,在见证了这一切后,对徐家的义举纷纷竖起大拇指,徐家的这份担当与情义,在这个寒冬里,如同一团炽热的火焰,温暖了整个小镇,也成为了人们口中久久传颂的佳话。

                  在那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命运的丝线悄然编织出新的轨迹。程明远结识了头号班房里的老大,巧的是这位老大也姓程。一番攀谈,两人叙起本家,按族谱,老大虽身为班房头目,却因是家字辈,比程明远整整小四辈。这层奇妙的宗亲关系,让程明远在号子里免受了不少皮肉之苦。老大一声“板”,便是对程明远的关照,自此,程明远在这方狭小又残酷的天地里,有了一丝庇护。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位号头对程明远的为人和手艺渐渐了解,颇为赏识。彼时,县衙内正有不少木工活计亟待处理,号头便向县大老爷推荐了程明远。县大老爷权衡之下,批准程明远暂出牢房,在县衙内做木匠活。

                  从牢房到县衙工坊,程明远重操旧业。每日,他沉浸在刨木、凿榫、拉锯的劳作中,手艺愈发精湛。县衙里的桌椅、门窗在他的巧手下焕然一新,他对细节的把控和对工艺的执着,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而作为回报,程明远每日能有两酒。在这艰苦的环境里,这酒不仅能驱散劳作的疲惫,更如一丝温暖的慰藉。

                  无论寒冬冰雪如何肆虐,程明远都未曾停下手中的活计。他盼望着冰雪融化、春暖花开的那一天,盼望着能早日结束这段牢狱生涯,回归正常生活。而他凭借自身手艺在县衙赢得的认可,也为他的未来埋下了希望的种子,让他在困境中始终怀揣着对生活的期待。

                  在那方逼仄的牢房中,时间仿佛凝固,却又暗流涌动。正当程明远默默服刑之际,关于中国共★★的消息,如一阵神秘的风,悄然吹进了这黑暗的角落。号子里的犯人们,平日里麻木的脸上,此刻竟泛起了一丝激动与好奇,他们围聚在一起,压低声音,交头接耳,和革命。那未知的理念,如同点点星火,在他们心中燃起别样的光芒。

                  这一切,同样引起了程明远的好奇。他在一旁静静听着,心中泛起层层涟漪,那些关于平等、自由和改变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撞击着他的内心。

                  时光悄然流转,八月的阳光带着一丝燥热。或许是程明远在县衙做木匠活时的勤恳,又或许是其他缘故,县大老爷特别开恩,决定将陈明远提前释放。临行前,县大老爷送给他一套木匠家伙,那一件件工具,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程明远怀着复杂的心情,辞别了一众难友。那些在黑暗中相互慰藉的伙伴,他们的面容和话语,成为了他牢狱生活的特殊记忆。回到雷麻店,他径直前往徐家。一见到徐家众人,他便深深鞠躬,言辞恳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若不是徐家倾尽全力,他怎能有今日的自由。

                  之后,程明远回到家中,与父母短暂相聚。看着父母两鬓的白发和眼中的欣慰与不舍,他心中满是眷恋。但心中那团被共★★消息点燃的火焰,驱使着他渴望去见识更广阔的天地,追寻新的希望。

                  最终,程明远扛着那套木匠工具,告别了熟悉的雷麻店,踏上了前往合肥的道路。一路上,他步伐坚定,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更有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将在这座陌生的城市,翻开全新的篇章,而那关于共★★和革命的种子,已在他心中种下,等待着生根发芽。

                  程明远初到合肥,便将全部心力投入到小木家具制作中。他对待每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追求里外皆如清水般精致无暇。这份专注与执着,让他很快在合肥众多手艺人中崭露头角,站稳了脚跟。

                  在大夫第附近的合肥庙后街,他与一位姓秦的木匠店老板谈妥合作事宜,在店里承接门活。白天,他在秦家木匠店专注干活,夜晚则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程明远把挣来的钱,一部分寄给远在雷麻店的父母,其余的便用来满足自己的两大爱好——听大鼓书和结交朋友。

                  府学长江路至安庆路的那条南北向小街,是合肥百姓聚居的热闹生意场。这里有说大鼓书的艺人,用那充满韵味的腔调,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而安庆路至淮河路的南北向广场,也如府学周边一般,一到晚上便热闹非凡,说大鼓书的场子更是人气爆棚。

                  程明远是各个书场的常客,对《三国》《水浒》《封神榜》等故事如数家珍,尤其痴迷于瓦岗寨的传奇。那瓦岗寨的三十六兄弟,仿佛在他眼前鲜活起来。他时常兴致勃勃地哼唱:“大哥程咬金手拿开山斧,劈第三斧砍得真;二哥秦琼手拿双锏,骑着黄骠马,回马来个杀手锏;三哥徐茂公手拿羽毛扇,阴阳八卦算得准;四弟尤俊达,三股钢叉使得精;五弟单雄信广交豪杰,义气真。”这些故事,他百听不厌,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这段日子,虽不算富裕,但程明远无钱也无债,来去自由。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力气,他在合肥这座城市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此时的他,如同一只自由翱翔的飞鸟,尽情享受着生活的多彩与美好,那些在书场里听来的豪情壮志,也激励着他在这陌生的城市继续追寻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铺展在合肥安庆路上。白日里的喧嚣渐渐沉淀,而此时,说大鼓书的场子却如同一团炽热的火焰,将这片区域点燃。

                  沿着安庆路,便能听到那抑扬顿挫的鼓点声,“咚咚咚”,好似在召唤着人们的脚步。走近书场,只见用粗布简单搭建起的棚子里,早已围满了人。长条凳和小板凳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坐满了老老少少,有的是附近的居民,吃过晚饭便慢悠悠地晃过来;有的是慕名而来的路人,被这热闹的氛围吸引。

                  说书人站在一方小小的高台上,身着一袭长衫,手中的鼓槌与醒木便是他的武器,掌控着全场的节奏。他面前的大鼓,鼓面泛着陈旧的光泽,却在他有力的敲击下,发出雄浑而清脆的声响。随着鼓点,说书人的声音如洪钟般响起,讲述着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

                  “且说那梁山好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惊得众人目瞪口呆!”说书人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生动地比划着鲁智深的豪迈姿态。台下的听众们,眼睛紧紧盯着说书人,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有的老人微微眯着眼,摇头晃脑,沉浸在故事之中;孩子们则张大嘴巴,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惊叹,被那些英雄事迹深深吸引。

                  一旁,有个卖瓜子的小贩,穿梭在人群中,低声吆喝着:“瓜子咧,香瓜子!”偶尔有人招手,他便递上一包瓜子,人们嗑着瓜子,随着故事的起伏或紧张或欢笑。昏黄的灯光在棚子里摇曳,映照着人们专注的脸庞,与说书人的声音、鼓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说书场景,让安庆路的这个小西园在夜晚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在合肥安庆路那热闹的说书场里,瓦岗寨的鼓点声依旧激昂,讲述着英雄们替天行道的传奇。然而,当程明远沉醉在这侠义故事中的同时,现实世界的阴霾却愈发浓重。

                  合肥的大街小巷,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军阀连年混战,铁蹄踏碎了百姓的安宁。每一次枪炮声响起,都如同死神的脚步,无情地践踏着这座城市。百姓们在战火中流离失所,原本宁静的家园化为废墟,啼哭声、哀叹声充斥于耳。

                  而官场的黑暗更是令人发指。官官相护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正义紧紧束缚。那些本该为百姓谋福祉的官员,却只顾着中饱私囊,鱼肉乡里。他们与土匪勾结,狼狈为奸。土匪在乡间烧杀抢掠,而警察却视而不见,甚至从中分得一杯羹。无辜的百姓,在这双重压迫下,苦不堪言。

                  程明远,这位身处乱世的木匠,每日看着身边百姓的悲惨遭遇,心中的怒火越燃越烈。他虽只是个普通手艺人,却有着一颗热血的心。瓦岗寨好汉们为民除害的故事,在他心中深深扎根,成为他对抗黑暗的精神力量。

                  他深知,在这腐败不堪的世道里,若想改变现状,唯有挺身而出。如同瓦岗寨的英雄们一般,为了正义,为了百姓,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也要毅然前行。从此,革命的念头在程明远心中悄然萌生,如同星星之火,等待着燎原的那一刻。这颗种子,将驱使他告别平凡的木匠生活,踏上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革命之路,为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寻求一丝光明与希望。(未完待续)


  (https://www.2kshu.com/shu/95520/4944615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