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TVB认证
推荐阅读:火影:愚弄忍界的我被奉为救世主 光之国:我迪迦本尊,概念之神 九零:泉水人家 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诛仙:我焚寂剑主,剑道无双 斗罗:点评比比东,历代最差教皇 仙道尽头 银河火花弱?我反手超级融合! 春日咬痕
张延打开院门,果然外面是一男一女。
郑军抱着吉他不说话,那女的则是凑到张延身边,满脸祈求的道:“军子这人就是脾气倔了点,没坏心眼儿的——您放心,往后我盯着他,肯定不让他再乱来了。”
“你是?”
“我是他女朋友孙凤。”
张延看看郑军,又问孙凤:“他不是说要出国求学吗?怎么,签证没批下来?”
“批下来了,但他一直没去办手续。”
孙凤解释道:“我知道他还是想来圆梦唱片,所以……”
张延再次看向郑军,这货也是个拧巴的,虽然抬头和张延对视着,却一句软话也不肯说。
孙凤见状,忙又道:“他其实……”
“你先别说话。”
张延抬手拦住她的话头,问郑军:“能服管不?”
片刻后,郑军才咬牙来了句:“能!”
“那这样,你回头先去给韩垒赔个不是——这次的比赛我给你报上名,如果你能凭自己的本事杀入八强,咱们再谈签约的事儿。”
说完,张延就准备回到别墅里。
“张总!”
孙凤连忙拦住了他,有些尴尬的道:“您能给军子介绍点活儿吗?因为他不去办手续,家里已经把钱停了,我们现在……”
原来还是啃老族。
张延下意识道:“那你让郭四哥……噢,对了,四哥已经出国了——那你们去找央音找吴桐,就说是我让去的。”
轮回乐队虽然没能选上《中国火》,但凭借央音的名头,走穴捞钱搞的风生水起。
孙凤千恩万谢,郑军还是一言不发。
张延想了想,又道:“你们明天去找刘卫东,他有些事情要回京城,正好可以捎上你们。”
然后他就关上了大门,回到了别墅里。
陈虹一直扒着窗户往下看,见张延回来,便询问郑军是来干什么的。
“吃回头草的呗。”
张延把楼下的对话复述了一遍,又征询陈虹的意见:“你说咱们到底要不要签下他?我估计这小子以后红了,这狗脾气未必压得住。”
“到时候再说呗。”
陈虹不以为然道:“咱们开唱片公司又不是因为志同道合,而是为了赚钱,只要他能给公司创收就行,到时候大不了专门给他配个逆来顺受的经纪人,平时少接触就好。”
“亲爱的,还是你看得透,我看这唱片公司最离不开就是你了。”
“别给我戴高帽。”
陈虹虽然嘴上嫌弃,但对唱片公司也是真的上心,就不说公司那几个实力派歌手,单只是《乳赋》这个策划,估计就能让公司吃上好几年的红利。
闹好了,说不定两人凭借这个唱片公司,就能变成千万富翁!
重新躺到床上,张延本来还想继续发摩斯密码,结果却被陈虹给拒绝了:“早点睡吧,明天《头发乱了》杀青,咱们还得过去帮忙呢。”
被打搅了兴致,张延来了个咸鱼翻身,没好气的吐槽道:“那破电影早该杀青了,我看管唬就是没过够当导演的瘾,非得把钱造光了才肯罢休。”
这话没冤枉管唬,其实《头发乱了》的剧情3月初就拍完了,但因为前期省吃俭用,还剩下将近十万块钱没用完。
于是这小子就开始作妖,一会儿说这里需要补拍,一会儿说里要换一版,愣是又磨了半个多月。
徐凡十几天前就跑了,黄垒也被磨的没了耐性,管唬这才依依不舍的宣布杀青。
转过天一早。
张延和陈虹先去接上了王露瑶,然后一起到火车站附近吃的早餐,顺带等着徐凡和伍玉娟从京城赶过来。
王露瑶在饭馆坐下后就感慨道:“没想到管导这么折腾,徐凡姐和玉娟姐还肯来津门参加杀青宴。”
“她们又不是冲着管唬来的。”
陈虹一边说着,一边麻利的给张延和自己倒上茶水,然后又把茶壶递给了王露瑶。
王露瑶接过茶壶嘿嘿一笑,她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有时候藏拙也是一种策略,尤其是在老板娘面前。
她转变话题,有些遗憾又有些艳羡的问:“张总、陈姐,TVB的邀请,你们真的不准备答应啊?”
《天津卫》继在港岛热播之后,又迅速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打开了局面,现在正在跟泰国和越南谈合作。
毕竟是内地第一部破圈的都市剧,很多海外华人也好奇内地究竟发展成什么样了。
呆弯虽然一直不愿意引进,但私下里已经有盗版录影带在传播了。
别说,还真有一些华侨港商,冲着电视剧来津门考察投资环境的。
看到这部剧热度不低,TVB就通过银都联系上了津门电视台,想要引进原班人马拍个续集,再吃一波红利。
现在港岛影视圈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内地过去的明星能吃得开的,也就是巩丽、李莲杰等寥寥几人。
《天津卫》剧组能被TVB相中,在很多人看来这都是天大的福气。
但张延却是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就算做编剧做到顶格又能怎样?更不用说还是去港岛寄人篱下。
他拒绝了,陈虹自然也跟着拒绝了,女主角都不乐意,原班人马自然无从提起。
这事儿在京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说张延和陈虹不识抬举的,也有夸他俩硬气不跌份的。
甭管是夸是贬,反正张延又在圈里刷了一波存在感。
徐凡和伍玉娟答应来参加杀青宴,大概率也是听说了这件事,想要当面打探一下究竟,顺便再跟张延拉拉关系。
这年头对港岛最心向往之的,就是她们这些演员——现在张延能把人捧到港岛去,她们自然要加倍的重视。
不过等张延三人吃完饭,进到候车大厅接站的时候,却发现来的不止是徐凡和伍玉娟,冯晓刚竟然也跟来了。
这俩难道都已经不背人了?
张延心里吐槽,嘴上却道:“冯哥,你这也不提前通知一声——说吧,你是想坐车顶还是车底,反正车里肯定放不开你。”
“我不去了还不行吗。”
冯晓刚笑道:“你给推荐个地儿,等你完事儿,咱哥俩好好唠唠。”
“唠唠?唠什么?”
“当然是剧本!”
冯晓刚从包里拿出本书来,递给张延道:“帮爷们掌掌眼,看这本书适不适合改编成电视剧。”
原来他是有正事找自己。
“《北京人在纽约》?”
张延看了那书的封皮,就忍不住好奇道:“这是《大撒把》的续集,还是要另起炉灶?”
“当然是另起炉灶。”
冯晓刚解释道:“这是个发了财的老移民写的,我觉得改编成电视剧,应该还能蹭一下移民潮的热度。”
顿了顿,他又得意洋洋的补充:“这回咱可不只是编剧了,上面已经答应再有好本子,就让我自编自导!”
《大撒把》票房远超预期,《编辑部的故事》虽然稍逊《天津卫》,但也算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凭这两部影视剧,要是制作中心再不给冯晓刚机会,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我就说你今年要大展宏图吧。”
张延恭维了一句,又故意调侃道:“你怎么没去找王硕帮忙?”
“真要找了硕爷,这活儿还能显出我来吗?你别废话了,抽空翻翻小说,给爷们多提点建议,别折了咱们点子公司的威名。”
说白了,冯晓刚之所以找张延帮着参谋,就是因为张延是津门台的人,即便参与进来也不可能喧宾夺主。
但王硕就不一样了,王硕现在除了是著名编剧,还是影视公司的老板。
所以冯晓刚这次新手上路,就没选择王硕,而是找上了张延——毕竟张延现在也是TVB认证的知名编剧,论牌面不比王硕差多少。
张延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正好这阵子忙着《我为歌狂》,也没空搞什么影视剧项目,顺便给冯晓刚搭把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于是便收起书道:“那行,我白天先抽空翻翻,咱们晚上见面聊。”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880/128450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