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 > 第77章 难分高下

第77章 难分高下


日子便这般一日复一日地过着,枝头的叶子由浅转深,春风一吹,枝影婆娑。

    转眼,又是三月有余。

    这日清晨,天光才刚泛起淡白,屋外山雀尚未开喉,天地间一片清寂。

    姜义醒得早,披衣而起,照例从榻边取了那只白瓷小瓶,捻出一枚益气丹,送至小闺女唇边。

    指腹轻触唇角,顺势探了探鼻息。

    哪知这一探,指头却微微一顿,神色亦随之一凝。

    那气息……不似往日那般细如游丝、缥缈浮散。

    如今却是温温润润,圆而不涩,自筋脉中安然流转,隐隐透着一股自足之意。

    仿佛泉眼初通,草木入土,不声不响,却已生根。

    这般气韵,正是“气足”的征兆。

    姜义眼底光色微动,心头却泛起一圈涟漪。

    竟比她娘亲还早了一步。

    细细算来,大儿姜明初入山林,到气息圆满,也不过六七载。

    他自己年岁稍长,修炼的时日虽多,亦只略晚些许。

    而这小丫头,自娘胎中便带着一缕先天之气,根骨天成。

    自幼又得那门呼吸法调养,滴水不漏地修了五六年。

    这般底子,这般火候,如今气足,倒也合该如此。

    他静静坐着,望着那睡眼惺忪的小脸,心中一声轻叹。

    这一门呼吸法,果然不凡。

    姜曦一朝气足,气息圆融,精神便也跟着活泛了几分。

    才醒不过片刻,便嚷着要搬去新屋住。

    屋里一应物什早已备好,玩具衣裳也收拾得整整齐齐。

    姜义自是没拦,提着包袱,把她的鸡毛蒜皮一股脑拎去山脚。

    才一进院门,那刘家小子还在空地上扎桩,身子挺得笔直,神情凝肃。

    姜曦眼珠一转,眸子一亮,立时嗓门高了八度,清清脆脆喊道:

    “刘子安!你别杵着了!今日放学,学堂后头那块空地上,谁不来谁是小狗!”

    话落如锤,声震屋檐。

    刘家那小子听得分明,却不动声色,脚底步伐半点不乱。

    只微微抬头,冲她点了点头,淡淡吐出一个字:

    “好。”

    便是应下了。

    及至午后,日头偏西,西山头染上了一层金边,学堂里头也到了散学时分。

    姜义估着时辰,拍了拍身上尘灰,慢悠悠往村塾走去。

    一来瞧瞧闺女这到底练出几分模样,二来也看看那刘家小子有几分底子。

    村塾如今,早已不是姜明初来那阵的模样了。

    往年里,院中只听得书声琅琅,笔墨纸砚俱是正经学问的气派。

    如今再走近,扑鼻的却不是墨香,而是一股掺着汗气与尘土的味儿。

    院子里乱得像个江湖集市。

    削尖的竹枪横七竖八地靠墙倒着,打磨得发亮的木刀一把把地架着。

    沙袋绑得歪歪斜斜,梅花桩也不知被谁练塌了一角。

    再看那墙头和门角,三不五时还有小子蹿上蹿下,身手倒是不差。

    俨然快成了古今帮的据点。

    岑夫子年纪大了,讲学早成了气力活。

    这半年下来,每日能捱完那半日的蒙学,已是尽了全力。

    剩下那些个翻墙打桩的折腾,他也懒得管了,眼一闭一睁,只当没看见。

    索性连规矩都交到了姜明手里,只要别惹出事端,爱怎么折腾便怎么折腾。

    学堂后头那块空地,往常也就是娃儿们翻跟斗、踢瓦片的地界。

    此刻却像是赶集似的,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连树杈上都坐了人。

    前头清一色是学堂里的半大小子,后头却混了不少村里的闲汉,还有人踮着脚尖,踩着板凳往里看。

    自家闺女扎着两只小辫儿,已然叉着腰,大大方方站在圈子中央。

    对面那刘家小子,依旧一副板正模样,双手垂落,站得直溜溜,自有几分小大人的架势。

    两人一对视,那眼神一撞,火星子差点就迸出来。

    围观众人呼吸都屏了几分,只等看热闹。

    姜明站在一旁,轻咳一声,板起脸装模作样喊了句:“比试开始。”

    话音未落,场中便倏地动了起来。

    两人身影交错几招,拳脚如风,倒真有些架势。

    姜曦力气上仍略输一筹,可如今气息已足,一口气提得顺滑如绢。

    脚下轻灵,步步生风,一路穿梭腾挪间,竟有几分“燕掠枝头影不留”的灵动。

    小拳头连环砸来,拳头虽小,气势却不小,拳风呼呼作响,身子在场中掠来掠去,带起阵阵残影。

    反观那刘家小子,却稳得出奇。

    他脚下如钉桩,半步不乱,只在原地略作挪移,出手不急不缓,打哪儿来,便从哪儿拨回去。

    偶有疾招近身,便顺势轻推,借力打力,倒像一汪静水遇风起波,却不曾真正翻涌。

    一动一静,两般架势,愣是打了个平分秋色,生生磨出场中一段拉锯。

    场外众人看得眼热,啧声不绝。

    谁能想到,两只不过六七岁的小娃儿,打起架来,竟也板眼分明、节奏起伏,叫人忍不住想拍手叫好。

    姜义立在人群之外,神情不动如山,将场中两小的动静,一寸寸收入眼底。

    曦儿力气虽还差些,可气息圆润,根基稳厚,胜在持久。

    真要耗下去,未必不能熬出个空隙来。

    只可惜,那刘家小子也不是个好对付的。

    一双眼珠子沉如古井,表面看桩不动、势不挪,实则心底早已起了涟漪。

    待姜曦身形再度逼近,拳影未收之际。

    那小子竟拼着硬吃她一拳,脚下陡然一沉,腰脊微伏,臂腕轻颤。

    一指探出,柔中带巧,宛如幽兰初吐,悄然点在她肋下三寸。

    不重,却极准。

    恰似雨打荷心,小丫头登时一滞,像被绊了一脚,脚下步伐登时慢了半拍。

    脸上神情由张扬转作愕然。

    可也没哭没闹,嘴角轻哼一声,脚底一绷,整个人便似一缕青烟,飘上了场边那株老杏树。

    她蹲在枝头,单手捂着肋下,眼神却死死盯着下方,眸中一片清亮警觉,丝毫不肯松懈。

    刘家小子吃了那一拳,虽脸色微变,却未乱阵脚。

    只是脚底生根,站在原地,抬头望着,面上风平浪静,气息不见半分紊乱。

    于是这场比试,便这般僵住了。

    一人在枝头若风中停云,一人在地面如石上生苔,恍若对峙成画。

    学堂里头,姜明已点过今日的帮费,又将刘家小子捧来的几味药材分发下去。

    他心里早有数。

    这场对打,成色虽足,却难见高下。

    一个如风走石,一个似水绕桩,攻守相持,拉锯成局。

    怕是真打上一整天,也未必能分出个“服”字来。

    抬眼望了望天,日头早偏了西,霞光浅浅。

    他还要上山一趟,可没工夫陪这些小家伙耗着。

    于是迈步走出门槛,负手而立,语声轻飘飘落下:

    “行了,天不早了。”

    说得云淡风轻,又朝场中二人看了一眼,语气不疾不徐:

    “从今往后,你俩都做副帮主。一个教吐纳引气,一个教步法轻功,各管一摊。”

    话说完,理都不理众人反应,转身便走。

    怀里抱着一包糖饼果子,步子轻快得很,脚底像踩着风,几个起落,已拐出村道尽头。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962/128455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