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 第58章 明世间道

第58章 明世间道


那一夜,又一座寺庙被灭。

    并有豪强、富商等接连被屠,而他们和倭寇勾连的证据,更是被韩云散布得满大街都是。

    韩云的名声越来越臭。

    可奇怪的是,那些被他“祸害”过的地方,百姓的日子反而好过了一些。寺庙被毁,土地归还,佃户们不再受盘剥,竟渐渐有了生机。

    有人开始暗中称他为“韩真人”,也有人为其竖立长生牌位,供奉其为“罚恶佑民显圣真君”。

    可韩云听到这个称呼时,只是摇摇头叹道:“真君?我可当不起。”

    他继续前行,像一柄锋利的剑,想要划破这虚伪的世道。

    江湖和朝廷的追杀令一道接一道,可那些前来“除魔卫道”的侠客们,往往连他的影子都摸不到。

    偶尔有几个侥幸追上他的,也不过是添了几具尸体。

    直到有一天,他在一座破败的道观里,遇见了一个老道士。

    老道士须发皆白,正蹲在墙角煮一锅稀粥,见他进来,头也不抬:“来了?”

    韩云挑眉:“你认识我?”

    “大名鼎鼎的韩老魔嘛,谁不认识?”老道士笑了笑,盛了一碗粥递给他,“喝点?”

    韩云接过,一饮而尽,实则用先天一炁包裹着,入口之后直接移入内景空间之中。

    “你不怕我?”他问。

    “怕你做什么?”

    老道士慢悠悠地搅着锅里的粥:“你杀的,不都是该杀之人吗?”

    韩云沉默。

    老道士继续道:“这世道,正不正,邪不邪,你敢于去做,已是难得。”

    “可我看不清。”韩云忽然说道,“我越杀,越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

    “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百姓,明明受尽欺压,却还要护着欺压他们的人。”

    老道士笑了:“因为他们怕。”

    “怕什么?”

    “怕连最后一口施舍的粥都没了。”老道士叹了口气,“人饿极了,哪还分得清善恶?”

    韩云握紧了拳头。

    “所以,你还要继续杀下去吗?”老道士问。

    韩云抬头,看向远方:“我不知道。”

    老道士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就跟着你的心走吧,致良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韩云只觉得这话听着耳熟,问道:“道长,你姓甚名谁?”

    “我啊,姓王,名字嘛早就忘了,我在这世上也早就是一个死人了!”老道长的眼睛里满是沧桑,却格外明亮。

    韩云离开道观时,天已微亮。

    他站在山顶,望着初升的朝阳,忽然笑了。

    也照破心中迷惘。

    老道长看着韩云远去的身影,朗声送别道:“唯知行合一矣!”

    老道长的声音在山间回荡,韩云的背影却已消失在晨雾之中。

    江南的雨,来得急,也去得快。韩云踏过泥泞的官道,靴底沾满血与土。他的刀未曾归鞘,因为下一场杀戮,或许就在转角。

    江湖上开始流传新的传闻,韩云不是人,是厉鬼。

    否则,为何朝廷调集三千铁甲围剿,却连他的衣角都未曾斩下半片?

    为何那些号称“武林泰斗”的名门宿老,在他刀下走不过三招?

    可韩云自己清楚,他不过是比旁人更狠,也更清醒。

    这一日,他途经一座小镇,镇口的茶棚里,几个衙役正拍桌狂笑,脚边跪着个瘦骨嶙峋的孩童,怀里死死搂着半块发霉的饼。

    “小杂种!敢偷爷的干粮?”为首的疤脸衙役抡起水火棍,“今日便叫你晓得王法二字怎么写!”

    棍风呼啸的刹那,一道黑影掠过茶棚。

    衙役的狂笑凝固在脸上,他的手腕齐根而断,血喷出三尺远。

    孩童怔怔抬头,看见一柄滴血的刀,和刀后那双比寒星更冷的眼睛。

    韩云踩住滚落的水火棍,木屑在他脚下碾作尘埃,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他即便是想管也管不过来。

    但能救一个是一个,问心无愧便好。

    只不过他也愈发清楚一件事,这天下的恶人是杀不尽的,除非建立一个更好的秩序。

    但自己要这样做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己也不过是掀起一小片水花罢了,于诸天万界而言更是微如尘埃。

    韩云其实是一个挺自私的人,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他愿意做出一些事情,在能力范围之外,抱歉,他不想管也管不了。

    而现在的这些所有的杀戮,其实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炼心罢了!

    红尘万丈。

    入红尘中,明世间道。

    当夜,县衙燃起大火。

    有人看见火光中浮现金色篆文,竟是县令私通倭寇的账册,一页页悬空燃烧,照亮半个夜空。

    百姓们沉默地站在长街上,火焰在他们瞳孔里跳动,他们惊恐的看向韩云,就宛如叶公好龙一般。

    一边期待韩云杀戮那些豪强富商之后,他们可以分得财产钱粮,一边又恐惧韩云会不会对他们也举起屠刀。

    终于,一个佝偻老者颤巍巍跪下,对着火场重重磕头:“真君,开恩啊!”

    韩云站在县衙飞檐上,听着此起彼伏的“真君”呼声,忽然想起老道长的话。

    “人饿极了,哪还分得清善恶?”

    韩云不是圣人,搞什么教化众生,众生思潮未醒,也根本叫不醒,心怀光明,四周皆暗,也是一种悲哀啊!

    这天下,从来都不是韩云的责任,更何况这黑夜也太深、太沉;破开长夜,亦是长夜,见不到一点光亮。

    一言以概之,时机未至。

    韩云正是看透了本质,才不愿意深陷泥泞,唯有在杀戮中,他的一颗道心,在快速的成熟坚韧。

    或许有人会骂他,只管杀人,不管自己引起的后果,但韩云笑笑,只道:我乐意,你管的着吗?

    难道他还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当保姆、圣母?

    随念而起,随心而动,自己看不过眼,想杀,就这么简单。

    ——————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由猩。

    杀戮一场,累了,也乏了。

    心也更明净了。

    洗尽铅华,复归本真。

    接下来的日子里,韩云只为自己而活。

    他往华山而去,只手断千剑,领略此界剑招;也往武当朝礼,瞻仰三丰武道;入魔教,夺太极拳经;败年轻时的风清扬,得独孤九剑。

    不得不说,年轻时的风清扬倒和令狐冲有几分相像,也不顾忌自己“魔头”的身份,在听完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欢呼痛饮一场。

    在这里解释一下。

    不是不懂,是不想,主角完全可以造出声势,然后在大明改换天地,那改天换地之后呢?

    一个国家放在那里,你得治理吧,不知要投入多少精力,就像是一个泥潭一样,越陷越深,主角还有其他时间去寻道修炼吗?

    正所谓众口难调,有人想看悟道修炼,有人想看改换王朝。

    本书的主调是行路,炼心,问道,求真,不是搞其他的,人生的所有经历,路上的所有风景,都是成道的资粮。

    作者君已经表达的很明确了,大纲也是早就已经确定好的,如果不合心意,那作者君没办法。

    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966/128457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