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我以灵宝铸长生 > 第86章 思炼法,入沧溟

第86章 思炼法,入沧溟


两人畅谈许久。

    直到夕照的黄晕遍洒涵虚道场。

    李玄英瞧了一眼天色,说道:“今日与师兄实在相谈甚欢。”

    “不过时辰不早,小弟还有要事,便不再多留了。”

    应阐道:“眼看将止静了,玄英这是做什么去?”

    “今夜云衢山上,有个小宴。”

    李玄英道:“小弟需得赶赴。”

    “小宴?”应阐意外道:“玄英入了仙府,果然有些变化。”

    “以前在道院中,可没怎么见过你与同砚聚会。”

    “此宴不同——”

    李玄英解释道:“赴此宴的人数不多,但皆可算门中俊杰,无一不是有道之士。”

    “大家相聚起来,谈玄辩难、论道演法,实在是件快意之事。”

    “哪怕只是旁听,也能获益不浅。”

    “不过,其实小弟还是更想与师兄彻夜长谈。”李玄英摇了摇头,又道:“只是上次宴上,我得一位师兄指点了剑术,也与其说定了,这次会让他看看我的长进,因此却是不能失约。”

    “如此。”应阐只道:“闲谈相叙会有时,玄英自去便是。”

    李玄英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应阐相送他离开之后,又在亭中坐了片刻。

    直到赏完日落,他才回到了静室中,心中已是澄静如湖。

    他的心思,本来便更多在修行之上,如今彩雀儿的事,暂时告一段落,也是时候潜心修炼了。

    应阐素有定性,做了决定,便真能够心无旁骛。

    之后的一段时间,除了偶尔到琳琅院去,问问凤栖梧、凤凰羽的消息,便只有玄成山的座师开坛时,应阐前去听讲了一次。

    其它时辰,应阐几乎都用于了修行,常常往静室之中一坐,整日便是吞吐灵机、增长法力。

    期间,李玄英也来过几次,但每每见应阐是从修行之中抽空与他闲叙,便觉叨扰,后来便隔上一段时日,才与应阐相约。

    如此,不知不觉,便是三四十日。

    终于这一日,应阐发觉法力的增长,开始趋于平缓,便知道自己已经过了玄光初成,突飞猛进的阶段。

    通常而言,到了这个阶段,便可以将重心偏向凝炼法力了。

    不过他修炼的是《万法玄象宝箓》,在开始凝炼法力之前,却还有着一门功课——

    那就是修炼法术!

    《万法玄象宝箓》讲究的是‘通万法以至玄象’,修炼的法术愈多,感悟愈深,根基便愈深厚,法力自然也愈强大。

    但这法术的修炼,也不是胡来一通。

    以五行为例,若修火法,最好便不修水法、金法。

    因为水火相克,而火又克金,虽然修《万法玄象宝箓》者,有万法宝箓,可以统御内外,不至于因此走火自伤,但是一定程度上,仍会使得事倍功半。

    反之,可以修木法、土法,这又是木火、火土相生之理,勿须多言。

    当然,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便是五行齐修。

    五行相生,碍难自解,反而还有莫大好处。

    这也是想将《万法玄象宝箓》修炼有成,最可行的道路之一。

    应阐既决定了行万法之路,自然是要五行齐修,不仅要修五行,还要修风雷,修阴阳……

    不过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眼下,他还是要将目光,先放在五行法术之上。

    应阐心中忖定,便一挥袖,自石榻上起了身,打开静室大门。

    “咦?”晨曦逐退静室中的水光,彩雀儿忽然冒出头来:“道士出关了,今天也要去琳琅院吗?”

    “仙子。”

    应阐慢步出了大门,说道:“今日,我是要往沧溟洞天一行。”

    “沧溟洞天?”彩雀儿道:“那我似乎不便同往?”

    沧溟洞天,是仙府中的藏书之所,除玄都门人以外不可入内,确实不便带上彩雀儿。

    应阐点点头道:“仙子放心,我自会去琳琅院的。”

    “好,若道士没有空暇,今日不去也不妨事。”

    彩雀儿说罢,倏一下便遁入昭光山去了。

    这些时日他忙着闭关,彩雀儿整日在昭光山中探索,竟也不觉无趣。

    应阐见状也不去理会,自顾乘起一道清风飞起。

    未久,天都巨岳映入眼帘。

    应阐没往熟门熟路的琳琅院去,却降落在了一个洞穴之前。

    洞穴外立有一碑,碑上所书正是‘沧溟’二字。

    这沧溟洞天瞧起来,似乎平平无奇。

    应阐走入其中,却似乎闯进了一片变幻的空间,洞穴内的通道似乎扭曲了,不知延往何处,更仿佛有无尽之远。

    他一边走,一边感受着这种变化,若有所思。

    可惜,这通道看起来有无尽之远,但应阐才走了不过十步,便忽然间,发觉眼前一晃,出现了一个广阔无比的空间。

    他回首望去,来时的通道仍是平平无奇。

    应阐挑了挑眉,继续向里行去。

    这沧溟洞天,似乎真的就只是在天都巨岳的山体之中,至少应阐放眼望去,虽然广阔遥远,但仍都是岩石洞壁。

    再行未过数十步远,便见前方乃是断崖。

    应阐走到崖边,向下一望,便见一片书架构成的海洋跃然眼前。

    不错,原来沧溟洞天以无垠大海为号,真就只是以实寓名!

    这崖上与下方约有百丈高差,一眼望去,横横纵纵俱是书架,及至视线尽头,仍是一般景象,道人穿行在书架中,仿佛行于迷城,又似徜徉于海。

    应阐心中不由生出一个疑问。

    究竟要多少书籍,才能填充得了这一片海洋?

    而门中修士穷极一生,能否将学尽这一片书海?

    应阐下意识算了算。

    他是玄光修士,有两百年寿,悟性也算过人,纵使再不知道疲倦,恐怕也难得其百、千之一……

    应阐生来是第一次,因有学不尽的知识,竟感到了一丝苦恼。

    他不由摇了摇头。

    “罢了。”应阐甩开这无由来的杂想,目光一扫,发觉没有连接上下的阶梯,便轻轻一跃,飘然而下。

    落到底部,是片还算宽阔的空间,独立于书海外,只设置有一条长柜。

    长柜后有足十数名道人,各自忙碌着。

    应阐走近长柜,便听闻有人正在柜台前询问:“请教师兄,《太常道君说有无形素经》放在何处。”

    “巽三十七区,原书,善本皆有,注解需往兑八十二区……”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5980/128454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