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老狗
推荐阅读:你越信我越真 沪上名媛随军当晚,长官他破戒了 七零随军:穿书作精她撩又甜 教小火龙焚决的抽象训练家 娇小姐搬空家产后,挺孕肚去随军 奥特:我的雷德王会八门遁甲! 穿成洗白恶雌她姐,兽夫争着宠 德鲁伊仙族 斗罗:我能培育魂兽,还能超进化 看到凶案闪回,我成了警局团宠
酒是不可能喝的,但饮料喝多了,一样能来感觉。
趁着感觉到位,聊到了姜琪,沈新就顺嘴问顾大伟信封的内容。
顾大伟身为经侦队长,嘴那叫一个严。
他只笑,只劝沈新吃菜,就不说。
但看他难压的嘴角,沈新心里就有数了。
肯定是大案子,毕竟涉及到银行。
快散场的时候,沈新道:“丁队,说实话,我都不知道刘支为什么来找我。”
“可领导发话了,我能怎么办,您也得体谅我啊。”
“而且来的时候,领导可都叮嘱我了,说你小子去了之后,别以为之前破过几个案子,就逞小聪明,你还得跟人家好好学。”
“所以丁队,我这次真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您可千万别多想啊。”
“我也就是想着用我的小小能力,看看能不能给你们的案子,提供一点儿新的思路。”
这当领导的,一般都不是笨人。
他听得出来你是真心话还是故意的恭维,可好话谁不喜欢听啊。
沈新能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丁军保心里再有芥蒂,也不好意思有了。
“沈新,你别想那么多,这案子那么久了,是该有个结果了,所以我就一句话,全力支持!”丁军保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沈新连忙陪了一杯,连声道谢。
时间也不早了,当下丁军保就安排人送沈新俩人去酒店,他都开好房间了。
送两人离开,丁军保和顾大伟站在路边,远远看着。
“老顾,你觉得这小子怎么样?”丁军保问道。
顾大伟想了想,笑道:“有点儿滑。”
丁军保摇头:“那不是滑,是聪明,懂得人情世故,又不恃才傲物,他这个年纪,挺难得的。”
有的年轻人有点儿本事,鼻孔朝天。
有的光滑头了,肚子里一点儿货都没有。
沈新这样兼顾两者优点的,罕见。
“听刘支说,好像他家里挺有钱,开工厂的,那应该是从小耳濡目染锻炼出来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这小子真挺厉害的,他破的那几个案子,我都打听了,换成是我,破不掉。”
吴家望案就不提了,就刘来宾案,如果发生在松陵,恐怕至今还是悬案。
顾大伟诧异道:“评价给的挺高啊,咋的,想挖过来?”
丁军保哈哈一笑:“我倒是想,关键人家南江不放人啊。”
就沈新会训练警犬这一条,南江就不可能放人。
顾大伟点头。
这种人才,难挖。
想了想,顾大伟道:“看看呗,韩小龙那案子也这么多年了,他要是能给破掉,我也服他。”
说完,摆手告辞。
另一边,沈新已经跟着松陵同事,来到了附近一家酒店。
快捷的,但还算干净。
然后开了两间房,时间还早,俩人凑一块儿商量了一下明天怎么弄。
商量的结果是先看相关证物。
这些关键证物,至今还保存在松陵分局物证室内。
然后就直奔乌坝村,找这条狗,然后把关键的人证都再重新走访一遍。
时过境迁,重新走访或许会有收获。
“关键是证据,就算我们确认了嫌疑人,怎么形成证据链也是个大麻烦。”沈新靠着椅背道。
凶器是一块石头,当年没找到,现在更不可能找到。
找到了也没用。
而现场物证不多。
12年的时候,鉴证技术就已经很好了,没可能说以前验不出来的,现在才能验出来。
就算现在技术更新,刘杰一直惦记这个案子,难道不重新验一下?
只能说凶手就是没有留下明显的物证。
如果真留下了DNA,那全村验一遍DNA,早就锁定凶手了。
而无法找到凶器,又没有凶手DNA,最后想要形成完整证据链,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也是很多悬案令人头疼的地方。
商量了一番,确认计划,俩人便早早休息。
第二天一早,就赶到分局,调取了物证。
物证搜集的很全。
韩小龙的衣物,毛发等相关生物检材全部都有。
而且看过物证之后,沈新确认了,这案子至今未破,绝对不是刘杰他们不够努力,工作没做到位。
水井里的水草,第一现场的泥土,连这种物证都保留了下来。
后续还对水草和泥土做了科学分析。
还有村子里,除了孩子,给所有人都进行了采血,做了DNA数据。
工作做到这种地步,案子还没破,只能说当时破案条件太差了。
“赖队,我们走吧。”
把物证都仔细查看一遍,做到心里有数,沈新扭头对身边的中年男人道。
他叫赖勇,是刑侦大队的副队长。
快四十岁了,一看就是老刑警,常年在外奔波,皮肤差,粗糙。
块头挺大的,耳朵根旁边有一条淡淡的疤痕,估计是他的军功章。
丁军保说全力支持,就特意安排他,陪自己去清原镇走一遭。
最重要的,当年这个案子,他也是办案人员之一。
人有点儿闷,不苟言笑,微微点头,便带着俩人前往清原镇。
不近,导航距离都快六十公里了。
这地方位于两省交界处,以纺织行业,日用品制造为主。
镇子并不大,派出所就在镇上的集贸市场附近。
一样不大,总共就十来号人。
所长叫焦国义,快五十岁一人,鬓角已经花白,但人很和善。
听闻来意,他有些意外,道:“这案子又要调查了吗?”
他说又,那肯定是之前不断有调查。
赖勇点头,拉着焦国义到旁边叮嘱了一番。
焦国义不住点头,回来之后立刻掏出手机,给当时的接警民警赵培柱打去了电话。
很快,赵培柱赶到。
焦国义道:“老赵是咱们所里的老警员了,当年的案子,他接的警,也是他组织的人手,去乌坝村找人,最后发现尸体的是小林,我一会儿就去叫他。”
“然后后续刘支他们过来调查,老赵也经常跟着,所以就这个案子来说,具体的情况他比谁都熟。”
说着,扭头去所里叫发现尸体的小林。
老赵也就刚四十出头,慈眉善目的,笑呵呵的跟沈新两人打招呼,还恭维了一句年轻有为。
说这么年轻的专家,他可没见过。
“赵警官,你可千万别这么说,我可不是什么专家。”沈新连忙否认。
不是专家,没破案叫正常。
真认了专家的名头,没破案子,丢人。
赵培柱笑笑,问沈新想知道什么,说他也经常下乡,乌坝村的情况他也熟悉的。
沈新先问罗丽美的情况。
得知罗丽美还住在乌坝村,原先的老宅里。
六年过去,她现在也快64了。
这个年龄,找工作已经不容易了。
所以现在的她种地为生,村子里给办的有低保,勉强能活。
在韩小龙遇害之前,她公公婆婆就已经先后生病离世。
现在嘛,罗丽美就剩下一个老娘,由他弟弟照顾着,在更远的清垓村,偶尔就过去看看,剩下便没什么亲戚了。
等于成孤寡老人一个了。
沈新跟发现尸体的小林打招呼。
说是小林,也三十好久,得叫哥。
“赵警官,那您记得韩小龙养的那条狗吗,知不知道现在这条狗在哪儿?”沈新又问道。
这个问题,倒是把赵培柱问住了。
“韩小龙有养狗吗?”
他一脸诧异。
不是请来的专家嘛,怎么操心一条狗。
“好像是有。”小林叫林昭胜,插话道:“我记得去韩小龙家里的时候,院子里是有条狗,黑的,还挺凶,冲我们叫来着。”
但具体现在在哪儿,他就不知道了。
沈新想到了这个结果。
正常来说,除了自己,没人会在意一条狗。
感谢两人,沈新道:“那我们和赖队先去村里看看,有什么情况,咱们再联系,接下来这一段时间我们可能会住在镇上,到时候有的麻烦呢。”
赵培柱点头,依旧诧异。
他以为沈新要东问西问的,没想到就问了俩问题,而且问了一条狗。
这算是什么专家?
赖勇也默默看在眼里。
来的时候,丁军保和他交代了。
所以沈新问狗的情况,他不奇怪,只是好奇通过这一条狗,沈新到底怎么能把案子给破了。
三人立刻驱车前往乌坝村。
对比当年,村子已经大变样,路宽了一些,也多了很多洋房。
村口还做了绿化,搞了挺大的门牌石,写了乌坝村三个红字。
赖勇开车带路,没急着去韩小龙家,十字路口左转,开出一段距离,在路边停下。
这里是案发现场。
沈新下车。
回忆卷宗里的照片,变化挺大的。
路都已经拓宽了,所谓的第一现场,已经变成了水泥地。
“水井在那儿,大前年村里就给封死了。”他指了指北面。
穿过两栋宅院中间的小路,走不多远,在周围几户宅院之间,有那么一片不规则的空地。
空地中间就有这么一口老井。
一如赖勇所说,现在已经用水泥封死了。
“赖队,为什么封掉啊。”丁雨薇问道。
赖勇道:“村里人说井里死过人,不太吉利,村委会就封了。”
沈新一奇,问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怎么不吉利了,难道还怕韩小龙冤魂不散不成?
那只有心虚的人,才会害怕。
赖勇猜到了沈新在想什么,指了指周围一圈四栋房屋,道:“就他们几家提的,说不吉利,但我们当时都查过,案子跟他们没有关系。”
沈新左右看看。
卷宗里有水井附近的照片。
西南这一户,当时是盖了没几年的新房。
而现在嘛,剩下三户人家都盖了新房,反而显得西南这户破败了一些。
看了看水泥封死的水井,沈新说先去找罗丽美。
罗丽美家在村子东北面,沿着一条岔道开进去,在拐角的路边,矮墙围起来的老式民房,就是韩小龙家。
把车停在路边,沈新下车环视一周。
村里环境变化很大,和卷宗里照片完全不一样。
唯一不变的,就是韩小龙家。
院门锁着,里面左右两边堆了很多杂物。
然后有大量的纸皮,赖勇解释说,罗丽美年龄大了,找不到正式工作,只偶尔做一做绿化那种零工,平常也少不了捡废品。
沈新并没有看见刘杰描述的那条狗,心头不由得一沉。
农村放养的狗,养的不够精细,能活十来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这已经六年过去了,这条狗要是死了,那自己再有能力也不行。
“不在家,要不等一等。”
赖勇看了眼时间,快十一点了。
沈新点头。
趁着机会,沈新也咨询了一下当时的调查情况。
比如刘杰所说的那个重要嫌疑人,王成辉。
赖勇道:“当时王成辉比韩小龙大个几岁,没什么正经工作,结过婚,但妻子跟他离婚,带孩子走了。”
“说白了,就是个混混,村里人反应,王成辉偶尔会欺负韩小龙,拿他逗乐。”
“至于俩人为什么吵架,王成辉自己的说法是,他跟毛艳茹搞对象,韩小龙不乐意,还冲他扔石头。”
“所以他揍了韩小龙一回,结果韩小龙还跟他纠缠,所以发生过争吵。”
“案发那天晚上,他在镇子上和人一起吃饭,吃完饭又去唱K,十点出头的时候离开,回的村子。”
“他的说法是直接回了家,然后就睡觉了,可他并没有跟父母住在一起,自己住,所以不在场证明有些弱,可问题是我们也找不到证据,推翻他的不在场证明。”
“周围的邻居都已经睡觉了,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的家。”
沈新点头,问道:“赖队,我记得卷宗里有写,说这个毛艳茹,跟韩小龙关系不错。”
“没错。”
赖勇一指来的方向,一栋红顶的二层楼房道:“就那家,俩家这算是邻居嘛。”
“然后韩小龙他爸,跟毛艳茹的父亲是一个厂的同事,关系挺好的,韩小龙他爸出事儿的时候,还是毛艳茹父亲给送的医院,就是没抢救过来。”
“因为从小一起长大,毛艳茹小时候对韩小龙挺照顾的。”
“毛艳茹后来嫁去了隔壁临水,但后来离婚了,就回了老家,一直没有再婚。”
“人嘛挺漂亮的,所以跟村里一些男的不清不楚。”
“韩小龙死后,毛艳茹挺伤心的,也没少帮着跑分局来问案子的情况。”
沈新又问了其他几个嫌疑人的情况。
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教训过韩小龙。
而最后都和王成辉一样,因为有不在场证明,被一一排除嫌疑。
正聊着,罗丽美回来了。
蹬着个三轮车,车上装了一些纸壳子,饮料瓶,一头银发,本来个子就不高,现在背也有些佝偻,更显得瘦小。
看见门前的警车,她愣了一下,迅速迎了上来。
“我见过你。”
她已经满脸皱纹,眼角耷拉着,但却一把拽住了赖勇的手,然后激动的道:“你是调查小龙案子的那个警察,你们是不是找到杀我小龙的坏人了?”
她手上抓的很用力,指甲都掐出了印子。
赖勇没松手,有些尴尬的道:“罗阿姨,抱歉,案子我们还没有查清楚,但是我们又重启了调查。”
说着,介绍沈新两人。
沈新急忙打招呼。
罗丽美又急忙跟沈新握手。
“谢谢你们啊,麻烦了。”
她说话带了些方言,沈新勉强能听得懂。
她急忙去开门,把三人领进屋子,又张罗着给倒水。
沈新环视屋子。
不大,也挺乱的,没什么家具家电,可见生活很艰苦。
然后她自己坐下,就开始抹眼泪,然后又道谢。
“谢谢你们啊,还没忘记小龙。我后来又想了,小龙死了也好,你说我年龄大了,我还能照顾他几年,我要一死,他没人管了怎么办。”
她抓起袖套,擦眼泪。
丁雨薇急忙掏出纸巾递过去。
沈新心情有些沉重。
破悬案,沈新最大的感受,那就是动辄拖了几年的案子,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折磨。
时间能抚平一切,而没有结果的悬案,却像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想想当年案子列为悬案的时候,罗丽美还能大声的质问刘杰,问傻子的命难道就不是命吗?
而如今过去四年,她这股心气儿已经磨没了,竟然能说出死了也好的话来。
沈新没急着去询问当年发生的事情,相信刘杰他们问了不知道多少遍,多问一遍,只会再一次勾起罗丽美心中糟糕的记忆。
回头调查的时候,慢慢问不迟。
现在沈新最操心的还是那条狗,院子里没有,可别老死了。
“罗阿姨,你们家之前是不是养过一条狗,现在那条狗还活着吗?”
“狗?”
罗丽美愣了下,点头道:“没错,之前是有条狗的,我跟村里人要的,给小龙玩儿,小龙可喜欢它了。”
“你问这个干嘛?”
罗丽美一脸疑惑。
沈新也不多解释,只问她这狗现在在哪儿。
罗丽美摇头道:“没死,我一个人嘛,有的时候干活回来晚了,也顾不上这条狗。”
“前年艳茹过来看我的时候,见这条狗翻垃圾吃,就说干脆她带走养吧,我就给她养了,现在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没问过。”
沈新暗松一口气。
没死就好。
“罗阿姨,那今天就先这样,您放心,这案子我们又重新开始调查,有什么发现,我们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您。”
又问了几个问题,沈新起身准备告辞。
赖勇心下称奇,没想到沈新真就盯着狗调查。
罗丽美送三人出门,又是一阵感谢,然后说调查不清楚就算了,别麻烦众人一趟一趟的跑了。
说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就不给人添麻烦了。
她越是这样,沈新心里越不是滋味儿。
在屋内桌子上,沈新看见了成盒成盒的药,很显然,罗丽美身体并不好。
如果案子没破,让她带着遗憾去世,那多遗憾啊。
出门,见沈新要去隔壁毛艳茹家,赖勇叫住沈新,道:“别去了,毛艳茹现在不住村里,她在临水,开了家按摩店,我知道在哪儿。”
他也不多说,直接上车,准备带路。
他算是看明白了,沈新这个所谓的专家,就是盯着动物来的。
清原和临水挨着。
之前调查刘来宾案的时候,沈新去过临水。
清原去平虞不方便,但去临水却很近。
十几分钟便出了省,又开了一会儿,便到了临水南林区下面的张王镇上。
下车一看,背着镇上主街,不大的一间门脸,上面挂着春风养生的招牌。
沈新之前就想问来着,毛艳茹开的按摩店是正规的那种吗。
现在显然不用问了。
赖勇也没解释什么,下车之后,突然指着趴在门口的一条黑狗道:“沈新,这是不是就是韩小龙那条狗。”
就见这条狗拴在门口洗手池的旁边。
然后就是挺标准的四眼铁包金,那应该错不了了,就是韩小龙那条。
玻璃门挂着锁,人不在。
沈新奔着狗来的,径直走了过去。
一直到近前,这条狗才被惊动,缓慢的扭过头,望向沈新。
沈新微微皱眉。
这条狗身上的毛发不再油光锃亮,而是粗糙的厉害,还有掉毛的症状。
还有它鼻子附近,胡须,也都变白了。
尤其是那一双眼睛,浑浊,深沉,写满了暮气。
这是一条老狗。
“哮天犬?”
沈新笑着招呼了一句。
根据罗丽美的说法,她自己没怎么管这条狗,都是韩小龙照顾的。
然后韩小龙叫这条狗为哮天犬。
应该是看了西游记,留下了一些印象。
听到这个名字,老狗浑浊的眼睛里极快的闪过一抹亮彩,抬起了头,冲沈新汪了一声。
沈新心头一喜,它竟然还记得。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6018/128440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