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潜关系:管理者做人的13种学问 > 如何与同级相处

如何与同级相处


由于每一个领导的年龄、经历、地位、水平等有所不同,在交往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也会有的不同,这样,在交往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分歧点,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相互关系。因此,领导者应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在交往中找到最佳的理解点和接触点,但这在实践中是较为难以把握的,下面的几条原则,供领导者参考。

(1)信任的原则

相互信任、互不猜疑是处理好同级领导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信任,一方面是自己要言必行,行必果,给对方以信任感;另一方面是要相信对方,遇事不要胡乱猜疑,更不要依据自己的臆想来推测对方如何如何。领导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可以减少许多因猜疑所浪费的时间和精力。信任是在相互间的交往中产生的,一个人只有自己行得端,立得直,才能有值得别人信任的地方,才能期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同时,信任别人,还要正确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忠言和直言,千万不要把这些话当作别人对你不信任的信息加以“反馈”,正是因为别人信任你,才敢于同你讲真话,敢于同你倾诉肺腑之言。信任别人和被人信任,这是一个领导者高贵品质的表现。

(2)支持的原则

领导者之间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相互支持和帮助,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一个能够在事业、生活等各方面相互支持的领导集团,才是一个有力量的战斗集体。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往往体现在具体工作和生活中。例如,当某一领导同他人有矛盾的时候,你不是袖手旁观、置之不理,而是主动地帮助调和,解决矛盾,这就是一种支持;当某个领导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阻力的时候,你主动地帮助排忧解难,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帮助,这就是支持;当大家对某一问题发表意见、看法,而真理又在少数人一方的时候,你能够顶住多数人的压力,站在少数人一方,这也是支持。支持体现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支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对有成绩的领导者进行表扬,对正确的意见、看法表示赞成,对不正确的观点或做法提出诚恳的、善意的批评,等等。

领导者之间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相互帮助、支持,那么他们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

(3)自制的原则

领导者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因为在某些事情上意见、态度、看法不一致而发生分歧,甚至会出现争吵、发脾气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会控制自己,增强自己的自制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喜怒哀乐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双方在对某一问题交换自己的意见、看法的过程中,不考虑对方的性格,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言辞激烈,伤害对方的感情。一个人经常发怒是很难与人相处的。虽然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有些事情是很令人生气并引起人们发怒的,例如一些明知故犯的错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一些背后的“小动作”和造谣中伤等。遇到这种情况,切不可感情用事,要理智,要认识到,尽管都是领导者,但每个人的思想觉悟、修养、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你自身也可能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具有较高的自制力,不仅是一个领导者道德品质、世界观、思想修养的表现,而且也是领导者相互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情绪基础。领导者共同工作的原则是:要避免产生一个“常备”的争吵根源。

当人们在一起工作、生活久了以后,他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进入某几个谈话的题目,围绕这些题目,总会产生一些无休止的争论,时间长了,随着争论次数增多,争论中的激烈语言也会增多,就会给对方的感情、自尊心造成伤害,这些一时的分歧都会变成常备的吵架的根源,以后的每一个争论都会使对方想到以往对感情的伤害。所以,在双方意见不统一,容易产生争论的情况下,领导者首先要想到,自己的激烈言辞和发脾气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影响?发怒是否会有助于解决问题?发怒会造成什么后果?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对的地方?等等。如果能想到这些,就会使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从而减少争吵和伤害感情的机会。

(4)宽容的原则

一个领导者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气量,对于别人的缺点和短处应该持包容和原谅的态度,并想办法用自己的长处去弥补。

当然,容忍和原谅并非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在相互交往中互相宽容。

在领导关系中,领导者的宽容水平越高,就越能与人搞好关系。而一个人心胸狭窄,处处不容人,就不会有更多的朋友。宽容别人偶尔的过失,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https://www.2kshu.com/shu/96078/4650302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