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164章 第一人

第164章 第一人


一辆公交车停在建国门站牌,车里走下来四个人。其中一个女孩穿着白色羽绒服,深蓝色牛仔裤包裹着笔直的大长腿,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女孩四处打量一番,西侧有一片公寓楼,她向着公寓楼的方向走了一段距离,见到了“外交公寓”几个大字。

    又往前走了一百多米,见到了一排商铺:有一家规模不小的书店,门口摆着报刊;有一家工艺品店,门口放着两个蓝色大瓷瓶;在里面是一个绿色牌子,写着“365蔬菜店”。

    女孩停下脚步,第一次听到这名字时,她还觉得有些怪,很少听到类似的店铺名,但后来想想,又觉得这个名字取得好。

    “365蔬菜店”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记住,尤其适合作为涉外蔬菜店的名字。

    女孩走到店铺门口,店铺的玻璃门虚掩着。她没有立刻进去,站在门口似乎有些犹豫……

    这时候,店铺的门开了,一个年轻男子走出来,见到她靓丽的身影,明显愣了一下:“同志,您是要买菜吗?我们店明天才试营业,到时候会有折扣。”

    女孩的大眼睛往店里瞟:“李哲在吗?”

    “在的,李哥在店里。”孙涛拉开玻璃门,对着里面吆喝,“李哥,有个姑娘找你。”

    李哲听到动静出来,见到王婷俏生生地站在门口,笑道:“你来了,进来吧。”

    王婷走进店里,打量着店铺的环境。店铺的面积不小,用货架分成了几个区域,已经摆放了不少的货品:蔬菜架上放着土豆、胡萝卜;地上还放着几个纸箱子,里面装着苹果、梨、橘子。

    “你这蔬菜店弄的不错啊,准备什么时候开业?”

    李哲说:“明天试营业。”

    “试营业?”王婷刚才就听到开门的男子说试营业了,虽说是第一次听,但大概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她和李哲这是第三次见面,但每次都能听到类似的新词语。

    很形象、也很容易理解。

    李哲介绍道:“这是我朋友王婷,京城外国语学院的高材生,来店里帮忙的;这是孙涛,这家店的店长,我不在店里的时候,他负责店铺的日常管理。”

    王婷对着孙涛点点头,又冲着李哲说:“有什么我能做的吗?”

    “有啊。我这有一份试营业的宣传单,你帮我翻译成英文。”李哲从柜台上拿出一个手写的稿子递给王婷。

    上面的标题写到:365蔬菜店试营业啦!

    下面写着试营业的时间。再往下是商品种类:有果蔬、肉类和杂货。

    同时还标明了试营业期间有折扣福利。

    在下面是店铺的地址,营业时间:早上9点到晚上7点。

    王婷看完之后,细眉微蹙:“宣传单写的挺好,就是这个营业时间是不是不对?要不要改一下?”

    李哲拿过来看了看:“早上9点到晚上7点,没写错啊?”

    王婷虽然没卖过菜,但小时候也跟着母亲去过菜市场买菜,说道:“我记得菜市场开门都很早,六七点就有摊主卖菜了,9:00差不多早市就该结束了吧?”

    李哲解释道:“这个主要原因是客户人群不同。去菜市场买菜的,主要是家庭主妇和老年人。他们不需要上班,一般都喜欢赶早买新鲜的菜。

    但咱们的菜店开在外交公寓的底商,客户也都是涉外人群。他们早上都会忙着做饭、上班、送孩子,9点以前根本没有时间买菜。即便休息的时候也习惯睡懒觉。店铺9点开门,更适合他们的作息。”

    王婷听了解释,觉得还挺有道理。如果是她,也不会大早起地去赶早市买菜。

    “你这上班时间倒是挺人性化。”

    她之前答应李哲来菜店帮忙,还担心要不要早起。她是个比较贪睡的人,好不容易放假了,就想在家里睡个懒觉。让她早上六点冒着冷风出来干活,她还真不乐意。

    李哲笑着打趣道:“我这蔬菜店不光上班人性化,福利也好。要不要在我这里长期打工?”

    王婷反问:“那你打算给我发多少工资?都有什么福利?”

    “请你吃饭,节假日有小礼物,就抵是你的工资了,怎么样?”

    “我考虑一下。”王婷说完,从李哲手里拿过宣传单,走到柜台旁拿起一根圆珠笔,“英文宣传单写在哪?”

    李哲从柜台下面找出一个较大的本子:“写在这上面吧,要中英双语。”这里虽然住的是涉外人员,但不代表所有人都会英语。

    “我知道了。”王婷坐在柜台旁的凳子上,认真地逐字逐句翻译。这也是她最擅长的。

    孙涛在旁边感觉有些不对劲,这俩人看着关系不一般,不像是普通朋友。

    孙涛是个机灵人,并没有当面询问,想着等到找到合适的机会,私下询问李哲。

    不多一会儿,三个理货员也来了。孙涛带着他们整理明天要用的蔬菜。

    李哲对蔬菜的要求很严格。就比如胡萝卜和土豆,菜市场卖的胡萝卜和土豆都是粘着泥的。但是李哲要求,出现在货架上售卖的胡萝卜和土豆必须是干净的。想将蔬菜卖出更高的价格,服务也必须跟上。

    王婷写好中英双文的宣传单后,李哲又给她安排了另外一个任务:在标签上写上物品的名称和价格。

    李哲也没闲着,拿上写好的中英双语的宣传单,去附近的一家复印店做了加急复印。

    等他回到店里的时候,店里又来了两个女孩,正在柜台旁边和王婷聊天。

    其中一个女孩,正是前几天李哲亲自招聘的。

    “陈菊同学?你怎么也来了?”

    陈菊笑着反问:“李老板,您这是不欢迎我啊?”

    “欢迎,我当然欢迎了!只是有点纳闷,你不是在蒙娜丽莎餐厅干得挺好吗?”

    “嘿!我这不是觉得跟着您有前途,就投奔您来了吗?”

    李哲笑着调侃道:“大庄同学每次见了我都板着脸,他同意你来?”

    “哈哈哈……”听到这个名字,陈菊又忍不住笑了,“大庄现在忙着端盘子呢,他可管不了我。现在餐厅上了俄国菜,可少不了他!”

    李哲扭头望向另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戴了一个黑框眼镜,短头发,容貌清秀,有些偏瘦,有点书呆子的气质。

    李哲笑着问:“同学,你怎么称呼?是哪个大学的?”

    “李老板,我叫林知夏,是京城大学英文系的。”

    听到“京城大学”四个字,李哲也不禁有些意外。这个年代京城大学的含金量可是很高的。不过想想,人家来自己的店里工作,肯定是为了练习口语跟老外交流来的,倒也有些释然。

    “既然大家都来齐了,那我就简单的给大家做个培训。”李哲将三个姑娘叫到一起,笑着说:

    “你们的工作主要是发放传单、跟客户沟通、称菜、结账。工作时间是早上9点到晚上7点。

    因为你们是做兼职,主要还是以学业为主,所以不要求你们每天都来。你们可以商量着排班,最好保证同时两个人在店里。如果说人手排不开,我还可以再招聘一些人。”

    李哲顿了顿,继续说:“另外就是要注意工作态度,不要将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对待客户要礼貌用语、微笑服务,耐心的解答客户的问题。

    你们的英文底子都很好,我相信这不是问题。我说这些大家能做到吗?如果有问题,可以直接跟我说。”

    陈菊说道:“放心吧,李老板!我们是新时代的五好青年,对人客气讲礼貌都是最基本的,没有任何难度!”

    李哲点点头:“来,我教你们怎么使用盘秤……”

    ……

    苏州胡同七号院,前院。

    王建军正坐在客厅看报纸,他看的很认真,半天都不见翻页。

    金子趴在地上,偶尔抬头打个哈欠,一人一狗谁也不理谁,就这么静静地待着。

    “咚咚……”外面响起敲门声,“哥,开门!”

    王建军放下报纸,起身过去开门。

    金子也摇晃着尾巴,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蹭蹭李哲的小腿。

    李哲摸摸它的头,笑道:“金子,真乖!”

    王建军关上门:“吃饭了吗?”

    “吃了,回来的时候喝了碗羊汤。”蔬菜店的事忙完了,李哲又去了一趟崇文门菜市场,跟韩主任敲定了秦川杂交牛的供货渠道。

    “菜店弄得咋样了?”

    “挺好,明天就能试营业了。”

    “需要人手你就说一声,反正我送完菜,也就没事了。”王建军说完,将茶几上的报纸递给李哲,“瞅瞅吧,你小子上报了。”王建军语气中有些羡慕,这年头能上报是大事,更何况是京城的报纸。

    李哲接过报纸看,标题写着《反季蔬菜首破京城“菜荒”!》

    “嚯,这语气有点大了。”李哲觉得自己有点扛不住。

    他坐到茶几旁,查看报纸内容:《冀州农民李哲首创无供暖大棚技术,反季黄瓜每斤八元震动菜篮子工程……》

    李哲认真地看了两遍,魏敏的文笔简练,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将他建造大棚的初衷、过程和其中的困难都说的很清楚。

    有了这篇报道,就坐实了李哲‘反季节蔬菜第一人’的身份,这个名头对以后的事业发展很重要,潜在价值很大……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6106/128446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