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利益动人心
推荐阅读:你不准玩宝可梦! 婴儿的我,疯狂收割仙子好感度 掏空库房去流放,全家吃土我吃肉! 为她失控!霍律师的独占偏宠 说好恶毒女配,作一作,男主们全废 我呼吸就可以提升功力 男科女医生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我满身残疾,从斩妖开始长生不死 天枢劫:凤逆九重
1989年,1月2日。
大营村,代销店。
与外面的寒冷不同,代销店内依旧是一片火热。一群老娘们围着火炉烤火、聊天、说闲话。
最初,少了快嘴媳妇儿这个焦点人物,代销店确实显得有些冷清。几天后大家渐渐适应了,突然觉得没人抬杠了也不错,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
胖婶看着坐在自己对面、嘴角油汪汪的小媳妇儿,问道:“赵兵家的,昨天晚上你家做啥好吃的了?那股子香味儿在俺家院里都闻到了!”
赵兵媳妇儿笑着说:“昨晚俺家炖的牛肉,看着没有猪肉肥,但炖出来特别香。昨天晚上俺贪嘴多吃两块,今儿个早上就有一些上火,齁得嗓子都难受。”
胖婶咽了咽口水,牛肉谁不想吃?可关键是吃不起啊!临近年根儿就紧俏,贵不说还得要票,她想吃也吃不着啊。
不对,这赵兵家的条件还不如自己家呢,他家咋能吃得起牛肉?她试探道:“赵兵家的,你家牛肉在哪儿买的?多少钱一斤?要不要票?俺也想买块尝尝。”
赵兵媳妇儿笑着说:“哎呀,这俺可真不知道。这肉是赵兵带回来的,村里的民兵都有,说是元旦发的福利。”
一个绰号王大脚的中年妇女问道:“哎呀,咱村啥时候有这么好的福利了?村里的民兵连还缺人不?让俺男人也去!”
胖婶调侃道:“得了吧,你男人还没我壮实呢,去了能干啥?倒是俺儿子更合适。”她又对着赵兵媳妇儿:“等过年村里的民兵还发福利不?”
“这我可不知道。”赵兵媳妇儿年纪不大,还有一些面嫩,一下子成了众人的焦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福利不是村里发的,是老李家发的。”
村里姓李的不少,但现在只要一提起大营村老李家,八成指的是李振华家。
王大脚好奇道:“老李家凭什么给民兵发福利?”
胖婶说道:“你咋啥都不懂?老李家那么多种菜的大棚,指定是怕有人偷菜,让民兵帮忙守着呗。”她又望向赵兵媳妇儿:“你家都发什么东西了?”
赵兵媳妇儿掰着手指数道:“有牛肉、猪肉、鱼、米面油,还有一大块猪板油。东西老多了,我家那口子差点都拿不回来。”
众人都露出羡慕神色。
胖婶愈发眼馋:“那就只发东西没发钱啊?听说老李家卖黄瓜赚了不少钱,就没给巡逻民兵一些贴补?”
赵兵媳妇儿答道:“钱也发了,村里给补贴一块,李家补贴两块。俺男人上个月干了25天,一共发了75块钱。”大冷天出去巡逻是个辛苦活,赵兵媳妇儿觉得没什么不能说的。
“哎呀妈呀,这么多呀!”胖婶惊讶出声来。
其他人也都露出震惊的神色。
王大脚一脸羡慕:“你家赵兵真有本事!”
赵兵媳妇儿压低声音:“听俺家赵兵说,种蔬菜大棚的工人赚的更多,而且过元旦也要发福利。”
胖婶追问:“那大棚的工人一个月赚多少钱?”以前她家男人也在老李家干过活,只是她男人嫌累,没有坚持下来。现在想想,如果当初坚持下来了,没准现在也在老李家大棚里种菜。
赵兵媳妇儿摇头:“那就不知道了,听说李家发工资都是一个一个去的,谁也不知道谁拿多少钱。”
突然胖婶仿佛想到了什么,望着坐在柜台后面的张玉珍:“玉珍,你家小虎现在不是在李家大棚干活吗?他发福利和工钱了没?”
张玉珍眼珠子一转,林小虎不仅拿了福利,也收到了工钱,而且钱给的还不少。她很庆幸自己当初求王秀英帮忙的决定。
不过她儿子去的时间不长,她也不想节外生枝,免得有人抢她儿子的工作,敷衍道:“前个俺家小虎也发福利了,不过他上个月去了没几天,我也就没问他工钱的事儿,发多少我也不清楚。”
张玉珍不说,众人心里憋得难受,却也没有办法。
过了一会儿,王大脚冷不丁地说:“你们最近有人见过快嘴儿媳妇儿没?”
胖婶嘿嘿一笑:“没见过。她现在可不敢来代销店了。不怕玉珍打架,就怕小虎劝架!”
“哈哈哈……”几个老娘们当时都在场,回想起当时的一幕,都忍不住笑了。
张玉珍也跟着笑,她家小虎确实机灵,要不她还真打不过快嘴媳妇儿。
“哟,你们笑什么呢都这么开心?”代销店的门帘从外面掀开,王秀英走了进来。
顿时,屋子里出现了短暂的静寂。
胖婶别看身子胖,但心思灵活,站起身将自己的马扎递了过去:“秀英来了!最近忙啥呢?可有些日子没来了。”
“还不是大棚里那一摊的事儿,瞎忙呗。”胖婶的突然热情让她有些不适应。
王大脚从兜里掏出一把花生递过去:“秀英嫂子,这是俺家自己炒的花生,你尝尝好吃不?”
赵兵媳妇儿也热情地打招呼……
其他几个娘们也都围了上来。先是一阵寒暄,然后旁敲侧击地打听大棚工人的福利和工钱……
……
王秀英在代销店待了半小时,一直被人吹捧着,感觉心里轻飘飘的,感觉再说下去自己就要上天了。
她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代销店。
自打儿子赚钱后,她脑子比以前活泛了,早就不是那个一根筋的王秀英了。
她总觉得今儿个有些不对,回到大棚后,将这件事告诉了丈夫老李。
老李听后,面色也有些凝重,暗道:这两天李家是不是有些高调了?
晚上,众人散去后,夫妻俩找到了李哲,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李哲笑着反问:“爹,您在担心什么?”
老李说:“老二,咱最近是不是有些高调了?又是发福利、又是高工资和奖金的……我是怕村里有人眼红。”
李哲想了想,答道:“其实,咱家接连扩建了十几个大棚,不管发不发福利、给不给奖金,村里人都知道咱家赚钱了,该眼红的还是会眼红。
我这奖金和福利发出去,是为了凝聚人心。我一个月赚这么多钱,要是再不给身边的人发福利和奖金,谁还乐意跟我干?”
老李也知道儿子说的有道理,不发肯定是不行的:“老二,那你想没想过,村里人都知道咱家赚钱了,明年都要跟着咱种蔬菜大棚咋办?”
李哲倒了一缸子热水,喝了一口:“之前接待陈镇长,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吗?”
老李下意识地说:“我还以为你说的那是客套话,为了要补贴。”
李哲摇头:“不完全是客套话。明年,我的确要选一部分人建大棚,而且人数不能太少。外人知道咱家赚钱也不是坏事,这样才能有更多人跟着咱种蔬菜大棚。”
老李从兜里摸出一根烟,犹豫了一下,又别在了耳后:“扩建大棚这事,我是赞同的。但问题是扩建规模有多大?其实,我觉得明年扩建个几十亩就够了,再多了,咱也管不过来。”
李哲苦笑道:“爹,几十亩肯定是不够的。”
王秀英劝道:“老二,我觉得你爹说的有道理。饭要一口口地吃,今年十几亩,明年几十亩,这个发展速度已经不慢了。你之前不也是说要闷声发大财吗?没必要一下子教给太多人。”人都是有私心的,自家的本事,凭啥白教给别人。
“爹、娘,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也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进则退……”李哲有些犹豫,过了一会儿,压低了声音,“我真正担心的不是外面的人,有民兵在他们也折腾不出啥……”
李哲虽说没点名,但老李和王秀英也明白了。王秀英有些纳闷:“在大棚里干活的都是亲朋好友,这有啥好担心的?”
李哲没有回答,反问:“爹,反季节蔬菜一直能卖到明年五六月份。到时候,您觉得自己能学全种植大棚蔬菜的技术吗?”
“应该可以。”老李原本就是个庄稼把式,“这大棚虽说有一定的门槛,但只要认真干一段时间,也都能学会。”
李哲继续问:“明年,让您自己建个大棚,您自己能不能干成?”
老李认真地想了一会说:“再学五六个月,应该没问题。”
“我也觉得没问题。而且不光是你,大棚里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不是太笨,他们都能单干了。”李哲摊摊手,往大棚里瞅了一眼,压低声音:“那您觉得,明年我能留住他们吗?”
老李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地思考。他从九月份就跟着李哲干大棚,现在棚里的活基本都能上手,只是施肥、打药、蔬菜病害的事还拿不准。等明年五六月份,他觉得自己能学个七七八八,明年冬天自己建大棚肯定是没问题的。
现在工人的工钱加奖金有三四百,明年五六月份差不多能存一千多块钱。再去信用社贷款六千元,秋天就能建一座大棚,再挖一座大棚地基。等明年十一月份大棚的蔬菜赚钱了,就把第二个大棚建起来。这样,明年冬天至少能建两个大棚。
李哲现在四个大棚的菜混着卖,挣得多,支出也不少。他闹不准一个大棚能赚多少钱,但两个大棚加起来,保守估计挣个两三万没问题。
这利益太大了……
如果不是亲爹,他明年都打算自己单干了,何况是别人?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6106/128448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