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136章 合作

第136章 合作


送走了洪三,李哲关起门开始算账。

    上次算总账是12月5日,当时总收入人民币27620元;外汇券2480元;保证金3153元。

    今天是12月27日,李哲这段时期进账人民币42050元,外汇券11260元。

    这段时期的花费也很多,其中扩建大棚和人员工资、日常花费等各项支出14900元,买房定金6000元,友谊商店购买礼物和用品花掉2600外汇券,在蒙娜丽莎餐厅充值2000外汇券。

    扣除各项花费,李哲现在手里的总资金是人民币48770元,外汇券9140元,保证金3153元。

    手里有钱心不慌,李哲心情大好,陪着金子玩儿了一会儿。

    金子在京城吃得好,睡得香,现在有十来斤重,将近半米长,长得十分壮实。

    “咚咚……”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李哲打开门一看,谭静雅站在门口,她身穿红色呢子大衣,深色牛仔裤,白皙的脸颊有些憔悴,比往日清减了些许。

    李哲有些意外:这些天还是头一次见她,“嫂子,找我有什么事儿?外面冷,进来说吧。”

    “谢谢李老板。”谭静雅进了屋,坐在李哲对面的椅子上:“李老板,您最近的生意怎么样?”

    这冷不丁的询问,让李哲摸不清头脑,敷衍道:“还行吧,您是想买菜?”

    谭静雅没有回答,反问道:“李老板,冒昧的问一句,您这菜还能供应多久?您别误会,我是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您的蔬菜能供应整个冬天吗?”

    李哲也没有回答她,反问道:“听这意思,您是来找我做生意的?”

    “对,确实有一门生意想跟您谈,所以才好奇您的菜能供应到什么时候。”

    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李哲如实说道,“我的菜是大棚里种出来的,能稳定供应整个冬天,您想跟我谈什么生意?”

    “是这样的,我准备开一家饭馆,需要稳定的供菜渠道,所以就想找您合作。”

    李哲微微皱眉:季鸿宾不是要出国吗?怎么又要搞饭馆?莫非有什么变动?

    随即,李哲又放下心了,他和季老太太签的是定金合同,反悔可有的赔了。

    “嫂子,我听季老板说,下个月打算要出国了,怎么又想起开饭馆了?”

    谭静雅有些尴尬地说道:“季鸿宾确实要出国,这饭馆是我要开,跟他没关系。”

    听到这个原因,李哲想了想:“嫂子,我倒是乐意跟您合作。但我的菜现在都已经订出去了,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在蔬菜的产量没有上来之前,没办法供应更多的饭馆。”

    李哲这句话半真半假,一方面,他现在确实没有多余的菜供应其他饭馆;不实的地方在于,新建的10亩大棚,都是12月底提前育苗的。一些生长周期短的菜,也是最早移栽的,距离上市的日期已经不远了。

    就算那批蔬菜上市,李哲也会优先供应涉外或国营饭馆,为什么要和一家新开的私人餐馆合作?

    谭静雅微微一笑,脸颊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李老板,我听说林姐之前也给您谈过一笔生意,他们饭馆想用您磕了碰了的损耗蔬菜,而您可以去他们饭馆吃饭,剩下的菜钱每月一结,您为什么会不同意呢?”

    李哲给她倒了一杯茶水:“您这思维还挺跳脱,怎么又想到林姐那儿了?”

    “其实我和她的想法是一样的,也在打您损耗菜的主意。我知道您的冬菜金贵,我们小饭馆也用不起。损耗菜在当天使用,不会有影响,对我们小饭馆来说更实惠。”谭静雅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李哲想了想说道:“我当初之所以拒绝林姐合作有两个原因。直接原因是我不相信他们饭馆的服务,担心去的次数多了,他们饭馆的服务员会甩脸子。根本原因是我也想开一家饭馆,这些菜我自己就能用掉,何必跟其他人合作?”

    “您卖菜不是挺赚钱的吗?为什么要开饭馆呢?”这有些出乎谭静雅的意料了。

    李哲不答反问:“那你为什么找我合作?”

    “因为您的菜……”谭静雅说到一半话语止住了。没错,现在大部分饭馆都没有青菜,李哲的青菜就是招牌。他想开饭馆,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这些损耗菜本身的成本较低,但做成菜,卖价跟普通的青菜没有什么区别,利润十分可观。

    谭静雅不禁有些失望,想要起身告辞,随后她又想到了什么:“那您的饭馆什么时候开?到时候我好给您道喜。”

    李哲喝了一口茶水:“我确实有开饭馆的想法,但我最近比较忙,要处理的事情也比较多。具体什么时候开业还真说不准。”

    谭静雅不急着走了,继续问道:“李老板,您以前有开饭馆的经验吗?别看饭馆的生意不大,但里里外外的门道也不少。最近两年开了不少私人饭馆,很多国营饭馆都被挤兑的经营不下去了。如果您没有开饭馆的经验,建议您找个有经验的合伙经营。”

    李哲反问,“嫂子,我看你年纪也不大,你以前有开饭馆的经验?还是说你也打算找个有经验的合伙人?”

    谭静雅笑着说道:“李老板,虽说我比你大不了几岁,但我还真有开饭馆的经验。我父亲就是厨师,我从小就是在饭馆长大的,十几岁就在饭馆当服务员、前台,饭馆的工作我基本上都做过,里面的门道我都熟。

    我父亲虽然不在了,但他前前后后收了十来个徒弟。那些师兄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如果我要开饭馆,他们肯定会来帮忙。”

    李哲也不清楚她是真有这么厉害,还是在吹牛:“这么说您打算自己开饭馆?”

    “跟您说实话,我也是打算找合伙人的。我不缺经验和人脉,但资金有些不足。”谭静雅毛遂自荐,“您要是想找合伙人,可以考虑一下我。”

    李哲没有正面回答:“冒昧地问一下,您父亲擅长的是哪个菜系?”

    “川菜。”

    李哲想了想,故意试探:“上次我见你做的梅菜扣肉味道不错,也是跟您父亲学的?”

    “梅菜扣肉是粤菜。我父亲会不会,我不清楚。但在我的印象里,他没有做过。”谭静雅抿了抿嘴唇,欲言又止道,

    “其实,我更擅长做川菜烧白。只是季老太太觉得烧白口味偏甜,特意让我学的梅菜扣肉。好在两种做法相差不大,并没有什么难度。”

    李哲吃过她做的梅菜扣肉,味道确实不差:“开一家饭馆,你预计需要多少资金?”

    “资金少有资金少的开法,资金多有资金多的开法,4000到8000元之间都可以。”

    李哲问道:“那你说说资金少的开法?”

    “首先是选址,一个月的租金按照100元来算;一般来说,出租房子的人都喜欢年付,如果手里的资金不充足,就跟他砍价格,最好能谈成押一付三或者押一付二。

    再比如装修,刮个大白就可以了。

    厨具和饭馆的桌椅用具都买二手的,又能节省一部分钱。现在天气冷,冰箱也省了。

    办理营业执照的费用、食材采购费用、流动资金不能少,最低4000块钱就能搞定。”

    李哲倒是觉得这个方案不错,开饭馆省下就是赚,能用二手的就不买新的:“你选好饭馆的位置了吗?”

    谭静雅犹豫了一下:“李老板,听说您买了季家的四合院?”

    “对,有什么问题吗?”

    “其实您现在住的前院,以前就是一家饭馆。您买下四合院后可以搬到后院,将前院用来经营饭店,连租房的费用都省了。”

    李哲想了想,这个主意真不咋地,这么好的房子用来开饭馆,那不白瞎了吗?“选址还是要再考虑考虑的,我觉得这里不大合适。”

    谭静雅赶紧道:“我就是这么一说,您要觉得不合适,咱们再换其他地方。”

    李哲换了个话题,“如果咱们两个合开饭馆,股份怎么算?分工怎么说?”

    谭静雅答道:“股份四六开,你六成我四成。我负责饭馆的经营,您可以安排人管账。”

    李哲虽然没开过饭馆,但他知道饭馆最忌讳的就是股份相当。一旦股东意见相左,饭馆早晚会分崩离析。最好的办法是一个大股东,一个小股东,大股东掌舵,小股东负责日常管理。

    “我建议股份二八分,我八成股份,你两成股份。另外,若您能胜任餐厅经理的职务,并完成每月的经营目标,可额外获得饭馆净利润5%-10%的奖励。”

    谭静雅的双手不安地绞在一起,李哲的提议对她有利有弊,好处是她投入的资金少了;坏处是她的话语权小了,如果以后出现争执,饭馆还得以李哲的意见为主:“我考虑一下吧。”

    “不着急,你慢慢想。如果同意我的方案,下次来的时候带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要是你没有管理餐馆的能力,对我来说合作的意义不大……”李哲的话说了一半,但他相信对方应该能明白。

    谭静雅的面色有些难看,暗道:这个李老板平常看着挺好说话,怎么一谈生意就像变了个人?

    谭静雅也想说两句硬气的话,但人家要钱有钱,要菜有菜,自己个还真硬不起来。话到嘴边,脸上挤出一抹笑:“那您忙着,我先走了。”

    “您慢走。”李哲将她送到了门外,目送她离开。

    看着对方窈窕的背影,李哲忍不住感慨:出国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足以让人卖房抛妻?

    原本手里有两张存稿,这两天卡文用掉了,只能现写现更。

    以后的更新改为晚上六点。

    

    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6106/128449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