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127章 陈老太的困惑

第127章 陈老太的困惑


东来顺餐厅,经理办公室。

    陈红英刚忙完一阵子,正准备休息会儿。

    自打店里有了菠菜和黄瓜,这生意比以前更火爆了。以前下午还能休息会儿,现在吃饭的客人恨不得从早排到晚。昨个餐厅又招了一波临时工,这才勉强支应过来。

    她刚坐下喝了一会儿水,外面响起敲门声。

    “进来!”

    刚才接待李哲的那位矮个服务员走了进来:“陈经理,供菜的李老板带着朋友来咱们餐厅吃饭,我带着他去了2号包厢。”

    “做得好,李老板他们一共几个人?是商务宴请还是家宴?”陈红英问道。

    “一共5个人,有老人有小孩,看着像是家宴。”

    “我知道了,你好好招待。”看着服务员离开,她一边喝水一边在心里盘算。

    前段时间她就听李哲提起过,近期会有一批蔬菜上市。但过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没什么动静。

    她也旁敲侧击地向王建军打听过,得知李哲现在除了供应全聚德,也在向涉外餐厅酒店供菜。虽说东来顺不差,但她也有自知之明,跟涉外餐厅和酒店是比不了的。

    她现在有点担心,李哲是不是把菜都供应给了涉外的酒店?所以她这边才一直没有动静。

    虽说东来顺主打的是牛羊肉,但牛羊肉吃多了容易腻和上火。如果有蔬菜搭配着,那就不一样了。餐厅最近的生意愈发火爆,跟李哲供应的黄瓜和菠菜是脱不了关系的。

    说句不好听的,火锅这玩意儿本就简单,如果不多增加几种配菜,吃起来也确实没啥意思。菜品的种类越多,客户的选择越多,回头客也会越高。

    陈红英觉得,自己得趁着这个机会跟李哲好好谈谈,想办法从他那里弄点新菜。

    这个季节的蔬菜不好找,如果自己不盯紧点儿,没准儿又供应给别人啦。

    想到这儿,她喝光了杯子里的水,起身出了办公室,敲响了2号包间的门。

    “进来!”屋子里传来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

    陈红英推开门,见李哲正拿着大长筷子翻烤肉,“李老板,你怎么亲自动手了?服务员没帮您烤?最近刚来了一批服务员,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没事没事,是我要求自己烤的。这烤肉啊,还是自个儿动手香。”李哲笑着答道,“陈经理,有些日子没见了。您这生意可是越来越好了,这等候吃饭的客人都排到天安门了。”

    “哈哈哈。”陈经理笑了,“托您的福。不少客人都知道我们店里的菠菜是京城独一份,有不少人都是奔着尝鲜儿来的!”

    “那可得恭喜您了,您这东来顺的名头,没准哪天就超过全聚德了。”

    “借您吉言。”这句话真是搔到了陈红英的痒处,她笑着问道:“李老板,您这是带着家人来吃饭?”

    李哲解释道:“我叔叔今天生日,正好我堂弟馋肉了,就带着家里人来你这儿搓一顿。”

    “李老板,我也借花献佛,敬叔叔一杯酒。”说话间,她拿起桌子上的啤酒,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走到主位旁,微微躬身,“李叔您好,这杯酒我代表餐厅敬您,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干了,您随意!”

    “好好好,谢谢陈经理!”李振国有些惶恐,也连忙起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各位请慢用。”陈红英敬完酒,又对着一旁的李哲说:“李老板,今天这桌算我请客,祝您和家人用餐愉快。”

    李哲说道:“陈经理,您的心意我领了,不能每次都让您请客。”

    “李老板您就甭跟我客气了,都是朋友,您先用餐,咱们晚点再聊。”陈红英说着离开了包间。

    这顿饭李哲肯定是不会让对方请,不过这个场合也没必要掰扯那么细。他也看出来,陈红英应该是有事跟自己谈,索性就等会儿再说。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又端进来一盘白水羊头和四瓶啤酒一瓶北冰洋,说是陈经理给添的。

    “老二,来,咱们干一杯!”李振国直接用牙咬开一瓶啤酒,倒上满满一杯,跟李哲碰碰杯,一饮而尽。

    今儿个这个生日,他过得很痛快,心中压抑多年的郁闷也一扫而空。

    平心而论,他来京城这些年,陈家人对他都不错。唯独有一点,让他心里不痛快。

    陈家人有些看不上他农村人的出身,虽然没有刻意地表露,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是能感受到的。

    陈家还有个大女婿,每次大姐夫来都坐主位,自己只能忙前忙后,最后才能上桌。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但心里难免会不舒服。

    连带着他老婆对李家都有些抵触,似乎生怕农村亲戚会找上门借钱,他夹在中间很难受。往深了想,表面上是瞧不起李家,实际上真正瞧不起的是他。

    就像李哲第一次去陈家,表面看着好像没什么。实际上李哲在陈家待了不到10分钟,总共没说几句话就走了。他这个当叔的心里很难受,孩子大老远的来看自己,他本该好好款待,奈何他根本就没有那个资格。

    其实不光是陈家,很多城里人都会有防备穷亲戚上门的心理。

    李振国可以理解,但并不愿意接受。

    现在好好了,李哲种冬暖蔬菜大棚赚钱了,整个李家的日子都跟着好起来。

    他知道,打今儿个起,无论是媳妇还是岳母,都不会再瞧不起李家人。以后侄子再上门,不用自己说,她们也会热情款待。

    过不过生日、在哪儿过生日都不要紧,这才是他真正高兴的原因。

    同样开心的还有小胖子,他今天是吃美了,各种烤肉、扒肉条、白水羊头,每一种都非常好吃。光是麻酱烧饼,他就吃了仨,肚子撑得溜圆。

    吃完饭,李哲叫来服务员结账,服务员说陈经理已经结过账了。

    李哲将二叔一行人送到了餐厅门口。陈经理听到消息,也赶出来相送。

    陈红英低声说道:“李老板,您要是不急着走,一会儿去我办公室喝杯茶?”

    李哲虽然不知道对方找自己有什么事儿,但最近刚好有一批蘑菇上市,用来涮火锅最好不过。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推销给东来顺。

    他对着李振国说道:“二叔,你们先回吧,我和陈经理再谈点事儿。”

    “行行,你忙你的。”李振国和陈经理打过招呼,骑着自行车驮上小胖子走了。

    自行车走了老远,小胖子还在后座挥手,一顿饭下来,“二哥”的分量在他心目中直线飙升。

    陈淑萍驮着老太太在后面走,娘俩都有些沉默。过了良久后,老太太才突然问:“这李家怎么突然就起来了?”

    今天这顿饭吃下来,陈老太心中五味杂陈。肉虽然香,但吃在嘴里不是个滋味儿。她以前看不起的亲家穷亲戚,居然在她面前摆阔。

    她倒想找回场子,奈何实力不允许,想起菜单上的价格,老太太直乍舌,谁家好人家敢这么吃啊?

    对了,人家根本没付钱,是东来顺的经理请客。这就让她更看不懂了。在东来顺的经理也算是个体面人,巴结他一个外地农村人干啥?

    这世道越来越看不懂了?

    陈淑萍没有回话,心中的疑问并不比陈老太少。她原本是下乡知青,嫁给李振国的时候本就有些不情愿。不过,李振国踏实肯干,对她也好,日子过得也还成。后来两人有了孩子,也算是和和美美。

    然而,回了京城就又是一个样了。她自认为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要不然也不会带丈夫回城。但有些时候事实摆在眼前,她也不是圣人。看到人家男人有钱有本事,她也会想,为什么自己丈夫是农村出身?如果当初自己也找个京城人,日子是不是过得又是一个样?

    至于她和李家的关系,原本还是不错的。妯娌两个相处了那么些年,也没有大矛盾。直到她来京城之后,受到了一些影响,才逐渐和李家疏远。

    再有一件事,前两年李卫东结婚,丈夫知道大哥家的日子有些紧巴,想要帮着凑点钱……

    打那之后,她也就开始提防李家了。

    她记得丈夫当时还说过一句话:“都是一家人,兄弟之间谁有难处就相互帮忙,等大哥一家有钱了,也肯定会帮咱家。”

    当时她还有些嗤之以鼻,觉得李家农村出身成不了气候,只会是自家单方面的付出。

    回过头想想,还真应了那句老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

    上午,苏州胡同7号院,前院。

    李哲正坐在客厅里研究寻呼机,上辈子他并没有用过这玩意儿,一开始是买不起,也没有必要。后来手里攒了点钱,这东西也就不流行了。

    他看了看说明书,这东西的使用并不复杂,很容易就上手。

    “咚咚。”外面响起敲门声,李哲将寻呼机别在腰带上,走过去打开脸房的南门,见到外面站着个女孩,正呲着俩大门牙冲着自己笑。

    “青禾?进来坐。”

    李哲给对方倒了一杯茶水:“今儿咋过来了?准备坐车去大营村?”

    “今儿个不去,准备待在京城陪我妈两天,要不老太太该闹情绪。”周青禾坐在茶几旁,端起茶杯暖暖手,“今儿个是有别的事找你帮忙。”

    李哲在茶壶里添了点热水:“什么事儿?”

    随后,周青禾将昨天自个儿去学校的事告诉了李哲。

    李哲有些哭笑不得:“你这丫头还真爱得瑟,回趟学校,弄的所有人都知道?”

    “嘿,姐们儿凭本事种出来的蘑菇还怕人知道?再说了,我只告诉了陈老师,学校那几个姐们儿啥也不知道,我没告诉她们。”周青禾顿了顿,接着说,“陈老师想通过我约你见个面。”

    李哲反问:“你们老师约我的目的是什么?”

    “陈老师没有详细的说,不过我估计,他是想跟你借个地儿,做蔬菜育种的实验。”见到李哲沉默不语,周青禾接着说,“我们老师人很好的,他就是那种一门心思搞研究的人,我觉得你们应该能聊得来。”

    李哲想了想说:“行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见一面,你帮着约个时间。”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6106/128450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