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 446回忆录6

446回忆录6


十三、太子监国与朝堂新风

南夏盛世的第十年,太子慕容瑾年满十五。按南夏祖制,太子年满十五便可参与朝政,慕容冷越有意让他历练,下旨令太子监国,协助处理日常政务。

风染霜深知太子监国是柄双刃剑,既能让他快速成长,也易成为朝堂暗流的目标。她特意召来太子,在坤宁宫彻夜长谈。

“瑾儿,监国并非虚名,而是要真正担起责任。”风染霜将一枚刻着“慎独”二字的玉佩递给儿子,“朝堂之上,人心复杂,你要记住三点:一不偏听偏信,二不急躁冒进,三不轻易许诺。凡事多问多思,若拿不定主意,便来问我或父皇。”

慕容瑾接过玉佩,郑重颔首:“母后放心,儿臣定当铭记教诲,不负父皇与母后的期望。”

太子监国的第一道旨意,便是整顿京郊漕运。京郊漕运负责京城粮草供应,近年因官员贪腐,时常出现粮草延误、损耗过大的问题。慕容瑾亲自带队前往漕运码头核查,查出三名主犯,按律革职查办,同时推行“粮账公示制”,让百姓监督漕运流程。

此举大快人心,却也触动了部分官员的利益。以礼部尚书王大人为首的保守派,暗中勾结,散布太子“年少气盛、苛待老臣”的流言,试图动摇太子的威信。

风染霜得知后,并未直接干预,而是让秋枫将王大人等人贪腐的证据,悄悄送到了太子手中。

慕容瑾聪慧过人,立刻明白母后的用意。他没有急于发作,而是在朝会上,先公布了漕运整顿的成效——京城粮草供应效率提升三成,损耗率降至历年最低,随后话锋一转,拿出王大人等人贪腐的证据,当众弹劾。

证据确凿,王大人等人无从抵赖。慕容冷越龙颜大悦,下令将王大人等人革职查办,流放边疆。经此一事,太子慕容瑾在朝堂上的威信彻底树立,保守派也收敛了不少。

风染霜看着儿子的成长,心中欣慰,却也更加谨慎。她知道,太子的锋芒毕露,必然会引来更多觊觎和暗算,深宫与朝堂的暗流,从未真正消失。

——

十四、公主和亲与北境棋局

太子监国的第二年,北境传来消息:赤狼族残余势力与周边部落结盟,再次在边境劫掠,虽未造成大规模战乱,却也让边境百姓人心惶惶。

秦将军此时已年近花甲,身体大不如前。慕容冷越有意让年轻将领历练,却又担心北境局势失控,一时犹豫不决。

风染霜在朝会上提出:“皇上,北境之乱,根源在于部落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赤狼族对南夏的积怨。单纯的军,事,镇,压,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臣妾有一计,可保北境长久安定。”

“皇后但说无妨。”慕容冷越道。

“和亲。”风染霜一字一句道,“公主慕容瑶年满十三,聪慧善良,深得民心。若让瑶瑶公主和亲北境,嫁给势力最强的拓跋部落首领拓跋烈,既能安抚拓跋部落,又能借拓跋部落的力量,牵制赤狼族残余势力,同时,也能向周边部落示好,彰显我南夏的诚意。”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

“皇后娘娘,公主金枝玉叶,怎能远嫁北境蛮荒之地?”御史大夫立刻反对。

“皇上,和亲虽能暂缓战乱,但公主的幸福……”吏部尚书也面露难色。

慕容冷越心中也十分犹豫,瑶瑶公主是他的掌上明珠,他怎能忍心让女儿远嫁他乡?

风染霜看向慕容冷越,眼中带着坚定:“皇上,公主的幸福固然重要,但南夏的安定,百姓的安危,更为重要。瑶瑶是南夏的公主,理应肩负起守护家国的责任。而且,拓跋烈虽为部落首领,却并非残暴之人,他一直渴望与南夏交好,只是碍于部落之间的矛盾,迟迟不敢行动。若瑶瑶公主和亲,定能化解矛盾,让北境长治久安。”

慕容瑶得知消息后,主动前往养心殿,跪在慕容冷越和风染霜面前:“父皇,母后,儿臣愿意和亲北境。儿臣是南夏的公主,能为家国安定出一份力,是儿臣的荣耀。”

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慕容冷越心中五味杂陈,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朕准了。瑶瑶,你放心,父皇和母后定会为你准备丰厚的嫁妆,让拓跋部落不敢亏待你。”

风染霜扶起女儿,眼眶泛红:“瑶瑶,委屈你了。到了北境,若有任何困难,随时派人送信回来,母后定会为你做主。”

随后,南夏派使者前往北境,与拓跋部落商议和亲事宜。拓跋烈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刻答应了和亲,并表示愿意协助南夏,清除赤狼族残余势力。

和亲队伍出发那日,风染霜亲自送到城外。她看着女儿乘坐的花轿渐渐远去,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担忧。秋枫在一旁安慰道:“娘娘,公主吉人自有天相,拓跋烈定会善待公主,北境也定会因此安定下来。”

风染霜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冷光。她知道,和亲只是权宜之计,赤狼族残余势力背后,或许还有更深的阴谋,北境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

十五、暗线反噬与深宫惊魂

公主和亲后,北境局势果然好转。拓跋烈履行承诺,带领部落士兵,与秦军联手,清剿赤狼族残余势力。赤狼族残余势力节节败退,很快就被彻底消灭,北境恢复了安定。

然而,就在风染霜以为北境之事尘埃落定时,宫中却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

这天,风染霜正在坤宁宫批阅奏报,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手中的朱笔掉落在地。秋枫见状,连忙上前搀扶:“娘娘,您怎么了?”

风染霜刚想说话,却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染红了手中的奏报。

“娘娘!”秋枫大惊失色,立刻让人传太医。

太医赶来后,为风染霜诊治,神色凝重地对慕容冷越道:“皇上,皇后娘娘是中了毒,而且是一种慢性毒药,日积月累,已经侵入五脏六腑。若不是今日发作,恐怕还会被蒙在鼓里。”

慕容冷越大惊:“什么?皇后竟然中了毒?是谁这么大胆,敢在宫中下毒?”

太医道:“皇上,这种毒药名为‘牵机引’,无色无味,溶于水中或食物中,很难被发现。而且,下毒之人,必定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才能如此精准地长期下毒。”

慕容冷越立刻下令,让禁军封锁坤宁宫,对宫中所有与风染霜有过接触的宫女太监、大臣家眷进行彻查。

风染霜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却依旧保持着清醒。她想起了最近宫中的一些异常:负责为她泡茶的宫女小莲,最近总是神色慌张;御膳房的李总管,曾多次向她身边的宫女打听她的饮食喜好;还有,贤妃最近送来的滋补汤,她喝了之后,总觉得有些不适。

她立刻让秋枫,重点调查这三个人。

秋枫带人连夜调查,很快就有了结果。宫女小莲承认,自己是被李总管胁迫,在风染霜的茶中下毒。而李总管,则是受了贤妃的指使。

原来,贤妃一直嫉妒风染霜的地位和慕容冷越的宠爱,尤其是在风染霜封为皇后,太子和公主都深得皇上喜爱后,她的嫉妒心越来越强。她暗中勾结李总管,买通小莲,长期在风染霜的饮食和茶水中下毒,想要除掉风染霜,取而代之。

慕容冷越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贤妃!你这个毒妇!朕待你不薄,你竟然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他立刻下令,将贤妃打入天牢,李总管和小莲也被处死。

风染霜躺在病床上,心中五味杂陈。贤妃是她入宫后为数不多的朋友,她一直真心待她,却没想到,贤妃竟然会因为嫉妒,对她痛下杀手。

这件事也让风染霜明白,深宫之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即使是看似亲近的人,也可能在背后捅你一刀。她心中的那道防线,再次加固。

——

十六、西境余孽与惊天秘闻

风染霜中毒后,身体一直很虚弱。慕容冷越心疼不已,特意让她安心休养,不再处理后宫和朝堂的事务。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天,秋枫神色凝重地来到坤宁宫,对风染霜道:“娘娘,西境传来消息,当年被秦将军打败的西陲国余孽,在边境集结了一支军队,而且,他们的首领,竟然是当年逃脱的西陲国太子——耶律齐!”

风染霜心中一惊:“耶律齐?他竟然还活着?”

当年西陲国战败后,耶律齐就失踪了,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没想到,他竟然还活着,并且在暗中积蓄力量,想要卷土重来。

秋枫道:“娘娘,耶律齐不仅集结了军队,还与北境的一些小部落勾结,试图南北夹击,入侵南夏。而且,我们还查到,耶律齐的身边,有一个神秘的谋士,出谋划策,据说,这个谋士,与当年的李林甫,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林甫?”风染霜眉头紧锁,“李林甫已经死了多年,怎么还会与耶律齐扯上关系?难道,他还有什么隐藏的势力?”

她立刻让人备车,前往养心殿。

慕容冷越得知消息后,脸色变得极其难看:“耶律齐这个逆贼,竟然还敢卷土重来!秦将军,你即刻率领大军,前往西境,务必将耶律齐的军队一网打尽!”

“臣遵旨!”秦将军躬身领命,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精神矍铄。

风染霜道:“皇上,秦将军虽然勇猛,但耶律齐身边有神秘谋士相助,且与北境部落勾结,不可掉以轻心。臣妾建议,让太子监国,稳定京城局势;同时,让秋枫带领一支禁军,前往北境,协助拓跋烈,牵制与耶律齐勾结的部落;另外,派使者前往西境周边国家,游说他们,共同对抗耶律齐,形成合围之势。”

慕容冷越采纳了风染霜的建议,立刻下令执行。

秦将军率领大军前往西境后,很快就与耶律齐的军队展开了激战。耶律齐的军队虽然勇猛,但秦军训练有素,秦将军指挥有方,很快就占据了上风。

然而,就在秦军准备发动总攻,彻底消灭耶律齐的军队时,秦将军却突然中毒身亡。

消息传到京城,朝野震动。

风染霜得知后,心中悲痛不已。秦将军是南夏的功臣,为南夏的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想到,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

她立刻让人,前往西境,调查秦将军中毒身亡的真相。

调查结果显示,秦将军是被身边的一名副将下毒害死的。而这名副将,竟然是李林甫的旧部,当年侥幸逃脱,一直潜伏在秦军之中,等待时机。

这个消息,让风染霜意识到,李林甫的势力,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庞大。当年的清除,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的残余势力,潜伏在朝堂、军队、后宫的各个角落,等待着反扑的机会。

——

十七、太子挂帅与决战西境

秦将军中毒身亡后,西境的局势瞬间变得危急。耶律齐趁机率领军队,发动猛烈进攻,秦军节节败退,丢失了两座边境城池。

京城的大臣们一片恐慌,纷纷上奏,建议与耶律齐议和,或者放弃西境,集中兵力防守京城。

慕容冷越心中也十分焦虑,秦将军死后,秦军群龙无首,一时之间,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将领,接替秦将军的位置。

就在这时,太子慕容瑾站了出来,跪在太和殿上:“父皇,儿臣愿挂帅出征,前往西境,平定耶律齐的叛乱,为秦将军报仇,为南夏守护西境!”

慕容冷越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犹豫不定。太子虽然聪慧过人,也有一定的政治手腕,但从未上过战场,缺乏军事经验。让他挂帅出征,实在是太过冒险。

风染霜也站了出来,道:“皇上,太子虽无战场经验,但他聪慧好学,且有担当。秦将军的旧部,大多忠心耿耿,只要太子能善待他们,他们定会全力辅佐太子。而且,臣妾会让秋枫从北境赶来,协助太子指挥作战。秋枫跟随臣妾多年,身手不凡,且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定能帮太子稳住局势。”

她顿了顿,补充道:“皇上,现在西境局势危急,若不尽快派将领出征,耶律齐的军队定会继续扩大战果,到时候,南夏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太子挂帅,不仅能稳定军心,也能让他在战场上历练,成为真正的栋梁之材。”

慕容冷越沉默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朕准了。瑾儿,你即刻率领五万大军,前往西境,平定叛乱。秋枫,你立刻从北境赶来,协助太子作战。朕会在京城,为你们做好后勤保障。”

“儿臣遵旨!”慕容瑾躬身领命,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臣遵旨!”秋枫也立刻应声。

太子挂帅出征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百姓们纷纷为太子祈福,希望他能早日平定叛乱,凯旋归来。

慕容瑾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前往西境。路上,他一边熟悉军务,一边与秦将军的旧部交流,了解秦军的情况和耶律齐军队的特点。

秋枫也很快从北境赶来,与太子汇合。她将北境的情况,以及耶律齐与北境部落勾结的细节,一一告诉了太子,并为太子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抵达西境后,慕容瑾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先整顿军纪,安抚民心,修复防御工事。他还派人,暗中联络西境周边的国家,按照风染霜的计策,游说他们共同对抗耶律齐。

周边国家原本就对耶律齐的扩张有所不满,再加上南夏的游说和利益诱惑,很快就答应了与南夏结盟,共同对抗耶律齐。

一切准备就绪后,慕容瑾下令,对耶律齐的军队发动总攻。

秦军与盟军并肩作战,士气高昂。慕容瑾虽然是第一次挂帅,但在秋枫的协助下,指挥有方,调度得当。秦军将士奋勇杀敌,很快就将耶律齐的军队击退,收复了丢失的两座边境城池。

耶律齐不甘心失败,率领军队,发动了最后的反扑。双方在西境的咽喉之地——雁门关,展开了一场决定性的激战。

雁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耶律齐的军队占据了雁门关,负隅顽抗。秦军多次发动进攻,都未能攻破雁门关,损失惨重。

慕容瑾看着战场上死伤的将士,心中焦急不已。秋枫道:“太子殿下,雁门关地势险要,硬攻不是办法。我们可以采用声东击西的计策,派一支精锐小队,从雁门关的后山小道,悄悄潜入关内,里应外合,攻破雁门关。”

慕容瑾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秋枫,你带领一支精锐小队,潜入关内;我率领大军,在正面发动进攻,吸引耶律齐的注意力。”

秋枫领命,带领一支五百人的精锐小队,趁着夜色,从雁门关的后山小道,悄悄潜入关内。

次日清晨,慕容瑾率领大军,在正面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耶律齐的军队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全力防守正面。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秋枫带领精锐小队,突然从关内发动袭击,攻破了雁门关的城门。

秦军趁机涌入关内,与秋枫的小队里应外合,对耶律齐的军队发动了夹击。耶律齐的军队腹背受敌,士气大跌,很快就溃不成军。

耶律齐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却被慕容瑾拦住了去路。

“耶律齐,你这个逆贼!今日,就是你的死期!”慕容瑾手持长剑,指着耶律齐,厉声喝道。

耶律齐脸色惨白,浑身发抖:“太子殿下,饶命啊!我是被逼的!都是李林甫的旧部让我这么做的!”

“你作恶多端,害死了秦将军,侵占我南夏领土,杀害我南夏百姓,罪大恶极!今日,我定要为秦将军报仇,为南夏除害!”慕容瑾说完,手中的长剑猛地刺出,刺穿了耶律齐的心脏。

耶律齐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西境的叛乱,彻底平定。

——

十八、尘埃落定与盛世永续

太子慕容瑾平定西境叛乱后,率领大军凯旋归来。京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掌声雷动。

慕容冷越在太和殿设宴,款待太子和有功之臣。席间,他举起酒杯,对慕容瑾道:“瑾儿,你这次挂帅出征,平定西境叛乱,为南夏立下了汗马功劳。你已经长大了,成为了真正的栋梁之材。朕为你骄傲!”

慕容瑾起身,端起酒杯,与慕容冷越碰了一下:“父皇,儿臣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父皇和母后的教诲,离不开秦将军旧部的辅佐,离不开秋枫侍卫统领的协助,更离不开南夏将士们的奋勇杀敌。儿臣不敢居功自傲。”

风染霜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儿子已经真正长大了,能够独当一面,守护南夏的江山社稷了。

随后,慕容冷越下令,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秋枫被封为镇国夫人,掌管部分禁军兵权;秦将军的旧部,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西境周边的国家,也得到了南夏的丰厚赏赐。

同时,慕容冷越还下令,彻查李林甫的残余势力,将所有潜伏在朝堂、军队、后宫的李林甫旧部,一一拿下,严惩不贷。经过几个月的清查,李林甫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清除,朝堂和军队的风气,变得更加清明。

几年后,慕容冷越身体日渐衰弱,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再打理朝政。他召集大臣们,在太和殿上,宣布传位于太子慕容瑾。

慕容瑾跪在慕容冷越面前,泪流满面:“父皇,儿臣舍不得您。”

慕容冷越扶起儿子,温柔地说道:“瑾儿,父皇老了,南夏的江山,该交给你了。你要记住,作为皇帝,要以百姓为重,要勤政爱民,要任用贤才,要守护好南夏的山河。”

“儿臣定当铭记父皇的教诲,不负父皇的期望,不负南夏百姓的信任。”慕容瑾郑重颔首。

随后,慕容瑾登基称帝,改元“永熙”,尊慕容冷越为太上皇,尊风染霜为皇太后。

风染霜成为皇太后后,并没有干预朝政,而是安心在后宫休养,偶尔教导孙子孙女。她看着慕容瑾治理国家,看着南夏的盛世延续,心中充满了欣慰。

北境的拓跋烈和瑶瑶公主,也时常派人送来书信,告知北境的情况。北境一直安定祥和,拓跋部落与南夏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这天,风染霜坐在坤宁宫的庭院里,看着满园的春色,心中感慨万千。她想起了自己刚入宫时的小心翼翼,想起了与李林甫旧部的周旋,想起了平定李承泽叛乱的惊心动魄,想起了与靖王慕容恒的较量,想起了北境和西境的烽火硝烟,想起了贤妃的背叛,想起了秦将军的牺牲……

那些曾经的伤痛和遗憾,那些曾经的艰难和险阻,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被抚平。她曾经用最后的假洒脱,骗了所有人,除了自己。但现在,她已经不再需要假装。她真正地拥有了幸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她知道,南夏的盛世,来之不易。她和慕容冷越,以及所有南夏的百姓,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这份盛世,也将在慕容瑾的治理下,继续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庭院里,温暖而美好。风染霜闭上双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自己的一生,没有白活。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守护了南夏的江山,守护了自己的家人,也守护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盛世。

南夏的山河,将会永远坚固;南夏的盛世,将会永远永续。


  (https://www.2kshu.com/shu/97718/4912794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