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113章 第二个卖点

第113章 第二个卖点


“果然……”莱昂纳尔轻笑一声,将《费加罗报》的拒稿信随手丢在桌上,仿佛那只是街角飘来的一张废纸。

    上面的言辞当然依旧委婉、客气,丝毫看不出半点火气:【不符合本报刊载标准及一贯秉持的文学批评立场】

    他丝毫不感到意外,甚至觉得有些滑稽。

    自己那份投稿,集后世百年论战精髓,从报章时代到网络论坛,融合了雄辩、诡辩、偷换概念、升华主题、情感共鸣乃至抢占道德制高点于一身,对这个时代完全是“降维打击”。

    1879年的巴黎文坛,早习惯了论战要么是谦卑道歉、要么是泼妇骂街,这篇文章确实过于超前了。

    《费加罗报》的拒稿,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虚弱与傲慢,更是难以处理莱昂纳尔这种近乎全方位式的观点碾压。

    毕竟《费加罗报》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受欢迎的主笔之一光天化日之下被人羞辱。

    莱昂纳尔拿过自己的文章,目光聚焦在标题上——这个标题,是为了《费加罗报》准备的,如果他们愿意刊登的话。

    既然他们拒绝了,那就太客气,太“学院派”了。

    莱昂纳尔的笔尖悬停在稿纸上空,片刻后,带着一丝冷酷的快意,他划掉了原标题。

    ————

    第二天一早,巴黎的行人们发现今天的报童们格外积极,并且向他们推销的竟然不是便宜的《小巴黎人报》《小日报》,而是稍贵一点的《共和国报》。

    “号外,号外,‘索邦的良心’莱昂纳尔正式开战《费加罗报》!”

    “号外,号外,莱昂纳尔痛斥克拉雷蒂才是真正的怪胎!”

    “号外,号外,《共和国报》指责《费加罗报》是媒体的毒瘤!”

    这让不少人都感到好奇,停下脚步,花上2个苏买一份《共和国报》。

    这份报纸属于雨果家族,创始人包括维克多·雨果的两个儿子查尔斯·雨果,以及弗朗索瓦-维克多·雨果。

    与《费加罗报》倾向保守、上层阶级趣味不同,《共和国日报》是激进的共和派喉舌,常猛烈批评保皇派和贵族圈文化,对《费加罗报》推崇的上流社交、戏剧品味也常有讽刺。

    所以两者的观点相左是常有的事,但如此针锋相对却很少见。

    紧接着,这些步履匆匆的人们就放缓了脚步,因为他们看到了头版上那个大大的标题:

    《肉体的“怪胎”致精神的“怪胎”——致《费加罗报》主笔克拉雷蒂先生》

    随即,莱昂纳尔所写的这篇“驳论文”,将他们对文字的认识提高了另一个维度——原来文人对喷,角度还可以这么清奇!

    尤其是其中频出的“金句”,更是刷新了人们的认识——

    “文学让麻木者惊醒,让骄矜者低头,让温柔者微笑。”

    “我们每个人都是畸形历史的私生子,带着旧制度的胎记与革命的伤疤,却还要在第三共和的晨曦里佯装新生。”

    “怪胎并不制造丑陋,只是暴露丑陋。”

    “怪胎,不过是命运写错的一行诗;而爱,以笨拙的韵脚把它扶正。”

    ……

    通常一篇文章能有一句、两句能脍炙人口就已经十分难得,而莱昂纳尔的这篇文章简直像在批发。

    其中对于《本雅明·布冬奇事》后续情节的预告——“所有巴黎人都会看到,他将在小说里被抛弃,又被爱重新拾起”——让所有还没有看过这部小说的读者不由得升起一个念头:

    我难道不是巴黎人!《本雅明·布冬奇事》何在?

    而在《小巴黎人报》的办公室里,保罗·皮古特抓着《共和国报》放肆地笑着:“哈哈哈!「肉体的‘怪胎’致精神的‘怪胎’」!莱昂纳尔真是个魔鬼!我喜欢!”

    他立刻叫来助理,下达了指示:“马上联系《共和国报》,务必让他们同意明天我们转载这篇文章!和《本雅明·布冬》最新连载放在一起!”

    ————

    最新一期《小巴黎人报》出版了,今天《本雅明·布冬奇事》的连载得到了空前的关注。

    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中产阶级,都注意到了莱昂纳尔与《费加罗报》之间的恩怨,对这部小说的兴趣也更加浓厚起来。

    一个“生而苍老”的婴儿,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他能活多久?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迫不及待地打开到《小巴黎人报》的「文学副刊」,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最新的连载:

    【当育婴室里其他被遗弃的婴孩,正遵循着自然的铁律,像春日里抽芽的嫩枝般舒展、圆润、发出咿呀的欢鸣时,本雅明却在经历一场静默而令人惊骇的蜕变。

    负责他的老修女玛塞勒,她那双被祈祷和辛劳磨砺得异常粗糙的手,在某次为他擦拭身体时,骤然停在了他干瘪的胸膛上。她浑浊的眼珠因震惊而微微颤抖——

    那婴儿松弛如破布袋般的皮肤下,似乎……多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年轻生命的弹性?

    原本紧贴头皮、稀疏如秋后枯草的白发根部,竟悄然滋生出一圈细软的、带着近乎透明浅金色的绒毛!

    他握着她手指的力气,也微弱却坚定地增加了一分。

    这是幻觉吗?

    ……

    这不是幻觉。

    年复一年,在玛塞勒修女惊疑却依旧慈爱注视下,本雅明以一种缓慢、坚定,甚至是违背上帝的方式“前进”着。

    当他按入院的年份被标记为“五岁”时,他的外表俨然一个被生活彻底压垮的七十老翁,沟壑纵横的脸上刻满风霜。

    然而,他的那双眼睛——那曾经浑浊如泥潭的眼眸深处——竟开始闪烁起一丝与衰老面容格格不入的、属于幼童的懵懂好奇。

    他能扶着冰冷的墙壁,迈出蹒跚却属于“行走”的步伐,喉咙里发出的不再是濒死般的嗬嗬声,而是含混却真切的咿咿呀呀。

    ……

    到了“十岁”,他的身形依旧佝偻瘦小,但脸上最深的那些沟壑奇迹般被时光抚平了不少,顽固的老年斑也褪去大半。

    他稀疏的白发变得浓密,夹杂着越来越多的灰色和浅棕,让他看起来像个六十岁的潦倒老汉。

    他开始能清晰地吐出简单的词语,并展现出一种让玛塞勒修女都暗自心惊的理解力。

    他能安静地听完冗长的《诗篇》,虽然目光常常越过祈祷室的彩窗,投向高墙外那片被教堂的高墙、尖塔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

    “原来如此!”看到这里的读者忽然恍然大悟,这部小说第二个“卖点”也跃然纸上:

    本雅明·布冬,不仅仅是“生而苍老”,而且还是“逆时生长”。

    这个新颖的设定,彻底征服了所有读者!

    (求一张月票)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126/128451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