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巴黎女人的罹难日
(想了想,马上一千票了,大家这么给力,我也不能怂啊,4更走起)
这个时代彩色印刷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需要普及销量的报纸,自然用不起「彩色石印」这种费时、费工、费钱的高档货。
《现代生活》的10苏售价固然不菲,但能覆盖采用彩印以后的成本吗?
不过无论如何,这份报纸让莱昂纳尔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仿佛“昨日”重现一般,让他不知今夕何夕。
他翻看下去,发现不仅头版、二版、三版……竟然都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现代生活》一次性把它登完了。
要知道他最开始预计这篇上千行的中篇小说,至少要分为「上」「下」两期连载,没想到《现代生活》竟然这么有魄力,一次刊登完毕。
不过也也带来了极佳的阅读体验,毕竟断章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受读者欢迎的行为。
在复活节假期结束前,新一期的《现代生活》,悄然出现在精致的书报亭、会员制俱乐部阅览室,以及挂着厚重丝绒窗帘的沙龙里。
首先震惊读者的,自然是那幅彩色插图。
惊人的色彩饱和度、戏剧性的光影对比,以及人物那复杂的微表情,瞬间吸引了所有目光。
自然而然地,他们的注意力随后就集中到这幅插图的小说上……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德·吕内侯爵夫人轻轻念着这几个字。
她习惯早餐后坐在面朝花园的小客厅里,就着晨光阅读新到的报刊。
当她读到“陌生女人”写给“L”的那封信,开篇第一句就如同冰冷的铁锤,狠狠砸在她的心口: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这条细弱如苇秆的生命,我已与死神搏斗了整整三天三夜……】
侯爵夫人手一抖,滚烫的咖啡溅落在昂贵的蕾丝袖口上,她却浑然不觉。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视线贪婪地、几乎是带着一种自虐般的迫切,扫过那些潦草而狂热的字句。
那个陌生女人卑微到尘埃里的爱恋,那无数个不为人知的守望瞬间,那独自孕育、抚养象征着爱情结晶的孩子的孤勇,以及最终,孩子死亡的巨大创痛……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针,灼烫着她本已经麻木不堪的内心。
当她读到女人在生命的尽头,选择用这封长信而非哭闹纠缠来宣告她的存在与爱恨时,侯爵夫人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
她猛地合上杂志,紧紧按在胸口,仿佛要平息那颗狂跳不止的心。
她想到了自己年轻时那些隐秘的悸动;想到了用扇子遮掩的、投向心仪男子却又迅速收回的目光;想到了无数个丈夫心不在焉的夜晚……
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共鸣和悲愤席卷了她……
————
药剂师米歇尔先生的妻子芙莉莲,趁着丈夫去药房坐诊,躲进了他们狭小的、弥漫着草药味的配药间。
这里是她唯一能暂时逃离琐碎家务和孩子哭闹的地方。
她迫不及待地翻开《现代生活》——这是她沉闷生活的一大乐趣。
被彩色插图震惊以后,她几乎是带着一种近乎窥探隐私的兴奋来阅读小说。
但很快,这种兴奋就被一种灭顶般的窒息感取代。
【你,从来也不曾认识我的你啊!】
“陌生女人”给“L”的信,开篇的称呼就让她心尖一颤。
她读着女人如何像一个幽灵般活在男人的世界边缘,如何记住与他有关的每一个微小细节,如何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燃烧自己……
芙莉莲的眼泪无声地汹涌而出,滴落在报纸粗糙的纸面上,甚至晕开了墨迹。
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她爱她的丈夫吗?也许。
但婚姻生活早已磨平了所有激情,只剩下责任和日复一日的操劳。
她是否也曾有过那样炽热、不求回报、甚至带着自毁倾向的爱恋?
也许在少女时代的某个瞬间,有过模糊的影子。
但小说里这个女人,把她内心深处那些从未被正视、更不敢言说的卑微渴望和巨大牺牲,用如此极端、如此惨烈的方式,赤裸裸进行展示。
读到女人独自抚养孩子,视之为与爱人唯一的纽带,最终却失去他时,艾米莉再也控制不住,压抑地呜咽起来。
她想到了自己年幼的孩子,那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和意义。
失去他?她无法想象那种绝望。
而当女人选择在死亡边缘,用一封长信来宣告自己的存在,而非像她曾见过的那些歇斯底里的妇人时,艾米莉感到一种灵魂深处的战栗和敬佩。
这是一种怎样绝望的尊严!
她看着插图上男人那困惑茫然又带着一丝讥诮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怒和悲哀……
————
蒙马特高地一间拥挤、光线不足的裁缝店里,女工们正埋头于针线与布料之中。
老板娘玛尔维娜夫人拿着一份《现代生活》——她最初是为了研究最新时装插画,却被那篇彩色插图小说牢牢吸引。
快午休时,她破天荒地没有谈论时装和主顾的八卦,而是犹豫了一下,然后清了清嗓子,对满屋子女工说:“姑娘们,安静一下。我……我念点东西给你们听。”
她翻开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起初,女工们还有些漫不经心,手里继续缝着纽扣;但随着玛尔维娜夫人念出开篇关于儿子死亡的宣告,缝纫机的声音渐渐停了,针线也放下了。
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老板娘的声音,和越来越沉重的呼吸声。
她们听到一个卑微的女人如何爱着一个甚至不记得她的男人,如何像影子一样生活,如何独自承受孕育和抚养的重担……
这些情节离她们的生活太近了。她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情感的失落、被忽视的命运。
那个陌生女人像一面残酷的镜子,映照出她们自己的影子。
当念到女人在绝望中写信,只为在死前“被看见”时,角落里一个年轻的女工再也忍不住,猛地捂住脸,肩膀剧烈地抽动起来。
她想起了抛弃她的情人,想起了自己偷偷打掉的孩子。
没有人嘲笑她。整个裁缝店陷入一种沉重的、令人窒息的寂静,只有压抑的啜泣声此起彼伏。
不时有人低声咒骂:“该死!这些男人……”
玛尔维娜夫人念完最后一行,自己也早已泪流满面。
她合上报纸,看着眼前这群被生活磨砺得粗糙却在此刻被深深击中的女人们,良久,才沙哑地说:“都……都干活去吧。”
————
而在一间温馨、豪华,如同皇宫般的庄园客厅里,一群年轻、时髦的贵妇正围坐在一起。
往日的轻松谈笑、艺术评论、政治八卦都消失了,因为几乎每位到来的夫人、小姐手中,都拿着一本《现代生活》。
许多人眼圈泛红,神情恍惚,仿佛还未从巨大的精神震荡中恢复过来。
一个稍年长一点的贵妇泪眼婆娑地问:“那个孩子……上帝啊,读到‘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时,我的心……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
她为什么要这样开头?为什么?”
早就读过小说的罗斯柴尔德夫人用一种冷静的口吻回答:“因为那是她唯一的‘抵押品’!一个母亲在失去唯一孩子时说的话,没有人能质疑!
她要用这最大的痛苦,换取那个冷漠男人……换取我们所有人几分钟的倾听!”
听到这个回答,贵妇们的心又碎了,眼眶更是红了几分。
罗斯柴尔德夫人看着其他人痛苦的表情,和看向她时那崇拜的眼神,内心涌出无限的满足感,这种隐秘的快乐几乎让她当场就要暧昧地呻吟出来。
她简直想让仆人立刻用马车把莱昂纳尔拉到这里来,向所有人宣布:“这是我的小伙子!”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126/128453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