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206章 可萨汗国

第206章 可萨汗国


随着涌过来的唐军越来越多,杀得越来越眼红,森林出口一带形成了一个绞肉机,唐军和罗军尸横遍野。在唐军的疯狂冲击下,终于撕开一个口子,唐军持续往外逃出来,围攻出口附近的罗军。

在唐军的猛烈进攻下,罗军开始支撑不住,有的人开始向北逃跑,然后其他人也跟着逃跑,唐军追赶了一阵,但是由于森林里还有炮兵和辎重部队没有出来,他们赶紧掉头接应。

由于罗军的干扰破坏,最终还是有一些炮兵和辎重兵没能顺利逃出来,葬身火海,约有一半的大炮和辎重物资被烧毁。连战带烧,唐军总共阵亡三千多人,近万人受伤,第一路军遭受了开战以来最大的损失。

唐军目前的情况,已经不适合去攻打梁赞,第一路军继续向北进发了一段占领一个叫做斯科平的小城,在那里驻扎了下来,就地抢救伤员,补充物资,待恢复元气以后再进攻梁赞。

第一路军在斯科平休整了近十天,治疗伤员,从后方补充物资,部队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派出的斥候到梁赞附近侦查敌情,发现前段袭击唐军的那股罗军,已经逃进了梁赞城。

谢长林遭此大挫,郁闷坏了,人员和火炮损失了那么多,肯定影响战斗力,但是不报此仇,第一路军所有人员都不会答应。除了少量重伤员留在斯科平继续养伤,其他主力部队拔营北上,准备血洗梁赞。

梁赞的守军也知道唐军早晚会来报复,拼命加固城墙,也做好了应战准备。唐军抵达后,先将城市团团围住,然后开始集中轰城,先后在城南轰出两个缺口,以加大进攻的冲击力。

打开缺口后,两支先头部队率先攻城,没想到此时守军的抛石机开始发威,对着两个缺口扔来石头,入城的唐军产生了不小的伤亡,赶紧躲到建筑物的后侧。

谢长林看到这个情形更加愤怒,命令炮兵对有抛石机的地方延伸炮击,直到把几个抛石机打掉。此时,第二波攻城部队直接顶上,第一波部队汇合后,开始对城内放开攻击。

唐军连续被这股罗军折腾,都气坏了,一旦没了束缚,就像一群饿狼,碰到罗军就立即射杀,碰到没死透的还要再捅两刀。刚开始,还有罗斯军企图阻挡唐军,但是唐军如凶神恶煞一般,大肆杀戮罗斯军,剩余的罗斯军都怕了,开始争相逃命。

由于四门已经被堵死了,罗军突围无望,只能收缩在城市的西北角。此时,罗军觉得只有拼死一搏还有希望,否则都会被唐军屠杀掉,所以聚集起来抵抗唐军。

罗军这种聚集,只是一种心理效应,毫无实际意义,唐军抵达后,正好可以集火射击,提高杀伤的效果。特别是那些经历大火,受过烧伤、战伤的唐军,几乎就是见人就射、逢人便杀,无数的罗斯军倒在血泊中。

剩下的罗斯军都吓傻了,哪还有抵抗的勇气,赶快打白旗投降,带队的将领看杀得也差不多了,也不忍心赶尽杀绝,就命令唐军停止杀戮,将这些俘虏押出城外。

谢长林让人算了一下,罗斯军在森林袭击唐军时,大概阵亡了四千多人,这次又被唐军杀了一万两千人,唐军此次阵亡八百多人。总体来说,罗军阵亡1.6万人,唐军阵亡近四千人。

这种伤损率其实对唐军很不利,因为唐军很难补充人数,后面还要打好几个国家,不觉有些忧心忡忡。

既然占领了梁赞,也算是报了仇,谢长林再次留下一个扶余团,看押俘虏,保障后勤,然后带着部队向西进发。

第一路军一路向西,先后击败了几股罗军,这些罗军发现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纷纷向西撤退,最后撤到第聂伯河上游重镇莫吉廖夫。

第一路军一路征战,损失不少,所以就不愿再轻易开战,将莫吉廖夫围困以后,谢长林就派出信使,要求守军投降,只要他们投降唐军可以善待他们,全部遣散,不予惩罚。

莫吉廖夫位于基辅以北,当地的守军还抱有幻想,觉得如果能坚守几天,基辅就会派军来救援他们,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基辅此时已经在被第二路军围攻,还幻想着莫吉廖夫能够派兵支援基辅。

谢长林不管他们的这些幻想,看到莫吉廖夫不愿投降,就立即命令部队攻城。城内只有一万多守军,在唐军一天的猛攻下,就迅速陷落,城内的守军大部分投降。

由于这次攻城还算顺利,谢长林就没有报复这些守军,除了羁押了几十名将领,将其他普通士兵都释放了。

谢长林听说第二路军正在南边进攻基辅,就留下一个扶余团镇守莫吉廖夫,然后带着部队沿第聂伯河南下,准备与第二路军汇合。

第二路军几乎与第一路军同时到达乌拉尔河一带,不同的是,早在三年前镇胡军副将魏安正就率领一万人,来到乌拉尔河下游的索科城,防御可萨汗国可能的入侵。

可萨汗国是东欧南部一个以游牧为主民族,国界东到乌拉尔河,西到第聂伯河下游,北到萨拉托夫,南到高加索山。

可萨汗国更靠南一些,与黑衣大食、拜占庭等文明的国家相邻,国民信仰犹太教,所以会有大量的犹太商人来经商,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会比保加尔强一些。

可萨汗国境内的部落,原本可以到乌拉尔河以东放牧,自从唐军来了之后,整个乌拉尔河就被防住了。有些可萨部落不服,还敢强行越过乌拉尔河放牧,被魏安正派兵一阵痛击,最后都被打老实了,再也不敢向东越过乌拉尔河。

魏安正率军在这里防守边境的同时,也搜集一些可萨汗国的情报,囤积军需物资,还在河上架了一座桥,等待后续主力部队的到来。

乌重胤带领第二路军主力赶到以后,发现魏安正提前准备了很多工作,非常高兴,与几个配属的襄人团躲过寒冬后,在次年春与第一路军同时发起进攻。

第二路军拥有好几万人,过了乌拉尔河以后,浩浩荡荡朝着可萨汗国腹地进军。

可萨汗国的塔布兰可汗,感觉前面已经容忍了唐军占据乌拉尔河以东的草原,没想到他们竟然明目张胆地入侵可萨汗国,决定立即派兵反击。

可萨汗国派出一支五万多人的骑兵,与唐军针锋相对,两军在一片荒原相遇,两军都有点忌惮对方,不敢首先发动进攻,形成了对峙状态。

乌重胤老谋深算,知道如果能够成功引诱可萨军进攻,对唐军比较有利,所以就派出两千唐军,对带队的将领交代一番,然后命令他们向可萨军进击。

这两千唐军骑着马,一路小跑,来到卡萨军阵前,对着可萨军一顿大骂,可萨军也不懂唐军骂什么,但估计是在问候他们的祖宗,心中不觉火起。

这支唐军骂完还不过瘾,又向前前进了一点,然后端着枪对可萨军就射出一梭子子弹,射完就往回跑。

可萨军正气着,一不小心又被对方撂倒两百多人,肺都快被气炸了,当即策马追击这股唐军。乌重胤看到可军上套了,露出一丝坏笑,让炮兵立即准备。

可萨军追了一段,进入了唐军炮兵的射程,唐军的炮弹立即倾泻而来,很多可军被炸的人仰马翻。侥幸能够冲过炮火打击的,又遇到唐军密集的火枪阵,一个个被子弹打成了筛子。

也就是半个时辰的功夫,冲在前面的可军,非死即伤,后面的可军也不傻,看着前有炮弹,后有火枪,冲过去早晚都是个死,赶紧停止了冲击,后退到了原地。

乌重胤觉得可军不来,就没得玩,必须还得引诱他们一下,不能让他们跑了。乌重胤又召来一个将领,对他耳语一番,让他带领三千骑兵,再次去挑衅可军。

这支三千人的唐军,前面也是不停的问候可萨人的祖宗,可萨人也有嘴,当即也反骂过来,两军就这样搞起了泼妇骂街。

骂着骂着,可萨人恼了,开始向唐军放箭,唐军的距离是精心挑选的,自然不会让可萨人射到。唐军装作气愤的样子,立即举枪还击,由于火枪的射程比弓箭远,这次又有一批可萨军中枪倒地。

可萨人尤其又气又急,立即围拢过来,开始进攻这支唐军。这次,这次唐军没撤,而是在原地与可萨军对战。可萨人想,纵然唐军火器厉害,也架不住我们人多,立即包抄过去,围着这股唐军打。

乌重胤远远看到,又露出一丝坏笑,你们这些可萨人,把其他唐军当成了空气?只见他大手一挥,立即有两支唐军从两翼包抄过去。

可萨人眼看就要将第一股唐军围住,准备对他们进行围攻,没想到外围又来了两支唐军,将他们反包围,三支唐军跟可军混战在一起。

乌重胤看到达成目的,立即指挥其他唐军全线出击,这下可军才反应过来,又中了唐军的诱敌之计。可军知道继续纠缠下去,肯定是全军覆没,立即掉头向西逃跑。

唐军岂会轻易放过这股可军,持续对他们追杀,一路上杀得可军尸横遍野,只有不到两万人逃出生天。

乌重胤开局大胜,感觉一口气干掉三万多可军,感觉也过瘾了,就让唐军停止追击,短暂休整一番,带上炮兵和辎重,继续向西进发。

可萨人属于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首都,但是可汗有两个常驻地,一个是伏尔加河注入里海入海口附近的伊季耳,一个是顿河注入黑海入海口附近的萨开。

此时,塔布兰可汗正在伊季耳,听说前方部队战败,吓得半死,将城市交给大将莫拉克,自己带着亲兵往西逃到了萨开。莫拉克收拢一些逃兵,加上城内剩余的部队,凑够了三万人,企图依赖伊季耳地利条件,守住这个城市。

伊季耳位于伏尔加河入海口附近的三角洲,附近多水流和湿地,并不适合唐军的大兵团行动,属于易守难攻的城市。

魏安正久在此处,大体知道伊季耳的情况,就将伊季耳的地形特点跟乌重胤说了,乌重胤考虑了一番认为,既然那些逃兵都可以进入伊季耳,说明伊季耳附近走骑兵是没问题的,最多是炮车会受到影响,干脆带上炸药,不用大炮也能攻城。

第二路军到达伊季耳以东后,发现这里果然可以走骑兵,但是炮车太重,容易陷进去,乌重胤就让炮兵和辎重部队在附近一个叫红亚尔的小城里待命,自己带领主力去进攻伊季耳。

第二路军抵达伊季耳城东以后,发现此城西临伏尔加河,就将其东南北三面包围。乌重胤觉得攻城麻烦,就想引诱城内的可军出城作战。

乌重胤排好阵型以后,再命一员小将,带着两千骑兵前去骂阵。这里的可军有很多是从上次对战中逃回来的,他们对唐军的这种诡计已经有了防御力,任唐军怎么问候他们的祖宗,就是躲在城墙后面不出来。

唐军小将已经很努力了,带着部属骂了半个多时辰,城上的可军吃着东西、喝着牛奶,就当是在骂别人,头也不露一下。这队唐军骂的口干舌燥,看到没有起到作用,只得姗姗退去。

可军发现,只要脸皮够厚,唐军就拿他们没办法,一个个哈哈大笑,还对着撤回的唐军极尽嘲讽。

乌重胤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又命令三千唐军过去骂阵。可军对唐军的这种套路已经熟悉,置之不理,没想到又来了三千唐军加入骂阵,然后又来三千。


  (https://www.2kshu.com/shu/98184/4913177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