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204章 保加尔国

第204章 保加尔国


随着战斗的继续,唐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克军的伤亡越来越多,越来越支撑不住。打到最后,终于有胆小的克军临阵脱逃,然后形成传播效应,克军最终全线崩溃,向伊万尼奇逃去。

克雷希米尔早就准备好了快马,在城头看见克军战败,立即率领一支骑兵,带着家眷向南逃跑。开战前,克雷希米尔就将伊什特纳一伙关在一个监狱里,防止他们成为自己逃跑的累赘。

溃败的克军逃进伊万尼奇才知道他们的大公已经逃跑了,再也无心守城,有的继续逃到其他地方,有的干脆向唐军投降。第三路军打到伊万尼奇以后,经过简单的战斗就占领该城,前后俘虏了一万多克军。

刘梧率军占领伊万尼奇后,听说克雷希米尔逃跑了,不觉有几分遗憾。之后,有人报告说在监狱里发现伊什特纳等人,刘梧又来了劲头。

刘梧派人一审,他们果然是从潘诺比亚逃过来的伊什特纳一伙,心想一路追这个老小子累的够呛,不自觉的就气血上头。刘梧想,既然克雷希米尔逃了,干脆就拿他们出气,当即下令,将这一百多人就地斩首。

第三路军连续行军打仗,都非常疲惫,刘梧下令在伊万尼奇休整三日,准备让部队恢复一下,就带领部队南下追击克雷希米尔一伙。

第三路军在休整的第二日,第二路军的乌重胤派出信使来到伊万尼奇,说一、二路军已经打到法兰克王国,但是遇到了一些麻烦,要求第三路军赶紧向法兰克王国进军,与一、二路军一起会攻法兰克。

刘梧这才想起,第三路军的最终目标是法兰克王国,这段时间第三路军一直跟几个小国纠缠,耽误了进攻法兰克,心中懊悔不已。想来一、二路军对付法兰克王国的大军不顺,自己要赶紧带兵过去支援。

于是刘梧在伊万尼奇留下一个新罗团,然后率军向东北进发,准备进攻法兰克东南的巴伐利亚一带。

第一路军指挥谢长林带领部队到达杰杜罗以后,在这里熬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期间重点是和各个襄人团熟悉情况,收集东欧一带的情报,为次年春天的开战做好准备。

第一路军首先要面临的对手是保加尔汗国,保加尔民族原来是从中亚迁徙而来的游牧民族,与东欧当地的民族融合而成,后来有一部分迁移到多瑙河下游建立保加利亚王国,一部分留在了伏尔加河中游一带,建立了保加尔汗国。

保加尔人以农牧业和狩猎为生,经济相对落后,整体还处于半原始半封建国家的状态,军队主要靠冷兵器外加蛮力,属于典型的北方蛮族。

对于这支部队,谢长林并不畏惧,到了2月中旬,气温开始回升之际,第一路军踏着残存积雪,越过早已架好的桥梁,越过乌拉尔河,向保加尔汗国进发。

保加尔汗国的库特拉可汗,早就听说东南边境驻扎了一支唐军,早就聚集了汗国的军队,布防在东南边境一带,准备抵挡唐军的进攻。

第一路军进入保加尔汗国不久,保加尔的探子就立即回去禀报,保加尔调集了一支三万多的骑兵,迎着唐军就进发过来。第一路军共有五万多兵力,也是以骑兵为主,两军很快相遇,短暂对峙了一阵。

保加尔人原本气势汹汹,还想首先发动进攻,但是他们看到唐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心中开始有点打怵,停在原地没有前进。

谢长林本来已经让炮兵架好炮,准备趁着保加尔军冲击的机会,对他们进行炮击,没想到保加尔军不敢发动进攻。谢长林觉得自己的兵力和武器都占据优势,没必要干等下去,于是命令第一路军率先发起进攻。

镇蕃军的两个旅打头阵,另有四个扶余团跟在后面,保加尔军队看到唐军只派出一小半军队,觉得可以先凭着人数优势击败唐军的先锋部队,于是全军出击,迎着唐军冲过来。

保军看样子气势汹汹,但是手里就是弓箭、马刀、长矛那些武器,徒增声势而已。两军靠近以后,唐军率先开枪,第一波打过去立即撂倒一批保军。

保军这才发现唐军武器的厉害,为了发挥近战优势,保军于是策马加快速度,向唐军猛冲而来。唐军先锋部队反而停止前进,部队分波对着保军射击。

不管保军怎么冲,始终过不了唐军的火力线,反而损失了不少人马,保军的士气开始受到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第一路军剩余部队开始行动,从两翼包抄过去,准备将这股保军包饺子吃掉。

保军发现一小半唐军都打不过,现在更多的唐军压过来,立即涌上来一股恐惧的心理。为了防止被唐军围歼,保军开始掉头逃跑,一路向北狂奔。

第一路军留下少量部队护着炮兵和辎重部队,主力全部掩杀过去,保军经过唐军的一路追杀,损失了约一半人马,剩下的全部逃进保加尔南部重镇萨马拉。

萨马拉位于伏尔加河东岸,第一路军立即将萨马拉东、南、北三面包围起来,等待后续炮兵部队赶来。

逃进萨马拉的保军加上城内原来的守军,只有两万多人,他们拼命加固城防,抽丁拉夫,应对唐军即将到来的攻城行动。

第一路军兵锋正锐,炮兵来了之后,立即轰城,只用了半天就在城东轰出一个宽阔的缺口,唐军的第一波骑兵立即冲进去。

保军也是以骑兵为主,自然知道骑兵的短处,在缺口附近设置了不少绊马索、铁蒺藜、勾镰,第一波冲进去的唐军刚入城就吃了亏,被迫放缓攻击速度,边清理障碍边前进。

城内的保军趁机躲在工事和建筑物后面,对唐军放箭,唐军立即举枪还击。唐军最初冲进城内的骑兵不多,在优势保军的围攻下竟然吃了亏。

谢长林认为攻城行动,骑兵不如步兵好用,就让第一波骑兵撤出来,让三个扶余团下马作为步兵攻入城内。

这些扶余兵拿着盾牌,举着火枪,组成一个防御阵型,从缺口处缓慢向里推进。这些扶余兵边推进,边清理障碍物,保军对他们倒是没有制衡的办法。

保军不能眼看着唐军推进入城,就命令城内的骑兵突然发起冲击。这些扶余兵对战经验不足,前面几轮射击有些凌乱,保军成功突入扶余兵的阵型中。

保军骑兵的铁蹄踏开扶余兵的盾牌,对着扶余兵大肆砍杀,扶余兵一边还击,一边后退,明显是吃了亏。在城外等候的镇蕃军立即出动,杀进城内,扶余兵则退出城外,由镇蕃军骑兵与保军骑兵展开对战。

保军骑兵遇到凶悍的镇蕃军,很快就转入了下风,镇蕃军士兵动作娴熟,相互配合紧密,射击速度很快,子弹一波接一波的向保军射过去,保军很快支撑不住,往城内逃去。

城外其他的唐军立即进城,加入追杀保军的序列,随着入城的唐军越来越多,保军的死伤越来越多,逐渐失去了抵抗的意志,纷纷向唐军投降。

第一路军经过两场战役,终于击败保军,夺取第一个重要城市。谢长林让部队在萨马拉略作休整,在这里留下一个扶余团,而后率军继续北进,准备进攻保加尔汗国的首都喀山。

第一路军沿着伏尔加河向北进发了五天后,被卡马河挡住了去路,卡马河的对面是一群严阵以待的保加尔军队,试图阻止唐军渡河。

谢长林觉得有些棘手,于是召集两个副将商讨对策。

右副将伍潮生说:“我们军中带有工程兵,不行就用大炮轰开对岸的敌人,强行架桥,然后打过去。”

谢长林说:“强行架桥,敌人可以在夜间进行破坏,就算架设成功,第一波渡河的人员也很容易被对方团灭,不是好办法。”

左副将马启立说:“我们要打的是喀山,不是非渡卡马河不可,当年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成功拿下陈仓,我军何不利用此计直接拿下喀山?”

谢长林来了兴趣:“马副将说的有理,但是你看该怎么实施才能达到占领喀山的目的?”

马启立继续说:“保加尔汗国兵力有限,他们集中那么多兵力防守卡马河,喀山必然空虚,我们何不故布疑阵,将保军的主力吸引在这里,然后派出精锐部队直取喀山,喀山一丢,卡马河的保军自然崩溃。”

谢长林点点头:“这个主意好,你看该具体如何实施?”

马启立说:“伏尔加河是一条重要的航运河流,沿岸有很多商船、渔船。我建议将8个襄人团留下,沿着卡马河向东运动,将保军吸引到东面,镇蕃军主力私下后撤到旧迈纳一带,那里是一个商业中心,船只众多,我们可以征调一些船只。然后乘船沿着伏尔加河直接在喀山以南登陆,然后直接猛攻喀山,即使卡马河的保军反应过来,我们也已拿下喀山,他们回天乏力。”

谢长林不得不佩服马启立的足智多谋,当即采纳这个建议,将部队分成两个部分,由伍潮生带领8个襄人团沿着卡马河向东移动,吸引对岸保军的注意力,谢长林和马启立率领镇蕃军主力,乘夜撤离,赶到伏尔加河畔的旧迈纳,实行暗度陈仓之计。

计议已定后,谢长林和马启立当晚就率领镇蕃军主力悄悄撤离,赶到西南方向的旧迈纳。伍潮生则在第二天大张旗鼓地拔营,沿着卡马河向东运动,似乎是准备在其他地方渡河,保军自然要跟随行动,继续阻止唐军渡河。

谢长林率军抵达旧迈纳后,大规模搜集船只,没想到这里的船只有限,全部征集后,也只够坐一半人,谢长林被迫将部队分成两半,自己和马启立各率领一半。

部队准备好以后,由马启立率领第一批部队登船,划船向喀山方向驶去。行驶了一段,马启立发现一个问题,从旧迈纳往喀山是逆流航行,全靠人力划行很慢,说不定还没到喀山就被人提前发现了。

马启立脑子转的很快,命令船队过了卡马河与伏尔加河的交汇处以后,就命令船只靠岸,人马全部下船,直接骑马去喀山,然后让船只再去接应谢长林等人。

谢长林带领另外一半部队,也按照这个办法,过了两河交汇处以后,舍舟登岸,直接骑马往喀山方向赶去,由于第二波部队还带着大炮和辎重,行动相对慢些。

马启立率领一万多骑兵一路向北疾行,很快抵达喀山附近。马启立立即命令部队对喀山周围的部队进行打击,然后将喀山团团围住,专等谢长林的部队过来后,合力攻城。

卡马河与伏尔加河的交汇处距离喀山不是太远,第二天谢长林就带着其他部队赶到,发现马启立已经派兵将喀山围住了,干脆也不用布置了,直接用自己带过来的兵进行主攻。

库特拉可汗原本将主要兵力派到卡马河去堵截唐军,没想到唐军竟然绕过了守军,直接打到喀山,喀山城里只有一万多兵力,还怎么守这个城?

谢长林怕夜长梦多,如果卡马河附近的保军赶回来,将会对攻城行动造成很大的干扰。所以,谢长林立即让炮兵对准城南进行猛轰,轰开缺口后,立即让先锋部队快速进城。

喀山准备的并没有萨马拉那样充分,只能仓促应战,把兵力调到缺口附近堵唐军。

这支攻城的先锋部队,都是精锐之师,每人一杆枪,一柄马刀,远距离就用火枪射击,近距离就用马刀砍杀。经过一番激烈交战,唐军先锋部队迅速突破保军的堵截,其他唐军接连入城,对城内的保军大肆追杀。

城内的保军在人数和武器上都处于劣势,根本顶不了多久,只是半天的功夫就消灭了城内的大半保军。库特拉可汗看到大势已去,立即跑到城西的码头,带着家属和亲兵乘船向南逃去。


  (https://www.2kshu.com/shu/98184/4913420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