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2章 回到大唐

第2章 回到大唐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志国才悠悠的醒来,发现自己睡在一个古香古色的房间里,雕龙画栋,陈设豪华,家具物品似乎都是古代的模样,床边的凳子上还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打瞌睡,穿着宫中的服饰,难道是在哪个古装剧的场景?

李志国正疑惑着,不自觉的动了一下,碰到那个年轻人,他揉揉眼醒了,对着李志国说:“殿下,你终于醒了,这都昏迷了两天两夜了。”

听他声音有点尖细,有点女人腔,看打扮又不像是女人,难道是太监?李志国问:“你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

那人说:“我是吐突承璀呀,是伺候你的贴身太监,你前天因为生病发烧昏迷,我是奉了皇后的懿旨专门来侍候你的。”

果然是太监,怎么起了一个奇怪的名字。李志国又问:“我还有点迷糊,这是在哪里,今年是哪一年?”

吐突承璀答道:“这是在广陵王府呀,今年是大唐永贞元年。”

大唐永贞元年!这不是一千多年以前吗?看来是借着五星连珠,自己穿越了!

为了确认情况,李志国又问:“既然是大唐永贞元年,那么当朝皇帝是谁,我的名字是什么?”

吐突承璀说:“当朝皇帝就是你的父亲,你就是他的长子李纯。”

唐朝人避讳皇帝的名字,吐突承璀不敢说李诵的名字,李志国还是有点蒙,但是记得李纯是唐宪宗。

李志国道:“我这几天昏迷,脑子有些糊涂,很多事记不起来了,你帮我把基本的情况跟我说一下,帮我恢复一下记忆。”

吐突承璀是一个相当灵光的小太监,赶忙把基本情况向李志国介绍。

两个月前,德宗皇帝李适驾崩,李纯的父亲李诵即位为帝,可是皇帝因为患有风疾,说话不方便,靠着宦官李忠言和妃子牛昭容的帮助来传达他的旨意,再由宰相们商议处理,主要是韦执谊、王叔文几个大臣在当政。

前几天李纯去宫里看望父皇,回来不久就染上风寒,连续病了几天,王皇后赶忙让太医诊治,后面连续用药,效果却不是很好,前天开始昏迷不醒,王皇后和广陵王妃都正焦急着呢。

听到这些,李志国也大体知道了情况,就想理一理思路,于是对吐突承璀说:“我的病情好一些了,要休息一下,你先下去吧,禀报皇后和其他人不用着急了。”

李志国心里暗自思量了一下,现在是大唐顺宗时期,自己是顺宗的长子李纯,永贞元年应该是27岁,处在争夺太子之位的关键时刻。

不管是穿越也好,身在梦里也好,看来苍天给了自己一个执掌和重振大唐的机会,一定要发挥平生所学,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繁荣的大唐盛世!

既然来到了唐朝,就要告别过往,以后就要以李纯的身份去与人交往,不能再用李志国这个名字了。

正思量着,吐突承璀带着两个女人进来了,一个五十来岁,一个二十多岁,均衣着华丽,雍容华贵,应该是宫中贵人。

吐突承璀用托盘端着一碗莲子银耳汤,放在桌边案上,说道:“殿下,皇后带着王妃来看你了,你也用点餐吧。”

皇后就是顺宗的王皇后,李纯的母亲,王妃就是他的王妃郭氏。

王皇后慈祥地说:“儿呀,你这一病就是好几天,连续昏迷,都把我们愁死了,你父皇有病,你再有个三长两短,可让我们怎么活呀。”说完眼泪就流出来了,郭妃连忙用手帕帮忙擦拭。

李纯怕露出破绽,连忙顺着说道:

“母后,我这不是好些了吗,应该没有大碍,只是脑子还有点昏昏的,有些事有点记不清了。”

王皇后摸了摸李纯的额头,有点欣慰:

“真是万幸,没有昨天烧的厉害了,后面要好好调养,先把莲子银耳汤喝了,其他还想吃什么就跟承璀说,要早点恢复身体。”

李纯也觉得饿了,端起碗吃了起来,觉得皇家的饭菜确实比普通百姓家的好吃,一会就吃完了。然后说:

“母后,我都好多了,你也不用太操心了,早点回去歇着吧,让王妃陪着我就好。”

王皇后笑着说:“还是媳妇亲呀,既然你没事,我就先回去了,郭妃可要把纯儿照顾好。”说完就由吐突承璀陪着走了。

郭妃是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孙女,父母就是醉打金枝的两个主角:郭子仪第六子郭暧和唐代宗的四女儿升平公主。郭妃因出身富贵,端庄贤淑,为人又有见识,与李纯甚为般配,夫妻两人关系很融洽。

郭妃深情的说:“母后这几天可担心你了,每天对着佛祖祷告,祈祷你早日康复,你总算好起来了,不枉她的一片苦心。”

李纯的心里涌起一片感动,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世界上她们就是自己的亲人,自己一定要善待她们,然后对郭妃说:

“看你的眼睛也有点肿了,应该也哭了不少,让你们操心了。”

郭妃说:“你都几天没怎么吃东西了,身体比较虚弱,还想吃什么,我让御膳房去做。”

李纯道:“病还没完全好,没有胃口,你陪我说说话就好,脑子烧的有些昏沉,你把外面的情况说给我听听,不然满脑子发晕,出去闹笑话。”

李纯刚来这个世界,对当朝的情况是两眼抹黑,必须要广泛的收集信息,才能了解唐朝当前的情况,所以很想先从郭妃这里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郭妃就慢慢把外面的情况说给李纯,从宫里说到朝堂,还说了很多家务事,大体和吐突承璀说的差不多,自己正处在争夺帝位关键的永贞元年。

听到这些,李纯想起了历史上有名的“永贞革新”,这个所谓革新,牵扯了好几个文人曲折跌宕的命运,从历史上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当时争议很大,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是王叔文等人为把持权力,反对立李纯为太子,这对自己影响太大了。

尽管自己对王叔文等人没有成见,对于他们当中的柳宗元、刘禹锡文学水平也有很好的评价,但是事关自己能否当太子当皇帝的大事,不可能随了王叔文等人的意愿,否则自己就白来一次大唐,平生的抱负也会化作烟云。

想到这里,李纯对郭妃说:“今天我先休养一下,这两天你和吐突承璀没事就来陪我说说话,或者在王府里走一走也好。”

郭妃高兴地说:“好呀,你是我的夫君,我当然愿意多陪你。”

李纯刚来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和背景要尽快了解清楚,才能更快的融入这个新来的世界,询问身边人是最合适的方式。

连续几天,李纯就在府里边服药边静养,大部分时间都在与郭妃和吐突承璀聊天,主要是他问,他们两个回答,从小时候到现在,从家事到国事,涉及到他人生经历的重要信息都去问,对朝廷的情况也问的很仔细,尽管她们不太懂,但是可以问个大概。

刚开始,她们还诧异,怎么那么多重要事情都不记得了,但是李纯用一句“连续发烧搞得记忆不清了”就搪塞过去了,她们看到李纯愿意和她们多说话,感觉受到了亲近和重视,回答的很积极。


  (https://www.2kshu.com/shu/98184/4938118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