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魏晋不服周 > 第82章 投名状

第82章 投名状


在魏晋时期,怎样改善改善军中的伙食?

    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高明的厨子哪里找不到?世家大户家中的珍馐海味,那不都是厨子做出来的嘛。既然大户老爷们能吃得满意,大头兵自然也能满意。

    但这个问题说麻烦也麻烦,因为无论是买食材还是做饭,都需要钱,或者和钱类似的等价物,比如绢帛等。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钱就是啥都办不成!

    可是哪里去搞钱呢?

    马隆听懂了石守信的言外之意。军中肃杀,耕田织布那是不会的,唯一会的便是杀人。

    而专业杀人的士兵,搞钱的办法有哪些呢?

    石守信的话绕来绕去,不过“劫掠”二字而已。

    马隆长期从军,自然是明白此事。

    “石将军,您的意思末将明白。可是白水关就这么大,自古以来就是戍守之地,本地百姓也多半是军属,榨不出几斤油呀。

    咱们就算是劫掠此地,又能捞到多少粮秣呢?”

    马隆小心翼翼问道。

    石守信右手食指敲击着石桌,板着脸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看石守信不说话,马隆又问:“石将军,白水关没有油水可榨,但汉中还是有的。只是那边并非我部辖区,贸然行动恐怕……”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石守信“恍然大悟”,然后笑眯眯看着马隆。

    “石将军,这,这……虽说可以,但确实不太体面啊。”

    马隆察觉上当,讪笑辩解道,生怕石守信把他给坑了。

    “汉中的大户,支持蜀军对付我们,这些人颇有家资,形同肥羊。

    从他们身上割肉,让麾下将士们好好吃顿饭,我看就可以嘛。

    这不叫扰民,这叫天道补不足而损有余,我们这叫替天行道!

    对了,汉中这里的大户,谁最肥?”

    石守信压低声音询问道,对于这一块,他当真是两眼一抹黑。

    “这个不好说,不过张鲁曾经在汉中投降,张家的家底应该很厚。”

    马隆若有所思道。

    石守信摇摇头道:“张鲁后人不在汉中了。”

    他记得张鲁的后人跑江西去讲学了,创立了“天师道”,汉中这边只怕……没什么家业。去也是白跑一趟。

    但汉中本地一定会有世家大户!以及他们所居住的庄园。旧的走了,会有新的站起来!

    权力没有真空,一旦失去,马上会有新的替代来填补!

    “此事你觉得如何?”

    石守信看着马隆询问道。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可真不小,追究起来是要掉脑袋的!马隆心里有点慌。

    “石将军,大将军的意思,应该还是以稳定为主。”

    马隆很是隐晦的提点道。

    “大将军确实是这个意思,但办事的时候,我们并不是魏国的官军,而是不穿军服的义军呀。替天行道的义军。”

    石守信嘿嘿笑道。

    劫匪去抢劫,还要在脸上套个丝袜呢!难道他们去汉中“办事”的时候,都不知道换身衣服?

    那样的话,活也干得太糙了!

    “石将军,事情不是不能办,而是末将觉得对您的名声不利,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马隆苦劝道。

    “马将军,我问你,你麾下将士凭什么拥戴你?他们从军又是为了什么?

    难道真以为可以靠战功当上将军么?”

    石守信面色平静反问道,毫不客气的撕下了最后的遮羞布!

    这年头,向上攀爬的通道虽然没有完全关闭,但中高级职位普遍都是世家大户子弟担任。

    这个问题马隆没有回答,很多话说出来很丑,毕竟现实就摆在那里。

    千里为官,只为吃穿;千里从军,只为粮饷。

    其他都是虚的,锦上添花的时候说说场面话还行,等要办事了,真金白银就要给到位。

    一个军官能带着麾下士兵谋好处,就会受到底下士兵的拥戴,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什么为了皇帝打仗,为了大将军打仗,信这种口惠实不至的人,坟头草都几丈高了。

    当然了,所谓的“好处”分很多种,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

    平时吃得好不好,会不会被主将当牛马使唤,社会身份,荣誉感如何,都可以归类于好处。并不只有能不能按时拿到粮饷。

    “入蜀之后,钟会要反!到时候一定有一场腥风血雨!你麾下这一千多禁军将士,那都是提着脑袋,跟我们一起在玩命!

    不给足他们好处,谁给你卖命!

    如果钟会给他们下令,让他们取我们的项上人头,你觉得他们是听钟会的,还是听你的?

    平时不对他们好点,到时候他们就只会听上面的军令!

    或者当看客不作为,出工不出力!”

    石守信面色肃然说道。

    “末将……受教了。”

    沉默良久,马隆心悦诚服对石守信作揖行礼。

    看到马隆已经被说服,石守信感慨说道:

    “名声固然很重要,但首先要有命去享受才行。

    如果连命都丢了,要那些虚名又有什么意思呢?”

    “石将军,这件事既然要做,那必须先跟军中各级军官说明白道理。

    上下一心,必能手到擒来。”

    马隆附和道,看起来,他对劫掠汉中本地豪强这件事本身,没有任何心理障碍。怕的只是违反军令而已。

    汉中那些本地豪强,不是马隆的衣食父母。

    石守信忽然想起前世石崇在当荆州刺史的时候,就带着麾下军队抢劫过往商贾,赚得盆满钵满。事后不但没有被惩罚,反而还因此升官了。

    这真是个道德下限极低,低到深不见底的时代呀!

    “这样,军中将校,你一个一个的单独谈话。把那些态度犹豫或者直接反对的人都记下,办完这件事以后,把名单给我,我来处理。”

    石守信点点头说道。

    “得令,末将这就去办。”

    马隆领命而去。

    等他走后,石守信从袖口里摸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上了“马隆”二字。

    ……

    一天之后,刚刚入夜,马隆就悄悄找到石守信,二人来到一个隐秘无人的城墙边上密谈。

    马隆将一张纸递给石守信,沉声说道:“这些人,似乎不愿意参加此次行动,百般推诿。明确拒绝的,和含糊其辞的,末将都分别标出来了。”

    “不太好处理吧?”

    石守信笑眯眯的接过那张纸收入袖口,看都没看。

    “确实,若是搞个鸿门宴一类的宴会,邀约那些人赴约,很可能因为走漏风声提前败露,引起反噬。

    这军中一旦内讧,钟会肯定会有所察觉,到时候场面就不好收拾了。”

    马隆点点头说道。

    军中将领怎么可能没有亲信,石守信随便一安排,事情很快就会传到苦主那边。

    要动手,就不能用现在这支军队里面的人来办事,必须要引入外力才行。

    对此,曾经在基层深耕的马隆心如明镜,忍不住提点石守信。

    “无妨,刘钦的兵马很快就到白水关了。他们的人出马,必然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石守信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招数。

    和那些禁军士卒不同,刘钦麾下的魏兴郡兵,都是一群苦哈哈。连特制军粮都吃不上,整天啃麦饭,那玩意硌嗓子,谁吃谁知道,一吃一个不吭声。

    马隆欲言又止,似乎是觉得石守信办事有点保守,应该快点行动,以免夜长梦多。

    “如果现在动手,你刚刚去问了那些人,他们肯定心中有想法,也有防备,如何下手?

    等刘钦来以后,我自有安排。这些人看到我们没什么实质行动,也就不当回事了。”

    石守信轻轻摆手,将马隆的疑虑说了出来。反正这支军队是司马昭的,他杀起刺头一点都不心疼。

    “还是石将军想得周到。”

    马隆讪讪笑道。

    石守信微微点头没说话,他觉得马隆是个老实人,执行命令或许还不错,但心思还是太单纯了点。

    做这样的事情,就是得胆大心细,粗浅的套路大家都懂,成败在于细微之处。

    正如石守信所言,一天之后,刘钦带着两千多魏兴郡郡兵抵达白水关。

    和杜预麾下的这支洛阳禁军相比,刘钦麾下的军队就寒碜多了,军服又旧又破,缺少马匹。

    只不过精气神完爆禁军,行军队伍齐整,显得非常肃杀。

    本来白水关的位置够宽敞的,一千多的兵马人人可以住民居。然而等刘钦的人来了以后,白水关已经有三千多兵马,显得略有些拥挤,营房已经不够住,很多人需要住帐篷了。

    石守信很公平,给白水关守军每人发了一个小木牌,一半木牌写着“单”,一半木牌写着“双”。

    从下发木牌开始算起,第一天单号住营房,第二天双号住营房,谁也不吃亏。

    无论是马隆还是刘钦,都对这个办法感觉十分满意。

    第二天晚上,石守信来到刘钦所居住的军帐,手里拿着一壶酒。

    二人落座之后,刘钦连忙客气的给对方倒酒,态度非常谦卑,没有一点架子。

    石守信身上带了个“假节”,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今日来呢,是想跟你商量个事情。”

    石守信端起酒杯,给刘钦敬酒,慢悠悠的说道。

    “石监军客气了呀,之前您在黄金围就帮了下官许多,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就是了。”

    刘钦连忙跟他碰杯,一脸受宠若惊的样子。在黄金围的时候,石守信已经向刘钦证明了自己的本事。

    现在是双方第二次合作。

    这混乱的世道,就是典型的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找知根知底的人共事,才能把事情办好。刘钦对于石守信这个暂时的上司感觉很满意。

    “军中粮饷不足,士卒们都是苦不堪言,为此我也是忧心忡忡啊。

    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此事呢?”

    石守信微笑问道。

    “这……您不是都知道了嘛,末将要是有办法,在黄金围的时候就不会吃糠咽菜了。”

    刘钦苦笑道。

    他来到白水关,发现这里军中的伙食比他们在黄金围时还略好。确切的说,他麾下的军队,是此番伐蜀魏军之中待遇最差的,没有之一。

    “你想不想让麾下将士,都吃点好的,再拿点财帛回家呢?”

    石守信继续追问道。

    刘钦心中一惊,他又不是傻子,虽然是魏兴太守,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武将,长期在汉中跟蜀汉将领对峙的!

    看石守信的意思,似乎是……要去劫掠地方?

    “这事也不是不行,只是……得军中上下一心才行。”

    刘钦点点头道,他明显没有马隆身上的那种“道德负担”。饥寒起盗心这话当真是一点都不假。

    “你这么想就好办了。”

    石守信点点头道,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他走过来,凑到刘钦耳边低语了几句,听得后者悚然心惊。

    刘钦万万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事情!

    可是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真的可以不办吗?魏晋虽然没有“投名状”这种东西,但类似的道理却不难理解。

    这一刻刘钦悟了。

    果然,要“进步”,就不能怕脏手啊!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258/128454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