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283【第一刀】
推荐阅读:奥特曼:从拯救迪迦开始无敌 第四天灾:无尽者的游戏 九州仙府首通指南 从驯养大象开始长生不死 沸腾时代 御兽:我的灵兽血脉过载了 重生后我怎么多了个青梅 魏晋不服周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剑出星宿毒为锋
面对赵琮步步紧逼的杀招,乔望山皱眉道:“大人所言,草民承担不起,更不敢领受误国之罪名!”
赵琮冷哼一声,寒声道:“那本官倒要问一句,盐协为何要如此作为?究竟是漕衙少了你们一口饭吃,还是漕帮断了你们生路?今天你们两淮盐商抗漕,明日苏杭绸商便能罢市,长此以往,我大燕朝的运河还要不要了?!”
最后一句话如惊雷炸响。
乔望山握紧双手,却又无言可对。
赵琮的路数和漕帮二人不同,他根本不谈那些细节上的问题,一字一句都扣在社稷大事之上,这让乔望山等人完全无法应对,一者他们虽有薛淮的支持,但在面对赵琮所代表的漕运总督衙门时,仍旧天然处于弱势。
二者,赵琮一来就以太祖旧制占据高点,动辄就把盐漕之争上升高度,尤其旁边还有书吏随时记录,这个时候盐商们只要说错一个字都会惹来大祸,因此完全跟不上赵琮的节奏。
便在这时,范东阳放下茶盏,目光转向四名盐商代表,缓缓道:“赵通判所陈关乎国脉法度,盐协诸公可有话说?”
乔望山勉力坐直,恭谨道:“钦差大人明鉴,盐协报备在案,所为实为自保。漕衙稽查苛虐,动辄扣船罚没,商民苦之久矣。若漕运法度公正严明,我等何须舍近求远自增成本?”
范东阳移动视线又看向赵琮。
“乔会首此言差矣!”
赵琮明白范东阳这个眼神的含义,肃然道:“稽查乃漕衙职责所在,纵有差池亦当循正途申诉,岂能结社罢运?尔等擅改百年成规,致使运河萧条漕工流离,可知运河阻一日,北地粮价便涨三分?尔等为一己私利而置国本于险地,其心可诛!”
沈秉文反驳道:“赵大人休要危言耸听。盐协从未阻挠漕粮北运,所争者不过商货公平待遇。漕帮欺压过甚,漕衙搜检过苛,我等不堪其扰方寻他路,何错之有?”
“寻他路?”
赵琮冷笑一声,起身向范东阳拱手道:“钦差大人,《漕运则例》明载,凡官定运河航道,商船皆需经漕衙调度引水,此乃维系秩序保障通畅之法。盐协擅自弃用官道漕船,致使淮扬段漕船空置过半,纤夫苦力嗷嗷待哺,码头胥吏生计无着。此等行径名为自保,实为败坏纲纪之始!若各商帮效仿此举,则千里漕脉断矣!”
黄德忠急道:“赵大人!漕船空置皆因漕帮索求无度,若依旧制百抽其三,我等何必舍水就陆自寻苦吃?分明是漕帮先坏了规矩,逼得商贾无路可走,漕衙不仅不约束漕帮,反倒对我等商户百般苛求,这是何道理?”
王奎忍不住插言道:“黄员外,抽分略增实为贴补公用,漕帮数万弟兄也要养家糊口!”
黄德忠毫不迟疑地说道:“那些利钱究竟是贴补公用还是肥了私囊?王舵主敢指天誓日,说贵帮每一文抽分都用在运河公事上吗?”
王奎勃然道:“黄员外休要转移话头,眼下说的是盐协公然抗拒漕运稽查,坏我祖宗法度!”
乔望山见状便略显悲愤地说道:“祖宗法度是要商民活,不是要商民死!赵大人熟读律令,请问《大燕律》哪一条准了这层层加码的引水钱、泊岸钱、纤绳钱?若按律法,此等苛捐杂税皆是非法!”
赵琮面不改色,朗声道:“乔会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燕会典》有载:凡漕河事务,因时损益,听漕督衙门因地制宜,奏请施行。漕督衙门依运河实情奏定抽分细则,报部核准,便是法度!尔等商贾只知锱铢必较,岂知维持千里漕运通畅,需耗费多少国帑民力?些许合理增费便视为盘剥,抗租罢运动摇国本,此乃因小利而忘大义!”
宋义对于赵琮的表现十分满意。
事前他已收到蒋济舟的密信,对这次盐漕两方商谈的细节给出明确的指示,那就是今日必须寸步不让,唯有先将两淮盐协的气焰彻底压制下去,漕衙才能在后续的谈判中占据主动。
宋义身份不同,倘若他亲自下场和盐商们撕扯,多半会在范东阳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他让赵胜忠和王奎先试探盐商们的底线,然后才让赵琮出面,而后者交出的答卷堪称完美,从始至终都没有被盐商们抓住破绽。
赵琮将盐商们的抗争定性为破坏漕运安稳,虽说乔望山等人肯定不会承认,但是这几个月两淮盐商的种种举措,确实让淮扬段运河出现漕船空置的情况。
漕工和船夫们不可能坐吃山空,时间一长必然会另谋生路,这样自然会导致运力下降。
堂内一片肃静。
赵琮乘胜追击,转向范东阳深深一揖,凛然道:“钦差大人,下官非为漕帮张目,实为运河国脉忧心如焚。两淮盐协抗租在先,置万千倚漕为生者于不顾;串联罢运在后,坏朝廷纲纪法度于无形。其行已非寻常商贾之争,实有动摇漕运根基之险。当此时,唯有重申祖制,严令盐协解散,恢复漕运旧章,严惩首倡抗租之人,方能以儆效尤震慑四方,否则我大燕朝赖以维系的漕运命脉必将毁于一旦!望钦差大人明察!”
“赵通判所言确实发人深省。”
范东阳不轻不重地夸了一句,而后对右首的薛淮说道:“两淮盐协乃薛同知推动创立,如今漕衙的指控并非凭空污蔑,不知薛同知有何看法?”
赵琮此刻看向薛淮的眼神略显快意。
当初在仪真县青山镇,他因为胡家父子一案在薛淮跟前碰了一个硬钉子,若非他见势不妙及时转向,多半会沦为薛淮仕途上的垫脚石,一如当日同样吃瘪的盐运副使陈伦。
对于赵琮来说,那件事不至于让他对薛淮恨之入骨,官场上总会免不了这种冲突,若是每件事都要锱铢必较,那么会给他自己树敌无数。
但是……
赵琮仍然有些嫉妒薛淮,这是他深藏心底、不足为外人道的情绪,毕竟两人初见时都是从五品,谁料不到一年,薛淮就被加封从四品散职,并且获赐斗牛服。
两人的年纪本就相差不少,赵琮一想到将来薛淮返回中枢身居高位,自己还得在运河上苦熬,心里的苦闷就难以言表。
所以蒋方正此前一提,赵琮当即答应下来,而且他不觉得自己有必要畏惧薛淮,反正他不像许观澜那般贪婪,这些年在漕运上收受的好处也不算多,经得起都察院的监察。
薛淮平静地说道:“钦差大人,下官虽然觉得赵通判将责任都归咎于盐商,此议不甚妥当,但是赵通判光明磊落一心为公,确实值得下官奉为表率。”
宋义闻言微微皱眉,赵琮心里则咯噔一声。
他们原以为薛淮会替盐商们张目,也都做好了和这位官场新贵当面交锋的心理准备,谁知对方竟然如此谦恭。
薛淮抬眼看向赵琮,意味深长地说道:“在薛某看来,这场盐漕之争并无谁对谁错之分,而今赵通判展现出漕衙同僚的操守和品格,或许两淮盐协应该做出一定的让步,如此才不辜负赵通判这番发自肺腑的慷慨陈词。”
宋义心中忽然涌起不详的预感。
便在这时,一名钦差随员小心翼翼地入内禀道:“启禀钦差大人,靖安司掌令叶大人有要事求见。”
范东阳双眼微眯道:“请他进来。”
片刻过后,靖安司江苏掌令叶庆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正堂。
他先向范东阳行礼,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道:“钦差大人,卑职冒昧求见,是为漕运总督衙门扬州监兑厅通判赵琮赵大人而来。”
“哦?”
范东阳不疾不徐地问道:“叶掌令,你找赵通判有何要事?”
叶庆转头看了一眼略显慌张的赵琮,冷声道:“赵通判,你是否要主动坦白?”
赵琮猛地咽下一口唾沫,方才的气势消失得无影无踪,颤声道:“叶掌令此言何意?”
叶庆不再卖关子,直截了当地说道:“数月前,靖安司查获一群假借济民堂之善名作乱的妖教乱党。经过连续数月的审问和追查,本官已经查实,尔身为朝廷命官,竟然暗中勾结妖教中人,收受大笔贿赂,利用手中权力在运河上为乱党创造各种便利,人证物证确凿,你休想抵赖!”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堂上炸响。
范东阳锐利的眼神如刀子一般刺向赵琮,而宋义则是满面不敢置信之色,就连漕帮的赵胜忠和王奎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赵琮。
“不……不是……”
赵琮那张脸瞬间惨白,身体不由自主地发抖。
叶庆寒声道:“是或不是,你心里清楚。另外,本官已经派人前往监兑厅和城内几家票号,查获你名下数十万两不义之财。”
“扑通!”
赵琮竟然双腿一软跪倒在地,宋义愤怒地吼道:“赵琮!你好大的胆子!”
他不止愤怒,心里还泛起一片刺骨的寒意。
叶庆来得太巧,哪怕他只提前半天,赵琮就不会出现在这场会谈上,更不会将盐协一群人驳斥得哑口无言,连薛淮都不得不暂时服软。
而今叶庆在范东阳当面戳拆赵琮的罪状,这是当众给了漕运总督衙门一记响亮的耳光——看似大义凛然的漕衙官员,实则是道貌岸然五毒俱全之辈!
如此一来,漕衙接下来还有何颜面在这场谈判中口口声声江山社稷?
一念及此,宋义双眼喷火,恨不能当场活撕了赵琮。
“下官没有勾结……没有……”
赵琮涕泪横流,狼狈至极。
他几近崩溃地朝前看去,忽然对上薛淮的双眼。
那目光依旧平静,唯有几分淡淡的冷意,仿佛是在无声地告诉他,这是他早已注定的下场。
赵琮两眼一黑,仰面朝后倒去。
……
……
(前天三更,今天三更,31号的请假已经补上~)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260/128434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