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107【公无渡河】
推荐阅读:剑出星宿毒为锋 第四天灾:无尽者的游戏 九州仙府首通指南 从驯养大象开始长生不死 重生后我怎么多了个青梅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魏晋不服周 奥特曼:从拯救迪迦开始无敌 御兽:我的灵兽血脉过载了 沸腾时代
太和七年?
景砚卿内心深处一段被她刻意封存的记忆悄然涌现。
她今年是二九年华,名列扬州四大花魁之一,虽然论才情比不上绛雪和另外二人,但是凭借几近无可挑剔的容貌身段,以及天然骨子里浸润的内媚,反倒比那三位更受达官贵人的青睐。
这几年她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吃穿用度无一凡品,外人想要见她一面得拿出成百上千的银两。
今夜若非府衙两位高官皆在,而且那位新官上任的薛同知据说是京中有名的年轻俊彦,兼之流霞舟的主人特意找到她叮嘱一番,她才愿意放下身段前来。
她见多识广,看得出薛淮貌似温和实则疏远的态度并非作态,心里反倒升起几分好胜之意,若是今夜能够拿下这位薛同知,想来她在瘦西湖上画舫之中的地位更加不可动摇。
有名气便有源源不断的丰厚进项,到时候多的是人给她送银子,景砚卿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她下定决心要使出浑身解数,绝对不能灰溜溜地回去。
谁知薛淮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她出现愣神的状况。
“砚卿姑娘?”
耳畔响起薛淮淡然的嗓音,景砚卿连忙从思绪中抽离,黯然道:“回厅尊,那年奴家便在仪真县内,只是年岁久远,奴家已然不记得幼时的往事。”
薛淮不置可否,继续问道:“那你是否还记得家中亲人?”
景砚卿微微垂首,略显挣扎,片刻后摇头道:“不记得了。”
像她们这样的风尘女子,若非躲不过去,自然不愿意提起家人。
薛淮看着堂内一派宾主尽欢的和谐景象,徐徐道:“那年我就住在扬州城内。”
景砚卿略显讶异。
她只知道身边这位年轻高官来自京城,在京中名气很大,据说还有通天的背景,其余细节并不了解。
此刻听到薛淮的陈述,她不禁好奇地问道:“大人也是扬州人氏?”
“不是。”
薛淮轻声说道:“太和五年,先父调任扬州知府,我便一道来到扬州。我对太和七年的印象很深刻,因为那一年长江洪水泛滥,仪真县、江都县等地受灾严重,先父身为此地父母官,日夜奔波在外,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他。家母曾经说过,当年七月底的一天,仪真县境内的堤坝决口,先父亲自带人去主持大局,险些葬身于滚滚洪水之中。”
“令尊……令尊是薛公?”
景砚卿抬手捂嘴,强忍着不去看旁人。
这世上同名同姓者不知凡几,更何况只是同一个薛字,她一开始确实没有想到薛淮和扬州还有这层渊源。
“正是。”
薛淮转头看着她,目光平和沉静:“因你提到来自仪真,我见你年纪约莫十七八,应该经历过那场大洪水。”
“是。”
景砚卿面上浮现艰难之色,缓缓道:“不瞒大人,奴家当年确曾亲历那场洪水。其时奴家和家人生活在仪真县郊,距离沿江堤坝较近。大堤决口之后,家中房屋和田地悉数被淹,奴家的二哥和小妹皆不幸因洪水而死。”
薛淮见她此刻不再刻意扮出娇怯姿态,便放缓语气说道:“你是因为那场变故而沦落风尘?”
“是也不是。”
景砚卿轻吸一口气,喟然道:“洪水袭来之后,官府在令尊的指挥下组织赈济,家中亦分到几亩新田,但是和之前相比自然要艰难许多。奴家的爹爹便找到牙人,以二十两的价钱将奴家卖了。”
她的语调依旧平淡,但是和先前相比,那股苦涩显得发自肺腑。
薛淮摩挲着面前的酒盏,问道:“你家如今近况如何?”
“奴家不知。”
景砚卿摇头,勉强笑道:“兴许还好吧,两年前爹爹带着大哥、三哥寻来府城,一开口便问奴家要五百两银子,说是要帮两位兄长娶亲,若是奴家不给,他们便要闹起来。画舫的管事最后给了他们一百两,将他们打发回去。”
薛淮稍稍沉默,随即问道:“所以他们隔着将近十年再次见到你,只想继续从你身上谋取好处,没有问你这些年过得好不好,没有问一句你想不想离开?”
这句话平静而又残忍,瞬间撕裂景砚卿心底最深的伤疤。
她木木地看着前方,微红的眼眶溢出泪珠。
恰此时,绛雪停下动作,堂内安静下来。
众人表面上在纵情声色,实则都有几分余光放在薛淮身上。
先前景砚卿施展手段,薛淮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众人不由得心中哂笑,就连刘让都暂时压下景砚卿侍奉薛淮引起的不满,只待这位扬州城内最出名的花魁化作绕指柔,将那位来自京城的土包子迷得神魂颠倒。
只要薛淮拜倒在石榴裙下,他们自然就能安心。
今夜这场盛宴的用意便在于此,包括刘让在内,众人并无陷害薛淮之意,毕竟对方的来头太大,若是触怒京中的大人物未免麻烦,他们只求能用靡靡之音困住薛淮。
无论他爱美人还是喜好黄白之物,富庶繁华的扬州城都能满足,只要他像谭明光一样悠闲度日便可。
至于府衙政务,这群有着本地大族扶持的属官完全能料理妥当。
然而现状让众人不解,薛淮依旧稳如泰山地坐着,反倒是身负重任的景砚卿哭成泪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谭明光仿佛这会才从绛雪美妙的琵琶声中清醒过来,他朝薛淮那边望去,纳闷地问道:“景澈贤弟,这砚卿姑娘怎会如此伤心?”
薛淮示意旁边的侍女给景砚卿递上温热的汗巾,然后逐一看向堂内的府衙属官们,视线最后停留在谭明光面上,微微皱眉道:“府尊莫忧,下官与景姑娘聊到过往,触动她的伤心之处,并无大碍。”
“哦?”
谭明光登时来了兴致,继续问道:“能否细说?”
“府尊容禀,这位景姑娘来自仪真,幼时曾亲历太和七年那场席卷本州数县的洪水。”
薛淮面上浮现几分凝重,叹道:“其实薛某那年也在扬州,先父身为扬州知府,为抗洪大计奔波不休。薛某如今回想,总觉得愧对先父的谆谆教诲。”
堂内气氛再变,众人此刻亦不好继续和身边的美人缠绵,纷纷正襟危坐。
刘让心中涌起一股腻味,但是面上仍旧恭敬地说道:“厅尊何出此言?您以弱冠之龄名动京华,如今治政扬州更能一展胸中抱负,薛文肃公在天之灵定然会为厅尊感到骄傲。”
余者纷纷附和。
“刘大人言过了。”
薛淮不苟言笑,目光渐露锋芒:“先父当年为扬州百姓呕心沥血,回京之后仍旧不改青云之志,在临终之前留下的最后遗言,仍是叮嘱薛某务必以苍生黎庶为念。去年夏天,扬州沿江堤坝崩塌,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后续重建家园至少需要三年五载。怕是此时此刻,还有很多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如这位景姑娘当年的遭遇。”
他看向桌上的珍馐佳肴,伸手端起酒盏,盯着杯中清澈的酒液,神情凝重地说道:“薛某一想到这杯酒价值不凡,足以抵得上普通百姓半月口粮,便觉得难以下咽。”
堂内陷入一片死寂。
刘让等人无不心中诧异,他们不明白这个年轻贵人到底是什么性情,缘何说翻脸就翻脸?
这般毫无征兆,简直不可名状。
薛淮将他们的反应尽收眼底。
从一开始他就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先前并非是要和众人虚与委蛇,只不过是想看看他们的用意和手段。
这些人一直在观察他,他又何尝不是如此?
此行扬州困难重重,但是这些人以为几番吹捧、美酒佳人就能困住他薛淮,这未免太小瞧他两世为人的阅历。
薛淮握着酒盏,在一片沉默中再度开口说道:“诸位盛情款待,薛某自然领情,亦无借题发挥之意,不过——”
他顿了一顿,定定地看着坐在对面的刘让,正色道:“薛某提前说明,今夜之宴不可再有。这些珍馐佳肴皆是民脂民膏,我等身为朝廷命官,理当体恤爱惜百姓,岂能只为满足一己私欲?”
“砰”的一声,酒盏被薛淮按在桌上。
众人怔怔地看着薛淮,片刻之后刘让才作为代表说道:“谨遵厅尊之命。”
不论他们心里作何想法,至少在谭明光当面,终究不敢质疑薛淮的态度。
谭明光见状便说道:“薛同知言之有理,我等下不为例,下不为例哈。”
虽说他打了一个圆场,但是这场饮宴显然已经继续不下去。
两位花魁与其他美人只得退下,众人面面相觑,只能各回各家。
这一场接风宴,终究因为薛淮最后的表态显得虎头蛇尾不欢而散。
薛淮和谭明光相伴返回,在府衙之前分别。
谭明光缓步走回内宅,身边幕僚见左右无人,便凑近说道:“府尊,这薛同知闹得是哪一出?”
“单刀直入……”
在外人面前一贯老好人姿态的谭明光负手前行,感慨道:“果然名不虚传。”
幕僚不解地说道:“他这样做难道就不怕激起下面人的抱团抵挡?小人原以为他会暂时隐忍,等到时机一来再掀桌子。”
“他和本府不同,本府只想顺顺当当走完这最后一程,而他想的是如其父一般,让扬州百姓安居乐业。今夜他最后突然展露锋芒,并非是下策,在本府看来反倒是当机立断足够果决。”
谭明光一声轻叹,露出几分艳羡之意:“他不这样做,那些认真做事的官吏如何能明白他薛景澈的为人?扬州这潭浑水太深,他若一来就想着虚与委蛇谋定后动,恐怕会深陷泥潭难以动弹,一如本府如今的处境。”
“且看着吧,很快就会有人向他靠近了。”
“年轻真好啊……就该如此。”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260/128452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