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相国在上 > 第81章 080【黄雀】

第81章 080【黄雀】


有些事情看似云雾缭绕,实则戳穿那层面纱之后,一切都有迹可循。

    用薛淮前世的惯用俗语来说,那就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柳彧之所以在高廷弼合情合理的质疑之下,依旧坚决力保那份答卷,原因其实很简单——要么他真心赞赏这名考生的文采,要么他有必须这样做的理由。

    薛淮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其实他有着相同的处境,只不过当初他对姜璃讲得清清楚楚,他不会因为这是太子的请托就徇私,最多只能以公正的态度对待那几名考生。

    但是柳彧显然做不到。

    或许就如高廷弼所言,柳彧完全依赖岳仲明的提携和庇护,他根本没有反抗对方的底气。

    薛淮依旧留了一个心眼,高廷弼显然是要引导他,把柳彧反常的举动直接和岳仲明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没有实证的前提下,薛淮不会轻易做出定论。

    “这个柳幼文把我们当傻子,真当我们看不出来他的小心思?要我说,那份答卷必有古怪,多半就是关节通贿!”

    高廷弼仍旧气愤难消,语调冷如寒冰。

    所谓关节通贿,便是太子让姜璃转告薛淮的这种舞弊手段的通称。

    薛淮端起茶盏饮了一口,平静地看向高廷弼。

    他记得那日在瞻雪阁,秦章在发作之前曾经对高廷弼说过一句话:“姓高的,你闭嘴,小爷看在那位孙阁老的面上不和你计较。”

    如此一来,薛淮眼前的景象变得愈发清晰。

    几天前分房定责,薛淮因为专精再加上如今名声斐然,毫无疑问地进入《春秋》房,然后岳仲明开口选定柳彧,紧接着主考官孙炎定下高廷弼,这两人显然早有准备。

    《春秋》历来是科举五经中的热门,两位主官不可能忽视这一房,所以各自推选一名心腹成为此房考官,为的就是在初选过程里左右局势。

    眼下柳彧因为强行保举那份缺陷明显的答卷而露出破绽,高廷弼瞬间洞悉对方的意图,于是坚决地挑起争执,他下一步显然是想争取薛淮的支持。

    只有薛淮站在他那一边,后续六房合议的时候,他才有更加充足的底气说服所有人,并且引出柳彧身上的疑点。

    想明白这些弯弯绕,薛淮好意劝慰道:“高兄慎言,柳兄多半是见文心喜,怎会扯上关节通贿?这话若是让第三人听见,定然会引起轩然大波。”

    高廷弼微微一怔,随即轻声叹道:“景澈贤弟,你可知我为何会被分到此房?”

    薛淮道:“难道不是因为高兄所治的本经就是《春秋》?”

    “实不相瞒,愚兄最擅长的是《礼记》而非《春秋》。”

    高廷弼目光炯炯地看着薛淮,直言道:“今夜仅有你我二人,愚兄索性实话实说,其实我与孙阁老有着一层远亲关系,这几年我在京中也多亏阁老关照。分房定责之前,阁老私下找到我,叮嘱我一定要看紧柳彧,所以当岳侍郎选定柳彧入此房,阁老便也让我过来。”

    “这是为何?”

    薛淮心念电转,面上疑惑道:“莫非阁老怀疑岳侍郎的操守?”

    “贤弟莫要被岳侍郎的表象迷惑。”

    高廷弼扯了扯嘴角,冷声道:“他在人前装出一派忠耿姿态,动辄将陛下的旨意挂在嘴上,要么就是抬出宁首辅,让人以为他多么清正廉洁,其实此人野心勃勃,怕是连宁首辅如今都很难驾驭他!阁老对我说,岳侍郎此番势必要大展拳脚,虽说他没有泄题的机会,但他一定会想方设法以权谋私!方才柳彧的表现就是明证!”

    薛淮沉默不语。

    他认可高廷弼对柳彧的判断,可是眼前这位状元公就真的大公无私?

    天下乌鸦一般黑,岳仲明心怀鬼胎,孙炎难道就是冰清玉洁?

    片刻过后,薛淮沉声道:“高兄,恕我直言,关于岳侍郎的心思,这些只是阁老的推断,不能作为实证,而柳编修涉嫌关节通贿更是你的猜测,冒然指控委实无法服众。”

    “这是自然,现在我和他各执一词,就算闹到阁老面前也难有定论。”

    高廷弼满怀期待地看着薛淮,正色道:“所以我希望景澈贤弟能够挺身而出维护科举大典的公平正义。柳彧的破绽绝对不止这一处,只要你我重新搜检那些被他举荐的卷子,一定能发现蛛丝马迹!届时六房合议,贤弟你将所有疑点一一道明,柳彧便再无翻身的机会,岳侍郎也无法逃脱!”

    不等薛淮回应,他又说道:“愚兄人微言轻,但是贤弟你不同。去年岁尾你协助大司空查清工部窝案,朝野上下谁人不佩服?更不必说过去几年里,你一次次上书陛下为民请命,这些忠义之举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如今岳侍郎身为宁党骨干,再次将手伸进春闱大典,我相信贤弟绝对不会袖手不理,只要你肯领头,愚兄愿为马前卒!”

    此刻薛淮已经确认,从他踏入贡院那一刻起,孙炎以及站在他身后的次辅欧阳晦便打定主意,要让他继续做那把锋利的刀,用他来对付宁党。

    别看高廷弼这会一顶又一顶高帽送过来,倘若薛淮坚持不肯出手,他一样会当众指控柳彧,同时将薛淮退缩畏事的形象广为宣扬。

    最关键的一点是,此事乃《春秋》房内部的分歧和矛盾,薛淮无法置身事外做一个看客。

    一念及此,薛淮冷静地说道:“兹事体大,不宜轻举妄动。”

    高廷弼心中一喜,连连点头道:“这是自然。”

    薛淮又道:“高兄,依我之见,当下不必执着于那份答卷,毕竟孤证难立,拿到同僚们面前没有太大的说服力。我们可以继续和柳编修维持和睦相处,等第二场阅卷结束、六房合议之时,如果我们能掌握更多的线索,届时或可当众发难。”

    高廷弼见他没有拒绝,只当他已入局,便微笑颔首道:“好,就按贤弟说的办。”

    此刻已是子夜,两人不再多言,各自回房歇息。

    翌日。

    第一场阅卷逐渐接近尾声,高廷弼和柳彧没有再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是两人也基本没有交流,有事便与薛淮商谈。

    至于那份存在巨大争议的答卷,高廷弼依旧维持他要黜落的态度,而柳彧旗帜鲜明地在答卷上画了一个圆圈,薛淮见状只好在上面打一个三角符号,不偏向任何一方。

    按照惯例,《春秋》房要黜落将近六成的答卷,余者举荐给两位主官定夺。

    除了那份拥有三位考官三种评判的古怪答卷,此外还有十二份答卷存在争议,其中有一份引起薛淮的注意。

    那是他先前发现的第三份存在标记暗号的答卷,因为文墨普通水准平平,他毫不犹豫地画上叉号,谁知此卷被柳彧挑拣出来,竟然也给了一个代表举荐的圆圈。

    薛淮没有像高廷弼那样和对方争论,只是默默记下这个细节。

    傍晚时分,薛淮回到自己逼仄的住处。

    明天可以歇息一日,等到晚上就要开始评阅第二场的卷子,三天后则是六房合议,此乃整场春闱最关键的程序,将会决定大部分考生的命运。

    他双手枕在颈下,回想着高廷弼和柳彧二人的种种表现,心中浮现复杂的情绪。

    眼下他仍旧掌握一定的主动权,但是如果真的发现柳彧舞弊的证据,高廷弼绝对会拼命拉他下水,甚至以他为盾向柳彧和岳仲明发难。

    “薛侍读在否?”

    门外忽地传来陌生的人声。

    薛淮收敛心神,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名年过三旬的书吏,薛淮认出此人乃是岳仲明的亲随。

    “薛侍读,岳侍郎请你过去一叙,事关《春秋》房阅卷的疏漏。”

    书吏恭敬有礼,面带微笑。

    薛淮点头应下。

    片刻之后,他来到岳仲明所住的套间,相较他那个逼仄的小房间,岳仲明的住处自然宽敞许多。

    “薛侍读来了,请坐。”

    岳仲明拥有天然威严的相貌,哪怕此刻他特意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仍旧透出几分居高临下的意味。

    “见过少宗伯。”

    薛淮拱手一礼,落座后问道:“方才书吏曾言,少宗伯召下官前来是因为阅卷疏漏,不知究竟是何疏漏?”

    “昨夜《春秋》房关于丙字八十三号答卷的争执,本官已经问过柳彧详情。”

    岳仲明那双如鹰隼一般锐利的眼睛凝望着薛淮的面庞,继而不怒自威地说道:“这种争执很常见,柳彧和高廷弼只是看法不同,谈不上谁对谁错。柳彧又向本官禀报一事,不知薛侍读是否对乙字五十四号答卷有印象?”

    薛淮不慌不忙地说道:“有印象。”

    乙字五十四号正是被他黜落、又被柳彧搜检拿起的答卷,亦是最初标有暗号标记的五份答卷之一。

    岳仲明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随即上身微微前倾,一股压迫感朝薛淮涌来,下一刻便听他低声说道:“薛侍读,你既然受人之托,怎能如此任性呢?”

    “你将这份答卷黜落,就不怕春闱结束之后,那人找你的麻烦?”

    听到这句话,薛淮不禁微微眯起双眼。

    岳仲明好整以暇地看着他,脸上浮现志在必得的微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8260/128454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