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科举:你举族托举,我有百万图书 > 第四章 各不相让

第四章 各不相让


“读书?”

这两个字像火星子落进了干柴堆,满桌人瞬间炸了锅。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谁不知道读书人金贵?

读书人在如今的大乾朝,那可是享有崇高地位的,特别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无论走到哪都是香饽饽。

只要成为举人,便有了做官的资格,一步便可跨越阶级,堪称一步登天。

为了鲤鱼跃龙门,所有读书人都会拼命地向上攀爬。

可想要读书考科举,哪有那么容易,没有经济支撑几乎不可能。

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例子少之又少。

虽说大乾朝的生活水平相对来说已经比较高了,一家普通农户一年收入十几两银子,但是吃穿用度全部去掉之后,结余下来的也剩不了多少。

而光是入学堂的束脩就需要好几两银子,再加上学费,书本杂费,笔墨纸砚,零零散散加起来,十两银子都挡不住。

硬生生能够吃垮一个普通农家。

更别提,还有后期的科举赶考费用,以及购买书本,宴请宾客,一笔开销比一笔开销大,动辄就是数十两银子。

但沈老爷子既然说了这话,定是有了打算。

所有人的心中都不禁起了心思,只要能把自己的孩子供出来,无论是什么苦都是值得的。

“爹,咱们家真的准备再供一人读书?”李氏迫不及待地问道。

别看沈明业作为二管事,外表光鲜亮丽,可处在豪门大户当中,人情往来之人不可少,一年下来结余下来的钱也没有多少。

真想供一个人读书,得扒一层皮。

冯氏见她如此热切,心中顿时着急,攥着帕子的手青筋直跳,眼角吊得老高:

“老二家的,咱们沈家的底细谁不清楚,如今日子最好过的就是明业了,以你们家的条件,供一个孩子读书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你们淳哥儿现在才多大,才八岁而已,想要读书,以后有的是机会。”

“不如机会就留给卓哥儿吧,我代他谢谢你了,以后他若是出息了,少不得孝敬你这位婶婶!”

沈明石和沈明业两人也是互相对视的一眼,眼中充满了火花。

哪怕是亲兄弟,在利益分割面前,那也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李氏当即冷笑一声,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大嫂说得这叫什么话,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我们家明业为了这个家,每月不知道有多少应酬,掏出去的银子能堆成一座小山,若是论及贡献,怎么着这个读书名额也应该是淳哥儿的!”

“再说了,读书也不是人人都能够读得下去,淳哥儿三岁就识得百字,过目不忘,送去学堂定能金榜题名,倒是卓哥儿,见了先生就腿软,怕不是去学堂混日子的?”

“若是能够退一步的话,我也会感谢大嫂你的大恩大德的,淳哥儿以后出人头地了,也绝对不会忘记拉卓哥儿一把,到时候再读书也不迟!”

李氏一步不退,只要能读书,争个你死我活也是值得的。

两人唾沫横飞,眼神像淬了毒的刀子,直往对方身上扎。

沈林冷眼瞧着这场闹剧,心里泛起一阵恶寒,为了这所谓的读书名额,双方早已变成了恨不得生吞活剥对方的仇敌。

再看看那两个候选,沈卓一直在逃避他的目光,显得畏畏缩缩,沈淳鼻子下面挂着一长长的鼻涕,吸溜个不停。

这两人哪里像个读书样?

还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

拥有着一整个图书馆的他,想要在科举考场上杀出一条血路,轻而易举便能够带动整个沈家腾飞。

他绝不能够窝山沟沟中,生在富贵人家躺平也就算了,可是生在农家,若是不争的话,那便只有种地一条路可走。

他才十岁,显然不好站出来争,与周氏对视一眼之后,后者顿时明白了他的心思。

她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大义凛然道:

“两位嫂嫂,我家临哥儿也是自幼聪慧,自幼就跟着他的父亲学识字,诗文也背的不少,虽有些爱瞎胡闹,但记忆力却是极好的,只要给他一个机会,定能够光耀门楣。”

“还希望两位嫂嫂看在以前的情分上,给临哥儿一个机会,妹妹感激不尽!”

冯氏见到她站出来,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猛然跳起来,尖声划破堂内空气。

她以为只有李氏是她的对手,可周氏竟也敢与她们争?

她有什么资格?

又凭什么跟他们争?

该死!

冯氏死死盯着她,心中恨得不行,字字像冰锥子扎人:

“老三家的,这有你什么事,你跑出来凑热闹,你看看你家沈临那野小子,那是读书的料吗,整天不是上树掏鸟,就是下河摸鱼,哪里跟读书人沾了半个边!”

“若是让他去读书,那才是天大的笑话,他若是能够读出书来,我名字倒着写!”

李氏此刻也是把矛头对准了她,说话刻薄无比。

“怎么什么好事都想着自己,别人还活不活了,沈明河读书考出来的秀才,花了家里多少银子,最后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个家就是被他压垮的!”

“如今想让沈临这个野小子重蹈覆辙,我呸!”

沈明业也是话里藏刀:“临哥儿如今也满了十岁吧,反正也不是读书的料,不如早日出去找份活干,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能够帮扶一下家里。”

“刘家老爷府上如今缺一个仆役,临哥儿年岁正好合适,有我作保,此事自然不在话下,这种机会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若是被哪位公子看中,赏赐一些钱财,还可以补贴淳哥儿读书,也显得兄弟情深,以后淳哥儿中举了,提携他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沈临听到这句话,脸色顿时一变,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自己这位二伯面上看着和气,心中可真是狠毒。

一旦成了仆役,就彻底丧失了考取科举的资格,这是断了自己读书的根。

还要自己供他那蠢儿子读书,那是读书的料吗?

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够考取功名,更别说考举人了,那是活脱脱把自己当血包一样榨。

周氏闻言哪里肯干,气得声音都在发颤:

“他二伯,你这是什么心思?为了你们读书,难不成要把临哥儿卖了去?”

“再说,你们所说的之事全是子虚乌有,明河自从考上秀才,再也未曾要过家里一分钱,所获得的银两补贴皆交给了家中,几年积攒下来也有好几十两银子,怎么放在你们的口中就称如此不堪。”

听到堂中吵成一堆,沈老爷子额头青筋暴起,心中烦闷到了极致。

本是让他们互相谦让,举全族之力供养。

如今看来是不可能了。

他喘着粗气狠狠敲了两下桌子,怒斥道:

“够了!为了个名额,吵得像市井泼妇,沈家落到今日这步田地,就是被你们这群眼皮子浅的东西害的。”

“既然你们都不愿相让,那我便出几道考题,谁能答得最好,便让谁去读书,另外两房,每月出一些银两,一个子都不能少,全力供咱们沈家的读书种子读书!”


  (https://www.2kshu.com/shu/98288/4939026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