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科举:你举族托举,我有百万图书 > 第一章 死里逃生

第一章 死里逃生


大乾九年,云崖村。

铅云低垂,黑沉沉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指尖仿佛能捻出湿冷的水汽。

上元县的阴雨下得邪性,起初不过是绵绵小雨,缠绵三日,竟演变为瓢泼大雨。

河水疯涨着漫过堤岸,成片良田转眼成了泽国,绿苗在浊浪里打着旋儿,看得人心头发颤。

待洪水稍退,村中百姓方敢披蓑戴笠,荷锄执帚,清理屋舍内淤积的泥泞。

唯有村尾的那片房屋因为地势较高,屋前又有道倾斜的沟渠分流了一些雨水,这才避免了被洪水浸泡的命运。

可其中一间屋内,气氛却凝滞得像块冰。

屋内床上躺着一个约莫十岁的少年,眉头拧成个疙瘩,脸色烧得通红,额上搭着的粗布巾早已被冷汗浸得透湿,屋内还隐隐传来抽泣声。

沈临昏昏沉沉间被哭声惊醒,却觉四肢如灌铅般沉重,动弹不得,唯有神志清醒,如同鬼压床魇。

“刘大夫,临哥儿怎么还烧得如此通红,你再给他开几副药吧,若再这么烧下去,脑子会烧坏的。”

“唉,老夫的医术有限,该下的药也下了,这伤寒之症本就难医,如今药石已尽,之后只能看他的造化了。”

“要是能熬过去,退了邪火,那这一关自然是度过去了,可若是……”

刘大夫叹息了一声,余下之言比利刃更寒人心。

脚步声伴着叹息走远。

沈临脑海中又陷入了无尽的黑暗,脑颅之中嗡嗡作响,整个人眩晕无比,头疼欲裂。

自己这是来到了哪里?

他前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图书馆管理员,过着朝九晚五的躺平生活。

没想到整理古籍时不慎摔了下来,醒来便到了此处。

两股意识在他的脑海当中不断地融合,如同潮水般交织……

而身体的主人与他同名同姓,也叫做沈临。

前不久,上元县发了大水,整个县城都淹了一半,云崖村自然也受了灾。

而他意外掉落水中,虽然被救了起来,但过后却染风寒,高烧不退。

若非他的母亲一直持续不间断地用冷水为他降温,他早就命丧黄泉了。

而他来到的这一处叫做大乾朝。

九州自元朝之后,历史便已改变,朱元璋并未夺得天下。

而是由汉朝皇室后裔太祖刘瓒统一天下,再造大汉,重建基业。

国号虽为大乾,但依旧尊汉为正统,无论是风俗人情还是社会制度,与前世他所知古制几乎无异。

这一处依旧尊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若想要出人头地,唯有科举是正途,而科学的基础依旧是四书五经。

作为一个正儿八经本科毕业的大学生,那些背过的文章和诗词,不说全忘了,也忘得差不多了,如今能记起来的,不过一些只言片语。

就在他有些遗憾的时候。

他的意识一沉,再次被拉入一处黑暗当中。

刹那之间,他仿佛自己穿过了一层看不见的光膜,进入到了一个虚无的空间当中,耳边更是传来沙沙的翻书声。

眼前的一切令他僵在原地。

此处无天地四壁,却有万千书籍悬浮眼前,新旧不一,大小各异,皆裹一层淡淡光晕,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这是?

沈临瞳孔骤缩,心中深感震撼。

他莫不是把整个图书馆给搬过来了吧?

“金……呸,儒林外史!”

他心念一动,空中的书籍如同受到了牵引一般刷地一下,就落到了他的手上。

他打开一看,文字无比熟悉,书页批注、边角折痕,皆与他常翻之本一般无二。

“卧槽!”沈临倒吸一口凉气,指尖微颤。

这哪里是书?

分明是通天之梯呀!

他按耐狂跳的心脏,随即念道: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痴婆子传》、《绣榻野史》、《杏花天》、《浪史》”

“《毛选》、《民兵训练手册》、《明朝名医全书》、《青霉素制作手册》”

一本本熟稔的书籍应声而落,又轻飘回空中。

沈临呼吸愈促,脑中似有惊雷炸响

哪怕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拥有整座图书馆的他已经拥有了足以整个惊艳整个时代的学识。

在大乾朝,这些东西就如同一座宝山,哪怕只是随便挖掘一块下来,都能够引发一场地震。

这是一条史无前例的青云之路。

活下去!

必须活下去!

若是空入宝山而归,他死都不会放过自己。

一股疲倦袭来,他再次沉沉昏睡过去。

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之后。

他的高烧终于开始退了。

虽然依旧有些晕头转向,头重脚轻,但那种濒临死亡的感觉没有了。

他……终于活过来了!

沈临缓缓睁开眼睛,视线虽然还蒙着一层薄雾,但已然可以视物。

“临儿,你醒了?”

一声温柔之语响起,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

沈临终于见到了这一世自己的母亲周氏,约莫三十多岁,穿着一身干净的补丁衣服,衣袖口还沾着灶灰,望向他的眼眸,盛满关切。

“娘!”

沈临喉咙有些发紧,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

这些天虽然都是浑浑噩噩度过,但是他却能够真正切切感受到这一世的母亲对自己的关怀。

周氏立马走向前来,摸了摸他的额头,在察觉到邪火褪去后,眼泪顿时垂落。

双手合十,口中更是喃喃自语:

“谢天谢地,终于让我儿度过了这一关,望各路神佛见我儿重病初愈,希望以后再无灾祸!”

“娘,我没事了,你看,我都有力气坐起来了,明日我都可以下地了,过不了几日又可以去读书了!”沈临宽慰道。

“赶紧躺下,你这还没好全呢,这些天你也多亏了你舅舅,他托人要了一些偏方草药,娘也不知道哪些有效,全部都给你服用了,死马当活马医,索性终于活过来了!”周氏眼角拭泪道。

“谢谢娘,谢谢舅舅!”沈临轻声道。

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能活过来已然是万幸。

在接下来的两日,周氏对他是百般细心照料,虽家无余物,但也是想尽办法给他找来鸡蛋、鱼肉补补身体。

短短两日,沈临日渐好转,气色好了大半。

虽然不至于活蹦乱跳,但精神已然好了不少,还能下床走动熟悉环境。

他所在沈家宅院当中住着十几口人,祖父母都尚在,其膝下三子一女,他父亲便是第三子沈明河。

五年前,已成为秀才的沈明河说是外出游学,却一去不归,再无消息,不知是死是活,只留下一家三口。

自那以后,他们这一房人在整个沈家中地位一落千丈。

就连他这一次风寒,他的祖父母也未曾来看过一次,凉薄可见一般。

他已然知道,自己是回不去了,只能在此地生根发芽。

幸好他脑中还有着那悬浮万千书籍的空间。

放在其他地方或许无用,可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却是一条青云之路!


  (https://www.2kshu.com/shu/98288/4939232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