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家祖左宗棠 > 第465章:东方直布罗陀覆灭记:空战

第465章:东方直布罗陀覆灭记:空战


  天边的机群来袭,“辽宁”号防空管制官在接到初步消息后,立即将作战预警旋钮拨至“通常”单位,随后各单位开始测算信息:

  “角速度测定——”

  “航向角测定——”

  “气温十八度,风向西南,风速二。”

  “解算。”

  随着数据汇总完毕,咔咔作响的机械计算机开始计算,很快,解算出来的射击诸元从防空指挥仪传输到了每一座大口径高射炮的引信测合机。

  副炮炮位上,炮手们将130mm破片弹推进了测合机,卡槽在电动机驱动发出“咔嚓”的声响,定时钟表引信被自动标定到解算出的时间档位上。

  随后,“辽宁”号左舷的三座双联装130mm高平两用副炮向天边的英军机群打出了第一轮齐射。

  夕阳西下,橘红色的天空中绽放出一团团灰黑色的烟云,依稀可见一些零散的飞机碎片带着如晚霞般热烈的火焰,奔向大海。

  但这点损伤显然不算什么,在当下,大口径高射炮的作用在于震慑、扰乱、驱散来袭的敌机编队,这也是为什么国防军的防空巡洋舰要选择防空性能较差而对海性能更好的135mm高平两用炮,反正都是威慑,影响不大。

  如果以打击敌机作为目标,5英寸高炮得要2000发炮弹才能干掉一架敌机,但在1943年后,近炸引信、Mk  37火控系统、对空搜索雷达和舰上作战情报中心这一系统应用后,效率直接提升了3~4倍。

  但左念微却不打算在近炸引信上下太大的功夫,因为火控和雷达更重要,国防军现阶段如果使用VT弹,那反面教材已经有了——皇家海军。

  没有英国人那黑科技一般的对空搜索雷达和美国人那黑科技一般的火控系统,VT弹的性能要大打折扣,没必要硬凑,不仅工艺不好办,还不一定奏效。

  事实上,左念微打算把美国人重新抓回自己的起跑线上——作为穿越者,左念微自然知道美国的VT引信的使用频率,即180-220MHz,根据这个频率制造干扰机,就可以令VT引信大幅失效,这种方法显然比制造VT引信要简单的多,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办法。

  将美国抓回起跑线之后,对方当然还有优势,毕竟雷达和火控够好,但面对防控体系同样完善的中国,他也只能慢慢磨,日本当时吃亏就吃亏在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英国人的火控同样落后,但体系完善,防空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不过,如此一来,自带火控功能的Mk  14瞄准仪加持的40mm和20mm自动炮或许才是国防军战机的噩梦。

  当然,现阶段无论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不如国防军的防空系统完善。

  天空中,大口径高炮炮弹爆炸迸射出的冲击波与弹片划过机群,在冲击波下摇摇晃晃的飞机被高速破片划出一条条大口子。

  但这点损伤还吓不倒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尽管他们只是二流。

  不多时,英军机群开始下降高度,轰炸机和战斗机在下降后继续保持平飞,而鱼雷机则转向进入鱼雷攻击航线。

  笨拙的牛铃鱼雷机成为了国防军小口径高射炮的重点,如雨水般密集的40mm和20mm的高爆弹、曳光弹射向天空,如果忽略炮弹的方向,整片天空就如同流星雨一般,美丽而致命。

  “辽宁”号战列舰从日本回来之后,又进行了一轮防空强化,首先是在后部增设一座防空指挥塔,两座指挥塔分别协调不同区域的防空火力;

  然后加装了试验型对空警戒雷达,通过德国人的渠道,国防军得知英国人已经在本土的战列舰上安装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对空和对海雷达,其他国家到现在都还没有可以使用的雷达,国防军这个显然不靠谱,还不如目力观测;

  最后则是进一步增加了中小口径防空炮的数量,以及完善了防空炮底盘,采用新式三角稳定地盘,就可以在战舰上安装四联装博福斯高射炮,大幅提高火力密度。

  改装后的“辽宁”号上总共有4座四联装博福斯、10座双联装博福斯和16门单管厄利孔,总共52门中小口径防空炮,防空火力在1940年1月可谓是空前绝后。

  除了战舰本身的火力,舰队还在第一时间开始机动,逐渐形成了一个椭圆型的防空阵,将运输船包在里面,可以说,“辽宁”号编队的防空能力已经达到了历史上1942年末的强度。

  直奔“辽宁”而来的鱼雷机瞬间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火力打蒙,被40mm高爆弹击中的牛铃鱼雷机瞬间冒出显眼的火焰,随后整架战机以每小时近二百公里的速度撞向海面,爆出一团耀眼的火花。

  尽管如此,鱼雷机也没有退缩的余地,他们必须要进一步降低速度和高度,并且保持不动,直至进入有效射程后投下鱼雷,英国人的MkVII型航空鱼雷还算是可靠,它需要保证入水高度小于30m、入水速度小于144Km/h,否则就会故障或失效。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鱼雷机和靶子没什么区别,他们唯一的求生之道只有一个——神风。

  没错,开飞机直接撞国防军战舰,然后中途跳机,这种速度是防空炮拦不住的,不仅能取得战果,生存的可能也会更高一点。

  确实就是这么魔幻,慢吞吞的牛铃鱼雷机面对42年末级别的防空火力,完全是死路一条。

  慌张的英军飞行员们丢下了挂载的鱼雷,这些没有经过调整的鱼雷毫无意外的全部打空,从舰队下面穿了过去。

  而在天上,飞临舰队上空的布伦海姆轰炸机投下了航弹,250磅(约114公斤)航弹威力不小,但对于战舰来说,命中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数十枚250磅和100磅航弹全部落空。

  在目睹了鱼雷机的惨状之后,轰炸机们立即放弃攻击战舰,转而攻击后面的运输船。

  虽然国防军战舰摆出了椭圆阵,但运输船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完全防守不过来,再加上轰炸机飞的比较高,攻击能力也很脆弱。

  在这种情况下,最优解其实是由航母释放飞机,但由于Z舰队的威胁,航母正和战列舰在一起,为即将到来的海上决战做准备。

  此时,能分出两艘宝贵的战列舰莱护送登陆舰队,海军内部也是面领着巨大压力的。

  按照原计划,按照原计划,应该由空军分出小波次飞机提供持续协助,不求战胜,只求基本的警戒。

  但为什么空军没出现......

  海军:你人呢?

  空军:快了快了,别催了……

  此时,一队战斗机正从暹罗方向赶来。

  好在水平轰炸的效果实在是不咋地,运输船没事,但有一艘为运输船护航的定海级驱逐舰被一枚100磅航弹命中,受了些损伤。

  在潇洒了一阵子之后,英军战斗机和轰炸机投下炸弹后,开始返航。

  然而正当他们掉头返航之时,一队战斗机出现在了天边,在底下的海军和陆军半分幽怨,半分期待的目光中,与英军战机碰到了一起。

  为轰炸机和鱼雷机护航的F2A水牛战斗机们看着飞来的三六式战斗机,毫不犹豫的应战。

  然而英军飞行员们很快便发现,他们遭遇了让他们几乎束手无策的对手。

  或者说,他们的座驾实在是太糟糕了,除了那具星形发动机性能不错之外,这种丑陋、粗壮、笨重的战斗机完全无法和空军所装备的三六式战斗机相抗衡。

  平飞、滚转、爬升,三六式都完胜F2A。

  对于刚刚参加过荷属东印度战役的老鸟来说,这种飞机在战场上似乎不比霍克好多少。

  在战后的报告中,老鸟们将与水牛的战斗称之为“捉小鸭崽”,以此来形容其笨拙的特点。

  在这场6对9的战斗中,处于数量劣势的国防军战斗机仅以一架坠毁的代价,成功全歼敌战斗机群,

  在解决了护航的战斗机之后,三六式战斗机们开始将目光放在稍远处的轰炸机身上。

  在目睹了战斗机的悲惨遭遇后,轰炸机选择抱团取暖,用机身背部的自卫机枪塔向来袭的国防军战机猛烈开火,他们很清楚,马上就要日落了,只要撑到日落,自己就还有救。

  在来回折腾了半个小时之后,天色渐暗,双方也就不得不鸣金收兵了。

  “辽宁”号上,褚明洲看着放下去的交通艇将敌我双方的飞行员捞了上来,又看着天上那几架空军战机,越看越生气。

  “给我发报,问问金瓯方面,他们空军是怎么打仗的?”

  “是!”

  “额,那,咱们的飞行员,要接到咱们的船上来?”副官迟疑了一下,又问道。

  “哪艘船挨炸了?扔他们船上去,我们船上的冷库要给陆战队备吃的,没空给他们。”

  晚饭后,副官带着一份电报,到了褚明洲面前:“司令,空军方面说,他们刚刚接到命令,要去北大年开辟机场,机群调配出现了漏洞。”

  “北大年?暹罗参战了?”

  “没有,今天刚到的任务......”

  “我不管,他给我打通报了?”褚明洲甩手接过电报,浏览一遍,“再说了,北大年就在我前面,他空军飞机怎么搞的?不会往前飞?”

  “联系东万律那边,让金瓯那边上联席会议上说去。”

  “我明早上在哥达巴鲁必须看到头顶有他空军的飞机!”.


  (https://www.2kshu.com/shu/15294/128415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