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家祖左宗棠 > 第466章:东方直布罗陀覆灭记:登陆

第466章:东方直布罗陀覆灭记:登陆


  越南,金瓯

  “司令,海军那边的问责文书......”

  “我知道了。”

  暹缅航空区司令薛泽良面前正摆着北大年的详细地图,也没有看属下送来的电报。

  “司令,海军那边小题大做了吧?无论怎么看,都没到这地步吧?”

  “我们手上总共就不到三百架飞机,要执行登陆打击任务,又要给舰队护航,怎么也不可能全天候掩护。”

  “海军老爷们心情不好呗,总理惹不起,就把火洒在咱们头上。”薛泽良嗤笑一声,“咱们的敌人是英国人,九艘战列舰、四艘航母,对咱们六艘战列舰和四艘航母,海军能放心了?”

  “说到底,还是总理那边拆了战列舰,总参又不能放着本土防御不管,调了艘航母回去,让海军兵力有些捉襟见肘了,特别是咱们褚大舰长,没安全感呀。”

  “那......总理为啥要拆战列舰?”

  “我哪知道,反正跟我们没关系,看着眼前的仗就行了。”

  另一边,接着夜色返回的英军轰炸机们让关丹基地的长官们都惊呆了,战斗机和鱼雷机全损,只回来了7架布伦海姆轰炸机,而它们还满身是伤。

  “中国人的高射炮和飞机都非常厉害,尤其是那艘战列舰,就像是一只火刺猬一样,密密麻麻的炮火让鱼雷机应对不及,一开始他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损伤有多么严重,当他们反应过来想要爬升时,已经来不及了。”

  在关丹基地的密室里,幸存的飞行员约翰上尉正在一众高官的面前,描述战场的情况。

  “中国人的战斗机就像是灵活的猎鹰,而扬基佬的战斗机就是一头笨牛,空有着强大的火力,但完全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F2A“水牛”战斗机的火力确实很可观,有四挺.50机枪,而国防军的三六式战斗机是12.8mm重机枪和7.5mm机枪各两挺,火力上确实有所不如。

  对于大英帝国的各位来说,这场空战大概是摸清楚了双方的底子,英国空军处于弱势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虽然国防军的飞机占据优势地位,但未来的战斗也不会太轻松。

  历史上日军所面对的英国航空力量不过150架飞机,而且由于日本的偷袭,许多飞机都是在地面上被击毁的。

  而国防军所要面对的却是有所防备的皇家空军,整个马来亚本来就部署有足足六百架飞机,且具有一定的作战准备。

  另外,自中荷开战后,英印军就一直在将印度的航空力量前移,往新加坡和缅甸调集,如今英军手中应当握有800架飞机。

  当然,国防军的投入也远比日军多,空军和海航一共部署了1200架飞机,拥有充足的底气与敌人叫板。

  而且,英国人的飞机相对落后,鱼雷机就不必谈了,国防军可以对所有人说,英国也好,美国也罢,亦或者什么德国法国意大利,在座的所有人——你们全是垃圾!

  战斗机方面的台柱子是美国人的F2A“水牛”,英国人原本准备用飓风替换远东的战斗机,但欧洲的变化迫使大英帝国的老爷们在去年初紧急采购了一批水牛,总共两百架,全部部署在马来亚地区。

  但在局部战场上,暹罗湾上空的三百架飞机显然无法做到实时安保,而英国人也不可能随时出动,事实上也就是运气问题,不过,海军显然不这么想。

  薛泽良自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在Z舰队的威胁消除之前,空军和陆军都要向海军低头,第二天一清早,他就把手底下能动的所有飞机调集到一起,规划了四波支援,每45分钟放飞一波次,保证哥达巴鲁上空实时有空军支援。

  相比之下,英国人就没那么乐观了,昨天损失了二十架飞机,回来的飞机也受伤严重,关丹基地一下子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尤其是战斗机方面,必须要等待新加坡增援,很难再给予哥达巴鲁支援,只能依靠当地的飞机进行防御。

  1940年1月13日,哥达巴鲁外海,庞大的登陆舰队压向这座港城。

  5时45分,登陆先遣分队登上了快艇,迅速驶向海岸,先行探路。

  与此同时,扫雷舰和扫雷艇也从舰队中脱离,在天亮之后,他们将在己方强大海军火力的掩护下清除登陆场附近海域的水雷,为登陆作战打好准备。

  哥达巴鲁在昨日的空袭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尽管英军加速抢救,但夜间作业的效率实在不高,只能勉强填补一下滩头的防御。

  其实,哥达巴鲁的英军兵力很少,只有英印军第16师的一个团,外加两支马来亚志愿者团。

  英军的兵力布置本就呈现“南重北轻”的局面,北方只有三成兵力,而且英军还认为中国必然要与暹罗勾结到一起,从宋卡或者北大年沿公路向南进军,因此将主要兵力,包括英印军第9、11、16师布置在了西面的吉打州,也就是印度洋一侧。

  第11师算是满编师,总兵力1.5万人,剩下两个都只有一万人。

  虽然英国人对于中国充满忧虑,但他们可动用的兵力毕竟是有限的,左凑一点,右凑一点,勉强凑了十二三万人,已经比历史上靠谱多了。

  而再回到哥打巴鲁本身,英军基于自身判断的想法本身没啥问题,毕竟登陆战不好打,哥打巴鲁的海防炮台也不是好招呼的,除非中国人把战列舰拿过来,否则没可能打下哥打巴鲁。

  不过,虽然东侧的路确实不好走,但对于国防军来说,陆上攻势在第一阶段并不重要,兵力上也是如此,只有陆战一旅和独立被调动了起来,装甲部队还留在后面。

  6时13分,“辽宁”号与“吉林”号战列舰开火,打出了一轮半齐射,12枚巨大的356mm高爆弹带着震天动地、好似能撕裂空气的巨响冲出炮管,眨眼间便落到了海岸边的工事上,刚刚被修复的工事再次变成了烟花,漫天飞舞。

  紧接着,英军的岸防炮台开始开火,尽管对方只是八寸炮,尽管这几门炮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尽管对方工事水平并不高,尽管己方已经知道了对方的炮台位置,与岸防炮台的交火也绝不简单。

  两艘战列舰不愿冒险,呆在射程外继续朝滩头开火,并不在意那几门岸防炮。

  其实,这片滩头并不太适合登陆,但优点是英军炮台不能完全覆盖这里,只有北侧靠外的两座炮台能够开火,因此巡洋舰和驱逐舰都躲在盲区里,战列舰则挡在他们前面。

  “叫空军赶紧收拾了那几座炮台。”

  还未等海军的电报发出去,空军的战机已经出现在了天边,一支俯冲轰炸机小队挂载着250公斤穿甲航弹,迫近左侧的炮台,而其他战机则直扑哥打巴鲁机场。

  6时41分,随着几声爆响,“卫师德”、“丹娜”这两座炮台上便升起浓浓的黑烟,1909年修筑的殖民地炮台对于250公斤穿甲航弹缺乏抵抗力,很快便哑了火。

  在消除了岸防炮台的威胁后,舰队开始全力开火,随行的空军战机也开始投送炸弹。

  7时24分,在经过半小时的火力准备后,登陆作战开始。

  7时43分,陆战一旅一团第一营乘登陆艇上岸,英国人的布置薄弱,漏洞百出,战斗意志和战斗力同样薄弱,第一营似乎没遭到什么抵抗就登上了陆地。

  但当第一团全部登陆,准备继续挺进时,岸上的英印军炮兵团突然开火,由于早已标定好射击诸元,他们的准头还不错。

  英印军炮兵团有114mm榴弹炮和76mm榴弹炮两种火炮,虽然这些火炮都是一战老古董,射程有限,但威力还是够的。

  在短暂的骚动之后,陆战一旅迅速进入防备状态,同时组织突破分队向纵深探进。

  马来亚志愿者团的战斗意志显著高于英印军,他们是完完全全认同帝国的,士气相当可观。

  当国防军战士们翻进堑壕,手持自动步枪击溃当面的英印军阿三,就遇到了从旁边顺着堑壕赶来支援的马来亚士兵,随后双方就开始激烈交火。

  马来亚士兵手里拿着老李,对面的国防军陆战队士兵手里则是翻版AK,火力密度和子弹性能完全不同,近距离的激烈对射震得耳朵嗡嗡作响,被子弹溅起的泥沙四处飞散,凶猛的自动火力瞬间压制近在咫尺的敌军,劈头盖脸的子弹打得马来亚士兵们根本无从施展。

  遭遇战讲究的就是快准狠,不能留给敌人反应的余地。

  对面的英军士兵见着火力对抗无望,又从腰间摸出一发手雷,触发后丢了出去,趁过对方躲避的空隙,端上步枪,直接刺刀冲锋,脱离困局。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与他们站在同一战壕里的英印军和被拉过来的马来亚壮丁已经溃不成军,他们只敢边打边撤。

  更重要的是,有了在荷属东印度的经验,陆战一旅的官兵就专门逮着英国人杀,只要干掉英国人,这些仆从军的心理防线就会迅速瓦解,即便还在坚持的,也缺乏战术素养,很容易就能被击败。

  英印军的难度并不比荷印军大多少,对于处于战略进攻期的国防军来说,这片战场上唯一有价值的对手就是澳新军团以及英军的本土炮兵、工兵。.


  (https://www.2kshu.com/shu/15294/128415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