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我的故事里有你 > 第614章 冰冷银钱里的孤岛

第614章 冰冷银钱里的孤岛


秋风裹挟着冷雨,抽打在写字楼冰冷的玻璃幕墙上。五十八岁的张立军坐在格子间靠窗的位置,头顶惨白的荧光灯管嗡嗡作响,将他的影子钉在地板上,如同一个无法挣脱的标记。他抬眼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城市森林,玻璃窗映出一张疲惫而疏离的脸。他早已学会将这张脸淬炼成一副波澜不惊的面具。

在这座名为“社会”的庞大机器里,张立军为自己设定了一套坚硬的生存法则,如同冰冷的金属齿轮咬合:不分享喜悦,不炫耀成功,不说三道四,更不当那个惹眼的聪明人。他深知,人性幽微,那点隐秘的嫉妒如同苔藓,见不得光,却又在阴暗处悄然滋生蔓延,哪怕血脉相连。

隔壁工位的小王,正眉飞色舞地讲述周末带妻儿去郊外新开的高端度假村如何惬意,那“一晚上两千多”的房价在他舌尖炫耀般滚过。周围的同事脸上堆着笑,眼神却像被无形的针轻轻刺了一下。张立军默默垂下眼,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敲打着无意义的字符,心中毫无波澜。炫耀,如同在饿狼面前挥舞鲜肉,只会引来不必要的觊觎和撕咬。他想起远在老家的亲弟弟张立强。几年前他事业刚有起色,曾真心实意地帮衬过弟弟不少,从孩子学费到翻修老屋,几万块钱流水般出去。然而,当他后来因公司一次大的项目调整陷入低谷,不得不暂时中断资助时,弟弟打来的电话里,那曾经亲热的语气瞬间裹上了冰碴子:

“哥,你现在是发达了,就看不起穷亲戚了?当初那点钱,就当喂了……”后面不堪入耳的恶语,像淬毒的针,狠狠扎进张立军的耳朵里。血缘?在赤裸裸的利益落差面前,那点温情的面纱一扯就破。升米恩,斗米仇,他算是刻骨铭心地领教了。盲目的善良,无异于向深渊递出自己柔软的脖颈。

“张工,这个数据模块,您看……”项目经理李峰拿着文件走过来,脸上堆着职业化的笑容,语气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您经验老到,给把把关?”

张立军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接过文件,只快速扫了几处关键节点。“李经理客气了,”他声音不高,平铺直叙,“方案整体可行,就是第三部分执行路径的衔接逻辑,可能需要技术部再细化一个备选预案,避免卡壳。”他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点到即止,绝不多说一句“应该这样那样”的指导性意见。不当聪明人,不揽事,不沾锅。他清晰地划下界限:你的工作是你的,我的职责是我的。你的功劳我绝不染指,我的责任你也休想推诿分毫。办公室里那些暗流涌动、拉帮结派、交换隐私的窃窃私语,他永远像隔着一层厚厚的防弹玻璃,只看见嘴型翕动,听不见任何声音,更不会参与。

最好的礼貌,就是管住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别去窥探和搅扰别人的泥潭。

下班铃声如同特赦令。张立军迅速关闭电脑,收拾好桌面,动作利落得如同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他目不斜视地穿过尚在闲聊、约饭的同事,像一尾沉默的鱼滑过喧闹的水族箱。电梯里,几个年轻同事还在讨论晚上聚餐的地点,热情地招呼他:“张工,一起啊?新开那家火锅不错!”张立军只是微微颔首,嘴角扯出一个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谢谢,家里有点事,你们尽兴。”电梯门开,他第一个步出,径直走向地铁站,将身后的热闹彻底隔绝。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不回应无谓的试探,不纠缠复杂的人情,然后,最重要的,学会在恰当的时候彻底闭上嘴巴。

手机通讯录里,同事的名字寥寥无几,下班后的时间,他的手机屏幕极少为工作之外的人亮起。少发信息,少打电话,少聊天,像一颗投入深海的石子,默默无声地沉入属于自己的寂静。

回到那个被称为“家”的地方,空气似乎比外面更凝重几分。妻子王桂芬正对着手机屏幕唉声叹气,见他回来,眼皮都没抬一下:“大姐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又开口要三万,说是做生意周转。这都第几回了?当咱们是开银行的?”她的抱怨像背景噪音,日复一日。

张立军脱下外套挂好,走到厨房给自己倒了一杯凉白开,喉咙里发出吞咽的咕噜声,在沉默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不接话,不评价,更不会像年轻时那样试图分析、劝解或者指责妻子的娘家人。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任何形式的介入,最终都会变成射向自己的回旋镖。他默默走回客厅,打开那个上了锁的小抽屉,里面静静躺着一本深蓝色的存折和一叠用银行封条扎得整整齐齐的现金。他拿出其中一沓,数了二十张崭新的百元钞票,放在茶几上,推到妻子面前。

“喏。”一个字,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王桂芬瞥了一眼那叠钱,脸上掠过一丝复杂,是如释重负,也掺杂着更深的不满。“又是钱!你就只会用钱堵嘴?那是你亲外甥!”她抓起钱,语气依旧带着刺,但声音低了下去。张立军只是沉默地坐到沙发另一端,拿起遥控器,打开了电视。新闻里主播字正腔圆的声音瞬间填满了房间,也隔开了两人之间无形的鸿沟。他知道,这些钱最终会流出去,像投入无底洞的石子,连个响动都听不见。但这是维持表面平静、避免更大冲突和诋毁的最低成本。他早已明白,在这被金钱和怨气缠绕的亲密关系里,最安全的姿态就是沉默地付出,然后退守到自己的堡垒中。有一种感情,早已爱到心酸;有一种相处,只剩避而不见。

夜深了,窗外风声渐紧,带着一种不祥的呜咽。气象台连续发布了台风橙色预警。张立军躺在床上,枕边妻子已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却毫无睡意,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在窗外忽明忽暗的路灯光线下投下模糊的阴影。那些沉淀了半生的画面,在黑暗中无声放映:年轻时创业失败,合伙人卷款而逃,留给他一身债务和嘲讽;单位里兢兢业业几十年,临到升职的关键时刻,却被空降的关系户顶替,连句像样的解释都没有;老父亲病重住院,他倾尽积蓄,跑前跑后,几个兄弟姐妹却为医药费分摊推三阻四,最终父亲走了,他不仅掏空了家底,还在亲戚口中落了个“独占家产”的污名……几十万元钱,像被风吹散的纸灰,白白扬了出去,最终连个“好”字都没落下,反而换来一身疲惫和疏离。

他像一只工蚁,在庞大的社会巢穴里搬运了半生,却始终找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安全的角落。人的力量何其渺小,有时真如蝼蚁,如尘埃,那些年少时“兼济天下”的宏愿,早已被现实的罡风吹得七零八落。他唯一能抓住的,就是管好自己,在这喧嚣的尘世里,努力地、无声地活下去,守住自己这座孤岛最后的边界。

台风“海神”终于露出了它狰狞的獠牙。狂风裹挟着暴雨,如同失控的巨兽,疯狂撞击着整座城市。深夜,刺耳的手机铃声如同钢针,猛地扎破了张立军勉强维持的浅眠。屏幕上跳动着弟弟张立强的名字,在黑暗中一闪一闪,带着一种不祥的急促。

他心头一紧,手指有些僵硬地划过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的却不是弟弟的声音,而是弟媳带着哭腔、几乎被风雨撕碎的尖叫:“哥!哥!快!立强…立强他开车掉进塌陷的坑里了!水…水漫上来了!就在老城环岛西边那个桥洞底下!快啊……”  电话信号在狂风暴雨中极其不稳,尖叫和电流的滋滋声混杂,最后猛地断掉,只剩下一片忙音,空洞而冰冷,像是某种残酷的休止符。

张立军瞬间从床上弹起,心脏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妻子王桂芬也被惊醒,慌乱地问:“怎么了?谁的电话?”  他一边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套上衣服,一边急促地吐出两个字:“立强!出事了!桥洞塌陷!”  他冲进书房,毫不犹豫地打开那个上锁的抽屉,双手有些发颤地抓起里面所有的现金——那是他积攒多年、以备不时之需的“安全垫”,厚厚几沓,此刻却轻飘飘的,像毫无意义的废纸。他又迅速翻出几张银行卡塞进裤兜。

“你拿那么多钱干什么?”王桂芬跟到书房门口,脸上满是惊疑。

“救人!找救援队!疏通关系!哪一样不要钱?!”张立军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濒临崩溃的焦灼。他顾不上多解释,抓起车钥匙就冲进狂暴的雨夜。

外面的世界如同末日。狂风卷着密集的雨鞭抽打在身上,瞬间就湿透了衣衫,冰冷刺骨。街道已成浑浊的河流,漂浮着各种垃圾。车子在及膝深的水中艰难跋涉,发动机发出不堪重负的嘶吼。平时二十分钟的车程,此刻漫长得像一个世纪。张立军死死抓着方向盘,指节泛白,雨水模糊了挡风玻璃,雨刮器开到最大也如同杯水车薪。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再快一点!那个曾经用恶语伤过他的弟弟,此刻正被困在冰冷的洪水里!血缘,终究是刻在骨头里的印记,在生死关头,所有隔阂与怨怼都显得那么苍白可笑。

终于,他看到了那令人心悸的现场。环岛西侧的桥洞完全被浑浊的泥水淹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翻涌着漩涡的水潭。几辆救援车闪烁着刺眼的红蓝警灯,几个穿着橙色救生衣的身影在齐腰深的水中艰难移动,试图靠近水潭中心一辆只露出车顶的黑色轿车。岸边,弟媳瘫软在泥水里,浑身湿透,被两个亲戚架着,失魂落魄地望着那吞噬了她丈夫的深渊,发出不成调的呜咽。

张立军踉跄着冲过去,冰凉的雨水灌进他的领口,也浇不灭心头的焦灼。“人呢?救出来没有?”他抓住一个刚从水里上来的救援队员,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救援队员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喘着粗气摇头:“水太急太深!车陷在淤泥里了!车门打不开!我们的人正在尝试破窗!但水流阻力太大,设备施展不开!”他指了指旁边,“那是我们队长!”

张立军顺着方向看去,一个身材魁梧、眉头紧锁的中年男人正对着对讲机大声吼着什么,脸色凝重。张立军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冲过去,语无伦次:“队长!队长!那是我亲弟弟!求求你们,想想办法!一定要救他出来!钱!我有钱!”他手忙脚乱地从湿透的口袋里掏出那几沓被雨水浸得发软、边缘已经破损的钞票,不由分说地往队长手里塞,“用最好的设备!请最好的潜水员!要多少钱都行!快啊!”  厚厚几沓湿透的红色纸币,在他手中显得格外刺目,也格外脆弱。

救援队长猛地一抬手,格开了张立军塞过来的钱,动作带着一种职业性的克制和隐隐的愠怒。他目光如炬,声音在风雨中异常沉稳有力,压过了呼啸的风声:“同志!你冷静点!我们在尽全力!现在不是钱的问题!是这鬼天气!是现场条件太恶劣!你弟弟卡在驾驶室,我们的人正在搏命!”  他指着翻涌的水面,一个模糊的橙色身影正艰难地靠近那露出的车顶,每一次动作都被湍急的水流冲得摇晃不定。“把你弟弟的命捞出来,是我们的职责!别拿这些来干扰我们工作!收回去!”  队长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几沓被拒绝的、湿漉漉的钞票从张立军脱力的手中滑落,瞬间被浑浊的泥水吞没、冲散,像几片无足轻重的红色落叶,眨眼间消失在汹涌的浊流里。他僵在原地,雨水顺着头发流进眼睛,又涩又痛。他看着队长转身,对着对讲机发出更急促的指令,看着水中的救援队员一次次被水流冲开,又一次次奋力扑向那辆被淹没的轿车。巨大的轰鸣声中,他仿佛听到了自己那套冰冷处世哲学碎裂的声音。钱,他视若生命、当作护身符和堡垒的金钱,在这吞噬生命的自然伟力面前,在救援队员搏命的背影面前,在队长那句“职责”的断喝面前,竟是如此苍白、如此可笑、如此一文不值!它买不来时间,买不来生命的通道,甚至买不来一个专注救援的环境!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一个世纪般漫长。水中那个橙色的身影猛地举起手臂,做了一个成功的手势!紧接着,几个救援队员合力,从浑浊的水中艰难地拖拽出一个毫无生气的躯体。岸上瞬间爆发出混杂着哭喊和惊呼的声浪。张立军只觉得双腿一软,几乎是连滚爬扑了过去。冰冷的泥水浸透了他的膝盖,但他浑然不觉。他看到弟弟张立强被平放在担架上,脸色惨白如纸,嘴唇乌青,胸口似乎已无起伏。救援队员正拼命给他做心肺复苏。

“立强!立强!”张立军扑到担架边,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他紧紧抓住弟弟冰冷僵硬的手,那刺骨的凉意顺着指尖直钻进他的心脏。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弟弟额角那道小时候爬树摔下留下的淡淡疤痕,看到他紧闭的眼角深刻的皱纹。那些恶语相向的隔阂,那些因金钱而起的龃龉,在这一刻被巨大的恐惧和汹涌的情感彻底冲垮。这是他血脉相连的弟弟!是他父母留在世上的另一条根!

“哥……”  一声极其微弱、如同游丝般的气音,从张立强乌青的唇间艰难地溢出。那微弱的音节,在震耳欲聋的风雨声中,却像一道惊雷,直劈在张立军的心上。

“我在!哥在!立强,挺住!医生马上来!”  张立军几乎是吼出来的,眼泪混着冰冷的雨水,失控地奔涌而下,滚烫地淌过他布满岁月沟壑的脸颊。他紧紧握着弟弟的手,用尽全力传递着那点微不足道的温暖,仿佛要将自己半生积蓄的力气都灌注进去。

救护车尖锐的笛声穿透雨幕由远及近。担架被迅速抬起,送上车厢。车门关闭前,张立军最后看了一眼弟弟惨白的面容,那紧闭的双眼下,似乎有极其细微的颤动。他浑身湿透地站在救护车后,看着它闪烁着刺目的蓝光,冲开雨帘,驶向未知的结局。狂风依旧在耳边咆哮,冰冷的雨水无情地浇透了他,但他浑然不觉。脚下是散落泥泞、被踩踏得面目全非的几张红色纸币碎片,在浑浊的水洼里徒劳地打着旋儿。

他久久地站在原地,像一尊被遗忘在洪水中的石像。半生信奉的冰冷法则——那用沉默、距离和金钱堆砌起来的孤岛堡垒,在亲人微弱的气息和救援队员搏命的背影前,轰然倒塌。原来隔绝了所有声音的堡垒里,只剩下自己空洞的回响。原来最深的恐惧,并非来自外界的恶意,而是在这冰冷孤寂中,彻底失去感受人间悲喜的能力,最终无人可念,亦无人念己。

冰冷的雨水冲刷着这座城市,也冲刷着他脸上纵横的泪水和泥泞。他望着救护车消失的方向,心中那片冻结了太久的坚硬冰层,在生死边缘的巨大冲击下,终于裂开了一道缝隙。那缝隙里,透出的不再是金钱冰冷的反光,而是属于“人”的、带着痛楚与微温的血肉气息。


  (https://www.2kshu.com/shu/33578/128401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