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2482章 各取所需(第二更,求订阅)

第2482章 各取所需(第二更,求订阅)


二十万!

    在王馆长开出这个报价的时候,他的心里是没有底的,毕竟,这可是20万啊!

    有谁能够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哪怕就是外国人有钱,也不一定有这么多钱啊。

    这样的狮子大开口会不会把人家给吓走?

    就在王馆长心里这么寻思着的时候,听到报价的陈景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个价格比他预期的还要低。他立刻点头:

    “好!这个价格我可以接受。”

    没想到这么顺利的王馆长在心里惊讶着这些外国人居然如此有钱的同时。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太好了!陈先生,您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这些东西在仓库里占地方,现在能换成外汇,不仅可以给国家参会,而且这下建外宾接待处的钱也有了,等外宾接待处建好了,就能够给陈先生一样的外宾提供更好的服务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唐山来说,二十万元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何况是外汇。

    他们既获得了修建外宾接待处的资金,同样这样的“创汇”对国家也是极其有益的。

    所以,这笔交易对国家博物馆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政绩”。

    双方很快谈妥了交易细节。陈景明当场支付一万元作为定金,并承诺半个月内支付剩余的十九万元。当然,他所支付的是外汇,也就是南元。

    现在在唐山,南元甚至比美元还要好使。不过唐山的货币汇率是很高的——1美元兑换1.6836元。兑换南元的话,差不多0.9南元兑换1元。

    这种官方制定的汇率并不能够反映真实的汇率,事实上,他们现在正在探索一种内部结算汇率。虽然还没有实施,但是这种内部结算价差不多是1美元兑换2.8元。

    这个价格倒是与黑市上的价格差不多。而这也是博物馆这边要求他支付外汇的原因——毕竟只有收到了外汇,才是出口创汇。

    而在这半个月内,博物馆这边则负责清点所有画作,并为他办理好这些作品的出境手续。

    在签署合同的时候,陈景明提出了一个额外的要求:

    “王馆长,我想现在先挑选个几十幅画带走,作为样品。您看可以吗?”

    王馆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当然可以!您随便挑!”

    在他看来,几十幅画相对于一万幅来说,微不足道。能尽快促成这笔大交易,才是最重要的。

    况且人家已经支付了1万元的定金了——这笔钱都够买上千幅字画的了。

    陈景明强忍着激动,在老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开始在那堆画轴中挑选。因为这些画作长时间堆放在仓库之中,一直无人问津的关系,再加上仓库漏水,地面潮湿等原因,所以不少画作上都有霉斑。

    看着这些明显保管不妥的作品陈景明的心里一阵心痛,可惜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等这些字画拿回国之后应该怎么保存?

    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眼下是要挑出一些最有价值的作品。

    因为需要用这些作品去变现,所以他专门寻找那些落款清晰、品相完好、作者名头响亮的作品。

    很快,他选出了十幅齐白石的花鸟鱼虫小品,八幅张大千的山水,还有几幅傅抱石的人物画,至于徐悲鸿,李可然等人的画作也挑了一些。

    这些字画中每一幅都能够在长安市场上引起轰动,毕竟他们都是难得的精品。

    拿到那二十幅画后,陈景明没有丝毫停留。他甚至没有在春城多待一天,当天下午就用行李箱装好的画作,赶到了机场。

    原本他以为携带这些字画肯定会受到海关的盘问,但是结果海关甚至连问都没有问。

    对于他们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些字画而已,于是他就这样顺利的登上了飞往长安的航班。

    几个小时的飞行,他几乎没有合眼。他一遍遍地在脑海中预演着接下来的步骤,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

    毕竟,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字画收藏界,顶多也就是在跳蚤市场上买过一些5元钱一件的字画或者油画。

    但是现在呢?

    他的箱子里装着的却是几十幅名家的作品,只不过这些作品能够卖到20万元吗?

    “实在不够的话,就申请贷款吧。”

    心里这么盘算着,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了长安国际机场。陈景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驱车前往位于金融街的金城银行。

    金城银行是一家私立银行,银行经理是他们家的老邻居。

    在一间安静的会客室里,陈景明将皮箱放在桌上,缓缓打开。

    当那幅张大千的画作被展开时,那位见惯了世面的徐子墨也瞬间被吸引住了。

    他凑近了仔细观察,又拿出放大镜查看纸张和印章,最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景明,”

    他用带着惊叹的语气说道:

    “真的是大千先生的真迹!而且是他盛年时期的作品!太不可思议了,你从哪里找到的?”

    他没想到多年不见的晚辈,一上门就给他带来这样的惊喜。如果不是因为了解他的为人,他甚至担心这会不会是通过旁门左道弄过来的。

    “这是一个秘密。”

    陈景明笑了笑,将另外几幅张大千的作品也一一展开。

    “我这里一共有三十六副字画,其中有八幅张大千,十幅齐白石。还有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作品,徐叔叔,我想用这些字画作为抵押,向贵行贷款五十万元,应该没有问题吧?”

    面对送上门来的生意,徐子墨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点头:

    “当然!仅仅只是这一副张大千的画,在市场上的价值就不低于5万元。用这么多作品抵押,贷款50万元,绰绰有余!不过,虽然如此,景明,你知道银行有银行的规矩。我们首先要确认这些话的真假,还有它的来源是否合法。

    确定之后,我们明天就立即你放款。”

    接着徐子墨又解释道:

    “当然这种来源并不是询问。你是从哪里买来的?而是有专门的保险调查员确认这些作品不是遗失物品。”

    听他这么说。陈景明心中悬着的最后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毕竟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知道这些作品的来源,万一要是有人截了胡呢?

    三天后,银行提供的五十万美元的贷款到账。

    陈景明立刻通过国际电汇,将余款,汇到了国家博物馆指定的账户上。

    半个月的期限还没到,他已经轻松地付清了全款。

    当王馆长在办公室里接到财务科打来的电话,确认那十九万元已经到账时,他激动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用力挥舞了一下拳头。

    “太好了!太好了!”他兴奋地对周围的同事说道:

    “钱到账了!二十万外汇,一分不少!那个陈先生,真是个爽快人!”

    办公室里一片欢腾。

    “王馆长,您真是太有魄力了!一下子就为国家赚了这么多外汇!”

    “就是啊,那些堆在仓库里的旧画,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大的价值!”

    “这可是我们馆今年最大的一笔收入了,年底的奖金肯定少不了!”

    赞美声不绝于耳。王馆长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看着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因为这笔“功绩”而得到晋升的美好未来。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眼中的“旧画”,正在海外市场上,经历着一场价值的重新定义。

    在将余款打到国家博物馆的账户的两天后,陈景明就乘飞机从长安返回了春城,如果不是因为机票难买的话,恐怕他当天也就来春城了。

    再次来到国家博物馆。这一次,他是来提走剩下的那些作品的。

    在接下来的几天之中,他和博物馆方面一同将所有画作清点完毕,然后并用几十个大木箱封装好,整齐地堆放在仓库里。

    接下来还需要安排飞机空运,幸好国家博物馆是官方机构,有了官方机构的帮忙,很快飞机也就安排好了。

    在起运的当天,王馆长亲自陪同陈景明去仓库。他看着那些即将被运走的木箱,脸上满是如释重负和成就感。

    “陈先生,合作愉快!”

    王馆长热情地与陈景明握手,说道:

    “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您做生意。”

    “一定。”

    陈景明微笑着回应,

    “如果有类似的作品,王馆长还要第一时间通知我。我肯定会第一时间过来的。”

    “哈哈,一定,一定,回头我再问一下地方上的博物馆他们有没有同类的字画。要是有的话,我一定会通知陈先生的。”

    就这样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那些装满了艺术瑰宝的木箱被装上了几辆大型卡车,运往机场。他们将在那里被装上飞机运往另一个陌生的国家。

    卡车驶离博物馆大门,王馆长站在门口,一直目送它们消失在视线尽头。他身边的一位年轻同事忍不住问道:

    “王馆长,我们就这样把那么多幅名家字画都卖了,会不会……太便宜了?”

    王馆长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便宜?二十万外汇啊!这是多大一笔钱!这些画放在仓库里,一分钱不值,还得花钱保管。现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外汇,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这才是它们最大的价值!”

    年轻同事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王馆长抬头望向远方,阳光正好,他的心情一片灿烂。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场让他引以为傲的“成功交易”,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会成为艺术品收藏史上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经典案例。

    而陈景明也正是凭借着这一次捡漏,一跃成为世界知名收藏家。

    有时候很多事情就是如此,遍地黄金的时候,很多人是看不到黄金的……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3488/128214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