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李环
春申君问李园道:“娉入乎?”
李园答道:“未也。”
春申君道:“可得见乎?”
李园道:“可。”
当时春申君已经打完了仗,准备返回巨阳,暂时也用不上李园,就又给了李园假期,让他将妹子带来。
李园自称曾是平原君的门客,平原君去世后,曾在信陵君门下待了几个月,最后才南下投靠春申君。从赵国来投的人很多,好些都是这种在平原君、信陵君门下不得志的门客,他们的主君死了或倒了,改换门庭,图个出身。
不过李园和这些“胸怀大志”的门客们有所不同,他似乎更在意日常小事,春申君发现,让李园管理自己的日常起居,比向他咨询天下大事更靠谱,就请李园当了舍人。
李园看上去十分年轻,相貌英俊,也不知多大岁数就投奔了平原君。他从信陵君返回大梁,主持合纵伐秦后,就已经来到楚国,至今也已经五六年的时间了,管理春申君的事务也有了三四年。当朱英被派往大梁、邯郸执行外交任务时,李园并没有特殊的任务,他只在春申君左右管理他的日常活动,就像一名贴身秘书。
像李园这样能够合理安排时间的人,在春申君的府上并不在少数,李园虽然尽心竭力,但也不算是十分突出。但能够经常出入于春申君的左右,办事不出差错,面貌还很耐看,春申君对他还是有很好的印象。
当然,有一点李园没有说,他其实还是赵国李氏的族人,与李昙、李牧这一支关系不远,都是李兑的直系后人。李崇现在秦国当太守,他的儿子李信在秦国也崭露头角;李玑的儿子李牧甚至已经当过赵相;对于三晋,从来就是互换子弟当官,李氏在韩和魏都有人。唯独楚国,李氏家族还没有自己势力,因为楚国的官员基本都是本国的贵族,外部势力几乎插不进腿。现在,借着春申君招募门客的机会,一个远房的子弟李园被派往楚国,投靠春申君。
李园虽然出身豪族,但自己这一支并不成势,多数只能到李昙这一支的势力范围内当差。李园在李氏子弟中还算有出息的,刚一及冠,小小年纪就投到平原君门下,准备从李氏家族外另起炉灶。不料,平原君在他投奔后不久就去世了,他又转到信陵君门下。
在信陵君即将返回大梁时,李氏的长老找到他,要他投到春申君门下。建议他发挥懂生活,会生活的特长,争取混到春申君的身边。他们已经在春申君身边安排了人手,会适时帮助李园早日获得与春申君见面的机会,要他好好把握。
得到这些上位人的指导和帮助,李园在入楚后不到两年等到接近春申君的机会,很快他的特长就被春申君发现,招为舍人,成了管理他日常起居的随从之一,算是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目标。但李氏家族随后也没有给他进一步任务,比如探听一点情报之类的,只让他好生服侍春申君,树立一个小心谨慎的形象。
这次春申君前往曲阜指挥伐秦作战,李园趁机要求回邯郸探亲。赵国指挥作战的是庞煖,在国内执政的是建信君。李园回到邯郸后,建信君和庞煖先后都秘密接见了他,这让他在邯郸停留的时间比预期长了不少,一直到荥阳战线都打起来了才回来;而这时,赵军早已经夺取了齐国的饶安,班师回国。
在听取了李园的报告后,庞煖道:“春申君合纵,楚为纵长,再不胜,而一败,楚人必生异心。春申君其难矣,而秦将复振。”
李园问道:“如之奈何?”
庞煖道:“天道如此,非人力所能回。今赵与诸侯共伐秦,秦必罪之。伐秦之不力,楚必罪之。不伐秦而伐齐,齐必罪之。吾一举而得罪三大国,汝知其意乎?”
李园道:“臣何知?”
庞煖道:“天下纷争,秦、楚、赵也,而赵最弱。自外击秦、楚则不胜,惟恃其内斗。秦之内斗将起,而楚亦俟君也!”
李园道:“臣将奈何?”
庞煖道:“建信君有女,汝以之为女弟,献于春申君!”
李园从邯郸回来,说齐王遣使聘女弟的话,也是事先准备好的。果然,春申君一听就上了钩,派李园再回邯郸带妹妹过来。
李园去而复返,自然表示一切顺利。建信君将事先准备好的女子交给李园。这位女子已经在李家生活了一段时间,对外只说是李园的新妇。平时深居简出,很少有人看见。李园返回邯郸后,与建信君和庞煖等人商议了入楚的路线和策略,准备停当后,就带着那位女子离开了邯郸。为了避免麻烦,那女子做男子装束,两人扮作外出的商人。
这女子也不知是什么来历,要模样有模样,要气质有气质,要才华有才华,扮作男子,竟然也像一位刚刚及冠、还未长成的小男孩。李园暗暗心惊,一路上不敢有任何想法,老老实实地按程赶路。
李园从邯郸启程时,伐秦的战役已经结束,联军连打个平手都算不上,几乎是大败,而春申君早已离开了曲阜。因此李园也就不再前往曲阜,而是抄近道直奔彭城。
从邯郸到彭城八百里,这两地都是经济发达的区域,两地之间有成熟的商路。从邯郸入黄河,到濮阳转入濮水,进入大野泽后,改从济水入泗水,就到了彭城。
这条道路所过多是秦国地界,李园几乎一出邯郸,进入河间就失去了官府的支持,必须以一名商人的身份通关。在秦地,虽然赚不到大钱,但商路通达而安全,几乎用不着什么护卫。沿途上的亭驿既能提供安全保障,也能提供必要的食宿,自然,过度的享受那是没有的。
一直到从大野泽出来,李园也都没有聘用过护卫。但从巨野出来,转入泗水后,气氛变得紧张了,商家们开始策划招募护卫。李园将那名女人安顿好,自己出去找沛公。
沛县归入楚地已经十多年了,楚王已经任命了沛县的沛公(相当于秦国的县令)。楚国的县公虽然也由楚王任命,但和秦地略有不同,职位基本是世袭的,而且县内的武装核心也多是县公的子弟,而不是当地的邑民。
这名沛公虽不是春申君的族人,但也与春申君走得很近,不然也不会被任命为沛公,毕竟沛县是春申君打下来的,谁担任沛公,春申君有最高的话语权。李园是春申君的舍人,常随春申君左右,沛公也认识。他秘密地见到沛公后,说明自己目前的身份是商贾,但不方便出面雇佣护卫,请沛公设法选一个忠诚可靠的人当护卫,但不能是沛县中的楚国子弟,必须是一名当地人,这样才能掩人耳目。沛公将这事交给一名楚商来办。这名楚商是沛公的亲属,仗着沛公的势力垄断了沛县几乎所有利润丰厚的产业。得到沛公的指示后,他选中了那位已经入选为县吏,但却弃吏不做的刘季。
听了楚商的介绍,李园也对刘季有了兴趣。这位在庠序学有所成的少年,公然弃职不做,来当护卫,很难理解。楚商说明,刘季应聘护卫,只是为了能随船到彭城,转往大梁投奔信陵君,而不是以当护卫为生。
李园当然知道,信陵君早已去世,但他不值得放弃刘季这名护卫,就嘱咐大家不要挑明,将刘季聘下来。一路上,李园暗中观察,发现刘季的确没有什么行走江湖的经验,但阳明好学,很多事一学就会。他知道刘季此去大梁必然是无果而终,却也并不说破,甚至都不和他多搭言。但到了彭城后,他额外给了刘季一千钱,算是对他的奖励。
彭城现在已经完全被楚国势力,特别是春申君的势力所控制。到了彭城,李园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
彭公是春申君的亲信,他亲自接待了李园“兄妹”。李园本人就很英俊、能干,他的这位妹妹更加出色,彭公相信,她一定会很得春申君的宠爱。一位是春申君的未来的宠妾,一位是春申君亲近的舍人,一个就已经得罪不起,更何况是两位!彭公使出浑身的解数讨好二人,惟恐不周。第二天就派了官船,护送二人前往寿春。彭公知道,春申君正在筹备迁都寿春的事宜,目前住在寿春旁边自己的封邑中。
从彭城乘船直下淮水,再折向上游,就到了寿春。虽说还要走七八百里水路,但都在楚国境内,而且是春申君的势力范围,彭公又以官船相送,所以并无困难,沿途都有官员接送,李园还捞了不少好处。
到达寿春春申君的封邑,春申君见到了李园的妹妹,李园介绍说闺名李环。春申君十分满意,当天就留在府中,并重赏了李园。
不过,春申君却并没有临幸李环,相反,将她安置在一处独立的院落中,周围警戒森严,严禁外人踏足。
(https://www.2kshu.com/shu/38820/4959264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