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祖龙赤蛇 > 第51章 迁都寿春

第51章 迁都寿春


  宜春坊在城东,刘季过去要穿越整个彭城才能到达。彭城曾是宋国的重要城池,最多时曾经驻军三百乘,大约三万人,地域广大,商户众多。刘季一路前行,出了东门,终于来到坊肆集中的地方。这里和其他地段有明显的不同,空气里不仅弥漫着酒肉的气味,还不时传来丝竹、响板的声音。刘季强压着心头的冲动,向一名行人询问了宜春坊的位置,匆匆而去。

宜春坊并不是这片最高的建筑,也不是最大的,位于地段的中央。这里坊肆的规模依据离城的远近依次缩小,位于地段中央意味着他的地位其实并不高,算不得头部企业。刘季的装束引起铺保的注意,他热情地将刘季向坊里让。刘季道:“仆刘季,奉彭父命,来访贵东!”

铺保一拱手,先将刘季请入门内,自己进去报告。少时掌柜出来,同样也上下打量了刘季一眼,道:“敢是刘郎?”

刘季回道:“沛县刘季!”

掌柜道:“请入,主东有待!”直将刘季引到后院。这里远离了前院食客的喧嚣,比较安静,一名长衫商人立在门前等待。见掌柜带着一名少年进来,商人立即上前行礼道:“楚商綄告见,敢是刘郎?”

刘季也回礼道:“沛县刘季,谨见先生!”

掌柜退出,楚商綄将刘季请入院,道:“事关机密,未敢令人知,愿告于院中。”

刘季道:“谨奉命!”

楚商綄道:“刘郎至彭城,所护卫者何人?”

刘季道:“未知其详,但知楚商也!”

楚商綄道:“彼多郎,愿客之,刘郎其有意乎?”

刘季问道:“彼何多也?”

楚商綄道:“盗贼初至,郎与王父共退之,其有乎?”

刘季道:“有之!”

楚商綄道:“众人皆避之如仇,而刘郎独身处之,非忠勇胆识,孰能为之!”

刘季道:“彼楚商欲以为客,所欲者何?”

楚商綄道:“盖身陷危,愿客舍命救之耳!”

刘季道:“如先生所营,多有性命之忧乎?”

楚商綄道:“然也!如仆者,日进斗金,欲置仆于死地者,不知凡几。”

刘季道:“先生之出也,亦以客随卫乎?”

楚商綄道:“仆居彭城数世,士农工商,三卜六道,无不识者,是以相安。”

刘季道:“似彼奈何?”

楚商綄道:“彼赵人也,初至楚,是故危之!”

刘季有些吃惊道:“彼赵人也?”

楚商綄点头道:“然也!”

刘季道:“仆自外黄至,忝为外黄巨商客。外出日久,欲以归乡,是以入于彭城也。”

楚商綄道:“少兄之至也,服色鲜明,自非昔日之姿。以兄之忠勇,得遇贵人,亦分也。然彼商非常人也,所为非常事也,乃敢语于兄,惟不可说耳!”

刘季见楚商的语气突然谦卑下来,知道自己的回答露出了破绽,表达了愿意前往的心意,被楚商抓住。见话已经说到这个分上,刘季道:“吾出数月,愿以归之,春日即往。”

楚商綄道:“非敢难兄。彼商正有危难,欲兄救之;若至春,恐不及矣!”

刘季见状,有些迟疑,这个人如果明显有难,就在眼前,那让自己去岂不是让自己去送死!自己与他似乎并无情分,有必要为一个陌生人去死吗?

楚商綄道:“其事秘急且险,而有性命之危。顾以兄急天下难,是以请之。兄若急人之难,不告他人,速以往;若辞,亦当以酒牛相送,固不敢强也。”

刘季道:“当往何处?”

楚商綄道:“未可说也。”

刘季又问道:“事当几时?”

楚商綄道:“未可知也!”

刘季道:“彼既知季,以性命相托,季当报之。季但一命耳,今付于先生!”

楚商綄问道:“何刘郎应之促也?”

刘季道:“季非名闻者,非富贵者,非有能者。彼不以季之不肖,以不可说之事相托,是知己者也。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士且如此,季乃布衣,无才无德,但一贱命,付诸知己,不亦可乎!”

楚商綄道:“壮哉,刘季也!自今而往,汝其亡矣;身外之物,皆置不顾,其可乎?”

刘季道:“任先生差遣!”

楚商綄带着刘季出来,带到掌柜那里,道:“但与宴饮,旦日启程!”

掌柜的应喏。送走东家后,掌柜笑嘻嘻地问道:“刘郎其有相好乎?欲观何女,何人侍陪?”

刘郎不敢应声,只得喏喏。掌柜从后门出来,将刘季带到旁边的一处宅院中,对守门的人道:“刘郎今夜宿于此,必也歌舞终宵!”守门的人应喏,将刘季带进去。少时,这里丝竹声起,莺歌燕舞,水陆杂进,正不知哪位公子在此逍遥!

彭父在家中等候了多时,也不见刘季回来,眼看城门即将关闭,他派自己的儿子进城打听,得到的消息是,今天并没有所谓刘季来访。彭父闻言大惊,知道情况不好,第二天亲自去找那个给他报信的铺保,得知那位铺保已经被调到巨阳任职。彭父喟然长叹,刘郎还有有事隐瞒了自己,这肯定是他知道了什么隐秘,被有力者灭了口。他看着刘季留在自己家中的那柄剑,想着等王父来了,让他带回沛县,交还刘父,并以此报丧!

一个不知名的刘季就此消失在世上。

楚令尹春申君伐秦不成,反被秦人所败,这引起了楚国朝臣的巨大质疑。大家纷纷指责说,如此强大的楚国,在春申君手里变得不堪一击!

春申君自然懒得解释,楚国的强盛是他和两代楚王共同努力的结果,那时,这些说便宜话的人还在哪里?

从齐王拒绝合纵后,春申君就知道这次伐秦已经不可能成功,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明知必败,但依然按计划发起了这次合纵伐秦。结果虽然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也深深地刺痛了他:又一个诸侯国卫国被秦国占领,而占领卫国的,竟然是刚刚被秦国攻下不久的东郡!固然,东郡的力量远远强于卫国,但东郡是新征服的郡,按理,那里的民众是不能当作战力量来使用的,能够不牵扯秦军的力量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春申君难以想象,怎么仅仅一年,东郡的民众就如此富于战斗力,勇敢地为秦人而战,甚至比一年前与秦人作战时还要勇猛!如果一年前,东郡人也能发挥出如此的战斗力,秦人又怎能顺利地占领东郡!

本来按春申君的计算,诸侯东西两路讨伐,纵然不能给秦人以重大的打击,也会给秦人造成一定的损失,令他们短时间内不能再对诸侯作战。但现在看来,他失算了。秦人不仅没有遭受损失,实力还得到增强,至少增加了一个经济发达的“五千乘”的战略区。

不过,一个政治家没有后悔的权利,他必须依据当前的形势,立即采取行动,而不是深陷懊悔之中。寿春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春申君从曲阜返回后,立即宣布启动迁都行动。

在举国上下都忙于迁都后,批评的声音也就不成气候。但一向对春申君百依百顺的楚王,却对春申君委婉地表示了不满:“卿执楚政廿余岁,心力皆瘁,寡人其忍之!愿以就封,移事于后生,卿但垂手而治可也。”

迁都的过程持续了几个月。巨阳虽然距离寿春三百里,但有颖水相通,所以整个过程还算顺利。王宫内的珍宝被打包上船,水运到寿春,直接进入寿春的王宫,安置妥当。颖水两岸楚军明哨暗岗,警戒带宽达三十里,几乎把两岸的军队全都动员起来,声势浩大。

王宫布置停当后,楚王从巨阳起身,乘船前往寿春。

寿春地势险要,周围的山水构成天然的防御屏障。城池规模巨大,除了王宫完全仿照郢都的格局,周围的大小建筑,布局合理,武库、校场、军营、官府……无一不深具匠心,功能完备,防御严密。楚王巡游一番,十分满意,宣布将寿春改为郢。

郢是楚国都城的专有称呼,原来的郢都在汉水流域。被秦军攻占后,楚国先迁都陈丘,后转往巨阳,这些地方虽然都是国都所在,但都没有被称为郢,表示楚人并不认为这些城池是自己真正的都城,只是临时留驻的地方,早晚自己还要返回汉水边的郢,早晚自己还要收复故土!

但楚王宣布寿春为郢都后,对楚人的暗示是,自己已经不再打算收复被秦人占领的故土了,郢都就在这里!

春申君除了送给楚王一个布局完善的郢都外,又送给了楚王一个美人。这是他的舍人李园千里迢迢从赵国带来的。

为了指导与诸侯外交合纵抗秦,春申君从去年秋天就到了曲阜。李园也跟着到了曲阜。到了曲阜后,李园请假回赵国探亲。但一直到假期结束后好久,李园才回来消假。春申君问起他延迟的原因,李园回答道:“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

齐王求娶李园的妹妹,这件事打动了春申君的心。


  (https://www.2kshu.com/shu/38820/4959509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