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祖龙赤蛇 > 第29章 魏殇

第29章 魏殇


  张辄与仲岳先生草拟了一份名单,由他们两人分头通知,都是信陵君门下得力、忠诚的门客,包括夏侯先生和梁尉公子等人。一天下来,张耳和仲岳先生回到仲岳先生的家中,准备好必要的糇粮,打理了些衣物,各执了一根杆棒,只等天明城门开启,一起出了城,不知往何处去了。

整整过去了一个月,魏国宣布,魏王薨,太子增即位。几天后,信陵君的儿子报告魏王,信陵君去世。刚即位的魏王增派宗亲大臣亲自到信陵君府祭吊,宣布信陵君的太子继承信陵君之爵,回封地就封。

魏大臣经过评议,谥先魏王“安僖”:宽容平和曰安,乐闻善言、恭慎无过曰僖。对先魏王总的来说评价不高,没有什么功业,但能做到和睦听劝,勉强还算称职吧!

魏安僖王去世后,春申君遣使致吊,但其他诸侯没有能够遣使,主要原因是盗贼猖獗,疫疠流行,道路阻塞。连韩国到魏国之间交通都不安全,更不用说其他诸侯国了。

从燕赵到魏国,陆路要经过秦国的河内。河内是这次蝗灾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这个曾经的商朝王畿之地,富庶之乡,瞬间变得颗粒无收。河内各城邑在饥荒的压力下,起而劫掠。开始还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后来变成整个乡邑的集体行动,而行动的目标首先指向外来的秦人。

河内这个地方,在商朝时是王畿,诸王子分封广泛,几乎每座城邑都能关联到某一代的某个商王。入周后,这里是“三监”之地,周王封了三个弟弟,管理这里的商民。武王去世后,这三个弟弟集体反叛,周公旦和姜太公用了好几年时间,费了无数的人力和物力,才将这里的叛乱平息下去。

为了免除后患,周公旦将这里的商民集体迁移到淮河流域,那个称为“商丘”的地名,至今未改。河内地区被封给武王的小弟弟康叔。河内的贵族都到了商丘宋国,但留下的平民也仍然还是商民。他们的文明程度明显高于周围的部落,在最初几代卫侯的英明领导下,成为一支强大的势力。

以周王东迁为代表,西方各部落纷纷东进,将沿途那些经营不善的诸侯国一扫而空。卫国这时也成为他们的进攻目标。几起几伏之后,卫国成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偏居濮阳,河内被齐、晋等霸主国瓜分。三晋赵、韩、魏崛起后,这里成为三晋的势力范围,各国的地域交互错杂,但事实上谁也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管理。各乡邑联合起来杀死诸侯派来的官吏,层出不穷。

秦国攻略河内,主要打击的是魏国的势力。魏国是河内地区的主导势力,早在魏文侯时代,西门豹治邺,其实范围并不限于邺城周围,而是包括了广泛范围内的河内。但随后韩、赵也纷纷进入这一区域,各自控制了一些区域。当然,这一地区占压倒优势不是这些外来势力,而是本土的力量。魏国的势力驱逐后,这些势力,特别是本土的势力仍然继续发挥着作用。

在压力不是很严重时,这些势力通常会与秦国的官吏合作,双方相安无事。现在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各种矛盾迅速激化,而主要指向的就是秦国的官吏。不少城邑打破县城,杀死秦人官吏,打开府库,抢夺粮食。由于秦人在县城里并没有驻扎秦军,只是利用当地人组织了城卫。这些城卫在当地民众的进攻下,毫无战斗力,几乎不战而逃。秦人占领的县城一个个被攻破,官吏几乎全都被杀死,逃出来的官吏由于担心受到秦律的惩罚,也不敢返回秦地,干脆选择逃亡,稀里糊涂地也算作被杀。就这样,河内的秦城一个个被攻破,秦国势力几乎完全退出了河内,河内成为政治真空。——这算是这场饥荒和疫疠的一个附加成果。

为了将疫疠隔绝在关外,吕不韦关闭了函谷关,断绝与诸侯的往来。但关中各地,零星的疫情依然此起彼伏,但没有在关外那样大面积流行,造成大面积死亡。

蒙骜建议,为了应对饥荒,秦国正好乘机发起一次进攻作战。陶郡由于商业发达,人员流动频繁,疫疠尤其严重,平时繁荣的陶城及其周围,商业凋弊,商户关门歇业,整个地区经济几乎停止运转。

陶守飞报咸阳,请求免除今年的上计,并进行大规模征役。吕不韦与蒙骜等人经过繁琐的计算,认为仅靠一般的征役,很难救济陶郡的灾情,必须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这时,河内的暴动消息也开始传到咸阳。由于河内的秦国官吏几乎被清除,吕不韦倾向于在河内开展讨伐行动,夺回河内。不过蒙骜认为,河内的城邑过多,且民情多不同情秦国,如果要去攻打,必须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占领,以秦军的战力,这并不可取。而且,陶郡的士卒要到河内,必须通过魏国的土地,这会有很多困难。战事最好在陶郡周围展开。

于是,河济之间,濮水沿岸诸城进入了秦国的视野。最终,秦国决定,集中陶郡、三川、河内三郡之力,全力攻取魏国河济间濮水一线,打通陶郡与卷城之间的联系。

秦国决定陶郡之兵在陶城集中,进攻魏国的襄丘、长垣,向濮水一线扩张。蒙骜率领三川、河内之兵,集中于荥阳,攻占酸枣、燕、虚等城。夺取这些城池后,基本就控制了濮水上游地区,打通了卷城与陶郡的联络。

进入冬季后,疫情逐渐缓解,而缺粮的情况更加严重。在过了秦国新年后,秦军立即向预定的集结地集结。而这时,魏国遣使通报,魏王与信陵君先后去世,而李牧也开始向易水长城一线进军。

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地精壮十分短少。但相比之下,粮食更加缺乏。缺粮的地带不在关中,没有那么多征役;又由于有疫情,也不能从关东各郡为关中征役。打仗就成了惟一可以征役的项目。三川、洛阳由于有高山阻隔,没有遭受蝗灾,粮食产量没有受到影响,但疫情没有能够躲过去。三川郡能够调出来的士卒只有一万人。河内基本脱离了秦国的控制,可以征兵的区城只剩下南阳一隅,这里蝗灾、疫情一样不拉,人口损失很大。但在饥馑的驱使下,大部分还能一战的男子都应征出战,就为能够省下一些粮食,也征集到一万来人。陶郡是重灾区,全部还能一战的男丁全部出战,也有一万多人。因此,虽然这次作战动员了三个郡,但集结起来的兵力不过三万多人;而且不少还是大病初愈,勉强可以一战。

蒙骜于新年后出关,带着亲卫一千人到荥阳城外设置大帐。卷城王翦所领的一千人大部病倒,连王翦也未能幸免。不过这些士卒体质不错,大病一场后,倒也没有多少病死的。但病后体虚少不了,很多人无力出战,王翦只能领五百人出战。

荥阳是大县,人口数万,但也只征发了一千人。征服未久的原韩国城邑,这一次也都征兵出战。十三座城,每城出兵不过一二百人,总兵力约有二千人。韩邑的邑民未经战阵,没有爵士,蒙骜命王翦将卷城守军按爵位分配到韩邑军中充任什伍长,王剪以公乘率领这两千人为前驱。

秦军大军云集,但魏王没有任何反应,他一无粮,二无兵,又值国丧,根本作不出任何反应。安城、阳武的守将见势不妙,都放弃城守,逃回大梁。王翦不战而取二城。这两座城积蓄的物资补充了王翦。

一直到十一月中旬,秦军集结完毕,向酸枣进军。酸枣的邑民先遭受蝗灾,又遭受疫疠,缺粮缺兵。王翦大军进到城下时,酸枣守将也弃城而逃。由于士卒们体力有限,无法强行军,蒙骜率领主力又过了数日才进驻酸枣。蒙骜不敢强力使用军力,只命令各军占领周围乡邑,放过城池不攻,以取得粮草为目标。但这里刚刚遭遇蝗灾,颗粒无收,余粮基本都被吃完,哪里找得到粮食!秦军几乎把周围各乡邑仅存的一点粮食全都抢了,才能勉强维持半食的水平。

陶郡的士卒包围了襄丘。襄丘是一座边境城池,城墙高大坚固。虽然受灾,但守将十分顽强,带着还能作战的士卒拼命防守,秦军一时攻击不下,只得也分散到周围乡邑抢粮。

由于缺粮严重,蒙骜不敢在一地多做停留。他亲自挑选了五千体力尚壮的士卒,交给王翦率领,让王翦继续攻打燕城和虚城。

燕城曾经存在过一个小国燕,与郑国有过婚姻往来,但早已消逝在历史之中,它的国王有谁,被谁所灭,都一无所知。燕城也并不广大,周围人口不少。王翦五千人来到燕城下,根本无力进攻,只能在城下筑垒,做围困的打算。


  (https://www.2kshu.com/shu/38820/4965594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