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叫他卷铺盖回来
推荐阅读:师姐你干嘛?这里可是合欢宗! 禁欲王爷他白天冷的一批晚上野的一批 觉醒读心术,王爷怒撕和离书 三分瘾 乱剑江湖 山沟的假嫡女?让京城权贵都跪了! 舔狗死遁后,高冷千金痛哭流涕 御风剑客亚索 穿到荒年,带着萌宝开超市 武道涅槃
谭永利本来是要找苏怀安的碴子,认定这件事就是他在作怪,听到孙国玺和祝院长一番对话,苏怀安也是不知情,再找他就没道理,回来给谭志达如是说了。
谭志达撇嘴:“你就相信啦?”
谭永利说:“我守在旁边的,那祝院长说的话我听得清清楚楚。”
谭志达哼哼:“孙国玺当着你的面先按下免提,故意让你听见,这说明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
“这还不好解释?知道你肯定要提反对意见,要去问个明白,于是他们就提前设计好了,用这种方式对付你,忽悠你。”
“你是说他们一个远在省城设计院,两个在锦绣县城里,隔空作这样的设计,这也太离谱了吧。”
“我就是这样认为的,他们一直不拿你当个事,但凡重大的,关键性的事情,都会给你下套,搞迷魂阵,就想要达到摆脱你,不让你参与决策的目的。”
“没这种事,公司的重大决策我还是参与了的,基本上都是知道的。”
“眼前这件事你就不知道。人都进来了,不经过考试考核,不经过专题会议研究,就凭他们两个人私下商量,黑嘎嘎就这样定了。”
“看来你是没听我说清楚,他只是借助我们这里过渡一下,不是你说的那种,人真的要是进来了,手续不拿到你这里办,那算什么呀。”
“宏达公司首席设计师,都已经形成文件了,外面人都知道了,你还这样相信他们的鬼话。完了我的老叔,要怎样你才会清醒呀,被人骗了还乐意帮人数钱,也只有你了。”
谭志达还在念叨,谭永利甩手走开了。
不想再和侄子啰嗦下去,再多说几句,你让开吧,你真的是不行了,对付不了那些人了这样的话就又要说出来了。谭永利现在最不高兴,甚至于说最反感的,就是谭志达咄咄逼人,直截了当要他交班。
谭志达一瞪眼,一扬手,把纸团朝老叔后背扔去,力度不够,纸团飞了一米多远就轻飘飘掉到地下。
谭志达打开传真机,预热五分钟,把那份文件给文启义传了过去。
文启义坐在办公室,听传真纸吱吱响,徐徐吐出一张打印纸,机子停顿,他扯下印有文字的一截,很快就看见了邢毅,宏达公司首席设计师的的内容,刺激了他的眼睛,怎么回事?传真来自宏达公司,马上想到要先问一下谭志达。
谭志达却说他什么也不知道,公司传真机不止他这一台,他说:“你把内容念给我听。”
文启义念过。谭志达说:“你确定就是他?”
文启义道:“你搞哪样?难道还有另外一个邢毅不成?再说这份文件传到我们这里来,就说明就是我们这里的邢毅,不会错。”
“突然成了我们这边的首席设计师,这怎么回事?是你们搞突然袭击?”
文启义说:“不要随便说,传真来自你们公司,你不知道,不等于其他人不知道,赶快问问你们公司那几个头头。”
“邢毅还是你们水电厂的人,应该先问你们才是,怎么反倒问起我们来啦?”
“怎么回事?我不也是懵逼的吗?等我先问一下童厂长,一哈回你话。”
文启义把传真纸放在童景江面前的老板桌上,朝有邢毅名字的地方指了指,童景江看了就问:“你从哪里来的?”
“传真机上呀。”
“那是,宏达公司发过来的?”
“我问了,谭志达,主管人事的,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是我们这边搞的。”
“他们经理副经理呢?”
“我没问。”
“我来问。”
童景江抓起话筒,按下两个键,停住了。
“怎么啦?”
“怎么是我问他们?搞反了,应该是他们问我才是呀。”
“他们这样做就是在耍大牌,目中无人,我们水电厂在县里好歹也是重点工程呀,按级别,我们也不会比他们低呀,太无礼貌了。”文启义哼哼。
“你通知邢毅,叫他马上回来。”
“就说你要见他?”
“我见他?做好梦去吧,你告诉他,卷起铺盖,立马回厂,继续去看他的水塔。”
“这样呀,那驻村的事……?”
“不用他了,另外找人。”
文启义出来,心里打起鼓来,把邢毅叫回来,那县里知道了,一定会催促派人去接替,那会是谁呢?
之前童景江找自己谈过,扯谎说母亲病重给搪塞过去了。再拿母亲身体说事,那就是真正的不孝之子了。
文启义又给谭志达打电话,把童景江发了火,要他通知邢毅立即叫回来,继续看水塔的事说了。
谭志达说:“那你还不快执行?”
文启义说:“县里知道了,要找人替换,那怎么办?”
“不关你的事,就不要操心,赶快通知下去。”
“什么叫不关我的事,要是叫换人,我就很危险。”
“你们厂里没有别的人啦?”
“有啊,但这是去驻村帮扶,要做事情,要见成效,不是挂个脑袋就可以凑数的。”
“你还是先听厂长的,不要让厂长对你产生看法,雷厉风行先执行厂长的决定,要不要派人替换,那是第二步的事,回头我们见个面,好好琢磨一下。帮你想出好办法。”
“什么好办法?是叫我去我就去?”
“办法肯定是有的,给我两天时间,我把相关情况详细了解一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嘛。”
文启义怀着忐忑的心情给邢毅打电话,得到的回答是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那时邢毅正带领十多个村民在省城南郊的青林村考察学习,为了集中精力,把手机关了。
青林村是全省的典型,村子建设得相当漂亮,大家看了都啧啧称赞,情不自禁将自己的村子与其进行了对比。
“这边距离城区很近,交通便利,田地较少,土地利用率高,经济基础相对姣好,村民集资热情高;我们那边距县城有点远,交通状况差,经济基础薄弱,田地要宽一点,村民集资也热心。”
有人高声道:“这都是共同的东西,而我们有的他们没有。”
有人就问:“什么东西我们有他们没有呀?”
“灵秀潭。”
“对呀,灵秀潭就是我们的名片呀。”
“还有吗?”
“驻村干部,他们没有。”
有人道:“你想死呀,把干部说成是东西?”
“掌嘴,掌嘴,赶紧赔礼道歉。”
“我说的好像也不错。”
“还不承认,耍嘴硬?”
“我听有专家说过,驻村干部也是一种资源。”
“有这说法吗?小邢?”
邢毅说:“有点道理。”
“因为驻村干部,是人才。人才是最大的资源。”
“这小子说话冲天撞地,不知高低。”
“邢老板都承认了,我没有错。”
“又来了,喊人家是老板?”
“他没喊错,我们就认小邢做老板。小邢,你就不要推辞了,干干脆脆来领导我们,当我们的一号老板。”
“我们村里有桑主任领导。”
“他不行,软柿子一个,办不成大事的。”
越说越玄乎,邢毅看时间也差不多,赶紧招呼上车,进城吃鱼头火锅。
“这么多人,要吃多少个鱼头啊。”
邢毅说:“这家鱼头火锅店,最多的一天要消耗一千个鱼头。”
到了火锅店,邢毅要大家去挑鱼头,尽自己喜欢的挑。
大家看了,那鱼头最小的都有半斤重,问服务员:“我们第一次来吃,像这样的大的鱼头,一个人吃几个最合适?”
服务员说:“我见过吃最凶的,三个人吃了十七个鱼头。”
大家七嘴八舌,一时定不下来。邢毅对店家道:“十七个人分三桌,每桌预定二十五个,不够吃再添。”
(https://www.2kshu.com/shu/39742/4870948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