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千古未有的盛世
推荐阅读:科技乱入修仙界 学校里的学生居然要去外面做苦工 我每天都想成为前男友的小婶子 开局买别墅,我神豪身份藏不住了 重生:仙尊归来 纵横四海之海盗特战队 丧尸:我的末世幸存者基地 快穿:每天都努力跟夫郎重归于好 HP:斯教求抱求rua求贴贴 冷婚
玉京
太极殿内
文武百官身着规整的朝服,整齐有序地分列两侧,整个大殿气氛庄严肃穆,六部尚书依次奏报政务,朝中大儒为曹鲲歌功颂德。
就在这时,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般冲入皇城,急促的马蹄声如重锤般,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这表面上的宁静,打破了那压抑已久的沉闷。
马上的武将满脸惶恐,神色慌张至极,一路狂奔至太极殿外。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加急奏章,满头大汗,却顾不上擦拭,径直冲进殿内。
“圣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
那武将扑通一声跪在丹墀之下,声音颤抖得如同风中摇曳的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
曹鲲正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身着玄色龙袍,上面绣着霸气外露的五爪金龙,那金龙仿佛随时都会从龙袍上腾空而起,翱翔九天。
冠上的珠串微微晃动,遮挡住了他部分面容,让人难以窥探他的神情。
“何事如此慌张?成何体统!”
曹鲲怒喝一声,声音如惊雷般在朝堂之上轰然回荡,震得大殿的梁柱都微微颤抖。
武将浑身猛地一颤,额头紧紧地贴在地面上,不敢抬起分毫,惶恐道:“陛下……荆州各地百姓……纷纷造反……反贼如汹涌的洪水一般,所到之处,肆意屠杀官吏,开仓放粮……各地已然大乱!”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五天前,荆州还传来捷报,荆州都督赵独秀连战连捷,斩杀反贼近百万,形势一片大好,怎么突然就传来了如此噩耗!
有的官员身体开始微微颤抖,仿佛置身于寒风之中;有的官员则低下头,眼神闪烁,生怕引火烧身,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什么!”
“什么?百姓造反?”
“一群蝼蚁般的贱民,竟敢反抗朕!”
曹鲲震怒咆哮,声音如洪钟般震得整个朝堂都嗡嗡作响,仿佛整个大殿都要在这怒吼声中崩塌。
“朕待他们不薄,让他们有房子住、有田耕、有粮吃,他们竟敢如此忘恩负义!”
“朕一统天下,北伐草原,让那嚣张的草原部落俯首称臣;西征大漠,平定那肆虐的沙匪之患;平定四海,让天下归心;开疆扩土,使我大魏疆域辽阔无边;万邦来朝,彰显我大魏无上国威,开创了千古未有的盛世!”
“而他们竟然造反!想摧毁朕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
曹鲲怒目圆睁,看向武将,厉声喝道:“荆州的反贼都有谁?给朕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武将惶恐不已,声音颤抖着说道:“禀圣上……荆州反贼以孙迎祥为首,其次是陈伏虎、姬岳、萧自在、朱铁云、常士信之流,还有一些地方豪强在背后煽动百姓!”
“姬岳!常士信!乾朝余孽!朕平日里待他们不薄,他们竟然也敢造反!”曹鲲咬牙切齿,眼中喷出愤怒的火焰。
“传旨!命董奉先、冉天象、林飞虎、马原、冯君可、上官擎天、鲁冲!各率精兵十万前往荆州!所有反贼!诛灭三族!一个不留!”曹鲲眼神如刀,一道圣旨,杀气冲天,让百官胆寒。仿佛在这一瞬间,他们已经看到荆州十室九空,白骨累累,血流成河的惨状。
工部尚书元平见状,心中忧虑不已,他走出列,跪在地上,恭敬地说道:“陛下……荆州百姓因贪官污吏横征暴敛,走投无路,故而造反,还请陛下酌情处置。诛灭三族,牵连甚广,有损陛下仁德之名……”
“荒谬!”曹鲲不等元平说完,便暴跳如雷地打断了他的话。
“这些不是他们造反的理由!”
“不管是何缘由,造反便是罪不可恕!”
“看来,朕这些年对待百姓黎民太过仁慈了,元平,你这个老匹夫倒是提醒了朕,朕对他们越是仁德他们越是放肆!”
“传旨!所有反贼,满门抄斩,诛连九族!”
元平惊恐不已,跪在地上瑟瑟发抖,仿佛一片在狂风中飘零的落叶,不敢再言语。
其他官员见状,更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次日,元平上书告老还乡。曹鲲御笔批准,命庐州刺史叶浩云接任工部尚书之职,位列宰相。
消息传出,举朝震惊。叶浩云虽然是曹鲲的亲传弟子,但他终究是一介武将,即便军功卓著,杀敌无数,那也是武夫啊!
朝中众正盈朝,不缺忠臣干吏,为何要让叶浩云一介武夫担任工部尚书之职?
但是太极殿中那如雷霆般的怒吼余音尚在,曹鲲盛怒之下的威压,似一张无形却又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整个朝堂紧紧笼罩。
百官们虽心中满是不满,可在曹鲲的怒火面前,却无一人敢冒死上书进谏。
玉京的城门外,温暖的阳光洒在路上,却难驱散这离别的哀愁。
百官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前来礼送数朝老臣元平。
元平为大魏朝廷鞠躬尽瘁多年的老臣,此刻身形略显佝偻,面容上满是岁月的沧桑与离别的落寞。
不少大臣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
他们纷纷围上前去,拉住元平的衣袖,声音哽咽地劝说道:“元尚书,您这一走,朝廷便少了一根顶梁柱啊!您何不留下,再与圣上细细陈情?”
“是啊,元尚书,您为朝廷操劳一生,如今却要这般离去,叫我等如何舍得?”
元平微微摇头,心灰意冷道:“诸位同僚的心意,元某心领了,但老夫去意已决,我为大魏效力数十载,如今也该是落叶归根的时候了。”
说罢,他毅然转身,踏上了那辆寒酸的马车。
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在水泥路上滚动,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是元平心中那无尽的叹息。
途中,马车忽然停下,车夫在车外轻声说道:“老爷,前面有一队人马,像是回京的官员。”
元平掀开车帘,只见前方一队人马甲胄鲜明,威武雄壮,杀气腾腾。
为首一人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英气逼人,正是那新任工部尚书叶浩云。
叶浩云早听闻元平大名,今日在此相遇,心中又惊又喜,连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元平马车前,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晚辈叶浩云,见过元相!”
元平见叶浩云谦逊有礼,心中对他的印象稍有改观,便也走下马车,回礼道:“庐江侯客气了,老夫如今已是一介布衣,当不得如此大礼。”
叶浩云连忙道:“元相言重了,您在朝多年,经验丰富,晚辈初涉工部事务,诸多不明之处,还望元尚书不吝赐教。”
元平慈祥道:“庐江侯既如此说,老夫便斗胆说上几句,工部事务繁杂,涉及水利、建筑、工匠等诸多方面,需统筹兼顾,不可偏废……”
元平耐心地指点着,将自己的经验心得传授给叶浩云。
叶浩云听得认真,不时点头称是,眼中满是敬佩。
他诚恳道:“元相之言,如醍醐灌顶,让晚辈受益匪浅,晚辈定当铭记于心,不负元相教导。”
一番交谈后,二人分别,元平回到马车上,元平之子元斛满脸怨愤道:“父亲,那叶浩云小人得志,不过是因为圣上盛怒之下,您被迫离京,他才得以接任工部尚书之职,您怎么还如此尽心尽力地帮他?”
元平闻言,脸色一沉,严肃道:“休得胡言!庐江侯少年得志,南征北战,为大魏立下赫赫战功,他生性豁达,忠君为国,绝非小人,为父告老还乡,乃是圣上恩典,你万万不可心存怨愤,做人要心怀宽广,懂得感恩,不可因一时的得失而心生怨恨,否则只会误了自己前程。”
元斛听了父亲的话,虽心中仍有不甘,但也只得低头不语。
马车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只留下一道长长的影子。
(https://www.2kshu.com/shu/53802/128380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