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穿在1977 > 第843章 完全没有编曲

第843章 完全没有编曲


本来只是想道个别,却被摊派了个任务,陈凡觉得有点气不顺,从巴老这里离开后,干脆拉着周亚丽跑去安全家里,大吃大喝了一顿,总算感觉舒服了一些。

    不过走的时候,又贴了一个小玉坠给安全的女儿。……所以到底还是亏了。

    难怪安全一直老神在在,完全不带怕的样子,他手里攥着“王牌”呢。

    想到安全家的小公主,陈凡心里想着,等结婚以后,要不要也生个小家伙出来玩?

    别的不说,总得把送出去的人情收回来吧!

    可是再想想自己的年纪,心里又不禁有些犹豫。

    陈凡对于自己的年纪,弹性比较大,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是两辈子累加,就是28+3,等于31岁,没需要的时候,那就是只算户口本年龄,也就是20岁。

    这时候很明显应该用户口本年龄来计算,20岁当爹?太早太早,过几年再说。

    于是这件事就被陈凡单方面搁置。

    转眼两天过去,时间来到一月的最后一天。

    1月31日,腊月十四,星期四。

    对于上影厂邀请自己这天过去录节目,陈真人是有意见的。

    作为一名道士,岂会选那么多带四的日子?

    看看今天的忌讳,忌搬迁、动土、诉讼、祈福、安门、挂匾、作灶、掘井、开池、破土、上梁、作梁……,然后宜什么呢?

    宜安葬、起基、入殓、移柩!

    哎呀我去。

    但是话已经说出去了,还是巴老亲自转达的,他也就只能硬着头皮上,期望自己的真人境界真的能百无禁忌、逢凶化吉。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在上车之前,他还是拉上了百无聊赖的周亚丽和小宝宝周锦程,这一对童男童女。

    自己没开车,主打一个省油。

    坐着上影厂派来的汽车,只开出一小段路,车速就开始放缓。

    陈凡看着外面熟悉的景色,不禁有些好奇,“这是去巴老家里?拍摄地点不是在上影厂?”

    负责来接他的张干事立刻转过身,笑道,“不是在上影厂,也不是去巴老家里,是去上海电影演员剧团,驻地也在武康路上,就在武康路395号。

    这次拍摄虽然是以央台和上海电视台的名义举办、上影厂承办,其实拍摄地和主要演员都是上海电影演员剧团的。

    我们现在也是去那里。”

    陈凡眨眨眼,哦了一声,没有说话。

    话说这个电影演员剧团,跟电影家协会有什么区别?

    似乎能猜到陈凡在想什么,张干事笑着说道,“不同于电影家协会,协会主要是为电影家们服务的,进入的门槛要求非常高,而且并不涉及具体的创作。

    而电影演员剧团主要吸纳专业的电影演员们加入,参与电影的创作和拍摄,最早是在1953年、华东文教委员会组织成立的,首任团长是张望,参与制作的影片包括《李时珍》、《林则徐》等。

    中间有十几年中断工作,直到77年才重新恢复工作,这里也被发还给了剧团。

    因为上影厂的演员大部分也是剧团的成员,所以事实上两家单位走得很近,干脆就把节目录制放在这里。”

    听了他的解释,陈凡也明白了这家单位是干什么的。

    总的来说,有点类似于专业的艺术研究团体,既有独立性,其成员又与其他单位有交叉性。

    至于别的东西,等以后再慢慢看。

    不一会儿,汽车停在武康路395号门前。

    这里是一栋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规模比陈凡的小洋房要稍微大一点,和巴老居住的洋房差不多。

    (就是在这里)

    进到院子,立刻有领导出来迎接。

    简短的寒暄过后,陈凡便提出尽快录制。

    这位领导也不含糊,立刻带着陈凡进了洋房,登上二楼。

    陈凡看了看颇显宽敞的会客厅,转身看着领导,惊讶地问道,“你们的联欢会,就在这里录制?”

    领导点点头,说道,“我们打算采用茶话会的形式,不另外邀请观众。所有的演员都是我们剧团的演员,他们同时也是其他演员的观众。”

    说着看了看这个场地,“几十个人的话,这里也够用了。”

    陈凡点点头,看看角落里几位拿着乐器的成员,问道,“这几位同志是伴奏?”

    领导看了看他们,笑道,“对,他们也都是专业演员,只不过也粗通乐器,等联欢会正式录制的时候,他们也会参加,并且有自己的节目表演。”

    陈凡眨眨眼,看着几人的脸,果然觉得有些眼熟。

    只不过如非必要,他一般不看这个时代的电影,所以确实不知道谁是谁。

    不认识没关系,那就微笑。

    他掏出自己写的曲谱,走过去笑着递给他们,“这个是伴奏曲谱,麻烦各位了。”

    看到他的样子,几人就知道他没有认出自己来,不过他们也没当回事,不认识自己的人多了去,还能都计较不成?

    反倒是拿到手的曲谱,深深吸引住他们的目光。

    连着刚才那位领导一起,几颗脑袋挤成一团,都在看曲谱。

    周亚丽这才趁机凑到陈凡身边,小声说道,“这里好窄,还不如咱们在延安路的花园别墅。”

    陈凡眯着眼睛,瞟了她一眼,“莫嘚瑟,嘚瑟容易遭雷劈。低调一点。”

    周亚丽轻轻点头,“明白。”

    她怀里的周锦程打了个哈欠,觉得没意思,眼睛一闭,又开始睡觉。

    下一秒,一声“好”将他惊醒。

    小少爷可不管这是什么地方,也不看是谁,当即嘴巴一撇,声音就响了起来。

    周亚丽顿时惊慌失措,“怎么办怎么办?”

    陈凡瞟了一眼,很淡定地拿出一只奶嘴,塞到小少爷嘴巴里,噪音瞬间消失。

    不过这点小插曲,也让领导和几位伴奏回过神来。

    领导赶紧走过来,搓着双手笑道,“服了,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首歌真的是太应景了,与《在那鲜花盛开的地方》简直是绝配!”

    顿了一下,又说道,“我们这就抓紧练习,然后配合录制。”

    陈凡微微一笑,“好。”

    随后便拉着周亚丽到一旁等着。

    等着等着,还没等到伴奏练习好,下面就传来喧嚣的声音。

    紧接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

    往楼梯口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个接着一个、一群接着一群的男女老少们走了上来。

    说他们正大光明吧,他们一个个都悄咪咪的样子,嬉笑着弯着腰奔向场地四周的座位,……用后世的话来说,偷感很重。

    说他们悄悄潜入吧,还冲着看向他们的陈凡挥手打招呼。

    就没有一个上前自我介绍的吗?

    然后陈凡就看见一张熟悉的脸,当即对着她招招手,“过来。”

    吴海燕红着脸跑过来,微微鞠了一躬,“陈副主席好。”

    陈凡,“你们这是干什么呢?”

    吴海燕不好意思地笑道,“听说你来录节目,还是录一首新歌,所以我们都来看热闹。”

    这时另一位容貌上佳的女演员连蹦带跳跑了过来,一把挽住吴海燕的胳膊,笑着说道,“是剧团领导让我们来的,说是可以录制全景,这样也更有现场气氛。”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上影厂最红的两朵小花之一的赵静。她们两个人,吴海燕主演了《云湖恋》,赵静主演了《上海谍影》,热度竟然超过了因《小花》而炙手可热的陈冲和老一辈电影演员,是上影厂的当家花旦。

    不过这不是她们敢上前的原因,主要还是得益于陈凡的作品,让两人更有熟悉感,自然也就少了几分生分。

    陈凡看看她们,再看看周围的人,总感觉吴海燕的话可信度更高一点。

    然后就看见吴海燕连连点头,“对对对,我们就是来配合录制节目的。”

    陈凡扶着额头,轻轻摆了摆手,“那你们去录制吧。”

    两人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扭扭捏捏地站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在玩什么花样?

    陈凡看了看她们,“有事儿?”

    赵静呵呵干笑了两声,随即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说道,“陈副主席,我们听说,厂里要拍姜作家写的那部《在那鲜花盛开的地方》,您看我们两个行吗?”

    陈凡眨眨眼,感觉很惊讶,“这事儿你们不应该找我吧?”

    电影版权给出去以后,他就绝不过问任何事情,全部都交给电影厂去完成,就连拍得好不好,他也毫不在意。

    大不了以后我自己重拍呗,这样还更有对比性。

    所以见她们两个求到自己面前来,就感觉很没有道理。

    可等他话音刚落,吴海燕就赶紧说道,“我们找过厂里的领导,可领导要说,这一次要征求您的意见,所以……,我们就来了。”

    陈凡看两人有些不好意思、又充满期待的表情,便笑道,“如果你们领导真问我的意见,那我就推荐你们。但是你们的领导听不听,我可管不着。”

    两人一听顿时大喜过望,捧着双手连连道谢,随后欢天喜地地离开。

    周亚丽抱着小家伙,看了看两人的背影,再凑到陈凡跟前,小声说道,“你可别想着借拍电影的机会打歪主意,我会替丽丽监督你滴!”

    陈凡脸色一垮,没好气地说道,“想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是那种人吗?再说了,除了《道士下山》,我就没想过拍电影。”

    周亚丽面无表情地说道,“没想拍电影就有人主动找上门来,等你想拍电影了,那还得了?”

    陈凡垮着脸,感觉跟她没法沟通。

    又过了好一会儿,领导才走过来,对着陈凡说道,“陈副主席,咱们先排练两次?”

    陈凡笑道,“行啊,我今天就听你们安排,只要不超时,你说了算。”

    领导两手一拍,“好,咱们先排练。”

    随后转身将手一挥,“各就各位啊,准备第一次排练,先试一试。”

    刚才过来看热闹的演员们立刻停下交谈,兴致盎然地看向陈凡。

    摄影师严阵以待,然后发现是排练,便将注意力从机器上移开,同样看着陈凡。

    伴奏的乐队先吹拉弹唱了一小段,领头的拿着手风琴,视线与陈凡相接,见他点头示意,便拉出一小段音符。

    紧接着,其他乐器也随之跟进。

    陈凡听着伴奏,耳朵情不自禁抽了几下。

    完全没有编曲、完全没有编曲、完全没有编曲!

    果然是业余的!

    不过他也没有叫停,更没有提出要重新编曲。

    将就着用吧,回头自己再制作一个录音室版本就行。

    随着曲调推进,前奏过后,陈凡立刻放声歌唱,“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血染的风采》,一首诞生于85年的老歌,首唱者是一名真正的一级战斗英雄。

    这首歌一经问世就风靡全国大江南北,传唱度极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只不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这首歌、以及改作曲人创作的其他一些歌都没有被各大音乐平台收录,所以在经典老歌的栏目里面,就没有了这些歌的身影。新千年以后的年轻人,对这些歌自然不太熟悉。

    不过没关系,陈凡知道就行,知道这首歌的都清楚,这首歌写的是老山的故事。

    《在那鲜花盛开的地方》本身就是写的西南战场,正好与这首歌相吻合,哪怕让陈凡自己去写,也不一定能写出这么贴切的词曲。

    所以这首歌一出,现场所有看过这篇小说的人,瞬间被拉入到故事中,引起情感共鸣。

    一小段唱下来,不是红了眼眶、就是低声抽泣,更多是强忍着激动的泪水,随着节奏用双手击打节拍。

    看到这一幕,摄影师同志也不管这是不是排练了,立刻打开机器,对准台下观众的表情拍摄。

    第一次排练完毕,现场先是沉默了好几秒,等赵静站起来用力鼓掌,霎时间掌声连绵不绝。

    等掌声停歇,领导激动地说道,“好,词好曲也好,唱的更好,真是太好了。”

    他遗憾地瞟了几位正激动不已的业余乐手一眼,心里暗暗感叹,就应该拉上音乐家协会,那样效果肯定能翻好几番。

    但毕竟是自己单位的老同志,他也不好打击人家的信心,只能当做看不见,直接说道,“陈副主席,那咱们接下来就正式录制?”

    陈凡自无不可,点点头笑道,“行啊。”

    伴奏的毫无自知之明,一个个重振旗鼓,纷纷抱着乐器严阵以待,只等手风琴的声音响起,再次认真演奏。

    既然是业余联欢会,要求自然不会太高,简单录制了两遍之后,检查过没问题,陈凡便告辞离开。

    恰好这两天大学里都在考试,等考试结果出来,也都该回家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58356/128377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