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松鼠
推荐阅读:御兽:我真不是培育大师 重生八零之糙汉哥哥好疼我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遮天:开局订婚火麟儿! 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 家族修仙:通天长生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超凡纪元,我的职业能无限升级 镇魂街之大唐龙裔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这个事情说来话长,但是实际上并不复杂,总的来说,是一个丹挪国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故事,或者说本来可以说是非常聪明的一番精心谋划被S1给活生生玩废了的故事。
简单的说,就是这个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原本处于一种大家都不怎么管的状态,但是后来按照相关法理,丹挪于20世纪初本来就快要获得这个群岛的主权了,但是,但是啊,那两根殖民搅屎棍过来了,于是这件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丹挪一看不好,干脆玩了一把大的,捣鼓着搞了一个建议,只要是为了科学研究,任何人都可以上这个岛,无需签证,无需批准,随便进出。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大家得承认这个岛的主权归它。
就在它捣鼓这事儿的时候,S1干起来了,几根搅屎棍自己在欧洲大陆打成了一坨,已经无暇顾及这个北极圈里的群岛,也就是在S1过程中,实际上按照当时的惯例和法理,丹挪已经获得了这个群岛的主权。
它当时提出的那个建议,自然在它看来也就不了了之。
按说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可是约翰牛高卢鸡这几根搅屎棍那是能轻松放过你的?
S1打完,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约翰牛高卢鸡坐下来一看,卧槽,你特么的趁着我们打架,悄咪咪的就把这个岛给收了?那不行,我们不干。
于是气急败坏的约翰牛高卢鸡等国,又把丹挪在S1之前为了保住这个岛提出的那个建议给翻出来了。
你看,话是你说的吧?你总不能不认账吧?
对着本来就是无理搅三分的两根殖民搅屎棍,自己话都放出来的丹挪毫无反抗之力。
最终,1920年,这个协议签署了,然后他们觉得不过瘾,不保险,涉及面不够,又于1925年拉了一帮子国家成为这个条约的缔约国,而在1925年拉的这一帮子里,也包括了北洋政府。
作为缔约国,这个群岛是可以随时自由进出的,并且可以想办法在上面架设观测站之类。
听着高振东的解释,虽然外事部门领导还是不知道有这件事情,但是根据他们对高振东的了解来看,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高振东不知道的是,别说现在了,我们是在改开之后,才知道有这件事情,才开始利用起来的,这时候根本不知道。
而且正是因为这个协议,我们才成了北极事务的相关方,不请还不行的那种,实在没法应邀参加也没关系,我硬要参加你也拿我没办法。
“振东同志,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有什么证据文件没有?”外事部门领导的兴趣,此时被拉到了最高。
在北极圈、北冰洋内有一块我们可以自由进出的土地?这意味着什么?虽然北洋这事儿暂时有点儿尴尬,但是没关系,事在人为嘛。
现在麻烦的就是证据,北洋那年头,懂的都懂,这种偏门条约,能留存到现在就有鬼了,所以外事部门领导希望高振东能提供一点什么。
“这是我搞研究收集资料的时候无意中在文献里看到的,至于证据,我没记错的话,这个条约就在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一个博物馆还是什么公共建筑里收藏,公开的,谁去都能看到。”
高振东瞎话那是张嘴就来,至于为什么他一个搞理工的会查到这种人文社科的资料,那谁知道呢,高振东同志横跨的领域有点多,那是众所周知的。
这么简单?此时外事部门领导颇有一点想要搞一份重要情报,结果发现那份情报就在报纸上白纸黑字写着的感觉。
他知道高振东绝不会信口开河,这件事情,只要请人在当地核实一下就可以了,并不麻烦。
而且这个条约必定是存在的,就算在高振东所说的地方找不到这个文件,那找一找当年的缔约国,大概率也是能搞到手的,比如……高卢鸡。
“好!太好了!非常感谢你,高振东同志。”这算是不大不小的收获,而且这是永久性条约啊,北极圈说不重要,对现在的我们的确不是那么重要,但是要说重要,至少围绕这个条约能做的事情,那可是不少的。
而此时防工委领导看着高振东,一脸的诧异,这小子真是……
——
东北碳研院,老段他们此时正在对着一份测试报告啧啧称奇。
“电阻率3.0*10-6欧姆.厘米,a向热导率1900W/m.K,这个热导率快要接近铜的5倍了!”这就意味着在a向,这种材料的导热性能极好!而且导电性能很好,在这里支援碳研院研究CVD工艺的俞允成高兴极了,可算是搞出来了。
“而且耐烧蚀性能和机械强度,比我们此前做的石墨喉衬都要高!”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好的石墨喉衬、耐烧蚀部件的储备,虽然这东西的价格,那是真的咬手,但是比起有没有来,贵不贵连个屁都不算。
“另外一个方向上,热导率只有10W/m.K,这样一来,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的温度,向壳体的传导会非常的缓慢,只能沿着高热传导的a向,向着尾部传导。真的是完美的实现了当时高振东同志提出用热解石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设想。”另外一位同志同样兴奋不已,看看人家高振东同志,说能解决,就真能解决,而且人家还给了一套CVD工艺,解决了自己这边久攻不克的重大难题。
对于碳研院来说,可以说是又多了一种拳头产品。
吃水不忘挖井人,但是这位挖井人在碳研院挖的井难免有点儿忒多了。
“我们再按照大漠的尺寸要求生产一批,同时打电话通知他们,可以接收成品了,希望没有拖慢他们的进度。”碳研院的院长笑道,这种级别的成果出炉,他这个院长是肯定要来看看的。
段工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高振东同志说了,如果我们做出热解石墨来,一定要给他送一份样品过去。”
“好,我们马上给高委员定制一份样品。”
高振东拿这东西做什么,他没有给碳研院的同志们说,碳研院这边自然也不会傻到去问。
大漠,固体弹道导弹研究机构。
“东北碳研院那边来消息了!”一位同志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兴冲冲的冲进了办公室。
“有好消息?”一看他的样子,其他同志就大致猜到了事情的走向。
“对!他们已经把那种热导率各向异性的石墨材料做出来了,你看,这是测试结果,他们通知我们,如果对这个性能没有异议的话,他们就要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生产了!”
“我看看!嚯,耐烧蚀性能更好了,热导率……热导率……1900对比10?这各向异性也太各自了吧!”看到热解石墨性能表的同志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这两个方向上的热导率指标,随便换个不知情的人来,绝对会以为这是两种材料。
偏偏它就是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的测试结果,材料科学,恐怖如斯!
“怎么样?满不满意?”拿着电邮进来的同志笑道。
“满意!非常满意!通知碳研院的同志,可以生产了!”
与此同时,在大漠深处的另外一个地方,也有同志接收到了一封邮件,里面只有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我打中那只松鼠了。”
接收到邮件的同志欣喜若狂:“算出来了,他们算出来了!这么多新式计算机,就是好使!哈哈哈哈!!!”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飞奔。
而高振东看着眼前这块黑乎乎的东西,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什么。
他们果然把热解石墨做了送过来,而且还是走的防工委的航空机要渠道给自己送来的,速度快得一批,前天刚接到他们的电话,今天就收到了,这在这个年代,速度堪称神速。
高振东摸着这块黑乎乎的热解石墨,仔细感受上上面的凸起不平,接下来,就是自己的工作。
不过这事儿还有一点点小问题,那就是你怎么证明你手上的是二维材料?
总不能拿着一张胶带纸说吧,别人信你个鬼。
而能证实是二维材料的设备,在这年头对我们来说依然是个天大的难题。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有限,而分辨率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我们的技术还很成问题。
要不要通过高卢人买一台?此时的电子显微镜还得看汉斯佬或者是约翰牛他们。
高振东一边想着,一边找来三分厂技术处的同志,给他们下了一个奇怪的要求。
去,找胶带去,粘性越强的越好。
——
东部海域上的事情,在经历了一场好像挺大,但是又没有太多余波的战斗之后,就这么奇怪的寂静下来。
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相关的各方好像都忘记这件事情一般,被撞沉一艘、击沉一艘驱逐舰的南半岛就这么偃旗息鼓,仿佛无事发生一样。
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是因为另外一个原因——他们没船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7900/128343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