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525章 523:借势者,亦为势

第525章 523:借势者,亦为势


苏彦韬的表态,意味着谈判的基础已经奠定。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将王盛定下的框架填充上具体的血肉。

    助理拿来笔记本电脑,在一旁安静而高效地记录着这场将可能影响未来中美电影交流格局的谈话。

    “王董,有您和盛影掌舵,这个电影节的前景瞬间就豁然开朗了。”

    苏彦韬先定了调子,随即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略显粗糙的计划书草案,双手递了过去,“这是我们初步的一些设想,请您过目。细节还不成熟,正好借此机会请您指点方向。”

    王盛接过草案,并未立刻翻阅,而是放在手边的茶几上,手指轻轻点着封面,目光平静地看着苏彦韬:“苏先生,先说说你的具体想法。第一届,你打算怎么搭这个台子?”

    苏彦韬精神一振,知道展示能力的时刻到了,他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阐述起来:

    “王董,我们初步设想,首届电影节计划在今年秋季,大概11月左右于洛杉矶举行,周期暂定五到七天,主要是为了避开夏季大片扎堆和年底的颁奖季热潮,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窗口期。

    场地方面,我们鹰龙可以利用本地资源,接洽几家合适的影院作为主会场和展映场地,比如中国剧院、或者弧光好莱坞影院,它们都极具地标性和专业性。”

    王盛微微颔首。

    这些场地确实是洛杉矶举办电影活动的首选,苏彦韬在本地资源的把握上还算靠谱。

    “活动内容上,我们计划设立几个核心板块。”

    苏彦韬继续道:“首先是开幕影片和闭幕影片,这需要重量级的作品压阵。其次是主竞赛单元,我们设想命名为‘金天使奖’,旨在评选年度优秀的中美电影,初步设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剧本等核心奖项,未来可以考虑增设最佳合拍片等奖项。”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王盛的反应,见对方没有打断,便放心说下去。

    “除了竞赛单元,还会有官方展映单元,集中展示本年度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和艺术影片。

    我们还计划设置电影市场,为中美电影公司、制片人提供项目洽谈、版权交易的平台。

    此外,电影论坛也是重中之重,邀请两国电影产业的领军人物、导演、编剧、技术专家,就行业热点、前沿技术、合作模式等进行深度对话。”

    王盛听着,这些架构算是中规中矩,是一个国际电影节的标配。

    他插话问道:“评审机制呢?如何保证奖项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我们计划组建一个国际化的评审团。”

    苏彦韬显然思考过这个问题:“主席希望能邀请到一位在两国乃至全球都有影响力的电影大师担任,评审团成员则由中美两国的知名导演、演员、编剧、评论家共同组成,力求视角多元、评价公正。当然,最终名单还需王董您来把关。”

    他很自然地将最终决定权交还给了王盛。

    王盛不置可否,转而问道:“特色呢?如果只是照搬其他电影节的模式,我们何必另起炉灶?如何体现出‘中美’这个核心,以及我们独特的价值和视角?”

    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

    苏彦韬略微沉吟,随即提出了几个更具针对性的设想:

    “王董高见。我们确实需要差异化竞争。我初步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

    第一,设立‘中国电影新力量’单元,专门聚焦中国新生代导演的处女作或第二部作品,为他们提供国际展示的窗口。

    第二,策划‘好莱坞大师班’系列,邀请好莱坞一线的导演、制片、特效大师等,分享工业经验和创作心得,这对中国电影人会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第三,也是我个人觉得很有意义的一点,可以设置一个‘中美电影文化交流贡献奖’,颁发给为促进两国电影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机构。”

    说到这里,苏彦韬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然后才带着一丝试探说道:“另外,我们或许可以在展映单元的选择上,适当倾斜一些资源,关注那些能深刻反映两国社会现实、具有人文关怀的作品?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美国的。毕竟,真正的交流,在于相互了解真实的全貌。”

    他这番话说的颇为含蓄,但王盛立刻听懂了他话里的潜台词——这与自己刚才那一闪而过的、关于“反向审视”的想法不谋而合。

    王盛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玩味笑容,他没有直接回应苏彦韬的最后一点,而是将目光投向在一旁安静记录的助理:“都记下了吗?”

    “记下了,王董。”助理抬起头,恭敬地回答。

    “好。”

    王盛重新看向苏彦韬,做出了决断,“框架大体可行,但细节需要打磨。‘金天使奖’这个名字尚可,但奖杯设计要既有东方韵味,又能被西方接受,这件事我会让集团的设计团队介入。

    评审团主席和成员名单,后续由你们鹰龙先提出初步建议,报给我最终确定。”

    他语速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开幕影片和闭幕影片,盛影会负责接洽和确定,必须是能体现当前两国电影工业最高水准或最具合作代表性的作品。

    电影市场和论坛,鹰龙负责具体执行,但重要嘉宾的邀请名单,尤其是美方重量级人物,需要盛影国际业务部审核和协助。”

    “至于你提到的‘新力量’单元和‘大师班’,想法很好,可以保留并细化。‘文化交流贡献奖’也有其价值。”

    王盛略一停顿,最终还是点了一下那个核心意图:“展映片单的最终审定权,在联合组委会。我们要确保入选影片的多样性和艺术价值,更要确保它们能促进两国电影人和观众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深入的、不带偏见的理解。”

    他没有把话说得更透,但苏彦韬已经心领神会,连忙点头:“明白,明白!一切以促进深入理解为核心。”

    “资金方面,”王盛继续部署,“盛影会作为创始主赞助商投入首笔启动资金,具体数额由国际业务部根据预算方案核定。

    但同时,你们鹰龙必须利用本地优势,积极开拓其他赞助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美国的商业品牌、文化基金。

    电影节要想长久,不能只靠一方输血,必须建立自身的造血能力。

    门票收入、市场交易佣金、品牌合作,这些都要在商业计划书里明确体现。”

    “是,是!王董考虑得周全,我们一定全力以赴!”苏彦韬连连应承。

    “具体的法律文件、章程制定、预算审核,以及后续所有对接事宜,”王盛最后总结道,“我会交代下去,由盛影传媒集团国际业务部全面负责。他们会组建一个专门的项目小组,与你们鹰龙传媒对接。苏先生,希望你和你团队的专业性能让我满意。”

    “请王董放心!鹰龙上下必定竭尽全力,不负您的信任和重托!”苏彦韬站起身,激动地保证道。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中美电影节”这个孩子,虽然姓“中”,但监护权已经牢牢握在了王盛手中。

    而他苏彦韬,则成了这个宏大项目在洛杉矶的地面执行官。

    又就几个细节交流了片刻,苏彦韬心满意足而又略带紧张地告辞离开。

    他需要立刻回去,按照王盛定下的调子,重新梳理和细化所有方案。

    套房内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窗外洛杉矶永恒的车流背景音。

    助理整理好记录,轻声询问:“王董,记录整理好后,是否需要立刻发给国际业务部的赵总监?”

    王盛挥了挥手:“发给他,让他尽快组建团队,进入工作状态。

    另外,提醒他,在合作中,主导权必须在我們手里,但面上要给鹰龙足够的尊重和空间,毕竟他们是地头蛇。”

    “明白。”助理记下要点,悄然退了出去。

    王盛独自一人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名为“天使之城”的梦工厂,喃喃道:“借势者,亦为势……”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83288/128410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