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第524章 522:中美电影节

第524章 522:中美电影节


洛杉矶午后阳光,透过半岛酒店套房客厅的落地窗,在地毯上投下清晰的光斑。

    在套房的客厅,午睡醒来的王盛接见了通过杨华沙关系来拜访他的一位客人。

    王盛先等了一会。

    片刻后,一位年约四十、戴着金丝边眼镜、穿着合体西装的中年男士在助理的引导下走了进来。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步伐稳健,眼神精明,一见面便伸出双手:“王董,久仰大名,冒昧打扰!我是苏彦韬,美国鹰龙传媒的负责人。”

    “苏先生,幸会。”王盛与他握了握手,示意对方在客厅沙发落座。

    助理悄无声息地退出去。

    寒暄几句,互递名片后,王盛打量着眼前这位自称“鹰龙传媒”负责人的苏彦韬。

    根据他掌握的信息,这家公司在美国华人传媒圈内有一定根基,主要业务涵盖广播、电视和部分社区文化活动,在洛杉矶当地华人中有一定影响力,但若论实力和资本,与如今的盛影传媒相比,不啻云泥之别。

    苏彦韬本人,更像是一位精于钻营、善于整合资源的华人社区领袖或文化掮客,其个人资产和公司体量,在王盛看来,恐怕连盛影的一个区域性子公司都不如。

    “王董此次莅临洛杉矶,可是为后天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两部电影十八项提名,这可是我们华人电影圈的骄傲啊!”苏彦韬开口便是奉承,语气真诚,不令人反感。

    “主要是处理一些公司事务,奥斯卡顺道参与。”王盛语气平淡,不置可否。

    苏彦韬显然有备而来,见王盛态度沉稳,便也不再绕圈子,身体微微前倾,进入了正题:“王董,实不相瞒,我这次冒昧拜访,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得到王董和盛影集团的支持。”

    “请讲。”王盛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

    “我们鹰龙传媒,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促进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

    尤其是在电影领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走向世界,也看到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渴望。

    但是,总觉得缺少一个稳定、高效、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平台,来系统地推动这种交流。”

    苏彦韬侃侃而谈:“所以,我们初步构想,希望能在洛杉矶发起并主办一个‘中美电影节’!”

    王盛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这个构想本身并不新鲜,世界各地以“中美”或“中外”为名的电影节数量不少,但大多影响力有限,难成气候。

    苏彦韬显然明白王盛的疑虑,立刻补充道:“我们这个电影节,与其他的不同。我们计划与中国的电影家协会、以及美国电影协会等权威机构合作,争取获得官方层面的认可和支持。

    电影节将设立主竞赛单元,邀请中美两国最新的优秀电影参展参赛,同时举办电影论坛、市场交易、新人创投等一系列活动。

    我们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为中美电影界最重要的年度盛事之一,成为连接好莱坞与华语电影市场的核心桥梁!”

    他描绘的蓝图很宏大,语气也充满激情。

    但王盛心中雪亮,以鹰龙传媒的资本和行业影响力,想要撬动如此规模的项目,无异于痴人说梦。

    没有顶级制片厂、强势发行商或雄厚资本的支持,所谓的“权威认可”和“核心桥梁”都只是空中楼阁。

    “构想很有吸引力。”王盛放下茶杯,语气依旧平淡:“苏先生需要盛影做些什么?”

    苏彦韬脸上笑容更盛,知道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王董,盛影传媒如今是华语电影的领军企业,您本人更是国际知名的导演和制片人,在好莱坞也拥有极高的声望和广泛的人脉。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担任首届中美电影节的‘名誉主席’!

    借助您的威望,为电影节定下高起点。同时,我们也希望盛影集团能够作为电影节的‘联合主办方’,不仅在资金上予以支持,更能将盛影系的优质片源、明星资源带入电影节,提升其含金量和关注度。”

    他顿了顿,观察着王盛的反应,又加重了筹码:“如果王董同意,电影节组委会的执行主席职务,自然也是由您来指定人选。

    我们鹰龙传媒愿意负责具体的落地执行、本地资源协调和日常运营工作。”

    话说得很漂亮,几乎是将主导权拱手相让。

    名誉主席、联合主办方、指定执行主席……看起来王盛和盛影将获得极大的话语权。

    但王盛知道,这本质上还是一种“借势”。

    苏彦韬看中的是他“王盛”这个名字和“盛影”这块金字招牌,以及背后庞大的资金和资源。

    鹰龙传媒想凭借这个创意和本地根基,绑定盛影这艘航母,实现自身平台的飞跃。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王盛的脑海中,几个念头电光石火般闪过。

    中美电影节……平台……话语权……

    他想起那些西方电影节,尤其是某些欧洲电影节,如何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猎奇”眼光,去挑选和褒奖那些符合他们想象中的“东方叙事”的电影——贫穷、落后、压抑、政治隐喻……他们似乎只愿意通过这样的镜头来理解中国。

    那些真正展现中国现代化进程、普通人奋斗与幸福、商业类型片成功的作品,反而难以进入他们的法眼。

    为什么只能是我们被他们用固定的标尺衡量?

    如果……

    这个由我们参与主导,甚至未来可能掌控的中美电影节,将来实力足够强大,影响力足够深远,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用一种独特的视角,去审视和评选美国的电影?

    不是那些光鲜亮丽的好莱坞大片,而是去挖掘、去鼓励那些反映美国社会内部撕裂、种族矛盾、底层困境、枪支暴力、医疗教育问题……的“悲惨叙事”电影?

    就像他们乐此不疲地看待我们的“特定侧面”一样?

    当然,这种心思绝不能宣之于口,甚至在操作上也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包装,必须披着“艺术多元”、“关注现实”、“深度交流”的外衣。

    但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潜在的文化权力杠杆。

    这个突如其来的、带着一丝恶趣味和深远谋算的想法,让王盛对眼前这个看似“空手套白狼”的提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不再满足于仅仅是一个虚名的“名誉主席”和出钱出力的“联合主办方”。

    他要的,是这个电影节真正的、不容置疑的实权。

    要从一开始,就将其纳入盛影的势力范围,使其按照自己的意志成长。

    王盛脸上浮现出淡淡的、意味深长的笑容,他看着苏彦韬,缓缓开口:“苏先生的构想,很有前瞻性。促进中美电影深度交流,也是盛影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彦韬闻言,眼中闪过喜色。

    但王盛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心神一凛。

    “不过,‘名誉主席’之类的虚名,我看就不必了。”

    王盛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既然要做,就要做实。如果盛影参与,我希望是‘共同创始人’的身份。电影节的组织架构、章程制定、评审委员会的组建、主要单元的设置……这些核心事务,盛影必须拥有决策权。”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苏彦韬:“我的要求是,成立一个真正的联合组委会。我本人,担任组委会的联合主席,拥有对等决策权。组委会下设的执行机构,关键岗位的人选,需由双方共同商议确定,并且,盛影拥有一票否决权。”

    苏彦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王盛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参与,而是要直接夺取主导权!

    一票否决权,意味着王盛拥有了对整个电影节方向和具体事务的终极控制力。

    “王董,这……”苏彦韬有些措手不及,他预想过王盛会提条件,但没想过会如此强硬和彻底。

    王盛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时间,继续抛出自己的条件:“资金方面,盛影可以作为主要赞助方之一,但不会是唯一的资金来源。

    鹰龙传媒需要证明你们的执行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第一届的预算和筹资方案,我需要看到详细计划。

    此外,电影节的长远发展,需要建立健康的商业模式,不能永远依赖赞助。这些,都需要在组建初期就明确下来。”

    他身体微微前倾,带来的压迫感让苏彦韬有些呼吸急促:“苏先生,一个好的平台,需要实力和远见共同支撑。

    盛影有能力将这个电影节推到它应有的高度,甚至超越你的想象。

    但前提是,它必须在一个高效、可控的机制下运行。你意下如何?”

    苏彦韬内心天人交战。

    王盛的条件极其苛刻,几乎是将他创始人的地位架空,变成给盛影打工的。

    但反过来想,如果没有王盛和盛影的深度参与,他那个“中美电影节”的构想,很可能最终只是一个局限于华人社区的小型影展,根本无法实现他预想的宏大目标。

    绑定盛影,虽然失去部分主导权,但平台的影响力和成功概率将呈指数级提升,他苏彦韬和鹰龙传媒的名字,也能随着电影节的崛起而水涨船高。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但似乎也是唯一能走通的路。

    沉默良久,苏彦韬深吸一口气,脸上重新堆起笑容,只是这次的笑容里,多了几分郑重和决绝:“王董高瞻远瞩,您的条件……很合理。为了电影节能真正成为连接中美电影的黄金桥梁,鹰龙传媒愿意全力配合,以王董和盛影集团马首是瞻!”

    他选择了妥协,或者说,选择了依附于强者。

    王盛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他伸出手:“那么,预祝我们合作愉快。具体细节,让双方的团队尽快对接吧。”

    “合作愉快!王董!”

    苏彦韬连忙起身,双手紧紧握住王盛的手。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83288/128410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