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老巷书店的旧书笺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残垣疑云 旧墙纠纷

第一百五十七章 残垣疑云 旧墙纠纷


大火过后的清晨,老巷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焦糊味中。被烧毁的仓库只剩下残垣断壁,黑色的木炭和烧焦的木材散落一地,几只麻雀落在墙头,啄食着残留的碎屑,给这片狼藉添了几分萧瑟。街坊们陆续聚集到仓库前,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都带着惋惜。

“好好的仓库就这么烧没了,里面还有不少能用的东西呢。”李叔蹲在地上,捡起一块烧焦的木板,语气中满是心疼。张伟正在检查仓库的墙体,他眉头紧锁,用手敲了敲旁边那堵与赵大爷家相连的共用墙,墙体发出“空空”的声响,上面布满了因火灾烘烤而开裂的纹路,部分墙皮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的青砖。

就在这时,赵大爷拄着拐杖从家里走出来,看到共用墙的模样,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走到苏晚面前,语气带着不满:“苏晚,你看看这墙!好好的墙被你们仓库的大火烧得都快塌了,我家院子里的晾衣绳都被烧断了,衣服也熏黑了好几件,这损失怎么算?”

苏晚连忙解释:“赵大爷,火灾是意外,我们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这堵墙是共用墙,年久失修,这次火灾只是加剧了损坏,我们肯定会负责修复的。”

“负责?怎么负责?”赵大爷提高了音量,“这墙要是塌了,砸到我家房子怎么办?砸到人怎么办?我看这墙根本没法修了,必须重建,所有费用都得你们承担!”

“赵大爷,话不能这么说。”张伟站起身来,走到赵大爷面前,“这堵墙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之前就有裂缝,我修复旁边老屋的时候就发现了,只是当时不明显。火灾确实对墙体有影响,但主要问题还是老化,让我们全额承担重建费用,这不太合理吧?”

“不合理?”赵大爷气得吹胡子瞪眼,“仓库是你们管理的,火是从你们仓库烧起来的,现在把我家的墙烧坏了,你们还想推卸责任?我告诉你,今天这事儿不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就去社区投诉!”

周围的街坊们见状,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觉得赵大爷说得有道理,火灾确实给赵家造成了损失,理应由管理仓库的一方负责;也有人觉得赵大爷有些小题大做,共用墙本来就老化了,火灾只是一个诱因,不该让苏晚他们全额承担费用。

张婶看双方僵持不下,连忙打圆场:“赵大爷,苏晚他们也不是故意的,火灾是意外。这墙确实得修,咱们有话好好说,没必要闹到社区去。”

“怎么好好说?”赵大爷固执地说道,“我的要求很简单,要么把墙重建,费用全由他们出;要么给我赔偿,我自己找人修。”

苏晚皱了皱眉,她知道赵大爷的性格比较固执,但全额承担重建费用确实有些困难,毕竟仓库的维护经费有限,火灾后还有很多后续事情需要处理。“赵大爷,重建墙体的费用不低,我们管理仓库的经费也比较紧张。这堵墙是共用墙,按照道理,应该由两家共同维护,不如我们各自承担一半费用,您看行吗?”

“不行!”赵大爷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火又不是我放的,凭什么让我承担费用?我不管,反正我只找你们要说法!”

双方争执不下,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陈爷爷看着僵持的局面,叹了口气,说道:“大家都是街坊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没必要为了一堵墙伤了和气。不如这样,我们先找专业的人来评估一下墙体的损坏程度,看看是能修还是需要重建,再核算费用,然后商量怎么分摊,这样公平合理。”

周先生也附和道:“陈爷爷说得对,我认识一位古建筑修复的专家,我可以请他过来看看。他对老建筑的结构很了解,能给出专业的意见。”

赵大爷犹豫了一下,看着周围街坊们期盼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行,我就信你们一次。但如果专家说这墙是因为火灾才损坏的,你们必须全额承担费用!”

苏晚松了口气,连忙说道:“没问题,我们一定尊重专家的意见。”

当天下午,周先生邀请的古建筑修复专家来到了老巷。专家仔细检查了共用墙的结构,用仪器测量了裂缝的宽度,又询问了火灾的具体情况和墙体的建造年代。他告诉大家:“这堵墙确实是典型的老式青砖墙,建造年代久远,墙体结构已经老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次火灾的高温烘烤,导致墙体内部的木构件受损,裂缝扩大,加速了墙体的损坏。所以说,墙体损坏是老化和火灾共同作用的结果。”

赵大爷听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是坚持道:“就算是共同作用,火灾也是主要原因,他们还是得承担大部分费用。”

苏晚说道:“赵大爷,专家也说了是共同作用,我们愿意承担主要费用,再承担一部分您家的财产损失。剩下的费用,能不能请您承担一小部分?毕竟这是共用墙,以后修复好了,您家也能受益。”

这时,赵大爷的儿子赵建军从外地赶了回来,他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后,拉着赵大爷走到一边,低声说了几句。赵大爷的脸色渐渐平复下来,他走到苏晚面前,说道:“既然你这么有诚意,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我承担三分之一的费用,剩下的你们承担,另外,你们得保证修复后的墙体安全牢固,至少能用几十年。”

苏晚连忙点头:“您放心,我们一定会请专业的施工队,用最好的材料,按照传统工艺修复,保证墙体的质量和安全。”

一场剑拔弩张的纠纷,在专家的评估和街坊们的调解下终于平息。张伟看着修复专家绘制的修复方案,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我打算按照传统工艺来修复这堵墙,从附近的老窑厂找回同款青砖,再用古法调制灰浆,这样既能保证墙体的牢固性,又能保持老巷的风貌。”

陈爷爷笑着说:“这样最好,老建筑就得用老工艺修,才能保留住老味道。我还记得这堵墙当年是你爷爷和我父亲一起砌的,那时候你父亲才二十多岁,干劲十足呢。”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残垣断壁上,给这片狼藉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街坊们陆续散去,苏晚看着眼前的共用墙,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堵墙修好,不仅要修复墙体的损坏,还要修复邻里间因纠纷产生的隔阂。


  (https://www.2kshu.com/shu/85656/4912777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