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天子宁有种 > 第196章 退兵之议

第196章 退兵之议


尽管从战事开启到现在,除了些许波折之外,周军几近势如破竹,反观唐军却节节败退。

    但南唐皇帝李璟并没有就此屈服于周国的军威。

    他心中自有盘算:那些丢失的州县,溃败的兵马,大多是地方藩镇的部队,南唐的主力并无太大折损。

    江北虽受困于城池之内,被周军分割包围,但根基犹在、元气尚存。

    更让他底气十足的,是那拱卫金陵城的数万禁军精锐,此刻依然枕戈待旦,还没有被投入战场。

    所以李璟觉得自己手中有足够的资本,能去和周国皇帝郭荣一较高下。

    及至十一月中旬,江淮大地寒意更甚。

    李璟的反击部署,也随之铺开:他擢升左卫都虞候朱元,为北面行营招讨使,领兵一万余人,从六和渡过大江,去援救寿、濠等州。

    前武安军节度使边镐,因攻楚时抵御刘言、王逵等不利,被李璟罢免为民,此番重新起用,令其为朱元的副将。

    同时,派遣镇南军节度副使、筠州刺史尹从德,率领洪州、筠州的兵马前往援救鄂、舒等州。

    诏令楚州、海州等尚在掌控的江北州县,严令其就地召集士卒丁壮,不惜一切代价逆淮水西上,支援濠、泗等州。

    又升龙武都虞侯柴克宏,为右武卫将军,遥领抚州刺史。命其与右卫将军、袁州刺史陆孟俊,星夜兼程奔赴常州,抵御吴越军队的进攻。

    除此之外,由于后周将士军纪松弛、剽掠成性,江北百姓早已不堪其扰,纷纷弃家逃入山林。

    为盗为寇者更是不计其数。

    李璟便派人向江北各地下发诏书,号召当地的百姓团结起来抵御周军。

    得到南唐朝廷的号召,各地百姓们响应者甚众。

    一时间,江北诸郡屯田相率起义,以农具为兵器,襞纸为甲,据守山林水泽,建立堡垒自守。

    然而,就在南唐与后周各自调兵遣将,两国军队剑拔弩张之际。

    江北各地,一场铺天盖地、封山冻河的大雪——

    不期而至!

    ……

    寿州城外,周国皇帝行营。

    厚厚的积雪已将营盘染成一片苍茫,刺骨的寒风卷着密集的雪片肆意狂舞。

    柴荣负手立于营帐门口,任凭寒气侵透衣袍。

    他坚毅的目光穿透眼前的雪幕,凝视着那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的寿州坚城,眉头如同铁铸一般,紧紧皱在了一起。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非但冻结了周军此前猛烈的攻势,更像一盆从直泻而下的冰水,浇在了柴荣胸中那颗熊熊野心上。

    大雪席卷了大半个江北,已经下了整整三天三夜,依旧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周军各地分进合击、围攻诸城的部队,此刻都陷入了严寒与后勤不继的窘困境地。

    就在这时,裹在厚重裘衣里的宰相范质,撑着一把勉强遮蔽风雪的纸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踏雪而来。

    未及他近前行礼,一直凝望雪景的柴荣,却已经率先开口:“各部军情如何?”

    范质站稳身形,深施一礼道:“回禀陛下!韩令坤和慕容延钊已率军从泗州退回,如今正与武行德所部,合兵驻扎在濠州城南十里外。李继勋和赵晁也已停止攻打涂山军寨,两部合为一股,依险固守涡口西北边。”

    “至于王彦超部,前几日攻打清流关受挫,被皇甫晖率军击退。陛下虽降旨命其回军驻守定远,然彼部尚未拔营,便遭此不期之大雪,眼下只得困守于滁州东边的泽渠沟。”

    “而史彦超所部亦屯守在庐州城下待命……”

    稍顿片刻,范质见皇帝脸色愈发阴沉,也只能在心底苦笑一声。

    接着,他继续道:“西南边,何超所率的申、光、颍、蔡等州兵马,按命前往黄州途中,亦被大雪所阻,滞留麻城,难以起行。”

    “王审琦部行进稍快,幸已抵达蕲州并接手城防。舒州潘美亦据城防守,暂无兵火之忧。”

    “嗯。”

    柴荣喉头滚动了一下,微微颔首,但那深锁的眉头却益发紧蹙,沟壑起伏如同山峦,脸色也阴沉的可怕。

    眼见皇帝沉默不语,范质犹豫了片刻,开口道:“陛下,臣斗胆,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得不发!”

    柴荣收回思绪,转头看向范质。他压下心头翻腾的烦躁,声音低沉却清晰地道:“范卿尽管直言,但说无妨,朕绝不怪罪。”

    范质拜谢一声,方才继续道:“此番大雪突降,连日不止,以致道路断绝。粮秣、炭薪转运不及,各军的御寒被服也多有短缺,三军将士苦寒侵骨,实难久捱。”

    “据各地所传奏报,言称诸路军中,冻馁伤病者不计其数,士卒丁壮失踪逃亡、饥寒僵毙者……甚众!”

    说话间,他眼中流露出深切的忧虑,声音更显沉重,“而且正旦将至,只有月余而已。禁军将士远征在外,遭严寒侵袭,定身心俱疲,难免归思日切。”

    “若是再这样下去,臣担心军中上下人心离散,怨气或会如柴燎原。轻则懈怠避战,重则……后果不可预料!”

    范质说的已经很委婉了,其实从大军抵达淮南以来,随着天气越发寒冷,士卒们又被驱使着高强度作战,私下里已经开始有怨言。

    好在有大将们在上面压着,士卒们只能咬咬牙硬抗。而且周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士气,也将不和谐的声音给掩盖住了。

    但这场暴雪就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军队的后勤保障也跟着捉襟见肘,抱怨之声便开始愈演愈烈。

    柴荣没有说话,而是转身掀开布帘,走进了中军营帐。

    范质连忙跟了进去。

    “范卿这是要劝朕撤军?”柴荣坐在主位,面无表情道。

    他从范质的话里,已经猜到对方意思。虽然范质作为首相,平日里他的很多建议,都是通过次相王溥口中说出。

    但一旦他开口,必然代表了群臣的想法。

    而对于范质话里说的那些,柴荣心里也并非不明白,但他就是很不甘心。

    因为撤军就意味着前功尽弃,这数月以来的努力,大军攻城略地的成果,难道又要重新还给南唐?

    范质深施一礼,恭声道:“臣并非劝陛下撤军。而是收拢大军,令诸部退守沿淮要地,并牢牢围困寿州城,不让其有受援喘息之机。值此期间,可命人在京城督造战船,训练水军,以对抗唐军的水战优势。待来年春暖,再重整旗鼓,一举破贼。”

    话音落下,柴荣却紧皱眉头,久久不语。

    呼啸的寒风卷着沉重的雪粒,猛烈地撞击着御帐厚重的毡布,发出沉闷的啪啪声,更添帐内凝滞的气氛。

    不知过了多久,柴荣才道:“容朕……再考虑考虑。”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118/128442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