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赵弘殷病逝
推荐阅读:战锤:刚统一帝国,你说是40K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我的神级词条都刷满了 战锤之黑皇帝 人在诸天,寄生成道 浑元仙宗 斗罗绝世:从日月开始登顶至高 三国:王业不偏安 维度乐园,我是召唤系使徒 都重生了还混娱乐圈?
次日拂晓,李奕带着李汉超策马前往赵府。
晨雾未散,东京城的街巷还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声响格外清脆。
李奕望着远处渐近的赵府大门,心中思绪翻涌。
昨日傍晚李汉超得了他的交代,去置办今天来赵家探望的礼物,没想到途径赵家府邸门前,见到赵家大门口已经挂起白幡,一副准备要办丧事的动静。
李汉超立马回到府上将事情告知了李奕。
两人琢磨了一番,结合李汉超见到的景象,推断赵弘殷应该还没死,但想来肯定也快不行了,否则赵家不会提前预备发丧的事宜。
李奕忍不住猜测:赵弘殷突然病倒有些蹊跷,难道是因为听到自己立了大功,气急败坏所导致?
毕竟去年自己和赵家那档子恩怨,赵匡胤本人曾到内殿直的驻地亲自解释过,表达了想要尽释前嫌的心思。
整个赵家唯有赵弘殷似乎有些放不下……这么一想,或许还真有可能因为自己的缘故,赵弘殷才会病倒的。
“汉超,你说赵老将军这病……“李奕突然开口,却又止住话头。
李汉超会意,低声道:“大哥是觉得蹊跷?”
作为义社兄弟的一员,自家大哥和赵家的恩怨,他自然心知肚明。李奕起了话头,他又不笨,当即猜测到几分意思。
李奕微微颔首:“去年我和赵家的那档子事汉超应当知晓,不过整顿禁军时赵匡胤得了我的举荐,有意彻底与我摒弃往日嫌隙,他亲自到军营里向我解释,态度诚恳不像作假。”
“当时听他那话里的意思,赵家上下似乎唯独赵老将军始终耿耿于怀。“
他轻抚马鬃,若有所思,“如今我再立军功,加官进爵,赵老将军若是听闻消息,一时郁结于心也未可知。“
李汉超闻言不好搭话,只能微微点头回应。
李奕轻叹一声,目光转向前方,“无论如何,今日我们上门探望,也算聊表心意,赵家会如何作想,随他们便吧。“
说话间,二人已至赵府门前。
门房得知来人是殿前马军都指挥使,连忙让小厮进府去禀报主人家。
不多时,赵匡胤闻讯迎出,一见面便行礼道:“李都使能来探望家父,在下不甚感激。”
他虽强打精神,但眼下的青黑和眉宇间的疲惫却遮掩不住。
自从上次自己大婚过后,李奕已经有几个月没再见过赵大,但听对方话里的称呼,已不是先前的“贤弟”、“愚兄”,而是用上敬称和自谦。
不过想想二人现在的身份,确实早已天差地别,一个只是厢都指挥使,另一个已是殿前司中,仅次于张永德的二号人物。
赵匡胤未必不想与李奕套近乎,但两人间的地位差距摆在这,现如今他主动放低姿态也是情理之中。
李奕拱手道:“赵兄不必多礼。令尊病情如何?“
赵匡胤摇头苦笑:“郎中说是旧伤眼疾复发,加上年事已高……“他一边说着,一边引二人向内院走去。
穿过几重院落,李奕注意到府中下人神色凝重,脚步匆匆,显见主人病情确实危急。
踏入内室,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赵弘殷卧于榻上,面色灰败,双目紧闭,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
床边侍立的赵匡义见客人到来,默默退至一旁。
李奕上前细看,心中默然。昔日身体康健的未来“宋宣祖”,如今竟衰弱至此,锦被下露出的手腕青筋凸起,像是枯枝上缠绕的藤蔓。
看这气色状态确实像是没多久好活的样子。
“家父昨日还念叨着要上朝……“赵匡胤低声道,“夜里却突然昏迷不醒,请了好些郎中来看过,都束手无策。“
李奕心中了然,却不动声色。
他郑重地向病榻深施一礼,转身对赵匡胤道:“赵兄放心,我已让人去预备上等药材,稍后便送到。若有需要,尽管开口。对了,我府上还有一位精通炼丹的道士,等会也一并让他过来瞧瞧……或许情况还有几分转机。“
赵匡胤顿时神色动容道:“李都使对我赵家的恩情,在下感激不尽……”
李奕摆手打断道:“你我兄弟之间何须再说这些?想当年大名府投军时,你我同饮一囊酒,同盖一床被……你我兄弟间的情谊不曾改变。”
他这话算是给赵匡胤脸上贴金了,二人虽然都是在郭威起兵反后汉时投军的,但一开始两人间并没有多亲近。
而且更多是李奕主动去跟赵匡胤结交,两人才算是勉强能称得上一句军中兄弟……至于“同饮一囊酒,同盖一床被”这种说法,更多的是场面话。
但赵匡胤也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李奕的这番态度,全是看在他赵匡胤的面子上,不然赵家人的死活又与李奕何干?
赵匡胤当即拱手道:“奕哥儿说的没错,你我兄弟的情谊永不改变。”
以如今二人的身份地位来看,他能与李奕能以兄弟相称,已经算是极大的高攀,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和殿前司的二把手称兄道弟。
听到赵大改口了称呼,李奕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赵老将军的病情紧要,我就不过多打扰了。赵兄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派人到我府上知会一声。”
赵匡胤也不再推辞,又和李奕说了几句交心的话。
说话间,赵二娘款款走了进来,见到李奕也在她并不惊讶,似乎已经得知了消息。
“奕哥儿。”赵二娘福了一礼。
她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裙,丰腴的曲线被遮掩大半,俏脸上未施粉黛,却别有一番清丽的滋味。
走到床边,赵二娘见父亲双目紧闭躺在床上,美目中忍不住酝起一层雾气,拿出锦帕轻轻擦拭着父亲的脸庞,眼泪不受控制的滴落。
虽说她一直对父亲给自己安排的婚事有所不满,但毕竟是血脉相连的父女,眼见自己父亲已然是病入膏肓、药石无医,难免心中有着悲痛之情。
李奕见状,出于好意,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赵老将军此番或许能化险为夷,二娘子莫要太过伤悲,以免哭坏了身子。”
“妾身谢过奕哥儿关心。”赵二娘轻柔点头。
李奕不再多言,拱手道:“赵兄、匡义,还有二娘子,我就不多叨扰,先走一步了。”
赵二娘忙道:“我去送奕哥儿罢。”说着她擦了擦眼角,起身走到李奕身旁。
这话本来是赵匡胤想要说的,没想到被自己妹妹捷足先登,他张了张嘴犹豫了一下,微微点头道:“那二妹便替为兄去送送奕哥儿。”
离开赵府时,晨雾已散。
赵二娘把李奕送到大门口,突然冷不丁说了一句:“奕哥儿娶了魏王的女儿,妾身还没来得及恭贺呢……只可惜开封城内外的许多小娘子们怕是要伤心了。”
说罢她又意识到自己有些失言,连忙告别一声转身匆匆进了大门。
我结婚关别的小娘们什么事?
李奕闻言一怔,但很快却回过味来,忍不住瞧着赵二娘的背影,心里在揣测她说这话的心思。
赵大的妹妹莫非是惦记上自己了……随即他又摇了摇头,不再多想。家里的郭氏和左灵儿就够自己头疼的,他暂时哪里还有心思再去招惹别的女人。
李奕翻身上马,对李汉超道:“等会回去你将左道长带来赵府,好好替赵老将军瞧瞧病情。“
“大哥……“李汉超欲言又止。
李奕目视前方,语气平静:“恩怨归恩怨,该尽的礼数总要尽到。至于赵老将军能否渡过这一关……“他轻抖缰绳,“那便看天意了。“
马蹄声渐远,赵府高大的门楣在朝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
李奕知道,赵弘殷一旦病逝,自己和赵家的恩怨,也该划上一个句号。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其实赵大他爹死了也算是好事,起码自己和赵匡胤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
想来当初赵匡胤亲自到内殿直的驻地,跟自己说的那番推心置腹的话,肯定全然不是假话。依照对方的意思,赵家除了赵弘殷之外,其他人并不太记恨去年赵家姑姑和侄儿的事。
以未来宋太祖的为人,以及这几年李奕和对方的相处来看,赵大绝不是那种为了唬弄麻痹外人,特意拿自己的父亲出来编排的人。
一旦赵弘殷死了,那自己和赵家……似乎就不再有什么芥蒂可言。
而且按照古代的传统,父母亡故作为儿子是要守孝在家的。虽然五代时期的规矩没那么严格,不用动不动就守孝三年,但守几个月也是要有的。
也就是说,赵匡胤暂时跟攻打南唐的战事无缘了。
他原本就比历史上的同时间段混的要差,若是再没法捞到南唐之战的功劳,那么他的升迁就会变得更加缓慢。
赵匡胤确实有真本事,但若没有发挥的地方,那也是白搭。
李奕如今有心把赵大吸收进自己的义社兄弟中,对方混的越差自然是对自己的计划越有利。
所处的身份地位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赵匡胤现在对于李奕的威胁,已经无限的小,只要自己不中途翻车,对方自然就能为自己所用。
但若真的翻车了……没有赵大,还有王大、张大,其实已经无关紧要。
回到家里,李奕找到左从覃大致说了一下赵弘殷的病情,左从覃虽然嘴上说着自己不擅长医术,但既然李奕都已经开口了,他最终还是跟着李汉超去赵家瞧了一番。
不过正如李奕心里预料的那样,左从覃回来后传达了自己的看法:赵匡胤他爹已经没救了。
这么一来,也没什么好再说的。
李奕当天派人将能收集到的名贵药材都送到了赵家,也算是仁至义尽,剩下的就只能听天命尽人事了。
然而赵弘殷最终还是没能扛过来,就在李奕去赵府探望的第三天夜里,未来宋太祖的亲爹在昏迷中咽了气。
李奕不免有些唏嘘,相比于历史上,赵弘殷的死提前了大半年。
而且究其根本,不管是被自己气死的,还是因为自己的到来,让一切的时间线都提前了,赵大他爹的死似乎都跟自己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当然想是这么想,但李奕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
人的命数自有天定,生死不是人力所能决定,与其躺在床上忍受病痛的折磨,早死早托生也好。
出于对赵弘殷是几朝老将的恩典,在他死后,皇帝柴荣下诏追赠其为太尉、潭州节度使。
虽然人死了追赠的名头已经不值钱,但好歹也算是皇帝的一番心意,能在墓志铭上留下些许荣誉也是好的。
赵府发丧的当天,禁军中有许多武将也到场了,赵弘殷好歹在禁军混了不少年,也有不少的人脉关系,丧仪的排场倒是挺大。
来的基本都是武将,文官们顶多也就是送来一份礼,而且也是少数。
殿前司的主将张永德自然也到了,他原本就和赵匡胤的关系还算亲近,而且他爹和赵弘殷私交也算不错。
只不过由于李奕的横空出世,赵匡胤和张永德的关系,早已没有历史上那么亲密,反倒是被如今的李奕给取代。
“赵兄,还请节哀!”
丧仪结束之后,李奕和张永德携手向赵匡胤拜别。
殿前司的一、二号实权人物的到场,让其他人都沦为了陪衬,也给足了赵家面子,赵匡胤亲自送两人到了大门口。
离开赵家,李奕陪着张永德骑马到坊门口,二人又手拉手叙起了闲话。
“想来贤弟也知晓,自从太祖皇帝登基以来,为兄就和那李重进的关系不睦。”
张永德突然叹了口气,说着他压低声音道,“说来惭愧,如今为兄虽和李重进平起平坐,官家也有意让我制衡于他,这些事不说大伙儿都心知肚明。”
“但为兄对此却没什么底气,论起威望和资历,我还是差他一筹的,那厮脾气又爆的很,平日里我都怵他三分。”
“不过如今有贤弟在殿前司中帮衬我,为兄倒是突然安心不少。”
然而李奕听了这话,心下却不免皱眉,张永德说的这些确实是事实,朝堂上下全都知晓其中关窍。
但把这些话拿出来明说,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李奕面色不显,当即表态道:“张兄放心,小弟与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定会全力协助张兄管好殿前司。”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118/128447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