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获得巨资
推荐阅读:人在东京,抽卡化身大妖魔 释天武向你分享了磁场转动 斗罗:好处我来,副作用你扛 影视:从大奉打更人开始 废土:我的物品无限升级 从漫画编辑开始 我活一天就变强一点 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 修仙,我能穿越异世界 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
平安银行大厦的办公室里,陈光良拿着一份《东方日报》阅读。
一则消息让他心生警惕——廖创兴企业的廖宝珊,宣布家财已经上亿。
这则消息本身与他无关,毕竟就是廖宝珊在媒体面前吹嘘一番,以此来证明他旗下的廖创兴银行、廖创兴企业的实力强劲,信誉卓越。
但陈光良可是明白,这或许会成为一件‘银行挤提’的前奏。
廖宝珊如此高调,必然会遭人嫉妒,而在有心人的眼里,廖宝珊之所以发迹如此的快,那是因为他这些年动用银行储户的钱,去大举投资地产,快速的积累了庞大的财富。
所以,为他今年中的事情,埋下了导火索。
而这件事对于陈光良来说,需要警惕的是——平安银行,要知道嫉妒陈氏家族的人,会更多的!
陈光良仔细思考起来:
长实集团的9000多万贷款,基本都是平安银行贷出;
当然,环球集团、长江工业集团、时代影业在平安银行的存款总和,不止这个数字!
与此同时,平安银行对香港工商业的扶持,力度是一直比较大的,所以贷出的钱比例也比较大。
平安银行目前的‘存贷比’,其实也就52%左右,并不算高;但如果真发生挤提,必然也有麻烦。
陈光良很快又放下心来,只要长实集团顺利上市,平安银行的风险就直接降低很多;更何况,平安银行的信誉,虽然比不上汇丰、渣打,但也是比前世的恒生银行,高出很多,挤提的风险很小。
“倒不用担忧今年(1961)的银行挤提!反倒是要担忧1965年的银行挤提,不过那时候,自己只需要提前稍稍布局,平安银行也高枕无忧。”
想到这些后,陈光良彻底放下心来。虽然香港的历史已经在被改变,但大体上不会差的,毕竟很多时间属于历史的必然。
例如前世1965年的‘银行挤提’,是基于港府在1962年修改建筑条例,规定在1965年后,建筑面积会减小。
所以很多开发商纷纷提前进入开发环节,大量的资金涌入地产业,造成银行缺钱,当然或许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这样的历史总归是存在的。
而又过两年的事情,更是不可能改变的历史。
思考这些问题,是陈光良对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的警惕,担心他们因为嫉妒平安银行在香港工商业的影响力,而在背后使绊子;所以,在关键的时候,陈光良都要优化平安银行的‘存贷比’,保持充足的现金流。
例如此次长实集团上市,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将股民的钱据为己有,同时也能让平安银行的现金流更充足。
不一会。
陈光良召见平安投资的总经理张树年。
平安投资,是一家投资银行,此次长实集团上市,便是其作为财务顾问。
另外一方面,平安投资旗下拥有:地产信托部、证券投资部、平安保险等部门,资产也是相当的雄厚。
其地产信托部,目前主要是持有香港的工业大厦及海外地产,资产也是相当的客观,价值上亿。
证券信托部方面,不仅持有香港的优质股票5~10%,亦还已经进入美国股市、日本股市,有少量的投资。
“树年,你马上将我们投资的港股,减仓一半。所得的资金,存入平安银行,将来再做回购的资金。另外,时代影业的股权,减仓至40%即可(总共持有60%)。”
这一波股市,以1950年计算,翻了好几倍,回报率相当的惊人。
不过香港股市的盘子很小,去年交易量大概是在12亿左右。
张树年点点头,说道:“这些年,香港股市确实已经涨了很高,回撤50%的资金,是非常英明的决定。”
他想到一个事情——那么老板让长实集团在这个时候上市,显然是在高点,稍后长实集团的市值,恐怕会下跌。
这招高明啊,在股市最火热的时候上市,不管是筹集的资金更多,还是筹集的成功率更高,都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陈光良说道:“如果不是考虑平安银行的资金问题,我未必会选择回撤,毕竟都是打算长期投资的。所以,后面还是会趁机买进去的。”
“好的”
张树年虽然想问——为什么平安银行资金出现问题,但他还是管住了嘴,有些事情根本不能用常理来解释,这是他跟了老板多年的想法。
待张树年离开后,陈光良彻底放下心来。
这一波回撤,有好几千万的资金,等度过了今年,再找机会买进去便是。
再不济,等到1965年后,或者1967年后,抄底都是可以的。
春节过后,长实集团正式走上市的流程,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购长实集团的资金便达到发行股票的资金的五倍,冻结资金高达9亿港币。
所有的香港市民都没有想到,长实集团的股票居然如此受欢迎!
等到3月初旬,长实集团上市时,长实集团的股票很快升值到40元,市值高达12亿。
一时间,长实集团在香港成为巨无霸上市企业。
与此同时,香港股市也掀起新的一波高潮,市民纷纷携资本入市,这样的场景,前世肯定没有出现,所以香港股市的历史已经发生一些变化。
而在长实集团的会议室。
陈光良主持了地产会议:“长实集团上市后,部份资金用于偿还债务与此同时,拿出4000万港币购入北角园明山的‘时代制片厂’。这幅地皮22.5万平方尺,我打算建一个大型的私人屋邨”
虽然只有22.5万平方尺的地盘,但地积比可达到9左右,这样算下来便是180~190万平方尺的可建楼面;每个住宅单元约为450~950平方尺的话,差不多是2800个住宅单元左右。
如此规模,自然要建相应的公共设施,俨然是一个‘私人屋邨’的项目。
负责住宅地产开发的陆孝清,当即说道:“北角园明山这个地盘,地理条件优越,环境雅静,确实是一个好地盘。如果我们再配备齐全的设施,以及高质量的建筑,算得上一个中高档的私人屋邨。”
他和陈文杰,算是新管理高层的代表人物,当然仅限地产业。
陈文杰也发表了意见:“这个项目的施工进展,可以作为1962~1964年的分批销售项目,这样,我们及拥有源源不断的住宅供应。与此同时,再加上其他的项目,我们每年至少保持着1000个住宅以上的市场供应。”
陆孝清笑道:“有了这个项目,我们每年可以保持着1500个住宅单元的供应,牢牢的占据着香港第一大地产开发商的地位。”
长实集团也会购入地皮,作为每年的开发项目。
陈光良说道:“好,就这样的节奏保持。商业地产一旦投入运营,长实集团每年的利润便非常客观。与此同时,新加坡的乌节路,我也打算开发一个商业综合体,所以长实也需要购入一幅地皮。”
这些资金,一下子就落入陈光良的个人手中,当然陈光良也是拿自己的钱买下的。
陈文杰当即说道:“新加坡的乌节路,目前仅董氏百货如果我们开发一个商业综合项目的话,首选是连卡佛百货,但同时,可以建一幢一流的商业写字楼.”
酒店不需要,因为香格里拉酒店会单独兴建。
有管理层质疑道:“新加坡的经济,是否能支撑起连卡佛这个高端百货,以及一幢一流的商业写字楼?”
陈光良说道:“我相信华人为主的地区和国家,前景都不会差的,所以新加坡的发展潜力,也会起来的。更何况,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众人便不再质疑。
主要是长实集团的实力,也非常强。
很快,地产会议结束,长实集团高速运转起来。
3月底,百德新街、记利佐治街、怡和街的‘三角地带’的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正式开业。
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和大丸百货,仅隔着一个记利佐治街。
长实集团本身也是一体化开发,所以两幢大厦之间,还可以通过地下通道连通,让市民和游客可以随意在百货和购物中心进行逛街。
大丸百货,是传统的百货模式;而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则是新型商业模式——购物中心。
两者的根本‘不同’,是‘百货’他是‘非自助式购物’,而‘购物中心’是‘自助购物’;‘百货’是由一家企业统一进行管理,基本都是自有品牌,但‘购物中心’是招商,引进不同的品牌和品类。
两种不同的商业零售模式,一时间形成非常直观的比较,让市民和游客尽情购物。
陈光良带着属下,视察了百德新街商业综合项目,当看到不管是大丸百货,还是铜锣湾地带购物中心,都是爆满的客流时,他露出满意的笑容。
有这一个商业综合性的成功,足以让香港市民见识到‘长实集团’的实力和信誉。
稍后,陈光良又去了百德新街其它项目。
其中三座公寓大楼,也已经全部出租出去,差不多是680户。
而且三座公寓大楼的一层,都是商业性用途,租赁给商户。
他走进一家‘惠康超市’视察起来,‘惠康超市’是香港第一个超级市场品牌,目前门店数已经突破十家。
至于英资,现在依旧没有反应过来,倒是牛奶公司组建了一个品牌,但现在牛奶公司还是华资周锡年的产业。
当然,屈臣氏是香港零售企业的代表,其拥有很好的条件。
在惠康超市里,陈光良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咦,为什么没有袋装大米?”
一众属下们也是差异,惠康超市的负责人说道:“我们的大米,主要供应商是环球贸易,他们本身就没有袋装大米。甚至,整个香港都没有袋装大米。”
也是陈光良逐渐脱离了群众,居然这么一个问题,他居然到现在才发现。
稍后,他便说道:“袋装大米是趋势,一袋5KG、10KG、20KG等,更方便选择。所以这一点,惠康超市可以联合环球贸易,试着推出袋装大米。”
“好的,我记下来了。”
通过这样的细节,陈光良相信累计下来的优势和信誉,也是让陈氏企业的品牌,保持着足够的竞争力,甚至是垄断力。
这一日,陈光良召开了‘长江工业集团’的集团会议。
在会议上,他听取了各产业负责人的工作汇报。
新丰纺织集团的林建云,汇报道:“目前,本港的纺织产业面临恶性低价竞争、海外联合市场的限额等压力.针对这些,新丰纺织集团主要制定三种策略:第一,做高品质纺织,提高纺织技术.第二,追求高附加值,逐渐形成以成衣为主的纺织第三,海外投资,我们在尼日尼亚的纺织厂已经建立,当地在英资撤出后,留下大量的外汇,但本地商品匮乏,是非常理想的投资地。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当地政Z不稳定的环境。”
纺织成衣产业,从来都是‘长江工业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
而新丰纺织,更是香港纺织业的‘启蒙者’、‘领袖’等地位,新丰纺织集团为香港培养了大量的纺织人才,相当于香港纺织的‘黄埔军校’,从而带动了整个香港的纺织行业。
香港的工业,比前世同时期领先3~5年,这其中就有纺织业发展更好,品质更高的一个原因;在和日本纺织业竞争时,香港纺织业占有的份额比前世更多,这就是一种改变。
陈光良稍后说道:“尼日尼亚那边,要注意和军方的关系,可寻求一个军方人物作为靠山之一。非洲不像其它地区,军事政~变的可能性很快,我们要未雨绸缪。”
林建云点点头,说道:“好,稍后我会传达。”
实际上,‘信息差’的优势太明显了,新丰纺织一踏入尼日尼亚,就发现当地太适合投资纺织工业——大量的外汇、商品的匮乏。
他们所建的工厂,生产出来的布匹,在当地就是‘软黄金’。
当然,像是一般投资者,肯定急着撤回资金。
但新丰纺织则不痛,他们要投资更多的纺织厂,甚至后续还会投资成衣厂等等,作为一个长期投资。
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纺织集团,是陈光良一直以来的目标,现在看似是在全球建立纺织、成衣工厂;但一旦新丰纺织集团大举进入‘品牌服装’是,那么这个全球的供应链,是相当的珍贵,相当于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陈光良一直没有对新丰纺织减少支持,反而非常的上心。(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198/128419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